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宋代。杨万里。今晨晴颇嬾,时夜雨犹声。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呜。诗非一家苦,句岂十分清。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
《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晨晴颇懒,时夜雨仍有声。
欲归巢燕先觉,半春莺未啼鸣。
诗词并非只有一家苦,句子何尝十分清。
参透江西的社稷,即使没有灯火也能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在清晨醒来,天空晴朗,但他感到有些懒散。尽管时至夜晚,雨声仍在回荡。他觉察到燕子们已经开始筑巢归来,而莺鸟却还未开始歌唱。诗人认为写诗并非只有他一个人的苦楚,而其中的句子也并非十分清晰明了。他深思熟虑,洞察了江西的社稷(指国家的根基),即使没有灯火照明,他的眼睛也能看得清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诗词创作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燕子和莺鸟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他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诗词创作,认识到写诗并非易事,句子的表达也并非总是清晰明了。最后,诗人通过参透江西的社稷,表达了对社会和国家的洞察和理解,以及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和思考,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歌风格。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湖中暮归。宋代。陆游。弄楫渔舟水溅衣,兴阑却傍柳边归。风平别浦沈新月,日落前村锁夕霏。乍起鹭行横野去,欲栖鸦阵暗天飞。诗情自合江湖老,敢恨功名与愿违。
画堂春 春思。宋代。郑域。东风吹雨破花悭。客毡晓梦生寒。有人斜倚小屏山。蹙损眉弯。合是一钗双燕,却成两镜孤鸾。暮云修竹泪留残。翠袖凝斑。
宫词 其六十九。唐代。花蕊夫人徐氏。管弦声急满龙池,宫女藏钩夜宴时。好是圣人亲捉得,便将浓墨扫双眉。
至昌平留宿廖指挥宅。明代。张泰。下马昌平日向斜,郭中多树少逢花。轻衫短笠将仙侣,画戟清香宿将家。蓬鬓玄黄半尘土,吟肠冷煖几茶瓜。老郎清醒还眈睡,孤负山城月有华。
送楼伴张吏部还朝一首。宋代。刘一止。中台缥缈神仙居,退朝往往联飙舆。追随五城十二楼,鞭鸾笞凤相嬉娱。一一气貌清而腴,下哂山泽皆臞儒。虚堂夜直冷不寐,博极天上人间书。去取小雅大雅诗,赓续二典窜禹谟。尘凡岂得追步趋,梦境欲到犹趑趄。望郎何事飞轺车,东浮江淮绝句吴。天令贱子得所图,邂逅实始迎郊墟。公不鄙我置坐隅,假以色笑安且舒。乃知仙风自恢廓,不邀我敬怜其愚。从容自喜吐杰句,屏息侧听仍嗟吁。朱弦疏越清庙奏,一唱三叹音有馀。何刘沈谢气力短,郊岛辈行不足奴。惟公妙年擅场屋,一日声价腾八区。诸公贵人交荐达,帝以见晚惊严徐。要津已复更步武,簪笔会直承明庐。颇闻细书问良苦,便觉风信催旋舻。公归傥辨报明主,物色士类供时须。班公驺仆我不如,山林钟鼎端异途。何王之门曳长裾,半生鼓瑟从吹竽。逝将争席朋樵渔,正恐不免饥见驱。间关老矣尚耿耿,所觊肝胆从公输。他时门下有此客,中夜弹剑非无鱼。
冬日杂书六首。宋代。张耒。一径秋风起,牛羊晚自归。寒灯明野店,吠犬守荆扉。空峡风霜急,孤村火烛微。庭梧摇落尽,栖鸟夜归稀。
湘山杂诗十首 其八 玄通洞。明代。顾璘。下窥杳无极,仰视白日微。山人把火入,照见石燕飞。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鹤鸣。清代。佚名。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夏日同傅明府诸君饮光禄王公飞云洞。明代。欧必元。郭外园池小有天,朱明洞口相延连。藏真借问谁者是,主人高卧何倏然。自从上书不得志,拂衣归弄五湖烟。凿泉通径植花竹,结砌诛茅覆短屋。芙蕖万朵映垂杨,海鸟双飞惊槛鹿。池中命酒汎渔舠,径里呼童秇杞菊。风物那堪减辋川,忘机亦自藏愚谷。别有幽林小洞居,主人于此长读书。竹深径密来人少,风静丛阴暑气除。百花争覆池边石,独鹤閒窥竹下厨。同游半是烟霞客,载酒疑过扬子宅。谭宜松外麈尾悬,棋爱花间子声落。箫管林中送晚风,尊醪池上邀新月,纤纤似画远山眉。荡漾波光自浮没,酒徒余本是高阳,曾结词林侠客场。家无儋石尊常满,箧有诗篇兴未量。似闻高会追趋地,短帽轻衣效楚狂。有时挥麈谭名理,有时拔剑飏风起。骂坐宁教俗客容,攒眉应为浇磈礧。胸中感慨不能平,国事仓皇空复尔。平生不入五侯门,今日为君饮醇醴。欲颂湘潭渔父歌,主人不是终岩阿。欲咏南山白石调,时逢尧舜岂蹉跎。为君挥毫赋长句,百罚莫惜朱颜酡。昔贤文物俱消尽,今日风流亦永和。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宋代。苏籀。萧同叔子无令笑,绵上之推乃弃官。咸羡此堂称圣善,累从治剧劝平反。晨昏不怠谆谆诲,僮使皆沾洩欢。紫诏又当称大国,安舆五马叠荣观。
谒金门。清代。关锳。风弄叶。筛碎半帘秋色。明月乱移钗上蝶。画屏人影叠。满地落花如雪。凉皱几重裙襭。如此长宵灯也灭。听伊心上说。
归途。清代。周馨桂。两宿高斋意倍清,归来丘壑有馀情。山添苍翠云新雨,水映空青日乍晴。贾竖居奇高物价,老农叱犊课儿耕。无端又得雷声隐,当挽银河为洗兵。
张仪舌严光足。明代。郭之奇。张仪舌,梁楚缺。严子足,富春缩。缩者还能伸,缺人先自辱。当年寸舌问妻存,此日两足加帝腹。终当持钓为客星,何事游谈师鬼谷。
夕次杨村。元代。张翥。烟中帆影落舸峨,系缆沙边已夜过。风骤数声来海树,月移半晕入天河。得归始觉形神王,望远空留感慨多。坐听舟人语明发,芦花秋水正增波。
除夕怀诸子。明代。释函可。亦是寻常朝复夕,何当兹夕倍愁予。莫将爆竹惊穷鬼,只合烧桐煮白鱼。朔雪自能填客梦,春风无望到吾庐。可怜年尽寒难尽,土榻斜眠枕破书。
马头山别陈狼牙 其一。明代。戚继光。万石嵯峨秋色深,居然天险待登临。防胡莫问当年事,惜别堪怜此日心。
蟾宫曲·叹世。元代。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入新都访汪司马伯玉八首 其七。明代。胡应麟。西上新安江,危滩峻浮云。太函何巍巍,迥与上界邻。苍龙守重关,鹓雏日为群。美人坐金堂,一笑情内亲。悲来话亲故,气结不能陈。
妇人苦。唐代。白居易。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今朝一开口,语少意何深。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及至死生际,何曾苦乐均。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有如林中竹,忽被风吹折。一折不重生,枯死犹抱节。男儿若丧妇,能不暂伤情。应似门前柳,逢春易发荣。风吹一枝折,还有一枝生。为君委曲言,愿君再三听。须知妇人苦,从此莫相轻。
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宋代。黄庭坚。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
杂画 其一。明代。徐庸。竹色兰香一雨过,两竿斜日照江波。钓徒岂是忘归去,家在西岩路不多。
斗鸡诗。魏晋。刘桢。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白露日独立。宋代。丘葵。西风吹我鬓鬅鬙,独立庭中影随形。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经秋不脱无多树,近月能明有几星。惆怅前修人去尽,后生谁可嘱遗经。
戊申广州五月五日作。清代。丘逢甲。南风吹沙何烈烈,抟抟大地瓦解裂。如山火云势岿蠘,欲雨不雨天益热。照眼榴花作午节,江上水嬉武可阅,打鼓鸣钲角优劣。使船如马马化龙,飞龙回头笑跛鳖,百里横江渡才瞥。嗟尔健儿好身手,慎勿思起为枭桀。年来民穷盗益多,群盗如毛不可栉。小犹乡落事攻剽,大且据城谋篡窃。此方告平彼旋起,一岁之间四五发。东南已无干净土,半壁江山半腥血。民言官苛迫民变,官言革命党为孽。彼哉革命党曷言,下言政酷上种别。假大复仇作橥楬,横从海外灌海内,已似洪流不可绝。益之民穷变易煽,鱼帛狐篝竞潜结。事败党人辄跳免,东邻西邻相窟穴。可怜惟尔愚民愚,身罹兵诛家立灭。年来招兵兵益多,东征西防未容撤。饥困兵言月饷少,罗掘官言库储绌。嗟哉民变犹可说,祗忧兵变不可说,此事迩来已芽蘖。民犹可煽况煽兵,庞勋之徒何代蔑?尤难言者东西邻,公庇群凶嗾内齧,鹰瞵狼睒谋我缺。彼谋我者原多途,既山取金路敷铁。更乘内乱肆厥毒,坐恐吾民靡有孑。我今内治方无人,何力能俾外谋折?官惟露布誇贼平,功状张皇某某列。愁来且进菖蒲觞,有荔如丹藕如雪。龙舟归去夜微雨,仰视江天黯空阔。
于壁。坐前数妓乞词而歌,以劝大白。因有所感,再和前韵。秋景
柳林幂幂暮烟斜。秋水浅平沙。楼外碧天无际,紫山断处横霞。
星稀渐觉,东檐隐月,凉到窗纱。多少伤怀往事,隔溪灯火人家。
朝中措。宋代。赵长卿。于壁。坐前数妓乞词而歌,以劝大白。因有所感,再和前韵。秋景柳林幂幂暮烟斜。秋水浅平沙。楼外碧天无际,紫山断处横霞。星稀渐觉,东檐隐月,凉到窗纱。多少伤怀往事,隔溪灯火人家。
月上海棠。清代。奕绘。秋晴万物添精爽。红日上、廊深一丈。满院蜜蜂儿快活,午衙齐放。莲叶底,风定鱼吹细浪。人生何用闲惆怅,任宇宙、悠悠自来往。莫负好时光。一杯酒、翛然清况。叹名利,误了人生世上。
千骑辉煌出帝都,一尊携手话长途。桃花忽驻吴门鹢,柳色重邀汉殿凫。
坐里天回卿月并,亭前云拥客星孤。无轻此夕平原醉,容易人间觅酒徒。
午日王次公过访小斋邀同邦相夜集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千骑辉煌出帝都,一尊携手话长途。桃花忽驻吴门鹢,柳色重邀汉殿凫。坐里天回卿月并,亭前云拥客星孤。无轻此夕平原醉,容易人间觅酒徒。
陈总领挽诗三首。宋代。魏了翁。闻诏弹冠日,颓然秃鬓翁。当肩百钧重,卷袂两拳空。既上供军最,方修给饟功。大钧那可问,曾不愁留公。
情诗其十五。清代。仓央嘉措。日暮瞒得众人行,却向宠犬语叮咛。慎勿说道人已去,归时禅院近黎明。
欧阳全真为赣佐先余去越七年又为广漕属后余。宋代。曾丰。东都重会省初盟,尔许多年独不惊。二水牌中先署字,三城碑上复题名。往不密有子孙契,离合面无儿女情。功业相期非老事,愿言仙佛学俱成。
八宝妆 孔雀。清代。龚翔麟。修尾摇金,秀毛拖碧,记得左芬曾赋。山草蛮花西子县,谁网千丝萦住。筠笼携到秣陵,罗幕深围,犀钉象稷重重护。髣髴临鸾顾影,山鸡翔舞。凭仗画手心情,太湖石畔,调铅杀粉描取。怕织就、九张机杼。问横幅、丈馀能否。难染遍、圆文綷羽。试寻萧史修箫谱。更买个珠娘,春纤镇日指伊去。
忆江南。清代。吴藻。江南忆,最忆试归帆。锦字香初盈素袖,酒痕红未减轻衫。能不忆江南。
家人生朝。宋代。吴芾。相从四十年,于今成二老。向来苦宦游,颇恨归不早。我家枕湖山,仿佛如蓬岛。今始得归来,方喜开怀抱。复值君诞辰,满目春光好。幸有酒千钟,足可共倾倒。要须且沈酣,莫被闲愁恼。我方务清虚,志不在金宝。亦复戒浮华,意岂在花草。但愿享遐龄,白首长相保。
北窗怀友。宋代。陆游。中年妄意慕轲雄,白首终希尺寸功。落落要居流俗外,兢兢恐堕异端中。仰天俯地犹多媿,饭豆羹藜已过丰。幸有北窗堪讲学,故交零落与谁同?
樗老。明代。顾清。君不见麝憎脐、鸡恶尾,又不见豹患皮、象患齿。苏张戮辱韩白菹,全神乃在支离子。东吴杨翁太古民,妙诀早受南华君。尽将智巧付时辈,甘与樗栎同轮囷。阖闾城西云水阔,南北舟航日阗噎。春花秋月闭门看,八十年来几兴灭。泥龟曳尾宁诧神,沟断庙尊俱失真。万牛回首歌孔柏,少陵岂是知心人。樗日老,翁日健,尘海桑田几回变。人道孙枝却不如,前年选入明光殿。
秋日即事三首。宋代。张耒。萧萧衰草傍墙生,中有寒虫白日鸣。秋物荒凉禾稼熟,悠悠驱马水边行。
远游。宋代。陆游。少年游宦日,肮脏耻沉浮。见虎犹攘臂,逢狐肯叩头?力行虽自许,早退岂人谋。小艇烟波上,飘然得远游。
寄郑彦博。元代。戴良。礼帙初携入奉常,濯缨又复向沧浪。匡时未必惭长□,抚事无如归故乡。雨钓海头机已息,云根谷口鬓俱苍。客来若也询馀计,题得新诗满草堂。
观潮 其一。清代。林朝崧。百丈群飞白练寒,酒酣独立海门看。有灵曾助骑鲸客,惆怅东宁霸业残。
奉谢铨部李公对庭。明代。张萱。五云晴色傍仙曹,綵笔题才尔独劳。自喜登龙逢李傅,绝怜启事类山涛。天低玉垒秋河白,月满金茎露綵高。见说在门鸾凤集,可能罗网到蓬蒿。
残句:年来复有事堪嗟。宋代。王禹偁。年来复有事堪嗟,载笔商丘鬢欲华。酒好未陪红杏宴,诗狂多意刺桐花。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 其八。宋代。李之仪。不返故乡义,何妨陆子居。昔游既有约,是岂人所图。我尝邀此卜,蹭蹬不自如。凭将一掬泪,聊寄夜台书。
幽居书怀六首 其四。宋代。葛胜仲。不识痈疽与瘠环,柴门虽设自常关。木鸡养就都无累,刍狗陈来分合閒。聊复读书牛背上,谁能横槊马蹄閒。子亭结筑临溪面,瓢饮新来待学颜。
病起偶成。明代。蓝仁。春来春去总匆匆,九十光阴卧病中。缓步也愁平地险,加餐不与去年同。生憎野草侵人绿,可惜残花过眼红。昨日邻童偶相值,不知何处一衰翁。
寄越中社友。明代。薛纲。浮萍踪迹倦西东,愁挂湖湘一席风。客鬓潇疏波影里,乡心摇曳橹声中。清宵有梦迷庄蝶,远地无书托楚鸿。忽忆镜湖诗酒会,飞觞联句几人同。
过明叔有诗次韵。宋代。赵蕃。出门无所诣,引兴独兹长。万事一杯酒,三春百草芳。暇能过巷隐,痴岂累官忙。久坐疑成晚,樵归渔返乡。
何彼襛矣。清代。佚名。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和刘仙尉咏梅。宋代。舒岳祥。垂垂一树压疏篱,最爱崚嶒鹤膝枝。只占岁寒花尽后,不争开早与开迟。
三溪似陈澄清。明代。王恭。书幌连溪曲,春流拂树过。野花云际落,山色鸟边多。薄分违缨冕,幽情变薜萝。欣逢鲁中叟,谈笑复如何。
题饶雯峰山水四首 其二。明代。罗伦。年抛造化外,气入烟霞间。夕阳林下路,白发照青山。
溧阳邂逅胡安丰赴官送以二诗。宋代。赵蕃。清江江上顺风船,大轴持来得纵观。几对江山忆谈笑,故怀书札欠平安。传闻召节趣归对,不信淮州劳跨鞍。我欲渡江因病返,岂期于此刺探漫。
闲适二首。元代。王蒙。自笑愚公住翠微,长年无事掩荆扉。苔深绿绮闲棋局,花落严陵旧钓矶。紫木旋舂明日饭,白云堪制暮春衣。溪南千树碧桃下,醉倒东风夜不归。
从莫万安觅柑子并以玉山沙药合寄之六言三首。宋代。赵蕃。世态多随燥湿,物情大费堤防。遗以药筒如截,取其勿败甘香。
长安春望。明代。张泰。长安驰道岁华新,马色朝光动暖尘。苑外连山青向阙,宫前流水玉为津。城烟秀丽笼金瓦,桥石晴乾响画轮。幸尔沧江多病客,行看天上四回春。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 其七。宋代。戴炳。晚菘早韭各随时,霜薤青青间露葵。甘脆自堪供小摘,不须他觅养神芝。
赠陈养廉居士。宋代。曾丰。身后相多清议同,大归何者是家风。轻财笑馈三千客,重道争祠六一公。门未生苔车迹满,馆无废帚榻尘空。有人能继碑中美,不与石相为始终。
赠张翁茂仁二丈。明代。程嘉燧。达士志匡时,经纬随弛张。小儒竞枝叶,雕绘攻词章。张翁磊落人,所思济时康。上下数千年,抵掌如倾囊。治乱本代兴,史乘记多方。搜罗到根源,补苴见周防。贾生著《过秦》,荀卿法后王。河汾述元经,斟酌唯行藏。惜哉时命违,白首徒栖遑。材大不谋身,仅饱核与糠。伊余为童儿,见翁吾师旁。开口据上坐,大声论兴亡。斯岂古人欤,自分不得当。何图卅年间,折节夷辈行。扣门来相求,令我神扬扬。谓余可与言,勖之以自强。云堪托子孙,怀此何能忘。萧萧伯通庑,峨峨德公床。过从风雪晨,斗酒激中肠。相彼岁寒松,摧颓阅冰霜。孰知岩壑姿,可以栋明堂。
德茂晨起折花叶中眼上横冲痛楚因诗戏之。宋代。王洋。幽事相关略未衰,蚤乘芳露折解枝。如何引惹伤残处,莫是喜欢攀拍时。人见花容如苦爱,花随人意亦相欺。须知恩爱成烦恼,交命拚花欲怨谁。
因驿舟回寄清远令。明代。陈谟。晚泊清远驿,言怀仙李标。江光浮云树,潮信急兰桡。单父弹琴夜,西山拄笏朝。怅然一凝伫,诗寄北风遥。
种兰花。宋代。赵时伐。深林瘦径傲朝昏,牙发消疏气骨存。九畹谁移炎海角,半庭新补冷云痕。圃翁认叶非漳种,墨客知花是楚魏。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
题夏颐贞西畴草堂。元代。贝琼。九山惟凤皇,突兀尊中卣。山断忽平野,四水东南流。海潮日夜至,新沙成故洲。爱此斗绝境,遂与长沮游。蒺藜苦满道,相率开西畴。俗类桃花源,无历知春秋。风寒禾黍熟,雨多桑柘稠。土芝颇益气,玉延亦可羞。过从有耆老,请谒无王侯。四时共相保,千岁非所忧。如何万里客,日暮行未休。骑虎不得下,短衣归饭牛。
卜算子(李宜人生辰)。宋代。杨无咎。昨夜月初圆,今日春才半。自是元君并旦生,岂在称遐算。花诰看加封,玉斝休辞满。绮席来看谁与同,笑揖麻姑伴。
四时白纻歌 秋白纻。南北朝。沈约。白露欲凝草已黄。金管玉柱响洞房。双心一影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翡翠羣飞飞不息。愿在云间长比翼。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浣溪沙。宋代。吕渭老。彩选骰儿隔袖拈。整钗微见玉纤纤。夜寒窗外更垂帘。好事灯花双作蕊,照人月影入斜檐。新愁日日座中添。
旦起偶书。明代。顾清。起临青镜拂冠巾,又见江南一度春。老觉杖藜行处稳,病于方药试来真。吟思好句翻疑梦,坐爱名山不近人。六十四年多少事,向来何敢道全身。
关山路三首。宋代。孔武仲。马力虺隤苦不禁,仆夫流汗亦沾襟。抱琴来写非无意,爱此山高涧水深。
宫词 其十五。宋代。赵佶。云岩小石碧嶙峋,莹彻仍移玉座亲。千仞乔崧虽突秀,未如纤巧具天真。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唐代。薛奇童。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赞历代天师·第七代讳仲回字德昌。宋代。白玉蟾。当年辟谷炼仙丹,召雨呼雷譬似闲。四海有人膺宝籙,笑携筇去鹤鸣山。
用前韵寄欧阳汝魁。明代。庄昶。灯灯夜续一清光,寒卷深扉暑卷廊。除却青毡皆长物,待来紫荷看新囊。青山白日文犹在,敝帚千金价亦忘。此意君知高引领,童童紫盖影篱桑。
韩子温母秦国太夫人挽诗。宋代。蔡戡。八座太夫人,疏封大国秦。酂侯仍有子,陶母不忧贫。四纪恩光渥,三朝锡赉频。哀荣极终始,当代更谁伦。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唐代。韦庄。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宋代。宋祁。第一多闻师子儿,碧云馀力嗣工诗。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