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读易。宋代。陆游。伏义三十余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於虖易学幸未泯,安得名山处处藏!
诗词:《元日读易》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伏义三十余万岁,
传者太山一毫芒。
春秋虽自鲁麟绝,
礼乐盖先秦火亡。
孟轲财能道封建,
孔子已不言鸿荒。
於虖易学幸未泯,
安得名山处处藏!
中文译文:
伏义已经存在三十余万岁,
太山传承了一丝光芒。
虽然春秋时期的鲁国之麟已经灭绝,
礼乐之道却在先秦时期失传。
孟轲尚能理解封建之道,
而孔子已经不再谈论鸿荒。
《易经》之学幸好没有消失,
哪里才能找到名山遍布的藏匿之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易经》的钦佩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伏义和太山,伏义指的是《易经》中的伏羲,太山则是指《易经》的创制者之一,伏羲的传承者。陆游以“三十余万岁”来形容伏义的悠久历史,而将太山比喻为“一毫芒”,形象地表达了《易经》的重要性和其作为古代智慧的一丝光芒。
接下来,陆游提到了春秋时期的鲁国和礼乐之道的衰落。鲁国的麟是指公羊传、谷梁传等经典著作,它们在春秋时期已经失传。而礼乐之道,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时期已经逐渐消亡。
然后,陆游引用了孟轲和孔子的名字。孟轲是孟子,他在《封禅书》中提出了封建制度的理论,而孔子则是古代中国思想家孔子,他没有详细探讨鸿荒(宇宙起源),而是更关注人间的伦理道德。通过提到孟轲和孔子,陆游表达了对古代儒家思想的敬仰和对封建制度的思考。
最后,陆游表达了对《易经》的欣慰之情。他称《易经》为“易学”,并说其“幸未泯”。这里的“易学”指的是《易经》的学习和传承。陆游希望《易经》这一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保存,并认为它应该像名山一样遍布各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易经》的崇敬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呼唤,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传统价值的珍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同冯殿讲琢吾夜过东邻魏光禄见泉二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旧好应无厌,新知亦已欢。衔杯迟月上,挥麈惜灯残。世态閒堪见,浮踪拙自安。所欣东壁影,时近夜光寒。
寄泰州曾侍郎。宋代。陈师道。八年门第故违离,千里河山费梦思。淮海风涛真有道,麒麟图画岂无时。今朝有客传河尹,是处逢人说项斯。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
好事近。宋代。韩淲。三叠古藤阴,自笑无能为役。千载和陶新曲,了非仙非释。影徒随我月徘徊,风叶露华湿。瓮下是成真逸,醉令人思毕。
双桂堂为俞伯刚。明代。董纪。堂前双桂如玉树,众木摇落正芬芳。淮南偃蹇有何异,月里娑婆无此香。连理合时兄弟好,带花移后子孙长。岁收金粟三千斛,天富燕山窦义方。
早至园中。宋代。陆游。湖上空蒙雨熟梅,清晨岸帻一悠哉!幽花不恨草埋没,密树岂知禽去来。旧为爱茶分水器,近缘炊爨得琴材。小丘仅见山如髻,尚媿韩公八尺台。
逮解回籍。清代。宋育仁。明月随人出凤城,夜来江上起秋声。分明一道天涯路,错认还乡第一程。
开卷有述。明代。郭之奇。上古有作圣,中古有述贤。于穆含真秘,倾储责传宣。恭惟作述者,恐惧尚维玄。有智不敢爱,有言不敢偏。圣劳贤已瘁,大小互相鞭。怀挟今昔意,日思造物权。旁皇求后死,叹息付简编。简编及秦火,神奇出遗烟。区区诸老生,记诵亦可怜。吁嗟千馀载,光运乃当前。伏惟我生晚,谁能愚自专。是以繇窥管,求之我生先。遵涂独好古,与物共尊天。怀哉天与古,相从日喟然。
病起二首。宋代。陈造。吏民两两议公痴,簿领空勤笑语稀。元亮有诗新止酒,休文多病不胜衣。飞尘懶拂孤三绝,止水初澄悟百非。窗度凉颸残午梦,闲听喜鹊啅斜晖。
王太学至卿一子四岁未能言尝两遇大厄梦异僧获存或夙生有缘习也一绝纪之。明代。胡应麟。似梦如痴画阁前,前身谁为问梯仙。三生我亦琼楼客,一堕风尘四十年。
清平乐(宫词)。宋代。黄升。深深禁篽。霁日明莺羽。风动槐龙交翠舞。恰恰花阴亭午。一帘暖絮悠飏。金炉旋炷沈香。天子方看谏疏,内人休斗新妆。
南郭新居,忆乡社、久成疏隔。乘暇日、风吹衣袂,花迎村陌。果核鸡豚张燕豆,儿童父老联宾席。想笋舆、到处水增光,山添色。
应情念,天涯侄。随官牒,飘萍迹。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鬓影羞临湘水绿,梦魂常对屏山碧。凭画栏、搔首望归云,情无极。
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宋代。刘珙。南郭新居,忆乡社、久成疏隔。乘暇日、风吹衣袂,花迎村陌。果核鸡豚张燕豆,儿童父老联宾席。想笋舆、到处水增光,山添色。应情念,天涯侄。随官牒,飘萍迹。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鬓影羞临湘水绿,梦魂常对屏山碧。凭画栏、搔首望归云,情无极。
南岷山歌为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作。明代。王世贞。君不见古皇鸿濛时,参井星精夜堕地。化为南岷山,山高八千丈,力奠金维控西裔。芙蓉片片青霞叠,中含太始以来雪。九井遥吞灌口烟,三峰倒映峨眉月。鶱飞凤仪,蜿蜒回龙。星斗夕亏,风雷昼封。挺孤碧之峭削,郁群苍以巃嵷。下有寒泉漱芳玉,谁云出山令泉浊。泻作嘉陵江水声,日夜潺湲映天绿。山人少时此山居,薜萝裳壁云储胥。时吟蜀肆君平易,不著临邛司马书。北山无猿鹤,东山有苍生。以兹拂衣出,聊作应世行。为雨为云润七泽,䇄然岂负兹山色。麟阁今标如砺功,龙门复表回澜力。南岷山,何足拟,从兹以西二十四万里。昆崙中天作天柱,山人之名亦如此。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宋代。陆游。造请非所长,一带每嬾束;揖客虽小殊,亦未胜仆仆。正须驾柴车,归艺东篱菊,故山甘水泉,群饮友麋鹿。百年不堪玩,万事要自烛。小人欺屋漏,吾辈当戒独。
诸葛公则延登书阁出示焦丈通直洎诸公所赠诗。宋代。郭印。诸城葛氏久湮沈,清尚知君独远寻。席卷承家猗顿术,日明好古子云心。珍藏高阁轻三箧,善購多门小万金。曾见墨庄耕穫利,行看杞梓秀家林。
寄曼叔。宋代。范纯仁。他年尝苦见君难,每一相逢百倍欢。正值风烟遥化邑,敢期尘土共粗官。夜谈往往惊晨鼓,乐饮时时解醉鞍。游遍洛阳佳胜地,须将归兴暂盘桓。
李廷老自蔡州见访云明日便归郑。宋代。梅尧臣。故人夜相过,秉烛为开席。车马立在门,樽酒岂暇索。亹亹别後言,亹亹恨将适。既去暝色合,不可见行迹。
书高漫士为道人游月窗作水墨图。明代。王恭。兹山连峰势磅礴,空翠濛濛坐中落。始悟方壶醉里涂,复讶商公兴时作。竹涧堂临溪水滨,龙门墨客问通津。相逢大醉仙家酒,戏墨持归鹤上人。鹤上仙人与山好,每见此山应绝倒。云断嵩丘少室閒,龙鸣华顶天台早。我亦平生苦爱山,尘缘未割竟何颜。愿随飞落花源去,一见秦人遂不还。
朝中措(梅)。宋代。赵长卿。别来无事不思量。霜日最凄凉。凝想倚栏干处,攒眉应为萧郎。梅花岂管人消瘦,只恁自芬芳。寄语行人知否,梅花得似人香。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宋代。真宗。维宋洽熙,帝继于理。万姓厚生,三辰顺轨。对时天休,以燕翼子。肃唱和声,神其有喜。
胜胜慢(和张文伯木犀)。宋代。王之道。菊团封绿,莲萼凋红,萧然独见芳姿。短墙高榭,疏筠怪石偏宜。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屦追随。曷似江头竹外,凌霜犯雪,岁晚争奇。夕赏朝吟,劝秋莫放离披。细看石B53E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最好处,拥新妆、临鉴碧溪。
送吴彦归番阳。宋代。黄庭坚。学省困齑盐,人材任尊奖。倥侗祝螟蛉,小大器罂瓬。诸生厌晚成,躐学要侩驵。摹书说偏旁,破义析名象。九鼎奏箫韶,爰居端不飨。青衿少到门,庭除昼闲敞。竹风交槐阴,三见秋气爽。时赖解事人,载酒直心赏。吴郎楚国材,幽兰秀榛莽。彦国吐嘉言,子将喜标榜。平生钦豪俊,久客慕乡党。虚斋延洒扫,薄饭荐腒鲞。诗句唾成珠,笑嘲惬爬痒。春夏频谢除,曾未厌来往。归雁多喜声,寒蝉停哀响。黄花满篱落,白蚁闹瓮盎。留君待佳节,忽忽戒徂两。亲戚伤离居,交游念畴曩。棋局无对曹,摴蒲失朋长。问君去为何,云物愁莽苍。寿亲发斑斑,千里劳梦想。家鸡藁头肥,寒鱼受罾网。甘旨蔌中厨,伊哑弄文襁。此行乐未央,安知川涂广。深秋上沧江,远水平如掌。人生要得意,壮士多旷荡。野鹤被笼樊,江鸥恋菰蒋。本来丘壑姿,不著刍豢养。寄声谢乡邻,为我具两桨。有路即归田,君其信非诳。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好诗景。唐代。皮日休。青盘香露倾荷女,子墨风流更不言。寺寺云萝堪度日,京尘到死扑侯门。
望西山。明代。杨慎。望西山,西山迢递庆霄间。峰辉林彩如堪挹,翠壁丹梯若可攀。亦有青乌占紫气。还乘白鹤驻红颜。斗极南陲分王气,天骄北漠控胡关。近接桥陵鼎湖路,太乙勾陈临玉树。遥瞻双阙对氤氛,葱葱郁郁捧瑞云。润接天河起箕尾,根缠维络镇坤文。长安楼阁中天起,峻极相连近天咫。金芙蓉开万井中,罨画屏张三素里。龙宫鲸吼晓岚青,凤城鸦宿烟光紫。雪晴琼岳转分明,日映名都一何绮。雪晴日映风光和,陌上游人积渐多。相邀帝女柔桑路,其柰王孙芳草何。静婉香车褰翟茀,嫖姚飞盖拥盘陀。杨柳千条金作线,梨花百叶玉为柯。雕俎华筵分内苑,锦场绣野入平坡。行行国艳皆桃李,处处尘香尽绮罗。巨灵赑屃应相避,玄囿萧条未许过。别有青莲千万宇,金榜红墙围净土。锡卓多非汉代名,翚飞各占周原膴。横玉行香尽贵人,挥金资福皆豪贾。菩提花发六时閒,吉祥风动千铃语。海昙仙梵日供张,铢衣宝鬘时歌舞。望山竟如何,由来逸兴多。朝回长挂笏,休沐想鸣珂。三月春将谢,未请游山假。痼疾在烟霞,俗鞅萦晨夜。闲人真遂爱山情,韦曲天西少送迎。短屐踏莎占土脉,奚囊探韵赋春晴。岂似神仙限官府,爱山空作望山行。
宿天池寺示同游薛仲常。明代。王慎中。在世多忧坐自拘,微官未得惜驰驱。因寻绝顶逃人迹,偶滞高斋减病躯。理发晨光窥石镜,焚椒夜气对香炉。一心生灭元无取,不语但应尔与吾。
次韵酬礼之见始。宋代。强至。庆历天王设网罗,君时遗俊我登科。当时未识名犹熟,此日相逢分固多。摩戛青云知志在,惊嗟素业怵时过。朱颜皓齿偷欢处,暂置功名任酒酡。
春日湖上(四首)。明代。刘泰。小鬟扶处醉瞢腾,落日寒生半臂绫。燕子不来春尚浅,湖阴留得未消冰。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唐代。郑谷。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云遮列宿离华省,树荫澄江入野船。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夜宿顾墓田家。元代。盛彧。夜投顾墓村,霜花吹白门。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中秋月。唐代。曹松。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月夜怀成父。宋代。赵蕃。尚缺佳已许,既圆明若何。一年增我老,千进念渠多。柳乱谁屡舞,虫喧空作歌。要为终夕看,四体奈烦痾。
梁国祥静乐堂。金朝。段成己。攘攘区中人,役心名与利。于身竟何有,乾没无少置。叔敬有耳孙,荦荦与时异。一官不肯觅,閒居养高志。筑室尘境中,中有尘外意。方其厌嚣湫,归来得小憩。床头一卷书,净洗纷华累。苟能乐其乐,宁复事吾事。见客不吝情,有酒即成醉。为问东华尘,何如北窗睡。清风吹我怀,万事觉无味。谁知方寸閒,自有清凉地。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宋代。姜夔。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五。明代。岳正。蚍蜉来往自行行,借问何因有底忙。试把糠秕闲撒着,纷然争取穴中藏。
寄李文亭同年 其二。清代。武亿。昨岁逢梁园,各念离居索。属当十月交,伫践故人约。入门半萧森,摵摵黄陨箨。有友方山子,适与尘鞅缚。跂予望同舟,不得并李郭。阴沈三日雨,窗隙幂冥漠。且复尽怀抱,因君叩管钥。
新年自唱自和 其一。宋代。戴复古。圣朝开宝历,淳祐四年春。生自前丁亥,今逢两甲辰。黄粱一梦觉,青镜二毛新。七十八岁叟,乾坤有几人。
鹧鸪天·镂玉裁琼学靓妆。宋代。赵长卿。镂玉裁琼学靓妆。不须沈水自然香。好随梅蕊妆宫额,肯似桃花误阮郎。羞傅粉,贱香囊。何劳傲雪与凌霜。新来句引无情眼,拼为东风一晌忙。
倦翮回乡招游陶山白云岭。明代。李达。词客哀时辍苦吟,仙翁重此扫荒林。水冲溪石峥嵘小,人弄岭云怡悦深。白首不甘为客处,青春又及结庐心。他年许我通来往,却恐山居要万金。
春秋战国门。顷襄王。唐代。周昙。秦陷荆王死不还,只缘偏听子兰言。顷襄还信子兰语,忍使江鱼葬屈原。
清明日兴宗饮赵道士东轩。宋代。司马光。佳游得令辰,过此不为春。一境风光秀,万家烟火新。燕初飞玉殿,草不染香轮。逼水蒲牙短,围堤柳带匀。纵谈高出古,落笔健生神。日暮还醒去,林化应笑人。
为董楚芳题山水图。明代。刘基。金庭接四明,会稽藏禹穴。半岭生白云,如涛涌溟渤。我住城南隔天镜,朝夕看山见山性。是谁模写作画图,展向高堂色相映。天上宝书缄石室,翠柏苍筠晓萧瑟,有蛟如龙身九屈。林深嶂叠不见日,龙气吐为烟雾出。何处楼台香霭中,蓬莱只在云门东。阳崖不留建木影,阴涧自起樵人风。贺知章,今巳矣,湖边酒船为谁舣?赤城霞标通宛委,陵苕花开落松子。蕙带荷衣归去来,清泉素石无泥滓。
杂兴。宋代。宋祁。寒暑亟徂谢,日月如崩波。稚容不再妍,戚戚奈老何。闻有遯世客,安处西山阿。手操九籥契,昼夜养丹砂。药成可化金,举身凌紫霞。我愿从之游,脱身此世罗。办装秣吾马,临路更自诃。古来松乔流,矜已好浮夸。万一为药误,得无我计差。速还具肴酒,毋为后人嗟。
五松书屋为佘郎中赋。明代。陈琏。不用长镵斲茯苓,藏修有屋近林扃。因寻往事观前史,闲究微言检六经。书帙香清芸草盛,砚池光动墨花馨。致身已到岩廊上,好建勋名纪汗青。
沁园春。宋代。黄人杰。金虎鸣秋,玉龙ㄏ月,天气正凉。应梦熊时侯,叶丹苔碧,栖鸾亭馆,桔绿橙黄。人在兰台公子上,更身寄风流屈宋卿。登赏处,记含情纾思,曾赋高唐。春明旧家不远,算蝉嫣袭庆,都付仇香。况鵾弦初续,和生角徵,鹗书频下,名厕循良。但得西风吹峡水,尽倒卷波澜添寿觞。功业事,有朱颜领略,未许称量。
书刘仲更春秋灾异後。宋代。晁说之。志苦言危凛雪霜,何人敢唤作刘郎。休论瑞应夸图牒,羞死当年顾野王。
渡吴江。唐代。杜牧。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宋代。刘子翚。灿烂燕公笔,飘然迈祖风。高吟时举白,戏语或题红。讶繁文翻水,夸严律比戎。诗坛如第将,苏李谢前功。
欲雨。宋代。洪适。雨意泄琴床,桃笙骤觉凉。冲飙方贾勇,藻景荐韬光。去室怜鸠妇,封闾看蚁王。青灯可吾伴,黄卷任更长。
送张懋功比部出守镇远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驿骆驱驰远,专城保障雄。五溪衣服外,六诏往来中。荒徼宜良牧,天朝命钜公。张君为政乐,先拟颂声同。
奉天门进膳。明代。刘炳。江上风高未授衣,金沟杨柳得秋迟。不因宫宴糕糜粥,客里重阳总不知。
和李蒲汀少宰喜雪二首 其一。明代。林文俊。怪底严寒候,花飞遍八荒。人皆欣岁事,我更念戎行。陇麦萌应绿,江云色半苍。从来感格意,不在走群望。
悼女 其十。明代。李之世。清溪曲曲水悠悠,红叶西风几度秋。此日临风伤往事,两行衰泪似溪流。
悲歌三(以下三首,一本合为一首,题作《远思曲。唐代。顾况。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
峨眉亭。宋代。黄虚舟。浩荡长流浪拍天,貔貅十万坐楼船。年年春满江南岸,夜夜风传塞化烟。中界灵祗藏水府,六朝废寝落山边。秋来留得唐时月,捉月今谁是谪仙。
木兰花慢。宋代。张孝祥。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送卞庆公任宁州牧。清代。戴梓。送君游宦指彭湖,枫驿霜晨塞月孤。彩鹢服官辞北阙,板舆奉母莅南都。家声世德开金镜,才品名高映玉壶。清署花明招酒客,春田水足劝耕夫。调羹欲列盐梅位,握篆先分剌史符。漫道古稀余老矣,伫看振翮展鸿图。
山中桃花。宋代。郑獬。春入关山亦未迟,苎萝山下见西施。不羞白发欺双鬓,且对清尊插一枝。纵落不随流水去,仅开惟有白云知。何须惆怅无人赏,自有春风二月时。
小游仙词 其六。元代。张翥。五岳真官立帐前,露芜香霭落琼筵。夜深醮罢各归去,一一马声嘶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