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宋代。陆游。触热支离老病增,忽看东北片云兴。疾雷载雨输膏泽,茂树生风洗郁蒸。采药喜逢岷下客,说诗曾对剡中僧。坐令身在羲皇上,绕坐何烦更设冰。
《急雨》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急雨纷飞,触动了热浮躁的支离老病,却突然看到东北方片云迅速升腾。疾雷带来了倾盆大雨,滋润着大地。茂盛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洗涤着郁蒸的气息。采药的人欣喜地遇到了从岷江下游来的客人,曾经与剡溪中的僧人共同交流过诗词。坐在这里仿佛身临羲皇的宴席,环绕着坐者的是令人烦闷的炎热,于是设想冰块来消解这种烦躁。
这首诗以急雨为背景,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诗中的急雨象征着突发的变故和不可预测的人生起伏。作者提到的疾雷和倾盆大雨,表达了他对于生活中不稳定和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感知和体验。其次,茂盛的树木和清新的风,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恢复力,暗示着希望和新的开始。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作者内心的感受相互交融,表达了他对于人生起伏和变化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还融入了对人际交往和情感的描绘。作者提到采药的人遇到了岷江下游的客人,以及曾与僧人共同交流诗词的经历。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知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际关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视。
最后,诗中的想象场景——坐在羲皇的宴席上,围绕着坐者设想冰块来消解炎热的环境,传达了对于心境的追求和对于内心平静的渴望。这种对冰的想象可能还蕴含着对于逆境和压力的抵抗,希望冰能带来清凉和解脱。
总而言之,陆游的《急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融入了对人生起伏和变化、人际交往和情感、心境追求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和见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何孟门以足疾不能入邑积雨新晴戏此奉简。清代。陈恭尹。我从修墓初归里,子又经春不到城。雨歇尚留深巷湿,月圆谁共小窗明。卞和刖后方售玉,孙子膑馀好用兵。四海更无投足地,未妨扶杖且徐行。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宋代。苏轼。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後凋。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夕英幸可掇,继此木兰朝。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南北朝。谢朓。群分未辨,类聚兹式。天眷休明,且求至德。御繁实简,制动惟默。官府百王,衣裳万国。中叶遭闵,副内多违。悠悠灵贶,爰有适归。于昭睿后,抚运天飞。凝居中县,神动外畿。悬象著明,离光乃位。我有储德,徽猷渊备。长寿察书,龙楼回辔。重道上庠,行遵儒肆。朝阳有干,布叶萋萋。思皇威矣,鹓羽高栖。出驰先辂,入秉介圭。瞻秦望井,建鲁分奎。求贤每劳,得士方逸。有觉斯顺,无文咸秩。万箱惟重,百锾载恤。屈草戒谀,阶蓂纪日。文教已肃,武节既驰。荣光可照,合璧如规。载怀姑射,尚想瑶池。濯龙乃饰,天渊在斯。作乐顺动,实符时义。上春初吉,亦留渊寄。红树岩舒,青莎水被。雕梁虹拖,云甍鸟跂。高悬甲帐,周褰黼帷。长筵列陛,激水旋墀。浮醪聚蚁,灵蔡呈姿。河宗跃踢,海介夔跜。弱腕纤腰,迁延妙舞。秦筝赵瑟,殷勤促柱。降席连緌,称觞接武。稽首万年,献兹多祜。天地既成,泉流既清。薄暮沾幸,属奉文明。将标齐配,刻扫秦京。愿驰龙漠,饮马悬旌。
送刘秀才往东洛。唐代。齐己。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踏莎行。清代。汤思孝。屋角风尖,房栊曛短,寒衣补绽催针线。天吴紫凤拆凭伊,剩好鸳鸯休错剪。黑月霾低,碧纱愁掩,灯添红晕绵装茧。倩他排遣过黄昏,永夜沉沉天不管。
辞洞斋、华甫二刘兄惠寒衣。宋代。谢枋得。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 其一。宋代。李弥逊。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一山阴陈迹。宋代。苏辙。卧对郗人气已真,晚依丘壑更无伦。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桐江道中。元代。吴师道。东风绿水动微波,晚泊滩头理钓蓑。唤起江湖昔年梦,一帆寒雨听渔歌。
秋宵七恨 其四 砧。明代。李昱。西风古城夜向深,满窗白月光沉沉。罗帏美人劳寸心,双杵忽传空外音。寒衣不来道路远,丁东落耳愁难禁,吁嗟恨尔之秋砧。
已亥杂诗 83。清代。龚自珍。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钱塘遇沈时仲匆匆索别。宋代。李洪。三年啄腐共吞腥,乍解南冠觐舜廷。新贵论交头漫白,吾曹相遇眼终青。休嗔轻薄纷纷雨,还恨分携落落星。岁晚江湖未归客,蒯缑弹铗不堪听。
先天吟。宋代。邵雍。先天事业有谁为,为者如何告者谁。若谓先天言可告,君臣父子外何归。眼前伎俩人皆晓,心上功夫世莫知。天地与身皆易地,已身殊不异庖牺。
骤雨忽霁星月娟朗徙倚庭除即景赋怀。清代。赵录缜。蒸人烦暑郁中庭,参差树影清蝉鸣。晚云忽压雷声起,雨势倒挟沧溟倾。微风袅袅吹银河,明月盈盈扬素波。碧天澄鲜靓如洗,谁倚高楼发浩歌。
昆阳城望光武军战处 其一。清代。严遂成。阵压如山一面当,不劳突骑佐渔阳。兵因数少翻腾趠,帝尚年轻易奋扬。计定入关除莽乱,功成踰月哭兄丧。艰危卒就中兴业,此是开基大战场。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石川鸿齐英偕僧来谒张副使误谓为僧鸿齐作诗自辩余赋此以解嘲。清代。黄遵宪。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周妻何肉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溯从佛法初来东,稻目以后争信崇。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粟万钟。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南乡子。清代。张景祁。花气荡帘钩。凉月窥妆照画楼。曲曲屏山迷近远,镫收。只把猊熏一炷留。河汉渐西流。金井疏蛩听未休。炙罢瑶笙还拥髻,含愁。柰此良宵玉簟秋。
涿南见蚕妇本汴梁贵家。金朝。杨奂。蚕月何曾出后堂,干戈流落客他乡。罗衣著尽无人问,自把荆篮摘野桑。
浴孙日熊叔雅有诗次其韵二首 其一。宋代。汪藻。休论臭腐与神奇,康乐还生谢客儿。我有浮溪农圃在,他年分付小樊迟。
新晴有感。明代。陶安。今日复何日,见此天气晴。上帝悯下土,欲遂苗稼生。民久苦阴晦,再遇白日明。愧我初守郡,惠政未能行。颇闻近年来,差繇事匪轻。三时勤农务,冬藏不满籯。赤子空嗷嗷,使我泪如倾。仰视苍空高,无云蔽太清。吾当诉真宰,早致天下平。
贻蜀五首。张校书元夫。唐代。元稹。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於。我闻声价金应敌,众道风姿玉不如。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一。清代。纪昀。山围芳草翠烟平,迢递新城接旧城。行到丛祠歌舞榭,绿氍毹上看棋枰。
和铁厓《西湖竹枝。元代。宋元禧。湖上采薪春复春,养蚕长见茧丝新。老蚕不识人间事,犹趁东风了此身。
和人乞朱樱十首。宋代。廖行之。侯门珍膳诧猩唇,肉食愚哉鄙若人。安得頳珠洗荤濁,骊龙方寐讵非真。
却东西门行。魏晋。傅玄。金□□□迟,丝竹声大悲。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回目流神光,倾亚有馀姿。
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宋代。黄庭坚。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
清心镜 显决烈。金朝。马钰。出家儿,要决断。一口咬碎,无明火钻。道万事、不系刚肠,堪称个铁汉。志无移,心不乱。认正古今,神仙公案。累功行、不怕艰难,待直
王彦举听雨轩。明代。黄哲。辋川给事才且奇,自我相亲童冠时。高谈甚爱风雨夕,世上闲愁都不知。几回共酌东轩里,正值萧萧满人耳。当窗涤笔写《黄庭》,凉声散落鹅池水。竹外淋漓芳砌寒,檐端飞洒落花残。先生掷笔向予笑,如此宫商真可欢。况复交游尽文雅,倾倒对之情不舍。银夜酌凉蒲萄,琵琶嘈嘈急如泻。先生醉坐银烛低,行云入帘花气迷。喈喈屋角闻朝鸡,出门只见花成泥。当时雄笔谁更好,孙公狂歌君绝倒。横眠三日醉复醒,梦见池塘生春草。一别凄凉十二年,关河风雨隔幽轩。怀乡泪逐灯花落,隐几晴忘春溜喧。君入蓬莱献三赋,我践泥涂走中路。归来相见头总白,坐上逢人半新故。西窗旧话谁与传,思君昨日空回船。绿青蓑蒻重来访,莫厌连床终夜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