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示儿辈。宋代。辛弃疾。安乐常思病苦时,静观山下有雷颐。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
《感怀示儿辈》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乐时常想起病苦的时候,
静观山下有雷颐。
十千一斗的酒无法分割,
六十三年的事情自己知晓。
错误的地方真的像九州的铁,
快乐的时光能得到几缕丝线。
新春过去,只有梅花还在,
任由狂风日夜吹拂。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安逸生活的思念和对苦难时刻的回忆。作者在闲暇之余,静静地观察山下雷颐的景象,回忆起过去的艰辛和辛酸。他感叹人生如酒,千斗酒也无法分割出安逸和苦难,而他自己亲身经历了六十三年的沧桑变迁,最明白其中的滋味。他认为错误和困苦就像九州的铁一样真实坚固,而快乐时光只能得到几缕丝线的脆弱。新春过去,岁月已逝,只有梅花依然傲立,象征着坚强和希望,即使狂风吹拂,也能坚守。
赏析:
辛弃疾以豪放派的风格,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的"安乐常思病苦时"表达了作者对安逸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苦难和痛苦。"静观山下有雷颐"则象征了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反思。"十千一斗酒无分"和"六十三年事自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悟,认识到快乐和痛苦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也凸显了他对自己经历的深刻理解。最后的梅花象征着坚强和希望,即使岁月已逝,也能忍受狂风的吹拂。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客历阳成同年率庵忆初园中秋酌桂。清代。程云。叠石为山暮景寒,扶疏绕径此凭阑。百年月在尊前出,千里人来雨后看。手泽不忘桑梓敬,鼻观岂受木樨谩。拂衣早遂初年志,难种江皋续蕙兰。
西禅饯董溪翁。宋代。赵时儋。西浦风寒水自流,迢迢行李又归休。今宵古寺吟边酒,明日长江客里舟。溪路梅花催雪兴,旗亭竹色伴云愁。还家更为明时出,莫向渔矶老钓钩。
用黄子益韵二首。宋代。裘万顷。睡起忻然思虑少,病余犹觉应酬艰。招摇风月聊须竹,收拾云烟幸有山。但要世缘随手断,莫忧诗债几时还。追奔富贵非吾事,且占林泉一味闲。
鲤鱼。唐代。项斯。似龙鳞又足,只是欠登门。月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乞锄防蚁穴,望水写金盆。他日能为雨,公田报此恩。
咏史诗·细柳营。唐代。胡曾。文帝銮舆劳北征,条侯此地整严兵。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唐代。刘禹锡。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余寄和冲弟竹夫人诗并寄子我六首后征其类。宋代。晁说之。风流何处有崔庐,委曲此君为我模。草梦枕仙幽意在,烛奴灯婢故情疏。偶人飘荡泥何恨,居士神通木谩书。叶可作冠聊复尔,恨为如意亦何如。
一叶落。清代。张玉珍。紫燕语。春将去。小楼此际甚情绪。卷帘复下帘,帘前吹香絮。吹香絮。数点黄昏雨。
问仙翁、底事到人间,人间足嬉游。向文边书意,时边著语,□满南州。逸韵高情总似,野水荡孤舟。所未能忘者,药鼎茶瓯。
政恐功名相_,便扶摇直上,龙尾螭头。想尘缘终薄,归去老菟裘。有当年、东邻西舍,办鸡豚、相与燕春秋。阶庭里,儿孙衮衮,飞度骅骝。
八声甘州(为遁齐寿)。宋代。黄机。问仙翁、底事到人间,人间足嬉游。向文边书意,时边著语,□满南州。逸韵高情总似,野水荡孤舟。所未能忘者,药鼎茶瓯。政恐功名相_,便扶摇直上,龙尾螭头。想尘缘终薄,归去老菟裘。有当年、东邻西舍,办鸡豚、相与燕春秋。阶庭里,儿孙衮衮,飞度骅骝。
吕四 其三。南北朝。邹浩。平生亲友谩纷纷,有几书来寂寞滨。二十万钱捐不惜,可怜湖外有斯人。
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宋代。晃冲之。江阔雁不到,山深猿自迷。传闻杜陵老,只在瀼东西。
前调。宋代。杨冠卿。罗袜浪传仙子,宫梅休写华光。人言寿客饱经霜。不趁凡花入样。万玉森罗纱节,一枝剩有余芳。孤高肯使蝶蜂藏。特立甘泉顶上。
和张端士初夏。宋代。陈傅良。绿阴四合水迷津,春去虽愁却可人。无数飞萤窥案帙,有时乳燕落梁尘。满塘荷荫将还旧,试火包香又斩新。短夜得眠常不足,僧钟遮莫报昏晨。
正月十五晚在济宁发舟至开河驿偶成。明代。陈琏。扁舟溯长河,淡淡暝烟生。野水渺无际,凫雁泛春声。须臾华月上,川光生夜明。摇摇泛星采,万顷玻璃平。如坐玉壶中,毛发亦含清。旷景与心合,孰识此时情。
榕溪隐者。宋代。刘克庄。榕溪有隐者,幽事在溪曲。治地可十亩,方整如弈局。始行入荆扉,渐进至茅屋。树之百盆兰,缭以万竿竹。解衣憩繁阴,拥鼻参微馥。主人闻客来,引避若骇鹿。却询守舍儿,云已出卖墨,壁间见其像,条褐巾一幅。安知非回仙,寄迹混尘俗。矢诗慕高风,君归傥肯读。
闺词十二首 其十。明代。张元凯。谁家采桑女,妖艳妆何靓。贪看鸳鸯飞,立与桃花并。柔条多远扬,钩乱如鸦鬓。倾筐弃道傍,归照匣中镜。
登吴陵城楼 其二。清代。宗元鼎。独倚层阑欲望休,江南烟月动春愁。青山碧水无穷尽,卷入吴云去不收。
秋夜偶成 其五。元代。王冕。冉冉新霜上□毛,相逢何事论英豪?山城雨重钟声短,海国风清剑气高。且自草衣同牧竖,不须骢马列官曹。古来勋业真堪笑,三士杀身争二桃。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万里燕云虑正深,赭袍衿甲被黄金。思文圣主师文母,归徕州下拆泥封。
即是黄莺紫燕时,稍晴肯放百花迟。酒来尚许颜红借,春好何容鬓雪知。
扶杖可从灵寿赐,闻琴肯作孟尝悲。山深粗有延年药,归老松根掘兔丝。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 其四。元代。方回。即是黄莺紫燕时,稍晴肯放百花迟。酒来尚许颜红借,春好何容鬓雪知。扶杖可从灵寿赐,闻琴肯作孟尝悲。山深粗有延年药,归老松根掘兔丝。
清平乐(饮宴)。宋代。黄庭坚。冰堂酒好。只恨银杯小。新作金荷工献巧。图要连台拗倒。采莲一曲清歌。争檀催卷金荷。醉里香飘睡鸭,更惊罗袜凌波。
所见。元代。滕斌。何时结屋亦云根,隔水人家可辋川。万仞云山凝晓碧,一弓风日弄秋妍。虚名岂用传身后,侠气犹能累眼看。料理寒香微雨外,已判萧散待流年。
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宋代。陆游。一梦邯郸亦壮哉!沙堤金辔络龙媒。两行画戟森朱户,十丈平桥夹绿槐。东阁群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太平事业方施设,谁遣晨鸡苦唤回?
又和晦翁棹歌。宋代。方岳。乘兴而来亦偶然,谁将阴壑作晴川。笋舆更问星村路,去看溪南一线天。
夜泊吕梁。明代。王缜。吕梁天作险,舟楫我来频。明月忽过客,青山成故人。雁知寒节信,梅漏隔年春。旅宿今如此,归心似转轮。
春游曲。南北朝。刘绘。春光九十日,一日莫虚过。雪映疏梅影,风杂早莺歌。兰桡戏雨沼,玉骑踏香莎。名姝调丽曲,飞觞莫厌多。
记梦。宋代。陆游。久住人间岂自期,断砧残角助凄悲。征行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绝塞但惊天似水,流年不记鬓成丝。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麤见知。
甘露岩。宋代。邹恕。兰若兰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雨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
桃源忆故人 寄谭刘郝三师友。金朝。马钰。谭凤刘郝云霞友。自在逍遥闲走。兴尽好归陕右。共话无中有。常清常净常无漏。便觉虎龙交媾。个内不神神秀。得饮长生酒。
摩山诗三首 其三 第三峰。明代。郑重。层峦葱郁耸扶舆,秀作三峰瀣气疏。极目浮云飞鸟下,采薇山麓是吾庐。
游黄华。清代。杨春芳。出疆委宛踏青堤,为访黄华过柳西。野卉无名迎客笑,山禽如语傍人啼。泉飞玉溜穿云下,水上丹崖藉树低。还把一尊浇石壁,诗成命扫绿苔题。
游寿安山示二子熙顥。宋代。程珦。藏拙归来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关。洛阳山水寻须遍,更有何人似我闲。
登天竺灵隐寺上方。宋代。赵湘。寺高傅绝顶,一到即忘机。夜月逢僧早,秋云出树微。磬边岩狖过,窗外海雕飞。欲下莓苔磴,题名却惜归。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唐代。元稹。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罢县解归途中闻子规三首。宋代。曾丰。轻舍柴桑悔欲追,虽无所激亦谋归。子规大似相知浅,犹虑渊明未见机。
古意(二十首)。明代。袁凯。十五志为学,四海访巨儒。低回梁宋郊,浩荡齐鲁区。庶从父老问,得亲交游徒。惜哉戎马起,中道乃趑趄。归来卧荒园,白首成下愚。
挽陈东湖先生。两汉。张衡。真病药无功,精魂夺鬼工。百年终有尽,诸相等成空。圆落缺陷世,逍遥兜率宫。一池沤水意,分付蓼花风。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唐代。柳宗元。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送张仲立上计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龙剑双飞入蓟城,一尊挥手暮笳鸣。分符帝问淮阳绩,授简人推邺下盟。万树未央春雪煖,千花长乐曙霞明。亡誇烂漫黄金锡,前殿如椽勒姓名。
雷阳遗事 其二。清代。谢金銮。匹马孤栖最可怜,瘴云漠漠海连天。微闻父老咨嗟语,此事蹉跎百廿年。
鹧鸪天·酬孝峙。清代。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和云心除夕韵。宋代。胡仲弓。岁除明日是,心事落梅边。节物催双鬓,情怀欠少年。桃符依帖写,竹爆应声圆。椒颂无人献,酴酥亦自煎。
表兄周平基书至。明代。谢榛。兄弟成脩阻,霜空一雁过。桑麻怀故国,烟月梦西河。短杖徘徊意,孤樽慷慨歌。相思秋又暮,白发竟谁多。
清渭八景·清渭晴岚。宋代。何子举。清渭盘旋似太行,岚光过雨郁苍苍。氤氲如雾凌空起,缥缈随风到处扬。谷转孤村芳树绿,水流双涧落花香。兴来秣马寻高隐,泉石徜徉乐更长。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三。宋代。何绛。暂从驰驿走红尘,此去何劳更问津。齐国倘逢缧绁士,不妨重作解骖人。
和仲模梅花。宋代。郑刚中。亭亭清瘦出尘埃,高格端从物外来。先对雪霜含素艳,任教桃杏作红腮。芬芳多向闲中得,孤寂偏寻静处开。长愿一枝横夜月,春风谩诞莫相催。
书敬仲兄枕屏。宋代。薛季宣。野趣知兄爱泉石,风屏少试秋毫力。纤煤点染出云天,万里江山安枕席。
诉衷情。宋代。张先。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高冠谷口招郑鄠。唐代。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