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儿

洗儿朗读

《洗儿》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人皆养子望聪明,
众人都期望子女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而我因为过于聪明而误了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只愿我的孩子愚笨且粗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希望他们能够平安顺遂地度过一生。

这首诗词探讨了智慧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苏轼对人们对聪明的追求带来的困扰和挫折的思考。苏轼认为,人们普遍希望自己的子女聪明才智过人,但他自己却因为过于聪明而在人生中遭受了困扰和挫折。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愚笨和朴实,这样他们才能够远离灾难和困难,安然度过一生。

这首诗词通过对聪明与愚笨的对比,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反思和对智慧的质疑。他认为过于聪明可能会导致人陷入纷扰和困境,而相对愚笨的人可能更能够轻松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思考方式体现了苏轼对追求智慧的看法的一种颠覆,他认为过度追求聪明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痛苦。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及对智慧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人生追求和智慧追求的一种独特观点。它引发了对人生意义和智慧价值的思考,使人们反思聪明与愚笨之间的平衡和取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
之。
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
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
作问松
()

紫禁寒多未见花,万年枝上散啼鸦。
楼衔内制螭头出,殿转宫车雉尾斜。
宝鼎昼薰香篆合,画屏春簇漏声赊。

()

李君青原英,早辟此州掾。遭时极艰虞,酬酢周万变。

轩昂七尺躯,磊砢出群彦。摅词犹转丸,制胜若激电。

()
远弟来自龙舒,张师言寄声相问,有怀其人
青松翠筱。
一夜欹倾如醉倒。
残腊能佳。
()

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

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

()

雪色纷高下,蓬声递有无。云深寒度雁,月暗夜翻乌。

冷入星桥合,光沉火树孤。酒醒怀谢赋,幽思满江湖。

()
轩辟因松倒,轩深为竹成。
山灵回俗驾,鸟语助诗鸣。
客子息肩地,诸公携酒行。
白头哀我独,青眼为渠横。
()

壮哉庐山天下奇,瀑流千丈江瀰瀰。何人巨笔写奇秀,欧公昔赠刘君词。

蒐玄抉怪轹万象,万古直与山争驰。莆田先生山泽姿,壮节五老同崔嵬。

()
昔讀康乐诗,梦到石门山。
中有醉道士,倒珮落其冠。
来游一一是,嵌岩如屋宽。
喷薄三百尺,万珠落珊珊。
()

触寒历险来特特,愧无以当欣有得。
向来忧患不相舍,知子用心坚铁石。
人畏有心事无难,此语虽鄙理则然。

()
便积金如斗,能从聚窟消。
蛮云迷宝譬,脂夜荡花妖。
龙女争盘镜,鲛人斗织绡。
珠帘春十里,难遣可怜宵。
()

白发飘萧寄短蓬,春深杯酒忆曾同。
落花洲渚鸥迎雨,芳草池塘燕避风。
烽火此时连海上,音书何日到山中?故人别后遥相望,夜夜空随斗柄东。

()

十载服官箴,萍踪等浮云。勋名虽未就,岁月不待人。

扬历遍繁冗,白发生苦辛。上疏乞骸骨,诏许归故园。

()
蒙泉崇福僧道光,只有诗肠无酒肠。
野鹤性情猿伴侣,啸吟风月独昂藏。
()

风调冰清有典刑,伤哉白首见飘零。魂随寒骨来千里,世系遗孤始六龄。

宿草荒芜应满地,柔兰凋落忽空庭。旅人若访中郎后,谶语凄凉咏曙星。

()

翰墨场中识面初,珠玑粲粲似相如。盍簪多士登台省,却掾诸曹亲簿书。

白社不妨闲泚笔,赤城更好命巾车。寸心淟汩方茅塞,快读新诗得剪除。

()
近蓄东谿水,悠悠起渌波。
彩鸳留不去,芳草日应多。
夹岸生奇筱,缘岩覆女萝。
兰桡思无限,为感濯缨歌。
()
别久无辞道路难,沿海裘依旧据征鞍。
五湖我已遭风逆,三迳君能犯雪寒。
下榻莫嫌烹瓠叶,倚门正及颂椒盘。
一杯少味仍相送,折得梅花带笑看。
()

驿树参差陇麦交,微茫一径是张茅。河流绕地浮三晋,山势连空结二崤。

云外旌旗闲古戍,洞中烟火出危巢。岩花岸草空经眼,那得他乡有乐郊。

()

去违知己住违亲,欲发羸蹄进退频。万里家山归养志,

数年门馆受恩身。莺声历历秦城晓,柳色依依灞水春。

()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
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
欲取琅玕斸翠苔,北扉特为尔新开。
手题诗句从僧觅,亲卓筇枝拣地栽。
红粉绕丛遗钿朵,绿醪偷影入金杯。
莫忧裁作渔竿用,已向幡谿下钓来。
()
性成孤僻爱清山,鹤唳云霄意自闲。
物外更将和气约,精修便得扣玄关。
()

一息若存还报主,万年不死是吾心。于今秖合昏昏睡,笑杀当时勋业人。

()

百代风流集豫章,娟娟各自作时妆。谁知索虎钩鲸手,传到黄家便到王。

()

曾向山阴道上行,逢君兹夕泪俱盈。吞毡应独怜苏子,涤器何人识长卿。

半局阅穷田海事,一壶消尽古今情。还期禹穴同探去,乱石寒云拚此生。

()

自引灵泉胜取冰,入云穷穴始因僧。
閒疏咽处秋无际,静听时来月有层。
乍觉疏林多爽气,渐疑幽石减寒棱。

()
东厨日日厌侯鲭,却羡萍虀捣韭根。
如我乃真寒乞耳,只知肉味笋殊村。
()

七年溪山北,颇自爱吾庐。人生真寄耳,何必赋归欤。

()

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

先生何许士,非佛亦非仙。入社原因酒,吟诗偶落禅。

天真桐木外,野趣菊花边。千载江头石,犹疑醉月眠。

()
有意访西溪,顺途吟思迷。
及兹询野老,已恨过芳蹊。
醉客但多兴,幽禽空自啼。
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
()

崇祯三年秋,九日风色美。陈子呼我来,烂醉黄花里。

语我十日后,介眉酒方酾。吾母若母同,我觞子志喜。

()

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身健正宜金印绶,

位高方称白髭须。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

()

平生得禄仅荣亲,持底天涯料理贫。夜户不关无长物,晨炊待火乞诸邻。

()

翠袖朱唇日暮时,纷纷桃李尽无姿。夜深应梦烧银烛,春影婆娑系我思。

()

退之方北归,见蠍即成喜。东坡还泗上,铎声欣入耳。

而况羁旅中,解后遇知己。东风淡荡百草芳,游丝飞絮白日长。

()

兰若一尊春可怜,鸣珂初散未央前。会从七子称诗地,身领诸侯入计年。

秘馆召归沧海钓,玺书催上豫章船。他时去住应相忆,尚有扬雄守太玄。

()
万仞银山铁壁,三军貔虎熊罴。
不怕蛟龙作横,输他解事吴儿。
()
古调今谁弹,至乐非外假。
渊明爱无弦,此意知者寡。
放鹤未归来,时倚长松下。
旁观彼何人,笑我衣裳野。
()

()
畏途偶许玩余生,晚节尤难保令句。
一秃翁真韩长孺,五男儿可晋渊明。
凄风开户绵重着,漏雨溅应酬酒懒倾。
俗事沓来败人意,且须坚坐待天晴。
()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

林园澄澄霁,静对穆余襟。自写清溪影,如闻白雪吟。

三冬无暖气,一悟见春心。寂寂欲谁语,微云淡远岑。

()
高燕初陪听拊髀,清谭仍许奉挥犀。
自知伯起难逋峭,不比淳于善滑稽。
舞奏未终花十八,酒行先困玉东西。
荷公德度容狂简,故敢忘怀去町畦。
()
以南权正,无心应物。
威德标宗,不可轻忽。
()

芦花飘雪迷洲渚。送秋水、连天去。一叶小舟横别浦。数声鸿雁,两行鸥鹭。天淡潇湘暮。蓬窗醉梦惊箫鼓。回首青楼在何处。柳岸风轻吹残暑。菊开青蕊,叶飞红树。江上潇潇雨。

()

海风吹白练,百里涌青莲。
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
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

()

谁酿愁䨧玉宇间,都缘梅子要斓斑。腾腾困思午犹梦,扰扰奔云风未还。

休问满城骑马滑,不妨长日闭门闲。今朝晴色熹微似,乾鹊飞来语屋山。

()
枕竅荣名未一炊,谷陵事异賸堪悲。
应嗟公子犹麟趾,无奈宗周已黍离。
更恨并州同逆旅,何堪蒿里致哀词。
诗书种有诸郎在,公死犹如未死时。
()

林下脱双履,窗边挂幅巾。
闲堂风掩户,断岭月窥人。

()

青山久隔故人面,脩竹自同君子心。老可近来无一事,为添清影满东林。

()
腊浅犹赊十日春,官忙长愧百年身。
雪催未动诗无力,愁遣还来酒不神。
节物何曾欺老病?书生自惯说悲辛。
终期戚促成何事,今古纷纷一窖尘。
()

羯鼓连挝催羽觞,酒痕重叠满衣裳。红棂忽讶天光暝,白袷先惊雨气凉。

诸老朝参应最急,野人信宿定无妨。尽教净洗芙蓉面,一榻僧楼自在香。

()

红日迟迟,虚郎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业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
行喝也打,礼拜也打。
临济大师,可知礼也。
()

罢郡归兰省,还愁到帝乡。
趋朝骑瘦马,赁宅住闲坊。
命服纡春草,吟髭镊夜霜。

()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
草木肥梅雨,江山快晚晴。
芳塘荷芰发,香泛葛衣轻。
()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
手中册子,云何抄写。
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
青山不举步,日下不挑灯。
黄头碧眼,臭肉生蝇。
诸人三十年后悟去,不得错怪老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