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登龙门城楼。明代。杨巍。指点云州地,真为汉北门。八城临大漠,一路向中原。晴日山川映,秋田黍稷繁。文庄经略处,父老至今言。
这首诗词是明代杨巍所作的《早秋登龙门城楼》。
中文译文:
早秋登龙门城楼,
望着云州的大地,真是汉北门。
八座城池临近大漠,
一路向着中原进发。
晴朗的日子中山川倒映,
秋天的田野黍稷茂盛。
在文庄经略的地方,
老百姓至今还在谈论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秋登上龙门城楼的景象,以及对云州地区和中原的美景和壮丽景色的描绘。诗中通过描绘八座城池临近大漠,表达了云州地区位于汉北门的重要地位,并展示了向着中原进发的壮丽景象。晴朗的天空中,山川倒映在眼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丰收的农田,尤其是黍稷茂盛的景象,凸显了丰收的喜悦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提到文庄经略的地方,指的是地方政府,表达了老百姓对于这片土地的依恋和对过去的回忆。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早秋的美景和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杨巍。(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送叶伯奇入官。元代。赵偕。朔风列列,海天茫茫。良朋告别,我心皇皇。既卜隐居,花屿之阳。既有诸贤,可以徜徉。岂宜今日,有兹远行。吁嗟大道,不明久矣。矧我后进,流俗靡靡。正喜幽人,所居依迩。开我清明,涤我尘滓。庶其有赖,日新无已。不谓此行,匪人可止。荡荡上帝,厥鉴昭然。福善祸淫,至公无偏。吾友伯奇,道心本全。落落默默,融融渊渊。于人弗欺,常畏于天。矧今执政,笃于敬贤。岂不念女,孝心虔虔。岂不容女,奉安尔父,以享万年。
秋日武关道中。宋代。寇准。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
遍地花。宋代。晁端礼。密约幽欢试思忖。教人又、怎生安隐。算都来、些子精神,诮烦恼、看看瘦损。也拟待、罗织伊家,图开解、较些可闷。把从前、已往寻思,又无可、教人得恨。
禅智寺。唐代。张祜。宝殿依山嶮,临虚势若吞。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远景窗中岫,孤烟竹里村。凭高聊一望,乡思隔吴门。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唐代。卢纶。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甲寅十月纪事 其二。明代。归有光。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何自征科吏,犹然复到门?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五十 枫树林。宋代。郭祥正。一坞藏深林,枫叶翻蜀锦。寄语别家人,路遥霜霰凛。
题茶陵县门。唐代。伊用昌。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十一月十四日入叶坑。元代。刘崧。山下泉车尽日闻,山头茶树绿成云。几时荷叶陂头住,学种山茶四十斤。
送沂州使君纳政荣归。宋代。米芾。神强体健颊犹朱,犀虎轻抛忆旧庐。明月满船常伴画,素风传世莫非书。涌金门外秋长老,有美堂前锦不如。预想容观春色好,灵龟舞鹤引安车。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金朝。元好问。水涸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长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怀)。唐代。戎昱。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浣溪沙 其一。宋代。赵可。抬转炉薰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二年尘暗小鸳鸯。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林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植梅一株于厅事之后招丞及明叔同观倪严二先。宋代。赵蕃。有竹似吾家,无梅觉欠花。移将香索莫,来伴绿交加。好事适馈酒,诗情仍得茶。相过况非远,胜处莫令赊。
触目。宋代。陈师道。溪响饥鱼食,川明柱影斜。惊禽穿密竹,噪鹊立浮查。谷暗山藏雨,林喧雀啅蛇。乡闾等行路,何向更为家。
短歌。宋代。李纲。周家柱史本吾祖,唐室谪仙尤所许。垂世空馀道德经,傲时且以诗酒名。我今去作龙津客,学道吟诗真自适。也胜骑马听朝鸡,晴压尘埃雨压泥。
贡江山知泉州。明代。游朴。霓旌缥缈拂晴氛,骊唱声催曙色分。暂向甘泉辞法从,遥看闽海颂神君。刺桐花醉清源雨,荔子香蒸紫帽云。此际正宜闲草牍,倘因南雁一相闻。
病起访曹子念。明代。张元凯。惆怅朱颜镜里更,尚馀肝胆照人明。相逢不尽悲歌意,万里沧溟紫霓生。
禄山反。清代。洪亮吉。禄山反,张公知。朱泚逆,姜公知。乌乎宰相有真识,两朝天子转溺惑。
和李邦瑞韵。元代。耶律楚材。赵老名言本两忘,庭前空有柏苍苍。西江吸尽慵开口,北载添来亦括囊。明月清风何所碍,落花流水不相妨。须知居士元无病,底用千年旧药方。
喜迁莺 立冬。清代。尤侗。朝看月令。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寿朝老。明代。朱海。青鸾传信鹿随车,为祝康州处士家。却爱霜寒天气好,江南江北尽梅花。
夜至阳城田家。明代。高启。东津渡头初月辉,南陵寺里远钟微。主人入夜门未掩,蒲响满塘鹅鸭归。
中秋雨集金氏园亭次陈思立。明代。徐渭。中秋风雨剧凌冯,拂闷觥筹倒一朋。绿桂隔年疏彩晕,银毬终夜断长绳。泥深水掌花边鸭,帽落霜颠影外僧。醉后忽呼长剑看,赤鳞乘涨欲飞腾。
张器之雄飞亭。宋代。段克己。落魄张公子,身贫志不凋。鸾栖辞枳棘,鹏翼上扶摇。季子终怀印,相如竟过桥。香名脍人口,诗句大牛腰。
伤郑谷郎中。唐代。齐己。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汪秘校携诗并雪月二赋相访次其韵。宋代。王炎。自从就食寄他州,不到乡关近十秋。文采谁能如象齿,交游今乃见龙头。携诗过我情何厚,落笔惊人语不休。雪月赋成凌二谢,高怀肯述畔牢愁。
怀旧游赠别杜君还益津。元代。范梈。往与羽人曾结沧洲期,醉骑鲸鱼跃天池。北走幽都摩碣石,所历至今皆见之。泽国波光秋潋滟,津亭月色晓参差。山夹疏钟和雪度,楼栖断角引霜吹。兰园坐送流莺乱,华观行闻住鹤悲。别来几度斜阳里,平曲风烟劳梦思。安得狂心化为浪,去随流水到天涯。偶向燕城逢杜子,为我立马欢相持。自言家在碣石西,石西易水清沦漪。易州风帆日日至,佳人何事重来迟。重来易迟去易远,便欲从君川路返。岁年冉冉思无限,诗成雁过云涛晚。
挽萧以忠主事二首 其二。明代。苏仲。黍炊未熟功名事,尘世先遗梦奠悲。杨柳江寒灵榇远,雪山风急旅魂迟。箕裘赖有传家子,国事还看太史碑。欲奠临流一杯酒,不胜挥泪洒天涯。
雪。唐代。李峤。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清明满振寰年兄枉顾兼惠佳句和此言别。明代。王以悟。晴川此日听鸣镳,万里由□天上遥。市酒雄谭
登凤凰山怀子瞻。宋代。陈师道。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修林霜雪余,落叶青红乱。想见洞中人,不知时节换。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唐代。高适。舍下蛩乱鸣,居然自萧索。缅怀高秋兴,忽枉清夜作。感物我心劳,凉风惊二毛。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如何异乡县,复得交才彦。汩没嗟后时,蹉跎耻相见。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
偶成。宋代。喻良能。寓居东青城北端,夏室阴阴簟色寒。瓜盘那复集蝇蚋,研沼似欲生波澜。奇奇怪怪石几壑,谡谡苍苍竹数竿。枕扇衣斑自不恶,时文思索愧空餐。
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宋代。苏轼。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
牙檀寿石行。宋代。单人耘。牙檀小巷气严尊,牙檀老人颜粹温。砖砌瓦檐曾伫立,苔滋藓碧秋复春。老人仙去久落寞,地兀天摇风烟昏。忽睹一石傍墙角,峥嵘不掩世纪痕。非松非云骨棱棱,主人謦欬似可闻。我家下放原上村,六载归来夙志存。万卷已付长江波,一砚犹濡岳祖恩。两浦弦歌未辞苦,留将潜德福儿孙。一路一踊携一酉,娟娟月朗此窗轩。自幼爱石梦绛石,讽吟何异欧庐陵。斯石当是天所遗,慰我轗轲砺我魂。前年迁居一勺庵,细蒲幽芷披拂扪。有时作画情怀滞,惹毫拟为解索皴。每思移石来小院,倩谁能动岳云根。况我年已过花甲,灵石难祈发欲髡。岁在戊辰春三月,赫然此石降我门。车载来者九叔丈,搬入室者康姓邻。令余最喜者是日,天巧地设妙双臻:四月十九三月四,阳历阴历同诞辰。娟年六四我六二,得此寿石乐无垠。痴心念此一尊石,累我九叔踩三轮。侄女侄婿何所贵,爱如磐石浴朝暾。圃花瓯草纷罗拜,腴青酽翠宛相亲。缘会似是三生定,我书案前即只园。静对崔嵬疑太古,不言缄默神吐吞。俚诗赋罢未称意,何当就月酹清樽。海可枯兮石不烂,长留奇气在乾坤。
冶城。宋代。李之仪。冶城昔是王公宅,鹊噪乌啼异昔时。不见犊车催麈尾,莫年惆怅蔡家儿。
冻云昌。出入缭邈遍舒张。直上玄凝,满空浓密,现嘉祥。六花妥瑶芳。轻飞缓舞瓷飘*。须臾渐渐俱缟,物物因迹尽均妆。选甚高下,那拘遥迥,一同不辨偏傍。更新鲜洁静,添素加彩,增至辉煌。唯睹晃*无方。应是瑞气,接引在中央。成佳致、自然盈尺,岁稔时康。显青苍。间点碧汉云归,片段日放晶阳。任溶任聚,正是流酥,独许仙客堪尝。淡味偏能好,浑如这、玉液与琼浆。细想虽无馥郁,便深宜、寂暗岁香。别生景趣盈盈,再腾妙妙,静里开真相。复作冰、为宝玲珑状。风剪剪、声韵铛铛。夜静来、转觉严凉。运星斗、皓月岂寻常。最相当处,明明莹彻,返
戚氏·冻云昌。金朝。王哲。冻云昌。出入缭邈遍舒张。直上玄凝,满空浓密,现嘉祥。六花妥瑶芳。轻飞缓舞瓷飘*。须臾渐渐俱缟,物物因迹尽均妆。选甚高下,那拘遥迥,一同不辨偏傍。更新鲜洁静,添素加彩,增至辉煌。唯睹晃*无方。应是瑞气,接引在中央。成佳致、自然盈尺,岁稔时康。显青苍。间点碧汉云归,片段日放晶阳。任溶任聚,正是流酥,独许仙客堪尝。淡味偏能好,浑如这、玉液与琼浆。细想虽无馥郁,便深宜、寂暗岁香。别生景趣盈盈,再腾妙妙,静里开真相。复作冰、为宝玲珑状。风剪剪、声韵铛铛。夜静来、转觉严凉。运星斗、皓月岂寻常。最相当处,明明莹彻,返
清平乐。宋代。晏几道。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赠北涧。宋代。许棐。天下名山行脚遍,依然形影瘦伶俜。支吾寒暑袈裟耐,变眩烟霞笔砚灵。对客敬如堂上佛,读书通似藏中经。石头路滑终难到,不是诗禅莫扣扃。
送赵明叔明府。宋代。翁卷。随行惟一琴,前路足幽寻。今夜维舟处,何村隔树林。鸿声秋浦冷,雨气海山深。若问三年政,知君尽此心。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宋代。李曾伯。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原年丰。他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题俞子渊春墟醉月图。清代。林朝崧。沙香洲畔草芊芊,弹指光阴二十年。天上浮云多变幻,春来明月又团圆。兰亭醉本留陈迹,笠泽扁舟作散仙。闻说酒徒俱健在,琴樽何日续前缘!
迁谪江表久未归。唐代。窦参。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吕思纯见访有诗用答其意。明代。李昱。梅雨三日溪水深,一舸来访见幽心。洗杯行酒月在地,开户读书风满林。子才可陈贾谊策,我醉但鼓陶潜琴。空山茅屋少供给,持此以报双南金。
读王通中说。宋代。释智圆。孟轲荀况与杨雄,代异言殊道一同。夫子文章天未丧,又于隋世产王通。
自南山却赴京师,石臼岭头即事寄严仆射。唐代。欧阳詹。鸟企蛇盘地半天,下窥千仞到浮烟。因高回望沾恩处,认得梁州落日边。
朝中措(戏赠郑干)。宋代。韩淲。扁舟撑月转江湖。烟水湛金铺。篷底晓凉歌罢,肌肤冰雪初扶。诗人自是风尘表,佳处句能摹。属玉一双飞去,荷花香动菰蒲。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旧井。唐代。刘长卿。旧井依旧城,寒水深洞彻。下看百馀尺,一镜光不灭。素绠久未垂,清凉尚含洁。岂能无汲引,长讶君恩绝。
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宋代。蔡襄。节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插花穿戟户,酤酒向旗亭。日迥林光润,风回海气腥。未知何处乐,归路已严扃。
小饮罢行至湖塘而归。宋代。陆游。社酒真如粥面浓,朱颜顷刻换衰容。霜轻已觉树摇落,云起始知山叠重。梅市鱼归冲雨棹,宝林人定隔城钟。此翁大似游僧样,炉暖窗深又过冬。
读秦本纪。宋代。洪适。应侯一语幽宣后,长信蒙辜徙萯阳。秦室无亲类枭獍,借箕谇语亦其常。
水仙花二首。宋代。郭印。隆冬百卉若为留,独对冰姿不解愁。谁插一枝云鬓里,清香浑胜玉搔头。
刘耳枝过访。明代。范景文。久别方思已到门,霜棱满面气清温。春新酌酒催花节,月过张灯补上元。非马谭奇堪洗耳,如莺度曲欲销魂。披来醉墨神飞动,撼壁云涛夜色翻。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神定气平,心空智明。其机静而自应,其用虚而不盈。寒潭月落,霁夜河横。绍了亡祖位,借功成佛名。建立因缘皆尔尔,刹尘世界与众生。
湖中。宋代。苏泂。湘湖梦不到,今日到湘湖。草木尽春色,山川如画图。雨悭莼摘后,花发燕飞初。张翰平生意,扁舟未可无。
殷伯岩招同白涵三郝元直苑西柳霍亮雅申凫盟刘资深集饮。清代。张盖。屡宿陶潜宅,今来得数公。竹斜镫影外,人醉雨声中。老惜欢娱异,交缘出处同。病躯先就榻,应恕鹿皮翁。
暇日游石门用前韵。宋代。李弥逊。晓御欲随风脚来,报晴乌鹊入桅催。松幢竹盖宝坊近,石壁云关尘境回。山气得春浓胜酒,花光带月冷过梅。却收眼力寻归路,惜取馀青莫浪开。
杨休烈村居。宋代。马定远。篱落牵牛放晚花,西风吹叶满人家。闭门久雨青苔滑,时见鸳鸯下白沙。
古藤。宋代。丘葵。古藤屈曲似龙蛇,飞上梢头故故遮。烟密真成一翠幄,风清不入五侯家。忽看落叶知秋早,偶坐吟诗到日斜。恐有飞仙林杪过,呼童为我整乌纱。
南乡子 寄梦。清代。顾贞立。昨梦到瑶京。仙女飞琼花下迎。曲径回廊香拂袖,闲行。满架琴书近画屏。绮阁剪银灯。彤管香奁细与评。独有桂花天上句,偏清。一洗春愁秋怨情。
二灵山。元代。祖铭。为爱山灵与水灵,一庵高占白云层。风光只在阑干外,半属渔樵半属僧。
梦游澄林。元代。贝琼。我梦游澄林,方舟坐垂钓。一水穷萦回,三峰隐奔峭。娟娟碧筱合,灼灼朱葩耀。残雨趁回风,断云通返照。林昏野老炊,溪动寒女漂。平生爱桃源,何年陡员峤。永惭白发蒲,起应金门诏。犹思洗药处,空歌采菱调。一鹤已与讥,九龙那免诮。觉来复京华,语儿成一笑。
出峡。宋代。苏轼。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前诗尚遗略,不录久恐忘。忆従巫庙回,中路寒泉涨。汲归真可爱,翠碧光满盎。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仰见天苍苍,石室开南向。宣尼古庙宇,丛木作帏帐。铁楯横半空,俯瞰不计丈。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石窦见天囷,瓦棺悲古葬。新滩阻风雪,村落去携杖。亦到龙马溪,茅屋沽村酿。玉虚悔不至,实为舟人诳。闻道石最奇,寤寐见怪状。峡山富奇伟,得一知几丧。苦恨不知名,历历但想像。今朝脱重险,楚水渺平荡。鱼多客庖足,风顺行意王。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诗一十七首 其六 九月九日紫微夫人喻作因许示郗。魏晋。紫微王夫人。紫空朗玄景,玄宫带绛河。济济上清房,云台焕嵯峨。八舆造朱池,羽盖倾霄柯。震风回三晨,金铃散玉华。七辔降九垓,晏眄不必家。借问求道子,何事坐尘波。岂能栖东秀,养真收太和。
和冯亚寄进士孙磻。宋代。魏野。闲思生白发,懒更把菱花。久别何州住,相寻恐路差。独飞伤寒雁,会宿羡林鸦。犹得君为友,时过老母家。
冬初杂兴。宋代。孙嵩。牧童与樵叟,共载牛背归。我无薪蒸计,南山松栎稀。寒风昨日至,须用葺我扉。故园或可废,亦以完我衣。人生有定分,勿怪生理微。
香闺七吊诗 其四 崔莺莺。明代。徐熥。泪光如莹臂销红,一夕幽期月影中。千载重关萧寺静,更无环佩响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