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入京春深犹雪和吴{左山右肃}岩二首。宋代。朱南杰。岁事客里过,今年只去年。甘贫常寂寂,知已孰拳拳。花艳卑崇帐,江流羡祖鞭。家山芳意动,野骑盍言还。
《甲辰入京春深犹雪和吴{左山右肃}岩二首》是宋代朱南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甲辰年(指农历甲辰年)客人来到京城,春天已经深了,却还下着雪。吴山和肃岩(两地名)的景色交融在一起。这是两首诗中的第一首。
岁事客里过,今年只去年。
甘贫常寂寂,知已孰拳拳。
花艳卑崇帐,江流羡祖鞭。
家山芳意动,野骑盍言还。
诗意:
这首诗以旅人的视角描绘了来到京城的景象。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认为今年与去年相似,岁月匆匆,光阴易逝。他对贫穷生活的甘心和静默感到自豪,而他真正珍惜的是与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还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朵盛开、江水流淌,展示了家乡山川的美丽和令人心动的意境。最后,诗人对返乡的愿望进行了表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旅人对岁月流转和友情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感叹,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贫困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诗人运用了花朵盛开和江水流淌的形象,传达了家乡山水的美丽和动人之处。最后,诗人抒发了对归乡的渴望,表达了对家乡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意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贫困生活和友情的思考,同时展示了家乡山川之美和对归乡的向往。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方面相得益彰,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共鸣。
朱南杰,宋诗人。丹徒(今属江苏)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进士(明万历《丹徒县志》卷三)。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年)为海盐澉浦监酒。官满,摄华亭事。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年)知溧水县,次年,改知清流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其诗多叙事理,质朴无文。有《学吟》一卷。事见集中有关诗。...
朱南杰。朱南杰,宋诗人。丹徒(今属江苏)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进士(明万历《丹徒县志》卷三)。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年)为海盐澉浦监酒。官满,摄华亭事。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年)知溧水县,次年,改知清流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其诗多叙事理,质朴无文。有《学吟》一卷。事见集中有关诗。
次韵答伯夔送太夷北行。。陈三立。三迭犹传呜咽声,泪看注海与潮平。梦存大事将谁待,天鉴孤衷复此行。群盗相乘诗可讨,贱儒自喜谤非轻。衰残未预涓埃报,九逝魂依北斗明。
杜司空席上赋。唐代。李宣古。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觱栗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能歌姹女颜如玉,解引萧郎眼似刀。争奈夜深抛耍令,舞来挼去使人劳。
又和别韵。宋代。孙觌。岁阴衮衮惊心折,世事纷纷触眼新。烁烁风灯深院雨,离离花草故城春。一区栽自无宁处,五斗谁能更为贫。矢醉自醒还自笑,依稀却是梦中真。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师 其二。清代。吴庆坻。并世有硕儒,方雅镇流俗。幸厕籍湜伦,韩门仰培沃。暌离过廿稔,失喜访灵麓。拙工倚大匠,隐栝到曲木。奉手请旧业,蒿目悼危局。俯仰身世感,愀焉轸心曲。小子有狂言,勤拳效忠告。古称不朽三,造物靳庸福。南菁经解编,东华史宬录。传讽遍海内,学子丐膏馥。投簪味道腴,勤学资先觉。甄文重流别,姚李踵芳躅。孔传刊伪文,班书证疑读。遐哉千祀业,悉数屡更仆。葵心倾太阳,匪曰智卫足。公当勉加饭,弟子行抱蜀。
游西苑。明代。文徵明。宛转瀛洲带幔坡,蜷玉蝀压银河。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云卷红妆千步障,风吹琼盖万年柯。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拟行路难。南北朝。鲍照。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走笔赠许玖赴桂州命。唐代。张祜。桂林真重德,莲幕藉殊才。直气自消瘴,远心无暂灰。剑棱丛石险,箭激乱流回。莫说雁不到,长江鱼尽来。
乙未春访仲远宿寄傲轩观李著作遂赋长句。元代。王冕。花竹参差荫石苔,幽居却似小蓬莱。山光入座青云动,水色摇天白雨开。得兴不妨閒觅句,忘机尽自可衔杯。主人爱客能潇洒,许我携琴日日来。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宋代。魏了翁。冰魂玉骨一枝春,风格南昌旧了真。谁幻神仙黄白术,时装近日太尖新。
贺新郎 题钱楞仙同年玉堂归娶图二首。清代。曾国藩。艳福如斯也!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看此去雕鞍宝马。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好花样,互相借。淋漓史笔珊瑚架。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当记取初三月夜。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属郎语,声须下。
隆中谒武侯陪陈提学佥宪二首 其二。明代。林光。薇蕨山中口可糊,人龙泯迹在农夫。遭逢未感三回顾,成算先开八阵图。割据英雄时已去,经纶天地迹何孤。祠前俛仰千年下,樽酒斜阳洒绿芜。
过唐校书书斋。唐代。贾岛。池满风吹竹,时时得爽神。声齐雏鸟语,画卷老僧真。月出行几步,花开到四邻。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四字书窗以印实相。宋代。释印肃。佳乘两口草标头,共见同看水牯牛。昨夜牧人无被盖,今朝犹笑道无求。
宿蟾公房。明代。高启。一禽不鸣深树烟,明月下照高僧禅。独开西阁咏清夜,秋河欲堕山苍然。
寿山种柑命名学圃。宋代。陈藻。数亩崎岖带寺傍,水颓沙石古来荒。住山有道神通现,学圃成蹊鬼魅藏。每隔岁华留硕果,早从春事媚幽香。黄橙绿橘真堪咏,胜是长年引兴长。
寄松溪。清代。敦敏。无端樱笋又逢时,绿树閒窗感别离。苦忆客来慵诣客,惯寻诗思懒吟诗。疏慵自拟嵇中散,泉石君怜顾凯之。堪笑两人徒老大,山林朝市尚迟疑。
喜雨。宋代。贺铸。终春久旱暵,涉夏俄溽暑。垢汗浼衣襟,梅津蒸柱础。黄霾闭赤景,测候错辰午。沙燕逐风鸢,翻飞遡来雨。纷纷白羽箭,齐发万牛弩。落瓦复鸣阶,浮沤如沸煮。崇朝已沛浃,枯渴顿清愈。田父喜过从,迎门好相语。蚕桑薄可具,豚酒与笔鼓。择吉谢丛祠,巫娘罢狂舞。晨炊饱丁壮,庇笠耕舄卤。少缓麦租期,庶将秋稼补。输入太仓中,蕃肥任黄鼠。
题二宫人琴壶图。元代。萨都剌。行云留影雪弄香,藕丝织翠芙蓉裳。春风拂拂兰蕙芳,金殿不锁双鸳鸯。冰弦素手弹凤凰,玉壶投矢声玎珰。花落无人春寂寂,侍女空抱琵琶泣。谁知绝代有佳人,不解倾城与倾国。笙歌别院留春住,婵娟千古蛾眉妒。却笑长门闭阿娇,黄金好买相如赋。
春雪 其二。宋代。谢逸。天公不愤小桃开,故剪瑶花伴落梅。后夜月明风更恶,有人无语独登台。
过青墩将游青山庄为雨所阻 其三。清代。庄德芬。长天暝色近黄昏,远树低迷认水村。欸乃声中吟未稳,轻桡如箭过青墩。
次韵季常叠前作见寄。宋代。周紫芝。人生富贵如五侯,禄丰位大功不酬。朱轮华屋令人羞,一蓑不如归饭牛。自驾款段马少游,胜骤玉腕尚书骝。少年蹭蹬在丘壑,晚岁风雨悲梧楸。江边短艇苦唤我,此心勇往谁能留。幽期正怨齿发误,事定不须龟筴筹。言虽太漫君莫笑,与语俗人真暗投。香粳炊熟碧鲈美,横江已办秋风钩。胸中它日几云梦,四海不劳围寸眸。肯听儿女昵昵语,秋虫悲笑徒啾啁。阳春白雪一落耳,竹枝凄怨惭蛮讴。
杂曲歌辞·春游吟。唐代。李章。初春遍芳甸,千里霭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城观巍巍入望深,五云长绕阆山岑。尘踪暂隔仙凡境,末吏叨陪翰墨林。
池上衣冠应候我,道旁车马亦关心。休言日共长安远,已觉天威下照临。
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 其十九 望阙。明代。程敏政。城观巍巍入望深,五云长绕阆山岑。尘踪暂隔仙凡境,末吏叨陪翰墨林。池上衣冠应候我,道旁车马亦关心。休言日共长安远,已觉天威下照临。
青蝇。先秦。诗经。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人日寄吴明卿舍人。明代。宗臣。尺素不相寄,孤雁那可听。潇湘秋水曲,何处白云停。沧海又人日,金门自岁星。凤凰池上草,应只为君青。
子夜四时歌 其二 夏。明代。胡应麟。期欢大堤口,迟我采莲回。向暮南风急,兰桡不敢开。
韩魏公挽歌词二首。宋代。曾巩。堂堂风骨气如春,衮服貂冠社稷臣。天上立谈迎白日,握中随物转洪钧。忽骑箕尾精灵远,长誓山河宠数新。万里耕桑无一事,三朝功德在生民。
寄石湓清越上人。唐代。方干。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
松轩为任廷芝题。明代。徐溥。幽人结屋青山下,种得长松三百馀。启蛰苍龙上霄汉,引雏白鹤到阶除。四檐云气长垂幕,一榻秋声可读书。我亦平生羡弘景,买山何日与同居。
诏追供职学省,晓发鸣山驿。宋代。杨万里。数店疏仍密,千峰整复斜。水痕犹带浪,霜草自成花。录录堪朝列,星星已鬓华。帝城万事好,得似早还家。
风中柳 水碓。元代。洪希文。锦里人家,桑柘阴连西崦。驶决溪流青似染。引机激水,作碓依山旁,无朝无暮无丰歉。德耀当年,杵臼生涯勤俭。强劝郎温温笑脸。男儿志气,正欲长光焰。任顽石、也须头点。
车邻。清代。佚名。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宝印。不疑不彻不失,片片春风狼籍。至今江北江南,游子徒劳外觅。休外觅,明如杲日黑如漆。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 其四。宋代。李之仪。庭前日转树交阴,坐上风来境自深。度曲已嗟千里客,听蝉已寄两头心。
客途新柳。清代。胡慎仪。金缕毵毵舞态新,额黄初试正宜人。参差灞岸含朝露,掩映章台报早春。青眼慵舒还是梦,修眉未展画难真。风流绰约谁能似,张绪当年最得神。
春园十首 其五。明代。黎遂球。青梅□□李如珠,雨过游蜂上下孤。才省瓣红粘破网,短檐西向骂蜘蛛。
读老杜诗集。宋代。王令。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小隐庄别同教授。宋代。项安世。翳翳日景入,行行故人远。故人万里别,此去何当返。迨君归禹穴,是我登邛阪。苦语难重谋,相期在加饭。
颂古二十四首。宋代。释胜。师子窟中师子儿,逸群游玩海珠玑。沩山呼索浑无窍,有理难伸穿得奇。
题常执中尚絅卷。明代。夏原吉。三十年前共读书,已知君志与人殊。诗歌尚絅明深意,赋鄙雕虫学古儒。德业渊渊中自积,才华蔚蔚外如愚。只今从政多嘉绩,尤见躬行心得馀。
又赓吴哲韵。明代。朱元璋。时近清和气愈浓,雨催花实喜晴风。篱边点点如钱大,尽是青青间绿红。
奉寄子思以代别。宋代。王安石。南北蹉跎成两翁,悲欢邂逅笑言同。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肯寻山雨中。趋府折腰嗟踽踽,听泉分手借匆匆。寄声但有加餐饭,才业如君岂久穷。
咏史上·张汤公孙弘。宋代。陈普。张汤绝似公孙子,一样奴颜裹祸心。不赖汲生如日月,汉廷谁与破幽阴。
劳劳身计本无涯,生倘多愁死亦佳。阅世短于欹枕梦,招魂长入酒人怀。
琴书风卷知谁在,花月尊空与愿乖。欲把闲踪比飞絮,年年开落县南街。
清明后一日与孙大携酒饮王七秀才廷俞南圃归过县门忆亡友林嗣基作。清代。洪亮吉。劳劳身计本无涯,生倘多愁死亦佳。阅世短于欹枕梦,招魂长入酒人怀。琴书风卷知谁在,花月尊空与愿乖。欲把闲踪比飞絮,年年开落县南街。
楚城秋夕。唐代。郑巢。故苑多愁夕,西风木叶黄。寒江浸雾月,晓角满城霜。弟侄来书少,关河去路长。几时停桂楫,故国隔潇湘。
题龟峰僧阁。元代。艾性夫。芦竹丛高荫石阑,菩提香远出林端。雁声忽断梧桐雨,草阁秋深倚暮寒。
读黎君选中州诸咏作 其一。明代。陈子壮。入市恰同公子辔,游梁初上孝王台。临风不用思贤达,独把新诗次第裁。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宋代。苏轼。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赠陈德隆栽菊诗。明代。徐庸。元方家住桃花坞,懒辟桃蹊营菊圃。手栽佳本四十馀,一一品题俱按谱。吴天九月生嫩寒,沆瀣露滴秋漙漙。瓮头泼醅酒新熟,玩赏设席招衣冠。黄如兼金白如玉,并蒂重台看不足。牡丹芍药称富贵,倾国倾城总粗俗。渊明解绶归园田,紫叶五亩饶风烟。高名传播有往昔,逸驾追扳无后先。白头我是南州叟,龙钟托在交亲友。樽前也学少年狂,鬓插芳枝笑开口。
朱陈村。唐代。白居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清江引用苏养直韵示王觉民。宋代。王之道。荷叶亭亭绿满塘,秋炎深得盖鸳鸯。晚来江上西风急,收拾莲红付拒霜。万山摇落见森樾,翠影萧萧冷梳发。请君地作宋玉悲,来赋江楼望明月。
蝃蝀。清代。佚名。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 其七。明代。王世贞。冬寒衣一称,朝饥酒再巡。老叨儿女惠,粗足渔樵身。幼安恬遁野,子鱼惭要津。苟无青云望,何必登故人。
哭南叔。明代。谢元汴。木落秋飔夜壑溅,空悲毅魄赴幽泉。自焚象齿腥谗剑,不惮鸡牺种祸田。雌伏宁为万物后,雄飞终任众材先。芳州不忍生兰杜,独解蒯缑挂墓前。
南乡子 夜寒无寐仍就韵凑来粗语,以供一粲。元代。许有壬。鸟鹊欲填河。**多持更上坡。虫鸟无知徒自苦,谁呵。恰似贪人少已皤。市也好婆娑。要染先生面色酡。有口难言今只可,狂歌。终岁陶陶
御阁端午帖子。宋代。夏竦。八龙焜燿长生籙,五采葳蕤续命丝。亿载延长资睿算,万区康乐遇昌期。
柳。宋代。欧阳修。绿树低昂不自持,河桥风雨弄春丝。残黄浅约眉双歛,欲舞先夸手小垂。快马折鞭催远道,落梅横笛共余悲。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
减兰十梅(雨)。宋代。李子正。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杂诗(三首)。元代。李存。老去无所为,结庐在竹庄。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岂无江海愿,齿发不足偿。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见《岁时杂咏。唐代。陈子昂。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奕奕车骑,粲粲都人。连帷竞野,袨服缛津。青郊树密,翠渚萍新。今我不乐,含意□申。
海藏楼杂诗 其十三。清代。郑孝胥。义宁贤父子,豪杰心所归。伯严不急仕,峻节如其诗。栖迟对蒋山,睥睨郁深悲。天将纵其才,授子肆与奇。神骨重更寒,绝非人力为。安能抹青红,搔首而弄姿。昨者哦五言,缄封肯见遗。发之惟鹤声,一一上天飞。高谈辟户牖,要道秘枢机。愿闻用世说,胡为靳相规。嘻嘻戊戌人,抚心未忘哀。大名虽震世,岂如我独知。
满江红。元代。许衡。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黄卷内,清白日;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虚负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卜算子 雪中作。金朝。王哲。谁识这风狂,谁识斯三*。恰遇炎蒸得清凉,正寒也、成温热。因仰至人言,遂获真仙诀。九九严凝花正开,三伏中、却下雪。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宋代。曹泾。五经为笥腹便便,千佛名高此作缘。贵仕直堪梅和鼎,贫交猥为酒供钱。连章秋月雁回翅,贮袖天香龙吐涎。旧话新情如觌面,同年真是我同年。
巾山晓望。宋代。岳甫。角逐东来几巨鳌,化为奠位两山高。江枫作意红千叠,野水何心绿一遭。露洗松巅沈晓籁,霜明天际察秋毫。会须竹院求余地,岁晚安閒读楚骚。
昼锦堂。宋代。刘子寰。思纵步,时自驻篮舆,策杖荒郊。为有柔荑可坐,野菜时挑。思忆家山行乐处,片心时逐野云飘。歌长铗、遥寄故人,归路赋隐辞招。
腊月十五玩月荅子约。明代。皇甫汸。圆景揽兔升,驰光感驹隙。西园将密亲,南楼迟嘉客。生无百年期,能几三五夕。旨酒盈樽罍,高堂间琴瑟。请诵唐风诗,胡为坐拘迫。棣华眷季方,摛藻凌希逸。往晤迹易陈,来悰会难逆。再满清夜辉,宁知芳岁隔。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宋代。司马光。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夜烽沉不举,秋柝寂无虞。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对雪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孤城日落云垂幕,大地阳回雪舞花。采石江涛冰磈礧,蓬莱宫树玉横斜。清光恍彻三千界,朔气平侵十万家。半夜兔园宾客醉,拥炉挥翰气成霞。
舆地图载河池有智州山意为名胜询之州人无有知者口占一绝。明代。黄公仪。河池环绕尽皆山,叠嶂层峦莫可攀。问及智州人不识,名山虚列地图间。
悼女 其一。明代。李之世。泡影空华亦幻缘,来如一梦去如烟。人间自有伤心泪,莫道蜉蝣十二年。
题秀岩。宋代。涂槱。何代神仙碧玉宫,攀缘直上与天通。拓开四壁层梯峻,幻出千形五色融。后拥关遮山作卫,左嘘右吸水成弓。咨诹我欲呼猿鹤,一笑今谁此兴同。
老将。唐代。韩偓。折枪黄马倦尘埃,掩耳凶徒怕疾雷。雪密酒酣偷号去,月明衣冷斫营回。行驱貔虎披金甲,立听笙歌掷玉杯。坐久不须轻矍铄,至今双擘硬弓开。
泗州阻风七日投佛经祷斗山下。宋代。张耒。山根受重渊,石脚插九地。千年无支祈,闭穴守禹誓。扁舟七日闲,浪作老龙戏。舟师慎艰险,长跪请佛事。晚山水如屋,晓山水如地。清平一潭风,浪阵卷旗旆。煌煌金仙语,鬼物所尊畏。无心服毒猛,慧眼出幽秽。人间慢圣贤,谆戒遭侮易。谁肯一卷书,脱此千里滞。
新乡道中。明代。田登。伏城风雨杂烟冥,野店柴关半不扃。五月地横千里赤,十年官负一袍青。帝京草木沾周泽,人海英雄泛楚萍。唾手功名今偃蹇,几因尘土鬓毛星。
雨中访吴允兆。明代。范汭。寂寂故乡路,心知尚有人。那知今是客,犹忆昔时邻。树暝烟催夕,花寒雨殢春。青山独无恙,宛对别来身。
南屿田家 其一。明代。徐熥。绿水荫柴门,苍山绕茅屋。老树鸣春鸠,颓垣眠小犊。鹅鸭自成群,儿童戏相逐。游从里社归,税藉农桑出。荣辱非所知,饱煖愿已足。羲皇世代遐,此地传遗俗。
从礼载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宋代。赵蕃。花开无计杜游人,未若栽松远世尘。莫问何年栋梁用,也胜开落总由春。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元代。马贯。吴姬轧轧小车红,争来陌上看春风。不敢高声唱歌去,恐惊丞相在船中。
道间池亭小酌。宋代。刘学箕。一曲芳池万柄荷,游鯈潜躣水扬波。竹孙楹风偏细,梅子江湖雨正多。凡物寓进俱意得,谓予不饮柰愁何。暂来徒又还去,猛拍栏杆浩浩歌。
某顷元佑三年春礼部不第蒙东坡先生送之以诗。宋代。李廌。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世为长物穷且忍,静看诸公树勋德。欲持牛衣归颍川,结庐抱耒箕隗前。只将残龄学农圃,试问瀛洲紫府仙。
玄武湖堤上。明代。欧大任。十里玄湖背郭斜,马头片片落山霞。荒渠早下昆明雁,小籞秋开御宿花。蘋末悲风摇枉渚,芦中轻舸出平沙。乐游旧事那堪问,惟有长楸起暮鸦。
得屋后舟中作。宋代。苏泂。有屋吾堪老,无田子缓求。长江惟可饮,万事不须谋。政尔天从欲,端因鬼瞰忧。平生晏平仲,能费几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