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参考资料:
1、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1-2
2、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5
3、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
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
1、李渗.杜甫诗集选:长江出版社,2009年:26-28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0-321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20-321 .
2、 《书立方》编委会编著 .中国最美传世诗词 :重庆出版社 ,2011年9月 :69-71 .
3、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五)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3-5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八骏图。宋代。萧立之。穆王八骏真八龙,万里历块追长风。齐州膻恶尘土境,夜宴阿母瑶池宫。人间亦有千年绢,包裹神奇夜光现。画师那计马腹羞,当时下笔亲曾见。诗人多事管闲愁,却笑重来不到头。一声黄竹断归梦,枉使徐土成荒丘。尤物移人吁可怕,此图至今负高价。君不见华阳有马闲且都,无人画作武成图。
长亭怨慢五首 其二。清代。李慈铭。正春到、椒盘吟絮。官烛摇红,玉堂雕户。忽自钗分,断云天际渺何处。旧时鸾镜,谁并倚、花双树。只留得鸳雏,忍更话、青红欢聚。日暮。认空房履迹,点点香尘堪数。写成虚位,对遣挂、商量眉语。最苦是、爆竹闉填,怕胆怯、犀帘无主。应倍记年前,拥髻春幡风度。
大驾亲祀方丘选射斋宫奉次御制韵。明代。高启。奠壁方坛晓祝釐,豹竿风动从灵祗。献符多士歌昌运,扈跸诸蕃睹盛仪。郊射贯侯初复古,汾祠获鼎未云奇。山川效静年多谷,神答皇心定有期。
琵琶仙。清代。蒋春霖。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十二峰·栖凤。宋代。阎伯敏。山头凤鸣求其凰,山前家家背凤筐。竹花结产未忍食,刀耕火种五里香。
麦秋亨。宋代。张元干。东坡喜雨事如此,吾舅名亭思不群。不问两歧何许秀,且看十顷卷黄云。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一。南北朝。鲍照。欲宦乏王事,结主远恩私。为身不为名,散书徒满帷。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圣灵烛区外,小臣良见遗。
寓直话别次白岩南坞燕泉联句韵 其一。明代。林俊。匏系何情出屡希,调孤俗尚故应违。阅来沧海应三变,数尽长鸿是四归。草野生成天地德,玉关离合鬼神几。双溪云水经年别,细苇新蒲暗旧矶。
陇头水。明代。唐寅。陇水分四注,陇树杂云烟。磨刀共敛甲,饮马并投钱。朔地风初合,交河冰复坚。寒噤不能语,乌孙掠酒泉。
六桥闲步 其二。宋代。薛师传。向晚西湖路,烟霞淡水汀。垂杨拂波绿,芳草幔堤青。地僻渔樵聚,山深殿阁扃。平生卜投老,梦寐有南屏。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宋代。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临安春雨初霁。宋代。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泛梗飘萍,入山登陆,迢递雾迥烟赊。漠漠蒹葭,依依杨柳,天涯总是愁遮。叹寂寞尘埃满眼,梦逐孤云缥缈,春潮带雨,鸥迎远溆,雁别平沙。寒食梨花素约,肠断处,对景暗伤嗟。
晚钟烟寺,晨鸡月店,征褐萧疏,破帽欹斜。忆几度、微吟马上,长啸舟中,惯踏新丰巷陌,旧酒犹香,憔悴东风自岁华。重忆少年,樱桃渐熟,松粉初黄,短楫欢呼,日日江南,烟村八九人家。
西平乐慢。宋代。陈允平。泛梗飘萍,入山登陆,迢递雾迥烟赊。漠漠蒹葭,依依杨柳,天涯总是愁遮。叹寂寞尘埃满眼,梦逐孤云缥缈,春潮带雨,鸥迎远溆,雁别平沙。寒食梨花素约,肠断处,对景暗伤嗟。晚钟烟寺,晨鸡月店,征褐萧疏,破帽欹斜。忆几度、微吟马上,长啸舟中,惯踏新丰巷陌,旧酒犹香,憔悴东风自岁华。重忆少年,樱桃渐熟,松粉初黄,短楫欢呼,日日江南,烟村八九人家。
紫薇花以六月至自溧阳在道已五十日今有花满树因示二弟。宋代。洪适。六月炎天千里移,不期繁蕊便盈枝。向来浑是西垣客,忆得看花草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