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八章。清代。佚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它没有固定的形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它没有周定的色彩,“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它没有固定的居所,沿着外界的地形而流动;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多变,或为潺潺清泉,或为飞泻激流,或为奔腾江河,或为汪洋大海; 它川流不息,却没有穷竭之时。这不就是老子在前面几章中描绘的道的特质吗?
居善地: 即处于适当的位置,它不一定是最好、最高的位置,还可能是别人最厌恶的地方。我们常常说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上学时选择专业,出来后找工作。有时我们太过看重外界的评价,太过注重虚荣,而换来换去,殊不知适合白己的小是最重要的,即使在别人看来,它很低下。
心善渊:人的心要像深潭一样平静而深远,即要有涵养,能包容,不浅薄,不狭隘。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包容不同的人和事,才能吏好地融入社会当中。
与善仁:与别人交往要怀有仁慈和爱之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以不争之心而争。
言善信:水客观地映照天地万物,人也应像水一样,恪守信用,直行危言。
政善治、事善能:治民皆应顺应大道,无为而治; 行事应该效仿水,遵从潮流,圆润而不僵化。
动善时:水总是依规律应时而动,人亦当如此,遵规应时,顺势而为。
水不像火那么热烈,也不像石那么刚强,但人们义知道,水可以灭火,水滴石穿。王夫之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 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它滋润万物而不居功,它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这正是圣人处世的要旨,即“居下不争”。
在本章中,老子用水之特征和作用来比喻最优秀的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人格特征。水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柔弱,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二、水善于趋下,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善于停留在卑下的地位;三、包容、宽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纳同类的无穷力量;四、滋养万物而不与相争。老子认为,最优秀的领导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这样的人,愿意到别人不愿意到的地方去,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够做到忍辱负重、宽宏大量。他们具有慈爱的精神,能够尽其所能去帮助、救济人,甚至还包括他们所谓的“恶人”。他们不和别人争夺功名利益,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王者。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灭,老子朝逃往楚国,用今天的话说55岁的老子失业了,回到了家乡这时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曾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孔子问礼”就是这样来的。孔子将老子比做“龙”,来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测、难以着磨。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说:“逝者如斯乎”,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信奉“礼教仁义”的孔子与一心想“回归自然”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铺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赠康老人洽。唐代。戴叔伦。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不脱弊裘轻锦绮,长吟佳句掩笙歌。贤王贵主於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青门几度见春归,折柳寻花送落晖。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繁霜入鬓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尔来倏忽五十年,却忆当时思眇然。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陌头车马共营营,不解如君任此生。
五日天坛社集 其三。明代。张萱。朝回花下鸟嘤嘤,夹路笙歌沸锦棚。遗俗又看悬虎艾,殊恩久已罢枭羹。九天紫府开中箓,五字丹书乞上清。日永坛花闲不扫,香风时送步虚声。
除夜洗砚。宋代。王迈。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当富春秋。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真黑头。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呼童除放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次韵前篇。宋代。苏轼。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去年徐州花下对月,与张师厚、王子立兄弟饮酒,作蘋字韵诗。)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泻。忆昔还乡溯巴峡,落帆樊口(在黄州南岸。)高桅亚。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内官折送御园梅,历刺如薪苦不才。安得昌原带苔树,疏花分得几枝来。
浪淘沙。宋代。张炎。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应笑我凄凉。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花底鹓行无认处,却对秋塘。
至后承元煇见和复次韵书病中近况十首。元代。方回。病来诸事懒,于世百无求。古帙蟫吞字,閒鞍鼠断秋。佳招差可谢,新咏决须酬。耳聩头昏极,君诗到即瘳。
游长安诸寺联句 常乐坊赵景公寺 题约公院。唐代。段成式。印火荧荧,灯续燄青。七俱胝咒,四阿含经。各录佳语,聊事素屏。丈室安居,延宾不扃。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 其一。明代。顾起元。白马魂空结,朱蛇谶岂真。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鼎镬当年事,蒸尝异代人。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
宫词 其三十七。唐代。花蕊夫人徐氏。晓吹翩翩动翠旗,炉烟千叠瑞云飞。何人奏对偏移刻,御史天香隔绣衣。
枯树。宋代。林景熙。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花犯。清代。俞樾。问春光,何时到也,荒凉此园圃。晓来烟雾,讶凤管将调,阳气犹冱。绮崖绣巘云如绪。懵腾无意绪。只乱洒、绿纱窗外,帘织寒夜雨。庭前老梅两三枝,梅魂尚远在,罗浮深处。空寄想,孤山麓、冷香千树。霜华老、玉人未醒,幽梦起、黄昏无翠羽。且迟尔、百花头上,风流天付与。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出小次位用《乾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爰熙紫坛,天地并贶。来燕来宁,毕陈郁鬯。承神至尊,精意所乡。告灵飨矣,祉福其畅。
经金山用杜韵四首 其三。明代。霍韬。镜里楼台影着僧,琼瑶浮漾银棱层。颓波滚滚羡孤跂,绝径登登又短藤。透出空虚虬角碧,撑持海宇石骨胜。鼋鼍卧听磬声晓,觑破天心谁许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