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自招拔舌尘沙劫,沙界弥纶唯我舌。未曾停歇说真经,惟愿含灵皆廓彻。
中文译文:《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自招拔舌尘沙劫,
沙界弥纶唯我舌。
未曾停歇说真经,
惟愿含灵皆廓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的证道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传播佛法的坚定承诺和意愿。
首四句中,描述了作者在劫难逃的环境下,意志坚定地将舌头拔出,为了传播佛法,斩断自己的舌尖,踏上了传道之路。意思是舍弃自己的个人利益,奉献给信仰所要求的事业。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愿望。他表示自己对于真经的讲述从未间断过,希望所有听众都能领会佛法的真谛。含灵指的是指听众的心灵,容纳了佛法的智慧。
整首诗细腻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传播的热情和责任感。他愿意不畏世俗的苦难和艰辛,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们。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为了信仰事业不惧艰难困苦的形象,反映了佛教的崇高理想和精神境界。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西江月(十二之二)。宋代。张伯端。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玄珠形兆。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寄咏落花十首 其九 剑技。明代。王夫之。峭寒生倚老拳狂,残月如探赤弹忙。白打翻腾矜鹞翅,红妆绰约罩梨鎗。排场别样飞绳技,黄阁微酡效拍张。朱影半星挥雪练,一丝血缕染轻霜。
柳市晚风。宋代。舒岳祥。手栽杨柳恰成堤,招引清风障日西。热客岂能知此味,请君来此听莺吖。
赠画士刘信可 其一。宋代。谢枋得。毛颖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有怀献卿叔赋赠公洛弟。明代。何吾驺。有梦漪漪万玉园,登楼坐我一峰尊。故情不散浓阴外,好种琅玕又结蘩。
野庄公年过七十以诗为寿。元代。陈孚。北岳开葱旧,中朝列艾厖。声猷今第一,气量古无双。乙夜陪宸跸,丁年拥帅幢。扈龙踰瀚海,跃马渡岷江。善化行鄘
贱籴志喜。明代。林俊。积旬风雨作春寒,是处平流泻激湍。南野烟花愁外望,小庭月桂病中看。照瘢转见催租急,举火翻怜度日难。晨起忽闻开贱籴,老怀重为放情宽。
晚步洛河滩。宋代。邵雍。晚步洛河滩,河滩石万般。青黄有长短,大小或方圆。考彼多无数,求其用实难。琅玕在何处,止可使人叹。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南岐人之瘿。明代。刘元卿。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送泐季潭还龙翔。元代。张翥。曾将小品问支公,真是人间学道雄。弟子不须悲灭度,禅师久已證圆通。长怀石上三生旧,无复溪头一笑同。想见西冈归礼塔,神光时绕夜坛红。
次韵王得之游净明题易安二绝。宋代。张嵲。铜驼陌上须臾乐,金穴侯家瞬息欢。争似盖头茅一把,老僧终日百般安。
桑。清代。谢重辉。我昔闻诸葛,园林遍种桑。吾宅才五亩,墙下亦成行。不爱椹子垂,爱此远枝扬。浓阴日夕佳,常在吾庐旁。五岳老难游,对此可徜徉。鸣鸠忽高飞,三嗅入斜阳。
初冬多景楼寓目。清代。张尚絅。小阳天气佳,林表如散绮。蹑蹻恣野游,落叶万山紫。言寻最佳境,北固引屐齿。振衣上层巅,一步一迤逦。径转登危楼,江光生眼底。遐瞩渺无边,金焦成鼎峙。渀湃海门潮,突兀瓜步垒。回眸忽异境,龙埂接城雉。万井生炊烟,人语微茫里。兹楼俯崚嶒,千载思苏米。凭栏逸兴豪,感慨于焉起。三国枉雄图,六朝余故址。霸业委榛翳,一一皆可指。万古无端倪,独有寒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