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首。。释钦。有句无句,明来暗去。活捉生擒,捷书露布。如藤倚树,物以类聚。海外人参,蜀中附子。树倒藤枯,切忌名模。句归何所,苏嚧苏嚧。呵呵大笑,破镜不照。大地茫茫,一任{左足右孛}{左足右孛}。
《颂古三首》
有句无句,明来暗去。
活捉生擒,捷书露布。
如藤倚树,物以类聚。
海外人参,蜀中附子。
树倒藤枯,切忌名模。
句归何所,苏嚧苏嚧。
呵呵大笑,破镜不照。
大地茫茫,一任左足右孛。
中文译文:
有句无句,明来暗去。
言辞犹如阴影幻化。
活捉生擒,捷报即时显露。
宛如藤蔓依附树木,
物以类聚,各得其所。
海外人参,蜀地附子。
异域珍品和地方特产。
树倒藤枯,应避免模仿名人。
诗句归宿在何处,苏嚧苏嚧。
不断思索,呵呵大笑,
犹如破镜失去映照。
大地茫茫,任由左脚右脚行走。
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游走于有句与无句之间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言辞和语言的思考。作者试图在明暗之间寻找句子的存在,意味着诗句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解读,隐藏其中的含义。同时,作者也探讨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联,如藤倚树,物以类聚,给人以联想和思考。句中还出现了一些特定的物品,如海外人参和蜀中附子,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突显了这些物品的珍贵和与特定地区的关联。此外,诗人还在诗句中加入了对模仿和创新的思考,提醒人们要谨慎模仿名人,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诗句本身归属的思考。最后,作者通过描述大地的无垠和自由,表达了人们在创作中的自由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模糊与明晰的对比,探讨了言辞与诗句的存在和诗人的思考方式。诗词中弥漫着一种自由和追求创新的氛围,带给读者深思和启示。
六花冬词 其四 红梅口号。宋代。王安中。千林腊雪缀瑶瑰。晴日南枝暖独回。知有和羹寻鼎实,未春先发看红梅。
上左丞相王国公。宋代。曾丰。张公笔与造化争,壁上蟠屈苍龙形。爪牙鳞角俱峥嵘,苦犹未点双眼睛。旁人骇见疑其故,古钥神机公自露。龙眼已空晴更具,吐雾喷云恐飞去。人初不以公为然,尝试点之龙形全,疾雷破壁龙上天。吾骨雅似龙偃蹇,眼高已去天不远,变化犹须公一点。
住黛障。宋代。许月卿。黛障地眉展,绿波天画开。鸳鸯长不散,翡翟去还来。坛杏颓垣里,陇梅荒草堆。山川浑似旧,不管曲声哀。
隔浦莲。宋代。方千里。垂杨烟湿嫩葆。别屿环清窈。绀影浮新涨,夷犹终日鱼鸟,花妥庭下草。鸣蝉闹。暗绿藏台沼。野轩小。_眠断梦,闲书风叶颠倒。诗怀酒思,悔费十年昏晓。投老红尘倦再到。愁觉。悠然心寄天表。
题仙都山。宋代。陈若拙。发地便擎天,根盘数亩烟。化工成突兀,辙迹似雕镌。峭拔殊无倚,孤高众莫肩。轩辕从此去,知复几千年。
泗州山。宋代。王献臣。大石小石皆罗列,造化安排非人设。覆者如轩深者洞,方者如屏平者席。可以安尊罍,可以横琴瑟。天边乌兔眼前飞,海上波澜掌中白。
请照老住华塔。元代。耶律楚材。华塔当年隐蛰龙,轰雷掣电满云中。而今却请还山去,折脚铛边煮晓风。
谒徐孺子祠。明代。乌斯道。南州高士人世表,东湖祠堂烟水中。声名不藉陈蕃榻,风节宁亏汉室功。窗户远招江月白,衣冠遥隔市尘红。穹碑久刻先生传,故使登临一径通。
赵孟{禾熏}修职挽诗。宋代。戴表元。辨得从容死,知渠磊落人。风云数世泽,玉雪百年身。谱牒图经书,园林墓道新。不知沧海上,更费几沾巾。
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
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解语花。宋代。周密。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满庭芳。宋代。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送王孝子归成都。明代。杨士奇。蜀岭春雪消,秦淮新水衍。万里蜀中人,见水思乡县。去年在亲侧,今年在帝畿。非缘同产故,谁肯离亲闱。一朝复一朝,思亲心若燬。问君刲股时,痛迫何如此。初发白鹭洲,忽过黄鹤楼。巴陵寻旧里,荆门溯上游。家林行渐迩,算程应预喜。猿啸岂关情,鹃啼空在耳。倚门望莱衣,踉蹡五色归。供馔黄鱼美,登盘丹荔肥。亲年方寿考,归来誓相保。长承膝下欢,不出门前道。
龙门八咏 阙口。唐代。刘长卿。秋山日摇落,秋水急波澜。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
杂曲歌辞·妾薄命。唐代。张籍。薄命妇,良家子,无事从军去万里。汉家天子平四夷,护羌都尉裹尸归。念君此行为死别,对君裁缝泉下衣。与君一日为夫妇,千年万岁亦相守。君爱龙城征战功,妾愿青楼欢乐同。人生各各有所欲,讵得将心入君腹。
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 其一。元代。陈谦。篙师郭西门,矫首霞外岭。森秀未及探,荒苔吊秋井。剑精沉夜白,漆炬翳馀耿。嗟哉龙虎威,零落等虫黾。一峰直海涌,破地出魁矿。流观劈坼状,髣髴神工猛。授此窟室雄,能无霸图骋。让王东采药,为态本栖哽。焉知牧野捷,吴业就已顷。风尘阅成败,宗社属衰冷。不遣忠勇臣,相符带河永。词场亦何为,发嘅当晚景。高贤惜地灵,倦鹤顾山影。愿买阳羡田,早从居吴请。
詹仲信以山水二轴为寿固辞不可乃各作一绝句。宋代。陆游。策蹇渡桥春雨余,乱山缺处草亭孤。不知何许丹青手,画我当年入蜀图。
咏美人看画诗。南北朝。庾肩吾。绛树及西施,俱是好容仪。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镜前难并照,相将映渌池。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曲中人未取,谁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识,唯听使君知。
课吏抄书戏作。宋代。周紫芝。雪花飞上白髭须,茧纸犹抄细字书。莫笑老翁儿戏子,政缘长日要销除。
醉中作。宋代。徐瑞。岁月惊虚掷,风霜信饱更。蚤知穷有命,惟以饮留名。人事宜藏拙,天工亦恶盈。浩歌因起舞,月到纸窗明。
送吴侍御司马赴台州。唐代。武元衡。卢耽佐郡遥,川陆共迢迢。风景轻吴会,文章变越谣。烟林繁橘柚,云海浩波潮。余有灵山梦,前君到石桥。
决定信斋不遇 其二。宋代。释居简。不将柔橹钉桩摇,等视安流与怒潮。若谓他家本无事,须知滴水也难消。
以水沈香寄吕居仁戏作六言二首 其二。宋代。谢逸。海上人多逐臭,水沈价不论钱。自是渠无佛性,非关鼻孔寥天。
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宋代。尤袤。征辕已动不容攀,回首棠阴蔽芾间。为郡不知歌舞乐,忧民赢得鬓毛斑。澄清未展须持节,注想方深便赐环。从此相思隔烟水,梦魂飞不到螺山。
题将军岩。宋代。刘子翚。昔年栖险人何在,仿佛楼台杳霭间。事去长空飞鸟没,时清宴坐一僧閒。霜秋石壁黄金树,月夜云涛碧玉湾。杖策时来访奇绝,渔樵幽兴自相关。
观射。宋代。刘克庄。浪箭束如林,傍观笑不禁。蛮平无事久,卒惰可忧深。各自分牛炙,何曾贯虱心。种候青涧法,能费几黄金。
沧洲道中寄蔡道卿二首 其一。明代。王慎中。玄鸟差池逝不还,霜鸿回翅欲辞寒。惟有浊河流向北,凭将双泪到桑乾。
偈颂十八首。宋代。释师体。西土尊师故纸罗,南方历祖葛藤窠。临风剔起透青眼,跟脚从头觑破那。阿呵呵,会也麽,尺水休夸一丈波。幕天蓆地生涯阔,敌胜吹毛不用磨。
更漏子(初秋雨后闻鹤唳)。宋代。毛滂。绿窗寒,清漏短。帐底沈香火暖。残烛暗,小屏弯。云峰遮梦还。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檐外竹,试秋声。空庭鹤唤人。
鹧鸪天 中秋雨夕,同钦叔饮乐府宋宜家。金朝。元好问。著意朝云复暮云。良宵留住宋东邻。玄霜玉杵期无定,高烛明妆赏更新。团扇曲,画梁尘。万家秋气一家春。月光不照金尊里,只为夭绕醉得
平原道中。清代。朱秉成。鞭影长堤不计程,槐阴走马午风清。吟衫贴雨凉兜梦,官柳扶烟绿上城。诗胆陡浇村酒大,旅愁莽拥乱云生。劳劳身世成车脚,笑尽轮蹄有耦耕。
送魏思说历。明代。王慎中。草衰木落故辞新,寂寂幽居避世人。只恐山中忘甲子,题诗为报周王春。
读道书作六首 其二。宋代。朱熹。失志堕尘网,浩思属沧洲。灵芝不可得,岁月逐江流。碧草晚未凋,悲风飒已秋。仰首鸾鹤期,白云但悠悠。
宿古峰驿诗四首。宋代。郭印。夜半飞来海上峰,笙竽万籁奏天风。素娥相望如招手,欲驾神车上月宫。
刘缓斋同甲会诗。明代。张宁。潞公昔为同甲会,四老煌煌尽时贵。如何不见布衣人,可是名高绝流辈。功名富贵如浮云,眼前谁是无怀民。康衢却喜儿童语,寿域须教草木春。太平四海归皇极,道统光华连出日。一百年来养育恩,普天率土皆头白。海滨野老何萧然,风流不让他人前。十人六百二十岁,同甲相看真自怜。僧非凡僧俗非俗,踪迹虽殊志相足。圭璋璜瑾与璠玙,总是良田万金玉。就中一老何雍容,鸡群野鹤孤飞鸿。丰姿不减紫芝叟,文采或遇青藜翁。锦肠沁透金壶墨,鬓丝半映笼鹅白。赤壁山前醉月明,垂虹亭下眠秋夕。江南十月天未霜,寒花晚节生馀香。重阳无雨一冬霁,十有九日如春阳。楚芳老禅好奇事,便托丹青写幽思。相邀同甲赴同盟,遇水乘舟陆乘骑。山殽野簌充行厨,传觞促令相歌呼。林间似有鬼神动,青天湛若星辰孤。功名富贵知何有,万事纷纷尽刍狗。千年一度黄河清,几人解饮同年酒。古来戊子与甲辰,大小雌雄何足陈。清风素节图中事,一笑浑忘洛下春。
九华山歌。唐代。刘禹锡。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屳。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计临东溟。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西山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离宫曾是拟甘泉,洞壑逶迤复道连。云暖翠微春驻辇,月明清梵夜迎仙。桑乾斜带秦陂树,碣石遥分华岳莲。匹马凤城归路远,乐游原上望晴烟。
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明代。何吾驺。秋色萧萧桧柏林,低回转自觉情深。出门何处无风雨,一望平原自古今。猿啸野云山谷暗,鱼吹海气日华阴。楚骚摇落堪同赋,痛饮方知思不禁。
经鹿景铺。明代。陈烓。鹿景铺前孤树斜,虬龙偃蹇阅年华。枝柯不为风霜改,留得清阴覆几家。
乌栖曲四首·其四。南北朝。萧纲。织成屏风金屈膝,朱唇玉面灯前出。相看气息望君怜,谁能含羞不自前?
贺新郎(和咏荼_)。宋代。刘克庄。曾与瑶姬约。恍相逢、翠裳摇曳,珠_联络。风露青冥非人世,揽结玉龙骖鹤。爱万朵、千条纤弱。祷祝花神怜惜取,问开时、晴雨须斟酌。枝上雪,莫消却。恼人匹似中狂药。凭危栏、烛光交映,乐声遥作。身上春衫香薰透,看到参横月落。算茉莉、犹低一著。坐有缑山王郎子,倚玉箫、度曲难为酢。君不饮,铸成错。
李副使之江浙。元代。卢琦。持节方临江海上,乘槎又入斗牛津。翠榕秋霁碧天远,红叶风微粉署新。沙路有人迎棨戟,吴山回首近星辰。东南民力多凋瘵,今日甘霖属使臣。
送武陵王将军。唐代。马戴。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对月荅邓汝高。明代。徐熥。共对秋山月影寒,尊前莫惜尽馀驩。不知故国秋山月,能得尊前几度看。
西上辞母坟。唐代。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寄无逸四首 其二。宋代。谢薖。闻说潘郎窘食贫,何年会面慰艰勤。北风如有齐安便,为报相思频梦君。
先师移龛日忽已三周晨兴作供感叹有述。明代。王世贞。昔在岁庚辰,仲冬月二吉。于时自徐墓,少女风转疾。冒雨扶师龛,仓皇以身衵。密羃无际云,熹微露隙日。倏尔四垂净,荧然一星出。千旌斗缤沓,万户奏芬苾。师龛既已奠,余亦宁耳室。虽谢衾枕殢,而多笔研役。厌事事转多,问心心或轶。良友多中溃,竖子时见嫉。三载俄已周,所得无一实。夜雪射晶荧,晨霞吐鲜霱。彷佛灵驾过,能无内惭怵。更矢蹈海言,仰希出世术。将从咫尺地,泛扫万缘毕。
又赠朗哉仍用前韵。明代。袁宏道。回首春明话昔年,因君忘却路三千。铜鞮陌上穿花出,岘首碑前枕石眠。醉后书颠如长史,老来诗淡类斜川。楚人调涩无佳韵,好谱离骚入管弦。
蝶恋花。宋代。赵令畤。碧沼鸳鸯交颈舞。正恁双栖,又遣分飞去。洒翰赠言终不许。援琴请尽奴衷素。曲未成声先怨慕。忍泪凝情,强作霓裳序。弹到离愁凄咽处。弦肠俱断梨花雨。
乾明节祝圣寿。宋代。四锡。日上扶桑第一枝,东方楼阁曙光时。万帮将启乾明宴,两制应宣御制诗。乐感羽毛皆率舞,神和福禄自来宜。谏垣班列天颜近。
金刚随机无尽颂·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宋代。释印肃。片月下伊川,岂是别人源。若还识得水,性海量无边。
和渊老妙现之什。宋代。李弥逊。乾坤渺渺一浮尊,万象分明水四濆。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卧云。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
水哀十首 其二。明代。李江。银河泻冷滴枝花,云散香沈月色斜。中馈夜寒机纤恨,驾天桥断斗牛嗟。眼前光景如惊梦,帐里音容似隔霞。风急飙轮人去远,银河泻冷滴枝花。
寿春进祝圣七首·千载降祥。唐代。贯休。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汇须亭毓,群仙送下来。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馀不可陪。
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唐代。权德舆。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阴云拥岩端,澍雨当山腹。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望江南/忆江南。宋代。王琪。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洞庭春色 端午日与客临泛。明代。王慎中。令节繁华,少年游冶,都付驰波。但对时佳兴,同人情话,因物成趣,与众偕和。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须知道,吾生行乐耳,请勿言他。方舟迟日徐动,何用唤红袖青娥。有疏帘清簟,瑶徽玉尘,閒看鸥戏,偶听菱歌。耳目尘烦浑洗尽,敕到手、行杯休放过。傍人笑,问平生断饮,此日微酡。
春晚。明代。李敬。春晚草萋萋,流莺不住啼。酒醒亭午后,人忆秣陵西。愁绪散还结,月花高复低。缄情书札在,珍重更封题。
七十五翁吟。元代。方回。衰翁七十五,犹有身世忧。暑不办寒计,朝始为夕谋。海若挟风伯,扫荡数十州。钱塘幸而免,湖已入城流。吾虽偶不死,生涯殊苟偷。米价不少减,钱刀何所求。长女亡六载,次女病未瘳。假使即勿药,嫁奁将焉筹。五男丧其幼,余皆隐林丘。忆昔年十五,七月辛丑秋。郡治及祖居,一夜灰郁攸。倏忽六十载,将无坠箕裘。侥幸登一第,患难何其稠。滨死者累矣,尚存镜中头。行善丛谤议,施德招冤讎。久已致其仕,此生行且休。半饱半饥间,陈粟虀一瓯。鼎食拼鼎烹,吾非斯人俦。万事不如意,自取何怨尤。折腰复仰面,舐痔而封侯。何如醉茅柴,霞外鼾鼻齁。
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唐代。李吉甫。小园休沐暇,暂与故山期。树杪悬丹枣,苔阴落紫梨。舞丛新菊遍,绕格古藤垂。受露红兰晚,迎霜白薤肥。上公留凤沼,冠剑侍清祠。应念端居者,长惭补衮诗。
和祈大参致和将出巡阻雨见寄三首 其一。明代。林光。断送骄阴好是难,一春寒似一冬寒。使君画舫须料理,万顷波涛正渺漫。
醉落魄(龙涎香)。宋代。杨无咎。双心小萼。瑞炉慢炷轻烟初著清香已透红绡幄。底事多情,玉笋更轻掠。鬓云侧畔□眉角。妆成曾印铅华薄。几回殢酒襟怀恶。莺舌偷传,低语教人嚼。
西湖怀古。魏晋。陈寿。东风吹马动鸣珂,閒向苏堤试一过。贾相宅前芳草没,岳王坟上夕阳多。山城寂寂空啼鸟,湖水年年自绿波。嗟我况逢流落久,感怀其柰客愁何。
玉华宫。唐代。杜甫。贞观二十一年,作玉华宫,后改为寺,在宜君县北凤凰谷。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温永叔郡丞以诗见赠赋答。明代。徐熥。南国风流温太真,翩翩才藻更谁伦。几年作吏犹分竹,何处逢人叹积薪。郡剧不妨三日醒,甑空宁厌一官贫。使君赋有凌云气,白练亲题寄隐沦。
次韵如晦木犀因寄其从父性之老同舍。宋代。戴表元。诗力如弓不易张,烦襟且觉对花凉。玲珑南雪晴秋树,淅窣西风夜月香。消得玉人歌古谈,许谁金屋斗清狂。风流更忆同袍老,一坞间云傍水乡。
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 其四。明代。谢元汴。文章谁后死,奇险自开山。肃月平蝉讼,光风正草奸。枝强鸟不武,篆蚀石能班。笑我瘦郊岛,蚕吟秋卷删。
九子浴九首 王户部邃伯。明代。李梦阳。矫矫王邃伯,深心托玄素。岂谓万里空,见此天马步。独行迕流议,苦志涉烦务。曰余驽钝姿,倘辱导前路。
买剑曲。明代。韩邦奇。千金买宝剑,百金装赤鞘。意欲献上方,骑马长安道。剑拔风尘昏,囊贮血肉腥。古来游侠儿,一掷双丸青。瀚海忆
送郑产。宋代。李之仪。酌君白玉杯,送君正黄梅。长安风沙眯人眼,君行暂诣黄金台。剧辛已老乐毅去,荆棘平地多龙媒。九重深沉四海远,快便谁许参云雷。黄金台高不易上,并州雄节几尘埃。当时勋业皎白日,馀风表表皆雄才。龙睛豕腹实异相,肝膈上下罗琼瑰。丹青万物大门婿,妙论尔汝无嫌猜。同时舒卷一门盛,将见烈火生寒灰。十年早飞不足叹,青云自此亨途开。我暂追随极天末,有酒取醉长追陪。离亭雨足绿蔽眼,健帆危挂寒风催。黄金台不知几千尺,劝君窣衣直上首莫回。时和岁丰亦足被君赐,还须远过青山隈。
澄台晚眺。清代。胡承珙。寂历斜阳上丽谯,微茫一线鹿门招。小园种树刚春雨,暇日登楼又晚潮。公子风标看白鹭,美人名字记红蕉。天涯滋味蛮乡景,赖有诗情耐可销。
送朱严伯。宋代。徐照。好别无愁思,风霜一岁残。去因贫事迫,归有暮年安。远水维舟晚,青山绕舍寒。又谁怜静者,得句不同看。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六。明代。王立道。惠山泉品逼中泠,阳羡仍留楚颂亭。种橘煮茶应不俗,懒看踪迹逐浮萍。
咏柳。明代。康彦登。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饮酒·其三。魏晋。陶渊明。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闻田家插秧已毕。宋代。王炎。闻道田家日夜愁,黄云白雪不全收。稻畦插遍青如染,满望今年倍有秋。
丙申大旱呈时官二首 其二。元代。叶颙。自夏经秋百日晴,更兼无处不戈兵。千畴万亩乾枯尽,留得衰荷听雨声。
南溪小隐。明代。张宁。小隐南溪上,悠然世虑忘。西来山气爽,东去水流长。午日停诗舰,薰风满钓航。北窗时一卧,人物似羲皇。
段都尉别业。唐代。窦庠。曾识将军段匹磾,几场花下醉如泥。春来欲问林园主,桃李无言鸟自啼。
霜草。宋代。陆游。入冬已两旬,泽国霜始霣。可怜青青草,一夕生意尽。嗟予蒲柳姿,去日若飞隼。草衰有复荣,我发宁再鬒?微官虽置散,束带终自悯。渐退用妇言,千载付一哂。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逍遥游(节选)。先秦。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