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一首》
前来半斤,后来八两。
斤两分明,一对漆桶。
中文译文:
前来半斤,后来八两。
斤两分明,一对漆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漆桶,以及前后不同的斤两分量。从半斤到八两,可以理解为增加了一倍的重量。诗中通过描述这一变化,折射出一种对比与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简短而形象,寥寥数语,却给人以深思。诗人应用斤两的计量方式来形容物品的重量,借此来表达物质变化中的对比和衡量。所称的漆桶则是具体的象征物,代表着生活中的物质,表达了对物质的关注和思考。
"前来半斤,后来八两"的对比,表明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种对比也可被理解为寓意人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境遇之间的差距。可能有一种隐含的意思是,前来的半斤只是前奏,后来的八两才是真正的重量。暗示着发展的必然性和逐步深化的过程。
通过斤两分明的描写,诗人透露出一种对事物差距的精确把握和敏感感知。斤两分明不仅可以理解为物体重量的确切表示,也可理解为对生活、对自身成长的准确定位和把握。
整首诗的主题可能是在探讨物质世界的变化和人生境遇的差异。它提醒人们不要被物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独立思考,准确观察事物的本质和变化。
总之,《偈颂十一首》运用简练的文字,通过描述一对漆桶及其斤两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与物质变化的深思和洞察。同时,也呼唤人们要审慎而真实地观察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和理解变化。
释了演,号谁庵。住临安府灵隐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有《谁庵演禅师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十八首。...
释了演。释了演,号谁庵。住临安府灵隐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有《谁庵演禅师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十八首。
戏荅朝士。唐代。李都。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传留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贵宅。唐代。曹邺。入门又到门,到门戟相对。玉箫声尚远,疑似人不在。公子厌花繁,买药栽庭内。望远不上楼,窗中见天外。此地日烹羊,无异我食菜。自是愁人眼,见之若奢泰。
旅寓安南。唐代。杜审言。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庭心草。宋代。释永颐。妻坐转流光,见尔心草。亭亭花未开,靡靡叶先老。潜荄几花萤,芳蕤暂妍好。悁虑果徒劳,吾言非计早。
送程给事越州。宋代。范育。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相逢日下黄门省。回首风前画鷁津。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
训人人,休碌碌。□□搜寻,密妙长修福。慧慧明灯参性烛。谨谨营躯,食食牟平禄。拜风风,为叔叔。两两侄贤,莫恋余相逐。切切依从新格曲。了了唐琳,达达真谭玉。
苏幕遮 寄与谭哥唐哥。金朝。王哲。训人人,休碌碌。□□搜寻,密妙长修福。慧慧明灯参性烛。谨谨营躯,食食牟平禄。拜风风,为叔叔。两两侄贤,莫恋余相逐。切切依从新格曲。了了唐琳,达达真谭玉。
草堂。宋代。韩淲。杜陵楠树草堂前,至今物色归吟边。玉溪清泚太霞仙,我亦见之谁谓然。书窗明明有公子,坐对新诗发琼蕊。春云霭空风过耳,为作匾名识其美。
移居巴陵。宋代。陈昂。此即巴丘戍,相传鲁肃城。古今余往事,兵火剩残生。楚水为渔便,湘湄赖舌耕。地灵如获托,亦足寄遐情。
骨相非侯我不疑,钓台来伴未多时。明扬误入贤臣疏,迂拙犹惭僻郡师。
恩旨有情迁职业,篇诗无路达吾私。铜瓶笑汲严滩水,更插梅花献所知。
方伯孙先生居宪长时论荐官迁国子博士代书奉谢四首 其二。明代。林光。骨相非侯我不疑,钓台来伴未多时。明扬误入贤臣疏,迂拙犹惭僻郡师。恩旨有情迁职业,篇诗无路达吾私。铜瓶笑汲严滩水,更插梅花献所知。
送徐员外还京(一作使还上都)。唐代。武元衡。九折朱轮动,三巴白露生。蕙兰秋意晚,关塞别魂惊。宝瑟连宵怨,金罍尽醉倾。旄头星未落,分手辘轳鸣。
寻王子三首 其三。明代。徐渭。秋风吹叶打寒囱,对影和人只一双。小小深杯斟玉液,遥遥长夜拨银缸。
南园。宋代。周元明。熳烂花时锦绣张,无端下马系垂杨。山亭水阁笙歌地,合与行人作醉乡。
醉中。金朝。侯册。烂醉归来驴失脚,破靴指天冠倒卓。起来白眼望青天,狂气峥嵘无处著。陶潜止酒意有在,餔糟醊醨良未害。君看谢奕对桓温,得失老兵何足怪。螟蛉蜾蠃待二豪,饮中宁有山家涛。平明径访陈惊坐,相对春风把蟹螯。
将行示远父秉文四八弟。宋代。赵蕃。鸡啼午方停,蝉噪暑未秋。寓居虽市近,适意如林投。可人谁能来,王徐真胜流。王居近官道,树林间田畴。徐居复何如,老木荫浊沟。我往必竟日,不为有鱼留。我有长安行,食谋非道谋。王郎上冢去,决焉问吴舟。令弟饥所驱,迤逦从此由。徐郎独不出,于世罕所求。念当为此别,要历山寺幽。令弟既泣女,我亦病未瘳。是事且若此,其他当罢休。中秋与重九,预作离阔忧。
吟石。宋代。陶弼。守边无一事,江上得闲吟。醉呓歌微出,狂书墨不深。潮痕没高岸,月色透疏林。此意无人解,宵分泪满襟。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唐代。王维。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听罗讦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宋代。王禹偁。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离离鱼网垂村巷,漠漠茶烟出寺楼。云叶拥僧迎墨绶,浪花和鹭裹仙舟。传书往事人难问,链药池空水自流。明月峰高欺少室,桃花坞好似瀛洲。许浑有句君应笑,张祜无诗我不愁。直拟如今抛印去,雨蓑风艇狎群鸥。
黄泽谣。明代。朱纯。皇人何之昆崙西,皇人何乐黄之泽。奔之以怡黄騟蹻,肆志八弦周辙迹。祈招祈招,止皇于怠敖。
郡楼晴望二首。唐代。羊士谔。霁色朝云尽,亭皋露亦晞。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无功惭岁晚,唯念故山归。一雨晴山郭,惊秋碧树风。兰卮谁与荐,玉旆自无悰。云景嘶宾雁,岚阴露彩虹。闲吟懒闭阁,旦夕郡楼中。
诗偈 其三十三。唐代。庞蕴。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浣溪沙 其二 晚眺。明代。俞彦。片片残霞紫锦披。蒙蒙星气白榆微。欲弦新月似浓眉。独上层台余怅望,十年心事恨多违。旄头何日陨天威。
寄陆浑赵明府。唐代。张籍。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说道情。新作陆浑山县长,早知三礼甲科名。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公事稀疏来客少,无妨著屐独闲行。
雪意。宋代。陆游。风吼江郊雪意浓,云如雨阵决雌雄。山寒酒过平时量,窗黑书亏半日功。闲话更端茶灶熟,清诗分韵地炉红。不须遽觅华胥路,更俟天花落坐中。
新蝉。宋代。李复。病耳不堪听,仍悉露下时。才能升木杪,便解入云吹。漫有真仙契,犹多风树悲。美阴如可托,后患亦须知。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寺钟暝。唐代。皮日休。百缘斗薮无尘土,寸地章煌欲布金。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睹栖禽。
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江城子·绿丛篱菊点娇黄。宋代。高观国。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周伯宁春晴江岫图为吕仲善题。明代。苏伯衡。尚书襟怀绝潇洒,挥毫往往凌董马。平生一笔颇自珍,数尺新图为君写。齐山遥接吴山青,碧波万顷孤帆征。东风绿遍汀洲草,总是歧亭离别情。一向江南一江北,离情浩荡嗟何极。正如江上之碧波,纵有井刀那剪得。当时已足令心愁,如今况复隔罗浮。掩图却上高台望,但见远海连天流。暮归朝出谁与侣,蜃雾蛮烟结凄楚。木棉花落鹦鹉飞,苦竹丛深鹧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