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出郊三首

寒食出郊三首朗读

《寒食出郊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揆。这首诗以寒食节周围的景物和节日习俗为主题,通过描绘郊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往岁逢寒食,青鞋踏落花。
去年逢到寒食节,穿着青鞋踩落花。
题诗山寺壁,沽酒野人家。
在山寺的墙壁上题诗,到野人家沽酒。
草长春无际,身閒意自遐。
春天的草长得无边无际,身心自在地随意闲逛。
时时县亭畔,画遍水边沙。
时不时地在县亭旁边游玩,画遍水边的沙滩。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寒食节和春天的喜爱。诗中描绘了寒食节时期的景色,寒食前的青鞋踩花游玩,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作者在山寺的墙壁上题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寺庙生活的向往。诗中还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如无边的春草和水边的沙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字字珠玑地叙述了作者对寒食节和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通过描绘细节,使读者更加容易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使人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何意探梅信步来,珊瑚压玉并头开。秋来瘦影怜相似,乍挹花心怯举杯。

()

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

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

()

菖蒲叶老水平沙。临流苏小家。画阑曲径宛秋蛇。金英垂露华。烧蜜炬,引莲娃。酒香薰脸霞。再来重约日西斜。倚门听暮鸦。

()

大城满豺虎,小城空雀鼠。可怜河朔州,人掘草根官煮弩。

北人南来向何处,共说莘川今乐土。莘川三月春事忙,布谷劝耕鸠唤雨。

()

造化甄品物,天命代虚盈。奈何念稚子,怀奇陨幼龄。

追想存仿佛,感道伤中情。一往何时还,千载不复生。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南宗开士共推贤,语默忘机合自然。
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
舣舟却指灵溪岸,烹茗还资瀑布泉。

()
()

溽暑初收生暮凉,风将秋信入虚堂。芙蓉峰顶夜来雨,溪水新添二尺强。

()

思悲公。怀衮衣。东国何悲公西归。公西归。流二叔。

幼主既悟偃禾复。偃禾复。圣志申。营都新邑从斯民。

()

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桃脸曼长横绿水,

玉肌香腻透红纱。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贵家。

()

行人临发意如何,独向津头发棹歌。远浦晴烟添草色,沧江宿雨动新波。

舆图尽入河山壮,海宇均沾雨露多。况是远人蒙化久,敷宣好为布阳和。

()

风急天寒念远游,唱筹何日问归舟。四方幸喜多青眼,观主宜人不必忧。

()
汗血名驹白玉鞭,本初父子喜华鲜。
只今无复狂游侣,自卸驴鞍古店前。
()

主簿舍徙说,御史身耻呈。夫岂为异与,义理可不明。

嗟哉后来者,窥踰多丧贞。所以使古人,炯炯长擅名。

()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
皎鉴澄彻,千年效祥。
积厚流湿,资生阜昌。

()

姑射真人玉雪姿,偶陪西母宴瑶池。醉来换却春风面,只有清香似旧时。

()

跳丸日月走虚空,又见曦轮参尾中。冰雪侵凌伤暖律,芳菲排办待和风。

家无儋石犹能乐,腹有诗书未是穷。酒后笑谈无畔岸,更将妙道问鸿濛。

()
寺门压石危欲崩,槎牙老松挂苍藤。
风传上方出定磬,雨暗古殿长明灯。
宿林野鹘惊复起,争栗山童呼不应。
溪南闻道更幽绝,明日裂布缝行縢。
()

临川战战渴饮水,行道迟迟饱食牛。

促织贪为先具计,提壶欠作豫防谋。

()
芒动长星帚,亲挥却日戈。
再令天有柱,一定海无波。
黄屋非尧乐,薰琴付舜歌。
秪书魏荡字,诔语不须多。
()
风鸟久不至,哲人欢已矣。
空留千载名,寂寞残阳里。
()

握手常嗟会面疏,年来尤觉甚于初。身同野鹤清尤健,计比巢鸠拙不如。

莫为事烦妨食息,且教心静乐琴书。谁言淡泊中无味,淡泊从来味有馀。

()
今朝托钵过前溪,山烟水烟人欲迷。
行尽松声十余里,人家总在断桥西。
()
伫立东风里,放纤手、净试梅妆。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
添新恨,更凄凉。
尝忆得、驿亭人别后,寻春去、尽是幽香。
()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
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

体不佳时看周易,酒痛饮后读离骚。骑驴太华三峰雪,鼓棹钱塘八月涛。

()

溪上蒸霞千万枝,隔林黄鸟愿春迟。不催洞里秦人老,解使宫中汉女悲。

()

菘根脱地翠毛湿,雪花翻匙玉肪泣。芜蒌金谷暗尘土,美人壮士何颜色。

山人久刮龟毛毡,囊空不贮揶揄钱。屠门大嚼知流涎,淡中滋味吾所便。

()

薄命苏秦频去国,多情潘岳旋兴悲。
今夜若栖芳草径,为传幽意达王孙。
(咏蝶)
()

归。猎猎薰风飐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
瑯琊一室云,独许老龙卧。
英气宇宙春,君臣重三顾。
岁久化为墟,白日聚狐兔。
惟有忠臣心,风雨不可破。
()
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蓬宫。
人寰隔绝无烟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罅生云埋柱礎,海光浮日照帘栊。
野僧斋罢凭栏久,千里秋毫一望中。
()
北僧传示灭,高迹更难寻。
故国房空在,新坟草已深。
云泉违旧约,风月罢论心。
默坐看遗偈,西窗月又沈。
()
峭石七星杉,凌云势森耸。
月照林影寒,风起龙势动。
高低松桧枝,环如众星拱。
()
诗句一春浑漫与。
纷纷红紫俱尘土。
楼外垂杨千万缕。
风荡絮。
()
闲景杳无极,凭栏思若何。
鸟行沈远岳,秋色满沧波。
来信经年绝,新愁向晚多。
依依自吟望,旧约负烟萝。
()

郊原落叶已离离,尚有孤花闯短篱。
小醉不成怜病后,苦吟未了说愁时。
斗鸡走狗爰丝喜,临水登山宋玉悲。

()

拜章台上月如霜,云湿阑干面面凉。

道士醮归秋夜净,满身薰得紫藤香。

()

明都唐宅在,扬越舜巡馀。洞里千寻石,应藏太史书。

()

由晋以至唐,几人作文字。前有酒德颂,后惟醉乡记。

()
岫云已喜能成雨,不卜先知今有秋。
作楫作霖三说命,时暘时雨箕畴。
数行竹树清风夜,万顷烟波明月洲。
二客从予游赤壁,归谋正值酒堪篘。
()
众花摇落正无憀,脉脉芳丛契后凋。
舒卷绿苞临小槛,剪裁檀的缀长条。
独当春尽情何限,尚有秋期别未遥。
桃叶近来消息绝,见君长忆渡江桡。
()

破氈吟雪拥清寒,有客虬髯急如疳。
岁月苍茫千里暮,乾坤博大岁人闲。
依乘自许风云际,邂逅相逢草泽间。

()

楼下芳园最占春,年年结侣采花频。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

人生如浮云,聚散苦不定。向来诗酒欢,虽唱谁与应。

蟋蟀鸣在户,玉衡逼冬孟。悠悠千里思,寂寂中夜静。

()
庵中只方丈,恰称幽人住。
枕上悉渔经,门前空钓具。
束竿时倚壁,晒网还侵户。
上泂有杨颙,须留往来路。
()
一阵南风似箭来,蒲帆飞上最高桅。
两边岸柳都奔走,不及追船各自回。
()

久拟盘餐为客供,病中百事叹俱慵。
发稀自落如枯叶,病骨难支抵瘦筇。
老者安居犹费力,诸公健步敢追踪。

()

浩歌归去有来由,万水千山一钵收。别后相思何处所,月明人在钓鱼舟。

()

太息君侯有祖风,樽樽五载簿书业。
功臣昔绘云台上,循吏今標汉傅中。
绿水江风送行色,紫金亲月照孤忠。

()

有田负郭,伊迩匪辽。我倦而归,于焉逍遥。爰力于书,且勤于苗。

朝斯夕斯,以咏以谣。式结今好,言报夙劳。山既我狎,川亦余媚。

()

莫恨秋风入女墙,恩情中道易凄凉。人间纵有春风乐,歌罢桃花亦断肠。

()
东来车骑岂君归,我欲悬车归则时。
仙女丹砂能不老,腐儒青简亦难衰。
宁乖洛水田园计,且及燕山馈饷期。
最课直当中秘阁,白头相望更迟迟。
()

黄茅时节瘴烟深,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

()

燕子矶头落叶黄,秦淮南去是金阊。分襟最忆河桥畔,明月千山堕屋梁。

()
去年曾醉杏花坊。
柳色间轻黄。
重觅旧时行迹,春风满路梅香。
平沙岸草,夫差故国,知是吾乡,梦断数声柔舻,只应已过横塘。
()
诗酒平生事,风流六十翁。
词人寻郑老,坐客爱车公。
已惜漳滨卧,那堪冀北空。
交情不论晚,为子泣西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