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天留题

大涤洞天留题朗读

《大涤洞天留题》是宋代湖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幅溪山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蔓藤森木阅千龄,
断壁嵌崖翠削成。
安得抱琴来此宿,
夜深随意写溪声。
平生昼里看丘壑,
便欲扶筇快赏心。
真个溪山在亭外,
老坡千古共知音。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溪山间蔓藤丛生、树木参天的景象,暗示着这里的景色历经千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人描述了断壁嵌崖的景色,用“翠削成”这个词语形容了峭壁上绿意盎然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能够抱着琴来到这里,夜晚静静地倾听溪水的声音,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溪声”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他平时看到山川的美景,就想扶着拐杖快速地去欣赏,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真实感受和共鸣。他认为这里的溪山景色如此美丽,而且这座老坡在千年间一直与他共鸣,给予他心灵的慰藉和安慰。

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色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美感和韵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湖杓

...

湖杓朗读
()

猜你喜欢

夜雨邻娃告屋倾,一宵从寄念悲惊。

诚知独处从烧烛,君子行心要自明。

()

遥映吴门匹练长,采菱歌罢试新妆。双缠不动低垂手,未觉西施醉玉床。

()

矗矗拂星榆,峥嵘与众殊。
精灵奔昂宿,神异载河图。
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趣。

()

傍堑沿堤二里馀,柳墙茅屋此成居。浣花便拟吾何忝,独愧穷愁懒著书。

()
地远天寒饱雪霜,深林依旧十分香。
玉堂茅舍公休问,一种风流压众芳。
()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外愿相从。
风流前辈新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
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
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

丹凤城头风渐清,黑龙潭畔日将倾。才闻祈泽传天诏,便起挑镫听雨声。

清晓农歌应旖旎,东南军令可分明。关心衣带黄河水,好为淮流洗甲兵。

()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

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

()

小窗疏箔列仙家,弹尽遗音晚景斜。贺老当年定场屋,虚将妙曲付琵琶。

()

白袍来,黄绶回。
来跨骞驴回跨马,麻源三谷桂花开。
江都作尉入风埃,主人刘向西京才。

()

绿琉璃殿洞重门,黼扆中陈拥至尊。传与太官供酒饭,两班文武尽承恩。

()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
()

雨入愁边,翠树晚,无人风叶如翦。竹尾通凉,却怕小帘低卷。孤坐便怯诗悭,念後赏、旧曾题遍。更暗尘、偷锁鸾影,心事屡羞团扇。卖花门馆生秋草,怅弓弯、几时重见。前欢尽属风流梦,天共朱楼远。闻道秀骨病多,难自任、从来恩怨。料也和、前度金笼鹦鹉,说人情浅。

()
头如杓,面如楪。
口无舌,说无竭。
是而非,同而别。
种空华,抽暗楔。
()

露下庭梧叶,风吹月桂花。登楼闻过雁,开户见栖鸦。

绣帘当雪捲,银烛背风然。雪晴山显翠,风暖水生纹。

()
摆脱浊醪,凭传清水。
这滋味、香甜真美。
过得重楼,全无滓秽。
五门开、浇淋就中忒锐。
()
画前光弧马,井法开赋役。
圣人本仁民,何意重利跖。
()

苦行凡心绝,休粮道气清。斋惟供弟子,食不乞王城。

已觉形骸幻,能令香味轻。云游经处处,不用载瓢行。

()

赵江宁,才且清,烱如白露凝金茎。鸣弦佐政重京邑,潇洒独怀遗世情。

人言江宁好文彩,越土王孙著前代。乃翁旧图八骏马,电影风行破云海。

()
平生英俊邢刍父,酷爱闽中一卷诗。
落笔文章有如此,因何不到秣陵嬉。
()
归去儿曹欲与言,相思切处莫窥园。
吾宗事业无多子,守得箪瓢始见根。
()
洋洋嘉鱼,儜以芳罟。
君子有德,嘉宾式歌且舞。
()
使君情素。
念我明朝行县去。
一醉相留。
和气欢声到小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