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

即事二首朗读

《即事二首》是宋代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庆历残碑倦复看,
斯文岂是为游观。
一番栋宇开荒礎,
万古青螺点玉盘。

鸟度云移人事换,
天高地大客愁宽。
六丝小驻询遗俗,
尚忆重华舞羽干。

中文译文:
我厌倦了一再看庆历时期的残碑,
这些文化之美岂是为了供人游览观赏。
一座座建筑的开荒基石,
如同万古中的青螺点缀着玉盘。

鸟儿飞过,云彩变幻,人事也在不断变迁,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旅客的忧愁也变得宽广。
六丝小驻,询问着残留的习俗,
仍然记得重华时期的舞蹈和羽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庆历残碑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思考。诗人倦于看庆历时期的残碑,他认为这些文化遗迹并非仅仅为了供人游览观赏,而是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提到一番栋宇的开荒基石和青螺点缀的玉盘,诗人强调了这些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珍贵性。

诗中运用了鸟儿飞过、云彩变幻等意象,表达了人事不断变迁的现实。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使得旅客的忧愁也变得宽广。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有所感悟。

最后两句中的"六丝小驻"指的是六丝琴,它象征着古代宫廷文化。诗人询问着残留的习俗,仍然记得重华时期的舞蹈和羽干,表达了对于过去文化辉煌的怀念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庆历残碑为线索,通过对于古代文化的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千龄启运,三后在天。嘉坛并侑,亿万斯年。

()

大鎗岭下马频挥,大柳冈头客渐稀。烈火燎原虓虎避,疾风惊草雉鸡飞。

山回转觉邮亭远,月下先愁驿路微。野戍谁家多种竹,旅怀当此更依依。

()

明月,明月。
出沧溟,历丹阙。
飞盖念西园,笙歌想南国。

()

插来杨柳已梳风,乞与渔师泊短篷。岁晚芦林总摇落,隔湖认得老邻翁。

()

小雨送残暑,新凉入郊墟。丹叶互明灭,玄云时卷舒。

行蚁尚移垤,盘蜗已伏庐。翛翛风响变,零落扇思疏。

()

儒释虽云异,天涯放逐同。五车开道路,一棒击虚空。

梅州惭妙喜,蜀国失文翁。敢谓天将丧,应知吾道穷。

()
仲氏怀联璧,慈亲念倚闾。
官迁身未享,子少室无储。
不料全家望,真成一梦虚。
生材悭子寿,天意竟何如。
()

长安明月金叵罗,几度从君醉踏歌。北寺云屯朝烙马,西清风起夜闻荷。

大臣自引行当召,醉尉逢人且莫呵。一叶米家书画舫,白虹终夕绕沧波。

()

十月西风卉渐黄,夹河杨柳半凋霜。客衣冷暖曾谁问,世事浮沉只自伤。

且喜仙舟同郭侣,更从赤壁识周郎。每看大树催行色,共把青尊醉异香。

()
风露九霄寒,侍宴玉华宫阙。
亲向紫皇香案,见金芝千叶。
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
醉后却骑丹凤,看蓬莱春色。
()
多病登台今古情,菊花摇荡午凉生。
山前木落石岩出,海上潮来秋渚平。
野兴已随芳草还,归鞭更傍落霞明。
愧无十丈开花句,独卧禅房心自清。
()

君家一筋万钱拚,分我钱丝侑客欢。
芳饵得来珍丙穴,金刀落处照辛盘。
腹腴差迫诗肩瘦,鳞沾能生酒面寒。

()

几家篱落掩柴关,尽在浮岚涌翠间。稻垄明边通白水,竹梢缺处补青山。

()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
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闲。
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

跃马上宣城,千山翠欲颦。
蕙风轻卷舌,樱雨细沾唇。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

()

百千灯射水晶帘,尚觉游人意未厌。
多病只思田舍乐,夜归烟火望茅檐。

()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

颇怪频年事,江湖屡滞游。王程妨野寺,身世落渔舟。

徒费千金伎,空馀一敝裘。素丝虽可叹,知足亦何忧。

()

长亭回首暮云遮。今夜宿谁家。马上晓风,渡头残月,催送到天涯。

小眉不画鬓儿斜。镇日背菱花。记得当时,手斟杯酒,阁泪拨琵琶。

()
我生纪历三逢申,久矣只影谁为亲。
恋彼溪山意已在,举止晚友君子人。
言论道德归大醇,葑菲不采颜色温。
买羊一见慰饥渴,载酒三就忘辛勤。
()
松花江外虏,阑入反从西。
亦有居庸隘,难封函谷泥。
维垣今独石,擐甲旧三犁。
秘寝龙蟠地,炎风送远。
()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
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余。

()

盟誓变为交质子,春秋战国风如此;末世上下相疑猜,更质妻子防逃徙。

此法只可羁庸奴,若遇枭雄术穷矣;妻可再娶子再育,安能长坐针毡里。

()
初月光-满江,断处知急流。
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汉秋。
为客寐常晚,临风意难收。
三更柁楼底,身世入搔头。
()
天下军书动,西南霸气偏。
太公谋国妙,伊尹佐时专。
季汉基还立,强吴势外连。
兵从新节制,志复旧山川。
()
碧蝶飞飞过短篱,山姜石竹有残枝。
谁知老子闲眠处,恰是新寒细雨时。
()

流云卷素叠。露湿银床飘暗叶。愁与青虫共结。又玉簟送凉,纱橱通月。

莲衣坠雪。叹扇纨轻弃瑶箧。重游处,柳桥系马,忍向旧莺说。

()

郡城重镇浙江东,徼道荒芜雉堞空。于越山川星纪外,故王台榭水云中。

船来蛮贾衣裳怪,潮上海鲜鳞鬣红。不向旗亭时一醉,行人愁杀柳花风。

()
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
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
愿君扬其名,庶托文字传。
()

我爱任公子。把珊瑚、纶竿垂处,六鳌连起。三百人中君最少,赋奏天颜有喜。

暂劳汝、烹鲜妙指。杏苑看花青丝骑,敧帽檐、蹋遍长安市。

()

燕树雪成霙,黄河冰可步。近郭送骖騑,遥山起烟雾。

别筵方恨促,怀歌已言暮。蘋洲千里思,桂楫三江路。

()
要使清风激懦顽,饿夫宁死首阳山。
当年若食周家粟,未必名重万古间。
()

洪洞山前震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险巇。

()
酷爱鄜州月,真分紫府灯。
月收烟荡漾,灯比石棱层。
()

诗道今萧索,骚人古困穷。
夜寒金殿冷,秋静蜀关空。
厩隶縻宛马,坛巫诔守宫。

()

肠断写愁萦字字,锦纹传意寄君看。床空照月残灯冷,黄叶霜前秋信寒。

()

春阴一何甚,愁结窗外花。细雨打疏竹,娟娟草新芽。

眷此忽中惨,吾生浩无涯。闲读几上书,可叹复可嗟。

()
每忆西湖上,青帘卖酒亭。
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声。
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
因循春又晓,风絮搅空冥。
()

百丈仙台与客游,和风吹面正轻柔。谁家修竹偏临水,何处垂杨不映楼。

缓步偶逢佳处歇,放怀莫厌醉时讴。君看巫谷桥中水,断送年光日夜流。

()

清音扁新阁,山色送溪声。尚欠题诗债,难寻把酒盟。

囊空无长物,甑堕底浮名。绋路它州远,临风泪睫横。

()

清源山下沪江头,别后何堪忆旧游!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

贫添安邑猪肝累,拙抱羊公舞鹤羞。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

()

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

十载犹缁京洛尘,归欤那复厕朝绅。君今谈笑青油幕,我但巍峨乌角巾。

江汉更从尼父濯,衣冠宁羡屈原新。欲赓孺子沧浪咏,会意须还舍瑟人。

()
手举离筵第一杯,咚咚船鼓看忙催。
恰将幽梦归山谷,苦杀篷窗雨唤回。
()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

白花飞来江水东,不恋魏宫阊阖风。把臂踏歌歌未巳,至今春兴恼诸公。

()

万国儒绅肃鹭行,九天阊阖觐龙光。东连碣石悬鳷鹊,南度秦淮有凤凰。

()

皇皇明哲,应期继声。华映殊域,实镇天庭。入辅出辅,乾乾靡宁。

夏发凉台,我雨我暑。冬违邦族,风霜是处。嗟彼独宿,谁与晤语。

()

广陵老人争持壶酒,朝言送少年使君,
暮言迎少年太守,少年俱是玉墀人,
文章快利生铜吼。莫作芜城赋,

()
江头枫树秋,东吴王孙愁。
谁复怜北客,梦不到中州。
子能中州去,独我不自聊。
心事岂如期,来岁同归舟。
()
得庐莫恨太婆娑,缭以芳蘅葺以荷。
徙舍借车家具少,架书充栋手编多。
且甘穷巷饮瓢乐,须有文朋载酒过。
他日不妨更爽垲,诗人宁逊庾并罗。
()

斜阳欲下。学西流弱水,如电倾泻。未免多情,弄影苍然,回光更恋亭榭。

明霞几缕霜天赤,掩映作、江山图画。最撩人、乌桕丹枫,常是借他声价。

()

碧桃花下相送后。知是谁瘦。锦笺书,罗带泪。两边难寄。

恹恹心地立东风。暮寒中。

()

晋至昌明祚已终,谶文犹有两昏童。
醒玄偷得宫中玺,却属新河伐荻翁。

()

紫閤春阴倍草堂,玉蓑金笠戴春光。从今收拾乾坤后,自对青山借一觞。

()

淇水当年麟凤渚。回首飞翔,落落风云举。三叠阳关回首处。

渭城柳色朝来雨。

()

醉后那知雪片稠,瑶花千点集貂裘。清吟乍别梁园宴,豪兴能欺剡曲舟。

素羽风前迷鹭渚,玉鳞云外见龙楼。颠狂欲上城西阁,坐玩寒江练影流。

()
官供粥饭是官身,一岁三逢陌上春。
应有得闲人笑我,苦因何事去来频。
()

羽扇轻衫,层台小立,兴趣悠然。爱江流滚滚,征帆一片,棋声落落,玉子盈盘。

手战何人,输赢一著,便作千秋胜负看。消尘累,想招来佳客,合是神仙。

()
若将花卉论行藏。
盍在凌烟阁上。
()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