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诗五首

感怀诗五首朗读

《感怀诗五首》

山村松树里,欲建三层楼。
上层以静息,焚香学薰修。
中层贮书籍,松风鸣飕飕。
右手净名,左手持庄周。
下层贮妓乐,置酒召冶游。
四角散名香,中央发清讴。
闻歌心已醉,欲去辖先投。
房中有小妓,其名唤莫愁。
七盘能妙舞,百啭弄珠喉。
平时不见客,骄贵坐上头。
今日乐莫乐,请出弹箜篌。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山村的松树里,想要建造三层楼。
最上层静谧安息,焚香修习。
中层贮藏书籍,松风呼啸。
右手拥有净名,左手持有庄子的思想。
最下层贮存娱乐和妓女,设宴款待游客。
四个角落散发着名贵的香气,中央传来清雅的歌声。
听着歌声,内心已经醉了,想去治理自己的领地。
房间里有一个小妓女,她的名字叫做莫愁。
她能够妙舞七盘,让人听她百啭弄珠般的喉音。
平时不见客人,却骄傲地坐在上首位子。
今天是最快乐的日子,请出来弹奏箜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袁中道创作的《感怀诗五首》之一。诗中描绘了一个山村中的三层楼,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功能。

首先,最上层的楼层是一个静修的地方,人们在这里焚香修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养。

中层楼是贮藏书籍的地方,松风呼啸,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由的感觉。右手持有净名,代表着追求清净的心灵;左手持有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最下层的楼层是娱乐和享乐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设宴、欢唱,招待游客。四个角落散发着名贵的香气,中央传来清雅的歌声,给人一种宴乐的氛围。

整首诗以描述三层楼为主线,通过对不同楼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不同生活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上层追求静谧修身,中层追求知识和自由,下层追求欢乐和享受。同时,诗中还出现了小妓女莫愁,她以妙舞和美妙的歌声为人们带来了快乐和享受。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山村景色为背景,通过对不同楼层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不同层面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它表达了对自然、自由、修身与欢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欲望的冲突。诗中运用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通过对楼层和人物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境界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山村三层楼为主线,通过描绘不同楼层的功能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修身、知识和欢乐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等级和欲望的冲突。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生活境界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对自由、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袁中道朗读
()

猜你喜欢

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
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和黄社。

()
嘉果喜三嗅,名园思一游。
骈头丹壳皱,绕指玉浆流。
味压乾{月巽}子,韵高萧洒侯。
安居日啗此,边堠幸兵休。
()

适来已陈十二短章,辄歌三五盛景。累累清韵,尚渐梁上之飞尘;抑抑佳宾,须作乡中之醉客。同乐当勤于今夕,相从或系于他年。更赋幽情,再声佳咏。
万籁无声天地静。清抱朱弦,不愧丹霄镜。照到林梢风有信。抬头疑是梅花领。
万感只应闲对景。独倚危栏,扰扰人初定。吟不尽中愁不尽。溪山千古沈沈影。

()

故里溪头松柏双,来时尽日倚松窗。

杜陵隋苑已绝国,秋晚南游更渡江。

()
丁令还家骨已仙,更无城郭有山川。
未添白发三千丈,又见铜驼五百年。
荒草茫茫连故国,孤云冉冉下寥天。
澧兰歌送潺湲水,极望涔阳思惘然。
()

秋心万古此潇湘,汉苑胡关带恨长。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鶗鴂怨年芳。

()
已赓彭泽辞,更拟辋川诗。
未老还山了,犹嫌皈较迟。
()
()

倾城误人身,嗟哉难具陈。请君试侧耳,听妾歌其因。

妾初未笄学新妆,肌理玉雪眉黛长。融怡窈袅销金裳,态浓意远夺目光。

()

屈指追思前世,低头省悟令望。今生若不做修行。

又与轮回作争。

()
江城春雨暗,客舍夜灯明。
构火添香炷,拥衾闻竹声。
微明旁舍火,断续远楼更。
何处离群鸟,孤飞深夜鸣。
()

陶令得钱付酒家,杜陵有地只栽花。古称旷达谁能及,人卖痴呆我得赊。

半醉半醒风韵在,初三初四月钩斜。足音若许来空谷,竹外弹琴竹里茶。

()
清鸾峰下步迟迟,为访幽居足已疲。
穿壑板桥惊欲坠,隔林茅屋望犹疑。
桃源旧径依津间,药孤楼傍石窥。
仅有残僧相对晚,寒潭清啸少人知。
()
京师英豪域,车马日纷纷。
唐生万里客,一影随一身。
出无车与马,但踏车马尘。
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
()

高堂终日雨潺潺,却著重裘尚薄寒。风雨似秋君莫怪,客愁天色两相关。

()
卿来培植顾护,始知重惜。
今年清明前,花盛开,芳姿绰约,顿增容色。
侯置酒高会,遂极欢赏。
予因念草木之微,岂轻重显晦,亦有数存(存下原有为字,兹据宋宾王校本秋润乐府删),其间耶,乃以酹江月歌之。
()

秋风试鸣镝,忽见孤飞雁。一矢铩其羽,遥堕前山涧。

众谓南来鸟,足有帛书绾。策马往视之,野火新烧栈。

()
浩*结成宝篆,清风吹散云蒙。
一轮明月照虚空。
好把精神舞弄。
撞透玉京天上,冲开金阙门中。
()
斥鷃意自适,举俛欢一枝。
安知抟扶摇,乃有万里期。
鸣凤困高冈,愧此腹背衣。
我无琼蕤浆,可以疗酒饥。
()

帝里逢春柳可攀,黄尘千丈拂衣还。一官莫道是何物,万事不如归故山。

黄菊喜迎高士醉,白鸥今傍主人閒。木兰陂上应相待,钓艇夷犹水一湾。

()
秋容老尽芙蓉院。
草上霜花匀似翦。
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玉纤慵整银筝雁。
()

晋国衣冠扫地空,渔歌长在水云中。倚栏欲问兴亡事,木末琉璃坠晓风。

()

潜圣峰云碧万层,萧萧杉竹托山僧。辜恩垂死馀双泪,扶病今生梦一登。

多日六经藏孔壁,何人十字志延陵。湖天秋水鱼书绝,寂寞孤阡挂古藤。

()
日日骑马来山中,归时明月长在地。
但愿山人一百年,一年三百馀番醉。
()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
蝉声满秋树,云影护晴雷。
独坐西风久,半空飞雨来。
()
军容百万转风雷,独料王师不战摧。
三箧飞书公对狱,元丰天子照奸回。
()

春来饶梦慵朝起,不看千官拥御楼。

却著闲行是忙事,数人同傍曲江头。

()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
骥子局且鸣。
铁阵与云平。
汉家嫖姚将。
驰突匈奴庭。
()

燕子枕江流,随波上下浮。天分吴楚堑,地控帝王州。

网罟渔人集,帆樯估客愁。白云尊酒尽,一啸秣陵秋。

()

时称谢康乐,别事汉平津。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

背河见北雁,到洛问东人。忆昔游金谷,相看华发新。

()
直以孝为谥,真无愧此心。
可怜张说叹,知得子余深。
()
满身铁甲据金鞍,百战功成始拜官。
尽阵解围兵势活,分旗夺地戟光寒。
并吞北虏心长勇,未捷中原泪不乾。
建立太平终有日,扁舟已爱五湖宽。
()
沙棠舟。
小棹游。
池水澄澄人影浮。
锦鳞迟上钩。
()
花好。
怕花老。
暖日和风将养到。
东君须愿长年少。
()

圣人去已久。
公道缅良难。
蚩蚩夸毗子。

()

天际晴云舒复卷,庭中风絮去还来。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

()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

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其次亢仓子,遗言亦可绎。

()

南溪抱山流,润气滋林麓。
平生归欤心,寄老一堂足。
梦破午窗阴,清风在寒竹。

()

白云萦山腰,城郭附山足。出城一回眺,云散峰可瞩。

磴道何盘纡,迢迢上空曲。阴晴景则殊,峰峰互相续。

()

未辨斜阳与暮烟,枝枝不堕早春前。此中无放莺啼处,留待桃花二月天。

()
俗语不入耳,旅愁还到心。
坐多浑易厌,梦好欲重寻。
暴雨撩蓬响,残阳过岭阴。
回看奔竞苦,此兴贵南金。
()

忆别慈颜后,年华逝水流。萱堂犹一日,松墓竟千秋。

诲育恩无尽,生成德靡酬。白云空入望,清泪湿衣裘。

()

西园不断白云封,地僻惟留鹿豕踪。忆汝拂衣辞苜蓿,愿言税驾馆芙蓉。

乘飙欲出三千界,柱杖还同四百峰。尊足既存因退步,何须曳履蹑夔龙。

()

平芜一望锁烟霞,林树荒凉落槿花。野店自怜幽意好,白云深处少人家。

()

爱尔仙家骥,苍松映缟衣。一声清夜唳,片影上天飞。

赤壁横江过,青城被箭归。飘然游物外,几见世人非。

()

茅斋背郭面孱颜,已有幽人约往还。学道远寻岣嵝令,卜居长占荔支湾。

窗间山色红尘远,竹外棋声白昼闲。静扫风轩同宴坐,柴扉应为夜留关。

()

家住寒塘半亩馀,绿阴浓处足樵渔。青山久恋非逃世,沧海逢人暂卜居。

片刺仅存溪上草,八行谁寄帐中书。凭君剩有长康笔,乞画云林水石庐。

()

先母亡时汝四春,先人辞世汝成人。二亲恩比乾坤大,一气情如手足亲。

荆树愿同珠树好,棠华期与岁华新。故乡闻道逢艰日,生计无忘早晚勤。

()
汉宫第一人,只合侍天子。
四弦春风手,可用入胡耳。
天生国艳或累,金赂画工宁不耻。
玉颜初作万里行,朔风黧面尘昏。
()
()

枫林叶赤露华浓,来往晴沙一径通。
遥望美人秋水隔,摐花吹老楚江风。

()

鸦鸦枝上鸣,欲下飞复屡。
忽投群辈先,以我弃肉去。
群鸟起争攫,既失反亲慕。

()
白雨濯青山,孤云霭余姿。
溶溶荒江水,近岸生清漪。
扶舆出城府,眷此幽人期。
茅茨倚林麓,秀薄相参差。
()

闻说桃源古洞中,四时天气暖如烘。白头翁讲前朝事,赤脚人存上古风。

山顶朦胧红日近,树头苍翠碧云浓。由来此地堪投足,直作云岩不老翁。

()

六代兴亡貉一丘,繁华梦逐水东流。
操蛇神向山前笑,三百年前几度舟。

()
红粉萧娘手自题,分明幽怨发云闺。
不应更学文君去,泣向残花归剡溪。
()

闻君濮上卧烟萝,兄弟才名二谢多。玉树春风飞梦远,金茎佳气早鸿过。

钓台艇畔庄周石,草阁帘前瓠子河。倘忆倦游梁苑客,可无书札慰蹉跎。

()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
秋已老,又是败荷衰草。
客子安排归棹了。
回头烟树渺。
檀板休教歌杳,金兽且教香绕。
()

吾宗居漳滨,枌社足不到。

迫岁携琴书,迢迢以谒告。

()

湘魂何自怨,千古尚名存。
不种庭边竹,那知有泪痕。

()

回雁霜钟,湘东梅月,游宦未妨羁旅。选韵挑镫,消寒添酒,华簪雅共尊俎。

奈冰雪、刘叉去,无缘问连句。

()

青鸟飞相逐,乌龙卧不惊。镜约与钗盟。月沈星欲堕,奈何情。

()
双径山中一衲衣,曳筇远远叩岩扉。
愧无白璧黄金赠,携取清风满袖归。
()

寿乐长生宴,欢声满座频。
华灯留五日,今夕庆千春。
且作山中相,直诚天上人。

()

东风昨夜回梁苑
日脚依稀添一线
旋开杨柳绿娥眉

()

烈烈北风凉,摇摇镫烛光。旅愁不能寐,耿耿寒夜长。

小女衣裳薄,辗转依我旁。问我今何之,去去将何方。

()

短檠彻晓一灯寒,椰腹中藏万卷宽。
了事足为良吏易,读书真作大儒难。
隐身雁鹜虽常调,致位貂蝉可显官。

()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

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

()

颜子生涯竹屋低,开帘只见草萋萋。

水纹细起春池碧,行径斜穿夏菜齐。

()
采石江头月正弦,捉月台边酒满船。
扰扰利名蚁慕羶,如公岂但酒独贤。
平生醉里诗三千,卷起长江作长笺。
悲哉人世隔天渊,一日乘风反自然。
()

秉烛连床坐夜分,漏声和月度辕门。重论幼稚多堪笑,细数交游半不存。

最好知心成白首,可能醒眼对金樽。明朝又是梁园别,两地相思劳梦魂。

()
瑶尊蘸翠。
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
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
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
()

罗浮仙子醉春风,玉骨冰肌晕浅红。
一味清香消不尽,几回飞梦锦云中。

()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

野云低迷烟苍苍,平波挥目如凝霜。月明船上帘幕卷,

露重岸头花木香。村远夜深无火烛,江寒坐久换衣裳。

()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
()
清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
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刘为人短小。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

旧买黄牛学教犁,每凭田叟得持维。儿童争报喧门径,今岁新生一㹀归。

()

吴船窄。吴江岸下长安客。长安客。惊尘心绪,转蓬踪迹。
征鸿也是关河隔。孤飞万里谁相识。谁相识。三更月落,斗横西北。

()
气入中秋劲,更传午夜长。
青灯蛾舞急,白月雁啼凉。
羁旅生来惯,淹留久却忘。
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
()
才入东郊便太康,自听何暮岂龚黄。
晴村透日桑榆影,晓露湿秋禾黍香。
十万旌旗移巨镇,几多輗軏负孤庄。
时人欲识征东将,看取欃枪落太荒。
()
()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
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
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
()
志高长说耻凫趋,岁晏园林恋隐居。
陋巷自甘栖短褐,侯门终不曳长裾。
夜吟雪屋冥搜句,春结烟蓑老钓渔。
为我红尘偶为吏,近来还寄绝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