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宋代。刘黻。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天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珪。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
诗词:《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黻
文盛起太息,
姬壤半沦夷。
仁积天所亲,
道丧人已离。
霸图迭雄长,
明诅兴自兹。
天纲久不竞,
览卷空涕洏。
日月照干戈,
风雨撼璧珪。
仲尼不梦周,
世道无复为。
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
嫠妇抱隐忧,
忠矣非知机。
中文译文:
文学兴盛而又叹息,
国家土地半沦丧。
仁德积聚得到天命的亲近,
道义已经离开了人心。
强者图谋不断崛起,
明君的诅咒从此兴起。
天命的纲维久已不再竞争,
阅读经典卷轴只剩下空洒眼泪。
日月照耀着战争的刀戈,
风雨摇动着玉璧和玉琮。
孔子不曾梦见周朝的盛世,
世道已经再也无法回归。
人类的生命力日渐衰弱,
如朝露般悲伤而短暂。
嫠妇抱着隐忧,
忠诚却未能理解其中的机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宋代时局的担忧和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失落感。诗中描绘了国家的衰败和人心的迷失,强调了仁德和道义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的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表达了对道德沦丧、权力崛起以及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
诗中提到了孔子和周朝,暗示了作者对过去伟大时代的向往和对当下社会的失望。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无法回归到古代的理想境界,忠诚和道德的价值也被忽视和遗忘。整首诗以悲愤的口吻写就,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心忡忡和对人心的冷漠失落之感。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批判意味,向读者呈现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价值观的颠覆。在欣赏这首诗词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忧虑和对人性的反思,也可以从中思考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祁阳县晚渡。宋代。项安世。郭外湘江清彻底,江头石壁新如洗。呼舟斜日度空明,脱帽中流照清泚。一声欸乃忽心惊,曾与渔郎有旧盟。日暮征车犹未已,鬓毛发此欲何营。
衰荷。宋代。张耒。衰荷有馀姿,秋水清更急。木落天宇宽,庭虚山气入。寒鱼渐受钓,野果晴可拾。幽居无馀营,但与山水习。济时无良谋,戎陈畏戈钑。端坐阅岁时,多惭微禄及。
晚登龙门驿楼。唐代。许浑。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游鼓山一首。宋代。苏籀。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飘箔疏雨倾。漱石枕流东道主,栉风沐雨吾曹行。百寻悬瀑泻绅佩,两边乔木翔枅甍。乞浆满瓯牛乳粥,纵酒下箸驼蹄羹。跻摩顶踵历蹬术,牵挽葛藟披荆榛。荒浪搀差复奄霭,巀嶭屭贔仍棱层。嘷烟啸雨猨鹤宅,绝山航海樵渔能。草衣穴处避世士,木食涧饮安禅僧。芝房云阁无尽藏,月屏风幌长明灯。笑看闤闠一蚁垤,挥斥氛祲投蛮藤。径行石窦解縢屩,饮灌匏杓谈淄渑。莫嗔踏碎苍苔色,莫嫌汲濁阴井清。膏肓泉石有鉴裁,腾踔岩崿试股肱。要识石鼓真面目,立置枕几非绘缯。风吹杨叶此山下,欲问故老知谁应。市朝一梦争夺际,山海萧散堪伏膺。
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宋代。岳珂。熊腾踔而多疎,意轩昂而多趣。倏焉如籋电之驹,沛然如纵壑之鱼。使之为山泽之癯,抱是道以自娱,闻清风而兴起,望膏泽之沾濡,肤寸所形,秕糠金朱,岂不毅然大丈夫。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席,考之以羲献之范模,媲行楷而已变,质隶草而多拘。雇欲以之擅八体,教六书,合天下同轨之车,而不容有一辙之殊,兹其所以偾于康庄之衢。吁。
失调名。宋代。李清臣。杨花落。燕子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著。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
送毕公叔使河北。宋代。孔武仲。东观久寂寥,君王念多士。鸾凤望青云,联翩羽翰起。英英毕公叔,声价动天子。剧谈时利害,如泻九江水。骅骝厌羁縻,放步即千里。间关北门道,牵车从此始。蓬瀛墨宝烂,原隰皇华美。英气扫豺狼,清风回狱市。虽牵倚门念,犹胜捧檄喜。书止慰索居,时付黄河鲤。
呈寇公二首。宋代。蒨桃。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文慧大师归蜀。宋代。杨亿。南宗傅法了,汉殿赐衣新。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天花飘讲席,海月照吟身。谁结香灯社,金门近贵臣。
惜分钗 金雀。明代。高濂。花叶碎。枝条媚。软软扶风欲成醉。郁金香。剪鹅黄。钗横鸾雀,枝插鸳鸯。双。双。枝头羽。风前舞。个个轻盈欲飞去。睡朦胧。鬓髼松。淋漓夜雨,飘泊东风。茸。茸。
庚戌秋书事八首 其六。明代。彭年。内苑期仙拱穆清,上玄斋祭福群生。貂蝉夕拜趋三殿,貔虎晨严卫九城。淝水却思安石在,泾阳遥望子仪行。折冲尊俎真能事,夙夜诸公答圣明。
送别二首(1) 其一。清代。费墨娟。一曲阳关忍泪挥,功名无奈两暌违。临歧执手无他嘱,衰老高堂要早归。
庚戌秋书事八首。明代。彭年。闲厩徒焚廿四坊,锦云花队向来亡。渥洼未见收天马,朔易无闻贡白狼。此日朝廷思李牧,他时文簿抑陈汤。运筹急为摅长策,鞭挞还须尽犬羊。¤
赠李从贵。唐代。赵嘏。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珠帘卷尽不回首,春色欲阑休闭关。花外鸟归残雨暮,竹边人语夕阳闲。知君旧隐嵩云下,岩桂从今几更攀。
八音谐 成都新绿,寄怀张永州。清代。王闿运。云暗少城东,看夕阴昏处,新绿初显。惆怅独归路,送天边春眼。湘水泛舟何时,早燕子、分明樯上见。算别后、便佳期误了,垂杨如线。七载西山看暮云,料旧梦无迹,郡斋苔暖。游屐更迢遥,独啼鹃相唤。有些残剩山川,对暮色、付教天管。客里放春归,讶道楚江潮满。
阮郎归 自洪还家。元代。梁寅。归来长啸碧山河。结茅牵翠萝。衰颜借问近如何。吴霜侵鬓多。衣短褐,卧行窝。眼前随分过。一溪风月与烟波。闲中宜钓蓑。
初发石首城诗。南北朝。谢灵运。白圭尚可磨,斯言易为缁。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日月垂光景,成贷遂兼兹。出宿薄京畿,晨装抟鲁飔。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苕苕万里帆,茫茫终何之。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越海凌三山,游湘历九嶷。钦圣若旦暮,怀贤亦凄其。皎皎明发心,不为岁寒欺。
断人肠。正西楼独上,愁倚斜阳。称鸳鸯鸂鶒,两两池塘。春又老,人何处,怎惯不思量。到如今,瘦损我,又还无计禁当。
小院呼虑夜,当时醉倒残缸。被天风吹散,凤翼难双。南窗雨,西廊月,尚未散、拂天香。听莺声,悄记得,那时舞板歌梁。
醉思仙。宋代。吕渭老。断人肠。正西楼独上,愁倚斜阳。称鸳鸯鸂鶒,两两池塘。春又老,人何处,怎惯不思量。到如今,瘦损我,又还无计禁当。小院呼虑夜,当时醉倒残缸。被天风吹散,凤翼难双。南窗雨,西廊月,尚未散、拂天香。听莺声,悄记得,那时舞板歌梁。
晚入石人坞还永兴寺。清代。厉鹗。拨萝寻微径,山意黯将暮。幽讨忘体疲,窈窕入深坞。激籁不通人,踏石凡屡渡。返景忽难留,苍苍目争赴。万竹皆为风,千花并成雾。去鸟有遗音,归樵讵同趣。夕梵怀信宿,春溪延缓步。入门不生月,仍倚檐际树。
赠李庚自万安迎侍祖母之庐陵就养。元代。刘崧。忆我始来万安日,远道依人附鸣鳦。我方兄礼事尔父,见尔深怜好姿质。束发双垂仅及肩,摄衣趋拜才过膝。芝兰玉树未足贵,麒麟凤雏差可匹。慷慨常闻尔父言,二十生儿寡童妷。往客庐陵困县曹,携持又以司仓出。未能郭外荷短镵,已解床头散方帙。衣食艰难谩足忧,门户荒凉复何恤。后来遣尔至馆下,庭训私闲颇周悉。聪明日造开壅蔽,疑惑时能就咨诘。读书先后群弟子,委靡之中见飘逸。今年我留邓溪上,念尔远来业当卒。担簦辑屦走百里,风雨泥涂忘沐栉。尝从愤悱得旨趣,每以雍容谢呵叱。盛年粲粲衣綵裾,玉雪娟娟佩刀珌。早怜头角向崭绝,行看英华就充实。近来尔父复司掾,见尔令我心内怵。当家词翰追作者,东南才名今第一。极知暂屈在孝养,岂直辛勤为家室。此行此意尔未知,汝往应门勿私昵。滩头水落石齿齿,上日放船北风疾。汀云冉冉送归雁,江树离离杂柑橘。白头大母柂楼底,羞膳三时候安佚。青原雪消日在望,后夜抵城应可必。天寒送子不尽意,蹇独荒山愧投笔。穷年古书隐蟫蠹,坐榻寒毡沾虮虱。好为人师古所戒,于汝深情岂容失。远怀河南王廉者,勤学潜心稍精密。又如丰城毛德广,规矩承家亦循率。汝才警敏或过之,早已愧汝年十七。白圭三复惧玷缺,欹器中藏戒倾溢。由来进篑达贤哲,慎勿他岐累儒术。矧闻特达可预卜,汝祖活人有阴骘。终当雕鹗上云霄,岂有圭璋在蓬荜。升堂再拜首问候,为说故人总萧瑟。赍粮晏岁当远寻,剩有俸钱催酿秫。世情泊如冰在水,友道庶以胶投漆。城楼宫背草堂幽,先尔持书具称述。
阅见一十首 其六。金朝。边元鼎。笑不成欢歌敛眉,景阳钟动酒阑时。此情却羡牵牛会,一岁相过可是迟。
山人劝酒。唐代。李白。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