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元代。牧常晁。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龟蛇龙虎总虚言。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不容口意识情传。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临江仙·打破这阳炉阴鼎》是元代诗人牧常晁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打破这阳炉阴鼎,
跃番黑汞红铅。
龟蛇龙虎总虚言。
六根并四大,
阴物一齐捐。
有个天然真一种,
非心非肾非玄。
不容口意识情传。
修丹如此到,
可谓大罗仙。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修炼者在修行丹道时的境界和心境。阳炉和阴鼎是炼丹的器具,打破它们象征着超越尘世的束缚。黑汞和红铅是炼丹的材料,通过跃上它们,表现出修行者对物质和金钱的超越。龟、蛇、龙、虎象征着四象,总虚言表示这些都是虚妄的存在。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通过舍弃这些感官和物质的束缚,修行者可以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提到的天然真一种,指的是修行者通过修炼达到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真实状态,超越了人心、肾气和玄妙。修行者不需要通过言语、意识和情感的传递来交流,而是通过修炼丹道达到大罗仙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修行者超越尘世的境界,表达了牧常晁对修道境界的追求和理解。诗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如阳炉、阴鼎、黑汞、红铅、龟蛇龙虎等,寓意深远。通过打破阳炉阴鼎和跃番黑汞红铅,诗人表达了超越物质和金钱的追求。六根并四大的修炼使得修行者能够超越感官和物质的束缚,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诗词最后指出修行者达到了一种超越言语、意识和情感的境界,达到了大罗仙的境地。整首诗词意境深远,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修行者在丹道修炼中所追求的境界,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卓尔不凡的感觉。
瞻堂十景为大参徐公作 其二 玩月堂。明代。胡应麟。南峰流素华,光彩荡林樾。胡床人未眠,玩此瑶台月。
湘上二首。宋代。孔武仲。满眼青湘浸绿苔,谁家篱援坼寒梅。天容婉美霜云薄,已逗春光入望来。
喜晴。清代。胤禛。阴翳看销尽,晴光喜满扃。云归天湛碧,雨过树余青。痴蝶深藏蕊,游鱼戏逐萍。无尘怜净几,偶一阅金经。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七 李氏园。宋代。苏辙。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鸣禽惊上屋,飞蝶纷入抱。竹林净如濯,流水清可澡。闲花不着行,香梨独依岛。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草木皆苍颜,亭宇已新造。临风置酒樽,庭下取栗枣。今人强欢笑,古人已枯槁。欲求百年事,不见白须老。秦中古云乐,文武在丰镐。置囿通樵苏,养兽让麀䴠。池鱼跃金碧,白鸟飞纻缟。牛羊感仁恕,行苇亦自保。当年歌灵台,后世咏鱼藻。古诗宛犹在,遗处不可考。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城中开芳园,城外罗战堡。击鼓鸣巨钟,百姓皆懊恼。及夫圣人出,战国卷秋潦。园田赋贫民,耕破园前道。高原种菽粟,陂泽满粳稻。春耕杂壶浆,秋赋输秸藁。当年王家孙,自庇无尺橑。空馀百岁木,妄为夭巫祷。游人足讥骂,百世遭舌讨。老翁不愿见,垂涕祝襁褓。持用戒满盈,饮酒无醉倒。
骝马。明代。张元凯。紫骝元异种,剪拂倍光辉。但遣衔金勒,何知有铁衣。骄嘶承顾盼,踠足恋芳菲。笑杀征西骑,沙场百战归。
郊行至天王院。宋代。李流谦。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於人未易忘。下马招提揖僧话,始如尘境有仙乡。
谒真谛寺禅师。唐代。杜甫。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坐断白云,万机寝息。黄叶止啼,总不消得。闲倚危阑看瀑花,纵乾坤眼清无极。清无极,自谓太平僧,岂知尧舜力。
送友人方丈旭南归。明代。程敏政。烟花难尽胜游情,又逐车声出凤城。丰岁任看投旅宿,圣朝元不重商征。大方家世当年盛,小阮功名指日成。身到故园秋正好,环山苍翠落檐楹。
鹧鸪天。宋代。葛胜仲。采采黄花鹄彩浓。吹开一夜为霜风。已邀骚客陶元亮,不用歌姬盛小丛。秋易老,莫匆匆。齐山高兴古今同。欲知此地花多少,一眼金英望不穷。
食十月蕈。宋代。汪藻。佳蕈出何许,南山白云根。畦丁入云采,遍以脱叶翻。戢戢寸玉嫩,累累万钉繁。中涵烟霞气,外绝沙土痕。下箸极隽永,加餐亦平温。伊昔贵公子,鲜肥厌羔豚。争啖肉菌美,共品天花尊。居然此珍产,以远莫见论。生令五鼎味,但饱三家村。伊余少所嗜,头白归故园。日获甘脆享,人言老饕存。栮脯固已陋,竹枯何足言。从今大嚼处,不复思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