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严廉访十首。宋代。熊禾。四海文公书,行世日杲杲。晚年制作心,三礼重探讨。质文贵时宜,消长关世道。烱然百圣心,来哲当有考。
《上严廉访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熊禾。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海文公书,
行世日杲杲。
晚年制作心,
三礼重探讨。
质文贵时宜,
消长关世道。
烱然百圣心,
来哲当有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严谨廉洁的文人,他笔耕不辍,以文字传世。他在晚年仍然坚持创作,并一直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他重视礼仪,追求道德,不断探索和思考。他认为文化的品质应与时俱进,而且与社会的兴衰息息相关。他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希望能够成为众多贤达的榜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的文人形象。诗中使用了一些古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作者通过描述这位文人的行为和信念,表达了自己对文化和社会的关注和期望。
诗中提到了"四海文公书",指的是文人的著作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行世日杲杲"表达了文人不断奋发向前、积极进取的精神。"晚年制作心"表明即使到了晚年,文人依然兢兢业业,心无旁骛地从事创作。"三礼重探讨"强调了文人对于礼仪的重视,他们不仅遵守传统礼仪,还不断思考如何将礼仪的精神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诗中还提到了"质文贵时宜",意味着文人应当注重文化的质量,并与时俱进。"消长关世道"表达了文化的兴衰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文人应当关注社会变革的趋势,因为他们的文化使命不仅仅是创作,还包括对社会的启迪和引导。
最后,诗中提到"烱然百圣心,来哲当有考",表达了作者对于文人的期望。他希望那些有思想、有见识的人能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先驱者。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递了对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期望。
黄鹤楼。元代。丁鹤年。半空金碧何代楼,仙人鹤驾曾一游。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捲月湘江秋。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
和张器先十绝。宋代。杨万里。我自穷愁坐缀文,何堪见子可怜生?两穷政好同诗社,一战犹须债酒兵。
人日侍家慈过南园。明代。潘光统。家园欢赏处,卉木正欣然。节序逢人日,生全荷母天。赁舂非庑下,戏綵且堂前。岂薄毛生檄,儿孙解种田。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五。明代。方孝孺。涧底白头僧浣衣,云间童子负薪归。幽栖更羡投林鸟,半巳寻巢半巳飞。
送夔州班使君。唐代。皇甫冉。晚日照楼边,三军拜峡前。白云随浪散,青壁与山连。万岭岷峨雪,千家橘柚川。还如赴河内,天上去经年。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橘浦桥。宋代。陈宓。素药到眼明,浓香满怀入。不忍度方桥,斜阳更凝立。千里洞庭秋,一杯还可挹。
新丰行。明代。李东阳。长安风土殊不恶,太公但念东归乐。汉皇真有缩地功,能使新丰为故丰。人民不异山川同,公不思归乐关中。汉家四海一太公,俎上之对何囱囱,当时幸不烹若翁。
旅食有作。宋代。赵蕃。旅食频年倦,田居乐事遥。春余桑枯静,波泛鹭鸥骄。折竹深防笋,撑船满载苗。新诗随见写,旧发不胜凋。
阳台路。宋代。柳永。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
纪事二十四首。。梁启超。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作后人师。
八声甘州(怀张安国)。唐代。王质。海茫茫、天北与天南,吾友定安归。闻濡须江上,皖公山下,驾白云飞。莽苍空郊虚野,古路立斜晖。颜跖皆尘土,苦泪休挥。一代锦肠绣肺,想英魂皎皎,健口霏霏。望寒空明月,无路寄相思。叹千古、兴亡成败,满乾坤、遗恨有谁知。今何在,一川烟惨,万壑风悲。安国死后,在淮南屡降,凭箕作诗词偈颂及结字,比生前愈奇伟。淮宁宰陆同得遗墨尤多。
菩萨蛮 葬花。清代。陆蓉佩。斜阳庭院深深处。荷锄闲觅荒苔路。几度费沉吟。殷勤护惜深。匆匆芳事改。一半随流水。蝶梦漫惊疑。魂归明月时。
送徐涉南归。宋代。释惟凤。长安来雁急,相顾话离心。日落思家远,天寒归路深。秋光生独树,夕吹响孤砧。渐入云乡望,应无越客吟。
渔家傲。宋代。杜安世。微雨初收月映云。巢栖燕子欲黄昏。花片不飞风力困。春色尽。蜡梅枝上樱□嫩。谁撼金环锁洞深。薰余乍厌锦衾温。消灭玉肌谁与问。朱明近。日长无事添闲闷。
暮春溪居二绝句 其一。明代。吴兆。门前梧柳长新围,雨暗空林客到稀。几欲持竿溪上去,滩头昨夜没渔矶。
题罗汉院小阁。宋代。周焘。匹马招提晚憩鞍,前村箫鼓饯余寒。谁知小阁栏干曲,却得梅花正面看。
赵通判有诗次韵二首。宋代。陈造。短歌对酒不能长,犹胜车尘扑面黄。我自关门宝崇鼎,从渠睎价尚咸阳。
秋思三首 其三。唐代。鲍溶。季秋天地闲,万物生意足。我忧长于生,安得及草木。试从古人愿,致酒歌秉烛。燕赵皆世人,讵能长似玉。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百年夜销半,端为垂缨束。
陪陈太守游南山道院。宋代。宋贶。漫陪仙吏访仙乡,仙室倾颓迳路荒。碧草护坛麏有迹,红桃照井水浮香。岩边鹤返曾千岁,梦里丹分近一囊。最怜仙术神如此,何不霞新炼药房。
高明杨子远访山中诗以赠之。明代。王渐逵。一春爱三月,轻阴淡微和。呼童理荒畦,有客来山阿。话旧卧松谷,小酌归烟萝。谈笑竟终日,取乐岂在多。忽惊远言旋,未醉颜已酡。人生会合难,百年几相过。华发不我迟,居诸其奈何。愿君且尽觞,听我山中歌。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宋代。郑刚中。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蜒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代。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