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崔公挽词二首。宋代。黄定。昔会钱同舍,钦闻玉润姿。公时尚萦服,我亦去持麾。再起风斯下,重来雾怯披。方图问奇字,抆泪赋哀词。
《舍人崔公挽词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黄定。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舍人崔公挽词二首
昔会钱同舍,钦闻玉润姿。
公时尚萦服,我亦去持麾。
再起风斯下,重来雾怯披。
方图问奇字,抆泪赋哀词。
译文:
曾经相识在钱塘,传闻你的美丽如玉。
你当时还身着华服,我也随行拿着旗帜。
如今再次吹起风,又来被雾所迷。
我想着与你交流,抹去眼泪写下悲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舍人崔公离别时的情景。诗人回忆起与崔公在钱塘相识的往事,听闻崔公的美丽动人如玉。曾经,崔公仍然身披华服,而诗人则随行持旗相随。然而,现在他们再次相遇,但是他们被风雨所阻挡,雾气笼罩,彼此之间隔阂重重。诗人希望能与崔公再次交流,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于是抹去眼泪,写下了这首悲伤的词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崔公的离别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思念之情。诗人用崔公的美丽比喻为"玉润姿",形容其容貌之美,使读者对崔公的形象产生了一种美好的想象。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崔公再次相遇时的境况,如风和雾的存在,以及彼此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他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最后,诗人希望能与崔公再次交流,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这体现了诗人对崔公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物的情感与环境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崔公的深情以及他内心的苦闷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能体味到离别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黄定(1133年—1186年),字泰之,号龙屿,出生于永福县(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作品有《凤城词》1卷、《文集》2卷等。...
黄定。黄定(1133年—1186年),字泰之,号龙屿,出生于永福县(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作品有《凤城词》1卷、《文集》2卷等。
浴凤沼。明代。程本立。凤鸟从何来,来止桐溪傍。锦毛濯春雨,彩翮晞朝阳。蘋藻动浮彩,兰芷吹幽香。凤去今不返,空余鸥鹭行。
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元代。姚燧。早是清明应候风。势如沧海浪、怒号空。更兼泼火雨冥蒙。如何得、枝上有残红。最惜牡丹丛。晓来吹尽折、教儿童。且为支拄曲兰中。还堪
谢慧明王道自大面山宁赠三诗并密黄精。宋代。程公许。与君一再会岷山,共把匏尊中圣贤。强说市朝为大隐,何如山泽友臞仙。空中皓月参心地,海面浮沤悟世缘。安得一龛时晤语,笑披云雾豁青天。
仲冬下浣会同僚游东岩。宋代。蒲寿宬。羽人脱屣去,古洞留嵌岩。白云亦世态,随风蜕其缄。石饴已何许,谁能味其甘。土偶寂不语,樵牧同此龛。坎坎击石鼓,归去夸彼谈。遂使蜡屐人,于此移其贪。猗桐植翠盖,翳翳当薰南。琤然激石溜,燕坐心默参。朝暮岂异理,莫诳狙四三。暄凉得其适,所讶非瘴岚。梅花对白发,风前雪鬖鬖。挥觞属同僚,出语谐酸咸。犹拘铁汉语,饮之不至酣。托诗纪曾游,谁将铁为庵。
田不伐遗披云图。宋代。吴则礼。田郎具眼人,会遣披云啸。翱也未绝参,俨公初不笑。聊须论翰墨,宁数金粟妙。全体已见前,大是顶门窃。
人世几回开口笑,眼前有酒莫嫌贫。秋来最是莼鲈美,春去且尝笋鳜新。
寂莫选楼犹有迹,豪华金谷已成尘。天机浩荡江湖小,幸得良朋到处亲。
重阳后与郭用宾王馨吾诸君小酌香山寺聊句未就后成二律简同游诸君 其二。清代。方仁渊。人世几回开口笑,眼前有酒莫嫌贫。秋来最是莼鲈美,春去且尝笋鳜新。寂莫选楼犹有迹,豪华金谷已成尘。天机浩荡江湖小,幸得良朋到处亲。
和郭昌平舟中戏呈周冯之作。明代。张嗣纲。十月西风卉渐黄,夹河杨柳半凋霜。客衣冷暖曾谁问,世事浮沉只自伤。且喜仙舟同郭侣,更从赤壁识周郎。每看大树催行色,共把青尊醉异香。
绮罗香 咏落梅。清代。陈维崧。满院濛濛,半园寂寂,万队银鸾齐跨。压帽笼鞭,无数槛边廊下。惊夜静、粉泪难乾,趁阴重、冰魂易化。更怜伊、漱雨梳风,楼东颓玉妆初卸。有人剪烛偷照,肠断红香侣,忆他娇奼。拾取盈盈,和麝题封绡帕。记当日、冷淡交情,付他年、水天閒话。空遗下、瘦干斜枝,向横窗暗写。
老学庵北窗杂书。宋代。陆游。偶住人间遂许时,残骸自笑尚支持。直须消破黄齑尽,始是浮生结局时。
黔山 其三。清代。黄安涛。飞云与牟珠,奇幻两擅胜。偶因介通衢,遂尔引游兴。轩舆镇阗骈,诗什竞持赠。如彼入世人,一例务圆应。傥教锁烟霞,搜奇恐难罄。安得谢客儿,一一凿荒磴。
贡院池上。明代。李舜臣。江城此地独知名,试共寻幽处处行。选得松根千树合,移来水面各言清。娟娟隔径明丹实,袅袅当波出翠茎。未便观鱼好垂钓,从渠窥客去来轻。
秋怀。明代。朱有燉。楼阁凉生夜雨余,碧天如水雁来初。青山落日两行泪,锦树西风万里书。滇海相思情愈切,梁园行乐兴全疏。人还定把平安报,惟有霜华白满梳。
夜梦从数客雨中载酒出游山川城阙极雄丽云长。宋代。陆游。有酒不谋州,能诗自胜侯。但须绳系日,安用地埋忧。射雉侵星出,看花秉烛游。残春杜陵雨,不恨湿貂裘。
同游赏心亭用前韵 其一。宋代。史浩。古堞高千雉,危亭屹巨犀。云霄知路近,星斗入檐低。山缭龙盘脊,江涵虎踞蹄。相携倚秋阁,得失付虫鸡。
初离常州,夜宿小井,清晓放船三首。宋代。杨万里。春早愁人是去年,如今说著尚心酸。篙师莫遣船迟著,见说苏州好牡丹。
咏史诗·玉门关。唐代。胡曾。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次韵送虞伯生。元代。萨都剌。芙蓉仙掌座中低,后土宵光手可齐。阁道蹴云衣有瓣,蜀天漏雨石无泥。岐山过马应闻凤,陈宝停辀莫信鸡。扬我大邦文物盛,题诗应近草堂西。
刺巴郡守诗。清代。佚名。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