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巴郡守诗。清代。佚名。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参考资料:
1、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105-106页 .
《刺巴郡守诗》最早见于《华阳国志·巴志》,原诗前面写着“孝桓帝时,河南李盛仲和为巴郡守,贪财重赋,国人刺之。”后来选诗的人,多用这段文字作为这首诗的序。
参考资料:
1、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105-106页 .
诗从“狗吠”落笔,引出“吏来”,猛然扯开了一场逼租逼税惨剧的序幕。首句劈空而至,来得突然、紧张,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何暄喧”既点明狗吠声大而杂,又暗示了悍吏唯恐“猎物”躲逃而“奇袭”的凶暴淫威。
“披衣”写出了主人不敢怠慢地急匆匆去应酬的情状。“欲得钱” 挑明了 “吏来”的目的,可见来者不善。“府记” 二字既照应了标题,又交代了逼祖逼税的后台老板,直把矛头剌向官府,使作品的思想性更有深度。
“穷”写出了主人为缓期交钱而磨破了嘴皮;“乞”勾画出主人哀求的可怜。粮穷尽,钱穷尽,语穷尽,都不能唤起悍吏的一丝怜悯,反而使悍吏且“怒”又“尤”。一方是“语穷乞请”,一方是 “怒反见尤”,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杜甫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诗句。
“旋歩”四句写出主人哀求免交不行,缓期无望,而吏又岂能善罢甘休!主人只得转身环顾家中,东寻西觅,但粮钱终无所获。看来唯有的一线希望是向邻人借贷了,但在府记的贪财重赋下,邻居也同样赤贫如洗。“邻人言已匮”这一句看似寻常,实为崎崛。它写出了像主人这样粮钱匮尽的人家何止一户!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使主题更典型、更有普遍性。这种“点”——主人的赤贫,“面”——邻人的“已匮”,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的思想性既有深度(点),又有广度(面)。
“钱钱”的迭用,活画出主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哀叹。大大加强了全诗的悲伤色彩,句中“独憔悴”中的“独”不当“独自”讲,而是“唯有”的意思,因为邻人也巳匮,可见不“独”。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主人对钱难得的感慨,唯有忧愁憔悴而已。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这场悍吏敛钱的收场如何,也就不堪言状了。其弦外之音就留给读者去想象,令读者也和主人一起去“憔悴” 了。
全诗仅截取了官差逼租敛税的一个片断,这是当时社会典型的尖锐阶级矛盾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凶残和劳动人民的贫困、怨愤。
诗中主要采用了白描的技法,不以华丽的词藻着色,不设喻少修饰地以“叙述”来代替“描写”,把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这首诗的情节性是鲜明的,情节的发展层层深人。其轨迹是“狗吠”引出“吏来”——吏来逼出主人“出门应'——出门方知吏来“为得钱”——无钱只得“乞请期”——乞请期的结果招来吏“怒”且“尤”——为平息吏怒,只得“旋步顾”——“顾”的结果是“无可为”——“家中”无可为,只好“从邻贷”——“贷”的结果是邻“已匮”——邻已匮,只得独憔淬。诗的情节一环扣一环,步步进逼。其情节虽没有明显的髙潮,但于平淡中见深度。收到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的出色效果。
参考资料:
1、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105-106页 .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唐代。贾岛。出入土门偏,秋深石色泉。径通原上草,地接水中莲。采菌依馀枿,拾薪逢刈田。镊撏白发断,兵阻尺书传。避路来华省,抄诗上彩笺。高斋久不到,犹喜未经年。
小楼朝霁见西樵山。明代。庞尚鹏。宿雨暗郊原,寒阴凄庭户。朝来报新晴,东风捲黄雾。曙色见西山,春晖明深树。中天开翠屏,峰峦尽回顾。屹然比衡嵩,岧峣高几许。欲希谢傅游,济胜惭无具。惟有寥廓心,凭高久延伫。青山不负人,巢由动千古。陇上白云閒,岂识青春暮。纷纷寻芳人,驽马争前路。
陈师道宰乌程县。宋代。王安石。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墟暮今千载,昆云亦一城。本怀深闭蓄,余论略施行。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明代。何允泓。静看世变起徐徐,阁夜挑灯检《七书》。新韵争传《梁父》似,老谋谁复绕朝如。侵凌汉地吾生后,恢复唐边午梦余。双手丝纶江海夜,不知身本是佃渔。¤
家有园池乐寿康,浮云富贵利名场。栏栽药相扬楼美,坛植花王姚魏良。
忘机久结盟鸥社,得意闲观狎鹭塘。提壶挈榼堪游赏,家有园池乐寿康。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 其八。宋代。徐经孙。家有园池乐寿康,浮云富贵利名场。栏栽药相扬楼美,坛植花王姚魏良。忘机久结盟鸥社,得意闲观狎鹭塘。提壶挈榼堪游赏,家有园池乐寿康。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宋代。范仲淹。瑶坛日月静中长,诗思时时逸谢塘。神枕自成仙岛梦,朝衣犹有御炉香。三元秘简侵星奏,五岭灵芽待雪尝。金阙九重留不住,高风何处是严光。
吾年过八十。宋代。陆游。吾年过八十,久已弃朝簪。化蝶有残梦,焦桐无赏音。溪声喧夜旦,野色变晴阴。欲讲平生学,茫然不可寻。
题蔷薇花。唐代。朱庆馀。四面垂条密,浮阴入夏清。绿攒伤手刺,红堕断肠英。粉著蜂须腻,光凝蝶翅明。雨中看亦好,况复值初晴。
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宋代。杨万里。役役催行迈,匆匆过此春。杯翻五湖月,笔扫九华云。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兹游四千里,今日过三分。
省夜。明代。张祥鸢。袅袅明河带苑墙,萧萧乱叶下微霜。风回寒柝沉遥堞,天近疏钟出未央。共过汉庭方贵少,可知颜驷尚为郎。一官无补思田里,岁晏南中橘柚黄。
戊申冬日属西堂石鉴代主长庆临别示此。明代。释函是。十年未弛吾师担,三请深惭居士心。多尔逆撑曹洞水,为余雄据大沩岑。先宗断续宁论后,古道凌夷直赖今。千里临风无别语,瓮头黄叶慎知音。
赠进士王雄。唐代。翁洮。河清海晏少波涛,几载垂钩不得鳌。空向人间修谏草,又来江上咏离骚。笳吹古堞边声远,岳倚晴空楚色高。何事明廷有徐庶,总教三径卧蓬蒿。
题醉渔图。明代。郑鹏。去住一叶舟,卷舒一竿竹。朝从柳岸过,夜向芦汀宿。鱼多不卖钱,村酒换盈斛。鲜脍簇银丝,芳香杂野
朱楼曲。明代。谢榛。朱楼峨峨江之浦,中有美人弄机杼。引领望之路脩阻,鶗鴂鸣兮凋芳杜。我有所怀未敢语,吁嗟归来重延伫。朱楼峨峨江之干,中有美人织素纨。引领望之路险难,鶗鴂鸣兮凋芳荪。我有所怀未敢言,吁嗟归来重汍澜。
题张京尹所献嘉瓜图歌。元代。刘崧。南京五年夏六月,京尹献瓜状殊绝。骈瓞双承雕玉槃,连包并进黄金阙。尹言产自句容县,野老田夫骇初见。一叶连蜷引浑沦,两壶磊砢连葱茜。是日君王御武楼,徵问吏牒趋公侯。星联翠影落丹扆,日射神光浮冕旒。敕令捧至乾清殿,永拟先尝须庙荐。词臣上颂美真奇,画史图形著蕃衍。盛哉圣恩浩如天,民勤物阜宜丰年。小臣作诗纪嘉应,愿继大雅歌绵绵。
如梦令·窗外燕娇莺妒。宋代。赵崇嶓。 窗外燕娇莺妒。窗下梦魂无据。梦好却频惊,不到彩云深处。无绪。无绪。红重一帘花雨。
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 其九。宋代。赵文。刺血题诗寄阿侬,断肠五十五衰翁。此诗到是衰翁到,此血由来与汝同。
重柬云松 其二。明代。蓝智。一日三秋意,诗人入咏歌。五伦兴教化,六义自研摩。僻巷非当路,閒门自养疴。梦回风竹动,疑是佩声过。
夏夜。宋代。陈与义。幽窗报夕霁,微月在屋橑。手中白羽扇,共此夜寥寥。六月天正碧,三更树微摇。缅怀山中景,兹夕感路遥。长啸送行云,可望不可招。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
安福欧阳绍之奉议桃花石二绝句。宋代。周必大。蟠桃一绽岁三千,仙传荒唐未必然。何似此花留巧石,有开无落更长年。
送陈子居。明代。边贡。客子南征寒腊初,朝恩惊拜网罗除。云山独马供愁思,雪路何人问谪居。阳翟县荒空垒峙,武牢关在古林疏。北畿封壤中州接,来岁徵贤有传车。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宋代。黄庭坚。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次郭遐龄所携张安国诗韵。宋代。章甫。早作诸公客,过门竞挽留。忧时心尚壮,怀旧涕难收。富贵来何晚,文章老更优。尊前身健在,不必问封侯。
杂曲歌辞·夜寒吟。唐代。鲍溶。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罗幕画堂深皎洁。兰烟对酒客几人,兽火扬光二三月。细腰楚姬丝竹间,白纻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山下水。唐代。周濆。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游泗州龟山寺。清代。陈璧。龟山寺里访遗尘,铁佛苔封丈六身。追蠡有铭稽甲子,支祈无害念庚辰。渡淮独鸟斜斜日,送客飞花渺渺春。暂倚高风一回首,白云如海正愁人。
虞山访李孟芳。明代。王人鉴。下帆寻旧泊,投暝识岩扉。径寂疑为客,灯明宛似归。随风群木响,欲雨一峰微。无计偕君隐,空嗟握手稀。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宋代。吴文英。一声玉磬下星坛。步虚阑。露华寒。平晓阿香,油壁碾青鸾。应是老鳞眠不得,云炮落,雨瓢翻。身闲犹耿寸心丹。炷炉烟。暗祈年。随虎蛙声,鼓吹稻花田。秋水一池莲叶晚,吟喜雨,拍阑干。
出塞曲。宋代。陆游。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为摧。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长戈逐虎祁连北,马前曳来血丹臆;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清泉茂草下程时,野帐牛酒争淋漓;不学京都贵公子,唾壶麈尾事儿嬉。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吾年逾七十,真欲原春迟。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
题栖云堂。宋代。白玉蟾。高人占断一生閒,长得青山在眼看。棋子纵横星点乱,琴弦戛击玉声寒。无心门掩苔三径,观化庭栽竹万竿。中有玄机人不会,清风明月两丸丹。
寄姑苏刘钦谟史馆。明代。魏时敏。倦翮已投林,清风醒醉吟。江沙粘野艇,楼月照秋琴。泉石盟方固,朝廷恩更深。何时得乘兴,移棹过山阴。
存素堂为钓滩郑璠赋。明代。陈昌。登山莫登兮太行,过峡莫过兮瞿塘。太行羊肠路九曲,前车未倾后车覆。瞿塘风浪高于山,往往能沈舟万斛。何如存素心自足,终岁无荣亦无辱。青蔬种熟五亩园,绿萝结就三间屋。裁夏箨兮为冠,制秋荷兮为服。风姿皎若冰壶清,宁肯纷纷溷流俗。有时醉击土鼓兮歌豳风,有时醒捧洼樽兮饮溪渌。但得安贫随所欲,一任朱门厌粱肉。君不闻吴子胥,功成败越栖会稽。云何竟赐属镂剑,遗尸溅血乘鸱夷。又不闻秦李斯,掀天相业何巍巍。一朝云阳受诛戮,却思上蔡东门时。古来英雄人,得丧尽如此。有功何足云,有势何足恃。但将存素当良田,毌使嘉苗混丰芑。
为陆子齐题杏林春燕图。明代。朱应登。长安三月黄鹂飞,杏花如雪飘人衣。陆郎二十擅文誉,早向甘泉献赋归。琼林日高酒如乳,意气侵凌天尺五。中坐宾僚列上公,教坊细乐呈新谱。君家庆泽叶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孙。蝉联七贵传三叶,儒雅风流在一门。鳷鹊楼前瑞烟起,朝回跃马鸣珂里。甲第还因主得名,都人尽指官为氏。君不见侍郎府前槐树生,中书省里盘石平。昭侯世擅江东美,更有平原入洛京。
同沈守劝农十首。宋代。陈造。共扶翁媪看行轩,亦有娉婷立道边。侵鬓黛眉唇浅注,铅珰匀莹茜裙鲜。
劝学。宋代。张咏。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晨鸡固自勉,男子胡为哉。胸中一片地,无使容纤埃。海鸥尚可狎,人世何嫌猜。勤慎君子职,颜闵如琼瑰。克薄小人事,斯辈真可哀。放荡功不遂,满盈身亦灾。将心须内疚,祸福本无媒。
暨阳书院呈李申耆先生。清代。谢蕙。夫子居官日,循良众所闻。青门仍托业,白首尚论文。濂洛渊源合,诗书甲乙分。自惭才学陋,款接荷殷勤。
题双峰显祖院。宋代。张伯常。暖脉匀青地上苔,拂尘题柱记花开。海风一夜吹山雨,却送春寒入寺来。
游香岩寺 其一。清代。陶澄。取适向林麓,渐闻花气香。沮洳细路侧,宛转临春阳。诸峰纷来前,杖策依重冈。俯视见虎迹,殷忧何能忘。同怀二三人,为我携酒浆。念兹最初地,努力风磴长。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宋代。曹勋。峙玉层水莹肺肝,秉镁风节素岩岩。交河谕旨师无战,榆塞宣恩俗旧衔。成算已功休大树,洞章咏志发幐缄。斯篇疾读林宗意,快甚长风破浪帆。
忆江南 其二。清代。易顺鼎。江北好,少妇也能勤。市远预储新岁酒,家贫不典旧宫裙。髻挽六朝云。
同耿湋宿陆澧旅舍。唐代。卢纶。当轩云月开,清夜故人杯。拥褐觉霜下,抱琴闻雁来。迎风君顾步,临路我迟回。双鬓共如此,此欢非易陪。
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宋代。范成大。乐天号达道,晚境犹作恶。陶写赖歌酒,意象颇沉著。谓言老将至,不饮何时乐。未能忘煖热,要是怕冷落。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閒心灰不然,壮气鼓难作。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日课数行书,生经一囊药。若使白公见,应讥太萧索。当否竟如何,我友试商略。
偶成四绝 其一 芙蓉花。明代。归有光。一自当年谢合欢,不堪常见月团圞。于今生事如秋水,惟有芙蓉花好餐。
善成曲。明代。释宗泐。瞻燎于西,祥焰腾空。惟馔与帛,遄达灵宫。仰慈于玄,祀礼有终。企而眷之,大地真风。
赞历代天师·第三十二代讳守真字遵一。宋代。白玉蟾。鹤颈龟腮骨已仙,星坛长啸诵琼篇。自从阙下归仙后,一枕清风几万年。
太谷月夜书怀。明代。谢肃。太谷孤城据太原,城头树影落秋轩。月明对酒夜三五,家远将书路四千。宇宙苍茫身暂寄,河山盘郁梦相牵。太平有荣谁能献,注目汾亭重慨然。
乱雨分秋,浓烟护晚,望远极目偏赊。万顷琉璃,广寒何处,浮云捲尽还遮。
叹杨柳为侬憔悴,蟋蟀为侬凄戚,催寒几阵,西风空庭,湿尽寒沙。
西平乐 久雨,中秋见月,因忆去年虎阜胜游,用周清真韵。清代。邹祗谟。乱雨分秋,浓烟护晚,望远极目偏赊。万顷琉璃,广寒何处,浮云捲尽还遮。叹杨柳为侬憔悴,蟋蟀为侬凄戚,催寒几阵,西风空庭,湿尽寒沙。试问琼楼瑶阙,当此夕、何事使人嗟。啸呼风伯,招寻月姊,桂魄飞来,素影横斜。从今愿、分餐玉屑,长驾金枢,更自左持欢伯,右把婵娟,好待冰壶濯蕣华。回忆芳时,兰舟同舣,画阁双凭,舞罢霓裳,景色溶溶,教人好觅伊家。
利国驿道中大风。明代。饶与龄。初涉彭城道,清明景色芳。梨花白灿灿,柳叶绿行行。远岫云中见,孤村埃外藏。春风亦不恶,暂释利名缰。
张元易迁上林苑丞访其别署偶作。明代。欧大任。故人张仲蔚,斋馆学逃禅。岂薄汤官小,偏閒苑监年。树萩犹济上,司竹似淇边。简出常封印,清歌不废弦。薮连钩盾署,餐给水衡钱。颇足沽燕酒,相从一醉眠。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宋代。司马光。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阙然久不见这美,率意共往初无期。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夸绮罗。按弦运拨惊四麻,当今老手谁能过。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已闻啄木趋,又闻啄木歌。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怀。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知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悉都掷置。太学餐钱月向何,客来取酒现醒醉。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七。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翚珩焕采,趋节风韶。陟降墄陛,奉将英瑶。辟道承薰,嫔仪扬翘。是敬是祗,德音孔昭。
梅花集句 其一一二。金朝。李龏。南枝先暖北枝寒,便领东风到世间。宝髻斜簪光照座,暗香终不似孤山。
锦带花二首。宋代。杨巽斋。鹄袍换绿契初心,旋赐银绯与紫金。堪念纷纷名利客,对花应是叹侵寻。
与致道约游阳华寻以雨阻追和山欲集中岑公涧。宋代。李长庚。阳华妙处吾能说,泉响风摇环佩声。定是山灵嫌俗驾,电光制过雨如倾。
和吴侍郎留题北楼。宋代。宋庠。疾间勤勤解郡章,北楼舒啸寄徜徉。山围轩后乘车野,水接尧民洗耳乡。拂衽风头迎爽籁,压林霞尾送残阳。冶城极望虽高世,争奈临秋鬓未霜。
德源城。清代。牛焘。妇德自生成,讵假蒙渠旌。蒙渠今无土,慈善独有城。孤城落日荒烟屯,坏堞颓垣不复存。空山杜宇啼残血,西风寡鹤唳秋原。此城自昔涸无水,物换星移屡迁徙。谁知德慧有真源,旧城新城同不死。狡哉蒙渠善悔后,明识妃名传不朽。德源肇锡虽自仇,德源之称盈人口。我闻李毅有女名云秀,父死保城殄夷寇。至今人称天女城,德源无乃辉先后。成败讵足论英雄,忘仇负义真遗臭。更有阿南夫死身自焚,名先宁北青史闻。星回六月燃松炬,南与北与说纷纷。不列寒食禁烟火,义取光焰烛滇云。我来邓赕考前志,父老犹能谈遗事。四诏同冤松明楼,铁钏约臂何其智。舁归窀穸妃之仁,守城誓死勇且义。四德既具四维张,焉用城头树灵帜。夫人城今安在哉?德源名桥为妃识。德源桥下沵苴江,千载源流永不匮。
赠邵次杨。明代。黎瞻。半分吟席对韩侯,行遍吴山更楚丘。清影袭人连夜月,放怀忘我在江鸥。孤琴本是朱弦调,湖水仍分阆苑流。何处高峰凭人望,白云千仞锁金牛。
早发临川经回龙寺少刻因观李供奉壁画须菩提。宋代。刘弇。黎明出故垒,得此空王宫。结庐知何年,十里峦冈重。居然谢埃
小游仙四首 其三。明代。张羽。朝游碧海不骑鱼,凤引霓旌鹤引车。吟得《步虚》谁解和,归来闲倩少霞书。
答刘和州禹锡。唐代。白居易。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荔支诗 其十。明代。释今无。石亭新结画桥东,夏日生涯树色中。翡翠入林人不见,啄残数颗喙先红。
长安夜雨。唐代。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宋代。苏轼。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愁客倦吟花以酒,佳人休唱日衔山。共知寒食明朝过,且赴僧窗半日闲。命驾吕安邀不至,浴沂曾点暮方还。
小车六言吟。宋代。邵雍。昔人乘车是常,今见乘车仓皇。既有前车戒慎,岂无覆辙克庄。将出必用茶饮,欲登先须道装。轸边更挂诗帙,辕畔仍悬酒缸。轮缓为移芳草,盖低因碍垂杨。水际尤宜称审,花间更要安详。朝出频经履道,晚归屡过平康。春重纵观明媚,秋深饫看丰穰。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金谷园中流水,魏王堤外修篁。静处光阴最好,闲中气味偏长。所经莫不意得,所见无非情忘。或见农人拥耒,或见蚕女求桑。或见蘼芜遍野,或见蒺藜满墙。或见荆棘茂密,或见芝兰芬芳。或见鸡豚狗彘,或见雕鹗鸾凰。恶者既不见害,善者固无相伤。华岳三峰岌嶪,黄陂万顷汪洋。不为虚作男子,无负闲居洛阳。天地精英多得,尧夫老去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