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昂小景 其四

子昂小景 其四朗读

晴阳破岚暝,水色当春和。如何异人境,而有樵者歌。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朗读
()

猜你喜欢

石田茅屋。老去安耕读。门外春风芳草绿。容我倒骑黄犊。

前村风雨催归。垂杨吹断柔丝。两手按翻箬笠,一身抖乱蓑衣。

()

雨霁苍龙阙,月明虎豹关。虚阁遥闻清漏,鸟宿禁林安。

左掖金铺半启,西内钟声初动,玉殿上香还。草承瑶佩湿,花映鹤袍丹。

()
莫怪年时爱道装,姓名久已隶空王。
六时自礼莲花漏,每日亲拈印字香。
诗景天和邀客和,衡门草长与人长。
夜灯点罢仍朝梵,静业山中也觉忙。
()
平生碌碌本无奇,况是年垂九十时。
阿囝略如郎罢老,稚孙能伴太翁嬉。
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
一笑不妨闲过日,叹衰忧死却成痴。
()

()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

献岁在商州,依然想旧游。
前年捧玉册,此日对珠旒。
御酒尧樽畔,仙韶舜殿头。

()
金规印遥汉,庭浪无纹。
清雪冷沁花薰。
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
西风骤惊散,念梭悬愁结,蒂翦离痕。
()

照水月娟娟。小姑妆镜初悬。碧桃花发翠帘前。残香犹袅斜烟。

露湿旌竿铃带重。隔云神女相送。绣袂天风吹动。淩波归去如梦。

()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
东城少僧寺,赖此堪寄迹。
独往路不迂,尝来意还适。
暖风逗莺花,宿雨滋燕麦。
不有高闲徒,凭谁话今昔。
()

林间风瑟瑟,山上雨霏霏。荒径三家集,疏林一鸟归。

天寒云惨淡,江迥树依微。长啸青阴合,弹冠白羽飞。

()
小雨沾秋旱,清曦霁晓氛。
山留归壑水,风送过江云。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
高僧似相喜,茗饮话殷勤。
()
秀汝清旴数舍中,系匏名谒竟难通。
只知俗吏隆官业,不意高文有古风。
朝请待趋天屏北,家园归省浙江东。
远民利害闻应热,早晚嘉谋沃舜聪。
()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
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
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

廿年作客黄金台,有婿乘龙今归来。忽念远嫁向东越,萧然忍对残冬雪。

此时我何忆,所忆母与兄。相望不相见,两地难为情。

()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
吊兴亡、遣恨泪痕里。
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
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
既是伏爪藏牙,不用三头六臂。
只图梦里惺惺,任疑大虫瞌睡。
()

昔年今日渡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

()
清风索我吟,明月劝我饮。
醉倒落花前,天地即衾枕。
()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影落齐燕白,光连天地寒。
秦碑凌绝壁,杖策好谁看?
()

支离无奈度韶光,一日浑如一岁长。却恨黄泉音讯杳,空挥双泪断愁肠。

()
短髯怀古,更文游台上,秋生吟兴。
闻说坡仙来把酒,月底频留清影。
极目平芜,孤城四水,画角西风劲。
曲阑犹在,十分心事谁领。
()

忠义曾书宋两都,一时直笔共描摹。万方顺逆苍天在,遗臭难称莽大夫。

()
涛翻浪溢。
调停得、似糖似蜜。
试一饮、风生两腋。
更烦襟顿失。
()

一烬绵山见未能,至今闻说总堪矜。尧庭自合栖巢父,汉室何妨傲子陵。

肉食土茅遗割股,蛰蛇风雨愤龙升。君臣义分嗟何及,禁火千山俗尚仍。

()

一节琅玕开大斗。斟汝满春酒。金老饱风霜,磨用阴山,玉爪清光透。

龙公早向罗浮取。光怪像灵寿。叶大似芭蕉,倦作荷筒,更可娱黄耇。

()
鄞江秋晚忽成春,况有台星作主人。
去去高携古刀尺,二千年运续芳尘。
()

新擢京司秩,初旌幕府贤。少年裁美锦,昼日抚鸣弦。

山好当衙际,云閒至榻前。庭中无一事,时问岳僧禅。

()

吊江为处士。

()

乘和荡犹豫。
此焉聊止息。
连山去无限。

()
()

归来厩马踏堤沙,回首彤楼路渐赊。
遥想禁门金锁合,一庭月浸紫薇花。

()
功成刻楮谩三年,技拙空惭不可传。
晚事韩门称弟子,终期幕府颂燕然。
相看霜干寒犹在,未许兰膏明自煎。
祭灶乞邻端有志,只愁多指费囷廛。
()
别驾联镳喜在坰,不妨修禊继兰亭。
雅知社结池莲白,况复诗成水荇青。
问讯梅花才半树,渐看柳絮又浮萍。
风光流转须时赏,烂醉从今莫放醒。
()

满眼江湖驰羽檄。故园乱后归难得。归去更怜三径窄。

溪水碧。编篱锦树秋花织。

()

吾闻橘中老,颇恨愚人摘。戋戋一幅绡,有此四仙迹。

从今固蒂术,一枰三尺璧。昼梦或惊回,耳边如搏击。

()

双鱼消息五湖还,玄晏先生尚闭关。人候小车乘下泽,书成残草寄名山。

江南烟月参差际,淮浦风云澒洞间。尺素怀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

昨日新花红满眼,今朝美酒绿留人。

更宜明月含芳露,凭杖萧郎夜赏春。

()

和气须欢伯,开颜只孔方。世情如苦海,件件可鬨堂。

()

湘山宜竹天下知,小者苍筤尤繁滋。冻雷破地锥倒卓,千山万山啼子规。

子规声里羁愁偪,有客长安归不得。北风吹梦落潇湘,晓侍金闺泪沾臆。

()

独坐看花枝,无言双泪垂。痴婢不知意,问我心恨谁。

()

六月一滴不沾土,连夜淋漓独何苦。红蕉碧梧语叶上,黄茅屋漏那能补。

鸡鸣嘐嘐天欲曙,况乃萧条在羁旅,吁嗟恨尔之秋雨。

()

高台倚青嶂,下顾城郭间。茅居散花竹,雨馀春意閒。

相将理农务,朝耕暮来还。寄言长民者,勿使惠爱悭。

()
万山蟠兮有宅一区,吁嗟吉士兮心古而色愉。
平生激烈兮谈忠义之事,求师教子兮必有道之儒。
流德谊兮鼎鼎,浸策足兮功名之途。
引壶觞兮自适,玩日月之双车。
()

腊尽春回际此辰,异乡烟景又重新。山承暖日将舒柳,面拂寒风尚畏人。

凤历争看新节序,龙钟愧说老精神。相思南国今宵梦,策杖西溪路不真。

()
朝三亦可不必怒,角左几何乌用争。
不多不少饭一龠,无败无成棋半枰。
()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
邱壑岂遗物,市朝宁污尘。
士当明大节,天下弃斯民。
玉笥游仙梦,浮云阅世身。
襄阳独耆旧,他国顾无人。
()
过雨收残暑,西来水似天。
秋风生柁尾,明月落尊前。
惨澹依山寺,欹斜下濑船。
清歌不成调,思尔枕书眠。
()

风流推二陆,蕴籍想诸王。虎阜春犹在,兰亭草未荒。

徘徊南陌女,半学浣纱妆。客思秋偏好,蒪鲈兴不忘。

()

愚公移叠嶂,神助到盘洲。细问昭亭路,今非风马牛。

()

春正迟,晨尚冷。水咽辘轳金井。深闺少妇不如愁,日对碧纱烟影。

燕掠画檐油幕静。红药翻阶瞑。东风杂引佩环声,一抹双眉慵整。

()

牡丹未及开时节,况是秋风莫近前。

留待来年二三月,一枝和露压神仙。

()

宵爨悬釜星,晓光落窗牖。
乌鹊如谄人,贺语亦交口。
收书白氍毹,青山并还旧。

()

晓日压重檐。斗帐犹寒起未忺。天气困人梳洗倦,眉尖。

淡画春山不喜添。

()

宝篆烟消香已残。婵娟月色浸栏干。歌喉不作寻常唱,酒令从他各自还。
传杯手,莫教闲。醉红潮脸媚酡颜。相携共学骖鸾侣,却笑庐郎旧约寒。

()

景萧索,迤<辶里>秋光渐老。隐隐残霞如黛扫,暮天阔烟水迢迢。数簇黄花

开烂漫,败叶儿渐零零乱飘。无聊,绿依依翠柳,满目荒芜衰草。

()
轮囷香事已,郁郁著书画。
谁能入吾室,脱汝世俗械。
()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
千林一夜散琼瑰,莫诮亭前春后梅。
未入纷纷红紫队,不忍国是雪中开。
()
九日春阴一日晴,回塘闲院惬幽情。
小鱼出水圆纹见,轻燕穿帘折势成。
今日掩关真佚老,向来涉世亦遗名。
巡檐更有欣然处,新笋初抽四五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