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静无事,颇赖酒尊浓。醉里愁能薄,归来兴不空。
深杯从妇劝,频顾觉儿聪。怪底陶彭泽,田多种秫功。
饮酒 其一。明代。李舜臣。终朝静无事,颇赖酒尊浓。醉里愁能薄,归来兴不空。深杯从妇劝,频顾觉儿聪。怪底陶彭泽,田多种秫功。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云山万里图。宋代。周密。山无重数水无边,浩浩春风万里天。老矣少文空有志,披图闲续卧游编。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一曰秋菊。元代。方回。陶公爱菊满园秋,甚欲持醪竟靡由。世事重华那复尔,无钱更觉少陵愁。
十日发祁阳。宋代。项安世。自矜重九苦吟处,写出浯溪真画图。安排秀句待石鼓,指点江神迎彩橹。小雨已休朝复作,寒流忽涨夜仍枯。篷声瑟瑟滩声滑,应伴先生著句无。
次韵陆承之寒夜有怀。宋代。陈深。壮志寥寥在,流年冉冉催。寒灯和梦照,暗雨挟愁来。白雪词难和,青山首重回。夜兰浑不寐,慨想陆机才。
清远峡。明代。钟晓。五十年来几系舟,宦途奔逐苦淹留。登临剩有归山志,信宿能无去国谋。台榭纡回参帝子,碑文斑驳识猿猴。乾坤老我耽佳景,此地还应续胜游。
夜泊。宋代。陈昂。此地知何处?扁舟系小亭。孤村低卧水,野屋大于瓶。却少犁锄乐,尚余锋镝腥。白头万里客,仰愧老人星。
复窃祠禄示儿子。宋代。陆游。得饱不啻足,闭门还读书。翁犹羹不糁,儿固食无鱼。衮绣曷加我,箪瓢常晏如。人生随所遇,勿替此心初。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苏瀛。天作名山满世间,洞霄毕竟出尘寰。达翁不问长生药,高兴惟通九锁关。愿学坡仙游赤壁,肯如谢老陟东山。羽人能重来贤裔,杖屦相陪一日闲。冉冉云根手可采,天然泉石故相参。仙家永日元无夜,虚室冷风每自南。賸办芒鞋寻隐躅,更从羽士纵玄谈。真空不在多言论,学道何如啖蔗甘。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宋代。喻良能。屯云初解驳,晓日有晶辉。城郭红尘软,江湖春水肥。小舟浮绿净,芳径步熹微。起我故山思,多惭未拂衣。
鸡鸣。清代。钱澄之。冬已过半夜偏长,愁人不眠独在床。寒鸡拥翰不肯叫,老鸱得气山头啸。山头有虎伺人行,伥鬼骑虎学鸡鸣。鸡在墙根鼓两翅,欲鸣不鸣时未至。村南村北闻犬喧,鸡未三唱勿出门。窗前山鬼太无赖,低头树下学人拜。遥遥古寺打钟声,一声一拜声声惊。鸡鸣一声天下白,千状万态从此灭。
送表弟下第南归。清代。张印。南风吹面夏云凉,绿阴满地槐花黄。鸣蝉声里人怀乡,宝剑且愿腰间藏。平田麦熟烟漠漠,前有斑鸠后黄雀。驱车直下黄金台,转瞬明春献赋来。百年人事率如此,暂蹶霜蹄未为耻。白发萧萧正倚闾,归省晨昏胜甘旨。云胡不乐心如毁。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镜奁小。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絮云未巧。梧韵露井,偏借秋早。晴暗多少。怕教彻胆,蟾光见怀抱。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紫箫天渺。又露饮风前,凉堕轻帽。酒杯空、数星横晓。
绕佛阁(黄钟商与沈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宋代。吴文英。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镜奁小。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絮云未巧。梧韵露井,偏借秋早。晴暗多少。怕教彻胆,蟾光见怀抱。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紫箫天渺。又露饮风前,凉堕轻帽。酒杯空、数星横晓。
和李相公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唐代。刘禹锡。暂别明庭去,初随优诏还。曾为鹏鸟赋,喜过凿龙山。新墅烟火起,野程泉石间。岩廊人望在,只得片时闲。
霜天晓角(题九里驿)。宋代。吕胜己。晓来风作。病怯春衫薄。郭外溪山明秀,红尘里、自拘缚。村酒频斟酌。野花偏绰约。十载人非物是,惊回首、梦初觉。
宿香山阁。唐代。贺朝。暝上春山阁,梯云宿半空。轩窗闭潮海,枕席拂烟虹。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一闻鸡唱晓,已见日曈曈。
纪怀并引 其五。明代。温纯。庄皇初践祚,首重言官路。徵书罗四方,召从诸彦后。左掖拜夕郎,白简容敷奏。一时颂恭默,纳约无庸牖。渊哉尼父言,无为真圣度。升遐胡太蚤,遗弓泣宇宙。
次韵石用之易安斋。宋代。张嵲。尘缨脱得片时闲,未见弥天释道安。薜荔半崖双屐齿,沧浪何日一纶竿。地能容膝皆堪处,心对回光未易看。试问老僧安底事,不知人世有悲欢。
山寺看桃。宋代。赵希迈。无数桃花傍水栽,水边新架佛亭台。不因桥畔僧相接,只道玄都观里来。
化城阁。宋代。王安石。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锺声。百里见秋毫,构云有高营。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像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大江蟠镶根,旋流自成浪。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回自。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拥掩难恕宥,意欲铲叠嶂。登临独无语,一望一怊怅。忽忆少年时,孤屿坐题诗。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
和李蓝溪梅花韵。元代。黄庚。南枝开遍北枝开,祗恐飞香落砌苔。踏雪诗人应癖好,杖藜日日为诗来。
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宋代。叶适。我生海旁州,古言江来铺。力浮万顷尽,坐识一溜初。之子酌彼源,绀洁玉斗奭。雅韵舒烦忧,逸驾陵趦趄。咏归有何意,岂亦歌风乎。湛湛游无梁,滔滔济无桴。纵横洄伏中,暮齿将焉需。三间始开闢,十亩终耘锄。东西两庄舍,兄弟相譍呼。缅哉趋前规,更作却后图。顾思曲肱乐,一身匪求余。我独无家归,羡子镌自迂。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五十四。清代。蒋士铨。所事俱停妥。挂帆天、澄江如镜,好风移舵。略现乌纱红袖影,才异鸱夷一舸。有篷底、比肩忍坐。笑对明妆理琴瑟,画秋山、两笔青斜亸。小姑髻、并倭堕。心情比较来时可。到慈闱文宛一对,金萱一朵。却趁春来郎及第,镜里芙蓉阿傩。要一品、朱衣双裹,只合移家红软住,待贤妻、问漏卿卿我。曳鱼佩、向青琐。
寿太师益公 其九。宋代。洪适。不论南北与西东,道路歌谣触处同。要识太平真面目,丰年长入颂声中。
鸦种麦行。宋代。苏轼。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同林参知游岘山逸老堂。明代。游朴。东风已满岘山堂,并辔寻芳客思长。逸老何年遗杖舄,怜春是处有壶觞。林间疏磬传清梵,草际丰碑卧夕阳。故国菟裘浑未卜,他乡风物且徜徉。
诗一首。南北朝。王素。虚碧中藏白玉京,梦魂飞入黄金城。何时再步烟霄外,皓齿仙童已扫厅。
马上闲吟七首 其四。清代。施补华。部落零星绕涧冈,朝朝膻肉与酸浆。浮生不及随阳雁,犹傍江湖食稻粱。
送刘子和教授赴赣州兼简府主洪景庐二首。宋代。周必大。藉甚书诗帅,中和正尔歌。人留河内寇,帝念禁中颇。余事裒丁志,多闻重乙科。固无官长骂,解使客毡多。
八月十四日对酒。金朝。边元鼎。梧桐叶凋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水。金杯泻酒艳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金波谈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玻璃无限月光冷,澒洞一色无纤颖。清风飒飒四坐来,坎入羲皇醉中境。醉中起歌歌月光,月光不语空自凉。月光无情本无恨,何事对我空茫茫。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间世人月。一杯美酒蘸清光,常与边生旧交结。亦不知天地宽与窄、人事乐与哀,仰看孤月一片白,玉露泥泥从空来。直须卧此待鸡唱,身外万事徒悠哉。
大慧禅师赞。宋代。释绍昙。薰风南来,凉生殿阁。诸佛出身,开口即错。错错,赢得衡梅十七年,驴前马后无归著。
渔家傲 赠道友。金朝。王哲。这个王风重拜见。珍珠水饭诚堪羡。盈腹充肠白气显。白气显。今朝专问梨花片。有说之时开一遍。无言对后馨香善。满树高高真玉现。真玉现。月明正照清凉院。
杂感。宋代。陆游。病卧践衰境,躬耕归故园。怒蛙号废沼,妖鵩啸荒村。里巷鱼餐薄,坊场黍酒浑。相逢欲话旧,意极转忘言。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唐代。李中。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宋代。林同。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挽吴总干二首。宋代。李曾伯。夙托弥甥列,常怀范叔寒。门阑多厚盼,樽俎有余欢。衣笥袍犹恋,书邮墨未干。官身羁执紼,清泪为君弹。
暮鸟投林和张明教 其一。明代。袁宏道。雾卷复烟披,嘈嘈话许时。大都寻故侣,莫是拣高枝。半岭云千态,疏林月一规。夜寒风袅袅,归梦在天池。
孙氏池亭得小字。宋代。董英。冥冥造化意,似见元气兆。不然此中石,诡怪安能了。刻划如为人,幽奇若争巧。虎卧溪势长,龙存鼎形小。诛茅得此地,胜概纷夭矫。东南引一水,又出人意表。泻溜无冬春,漰奔极昏晓。跳波骇潜虬,溅珠湿飞鸟。主人去城市,崖谷情悄悄。涧户云溶溶,山窗风袅袅。孤城重颜谢,柱史才江鲍。共美崖壑游,题诗石林杪。
望梅花。唐代。无名氏。死生于身最大。从来与我为害。饥则求餐,渴而索饮,寒来又寻衣盖。好难捱。昼夜相随,殃得我来忒杀。舍了娘生皮袋。分付了两家自在。行则穿云,倦则卧月,游戏太虚无碍。甚轻快。捉住风轮,跨神熬、遍超
西园对雨。明代。薛蕙。漠漠春阴黑,连朝卧小园。野花川上落,水鹳雨中喧。衣裌身犹冷,看书眼欲昏。不堪逢寂寞,倚仗有清樽。
杂兴 其五。明代。李云龙。昔有虫沙主,黄龙咤真符。遥遥翠微间,锄云建名都。歌舞未及终,敌兵已在途。五马朝洛京,身竟为死俘。
邀君欢,劝君酒,南山月上大如斗。座中谁者苦思家,举杯忘在天之涯。
傥来富贵恨不早,提壶且乐风光好。多疑黄河之水天上来漫漫,饮如渴骥奔驰千里临急湍。
友人下第客中,邀为长夜之饮,即席口号慰之。清代。缪烜。邀君欢,劝君酒,南山月上大如斗。座中谁者苦思家,举杯忘在天之涯。傥来富贵恨不早,提壶且乐风光好。多疑黄河之水天上来漫漫,饮如渴骥奔驰千里临急湍。君醉歌,我醉舞。醉歌金石裂,醉舞鸾鹄举。鸾鹄一举千万里,蠢蠢浮浮尽眼底。劝君酒,邀君欢,东方日出圆如盘。
贺新凉 旅况自遣,用雪客秋水轩倡和词韵。清代。徐釚。双鬓萧骚卷。金台侧、旅魂空飏,病魔难遣。只立低徊形共影,况是烛花垂泫。提别绪、春蚕蒙茧。开箧鲛绢浑似锦,裹相思、珠泪成深浅。离恨锁,眉难展。五陵年少都通显。叹狂生、胡琴击碎,唾壶敲扁。昨夜邯郸曾入梦,惊断寺门荒犬。犊鼻裤、何时其免。饱杀侏儒臣饿死,怪秦皇、不尽烧坟典。肠欲断,西风剪。
答惟学宗侯。明代。卢龙云。见说南州榻屡悬,喜传新咏思翩翩。汉庭宗学推刘向,禹穴奇游慕马迁。胜事花间邀彩笔,尘心竹外涤流泉。惭余潦倒遭时晚,鞭弭词场藉汝先。
送燕山杨文周之汾州教授。元代。张翥。关河迢递入汾阳,暑雨初收陌树苍。名士多为文学掾,此州今有状元坊。雁来霜塞秋声急,鸟去烟台野色荒。试问西河读书处,因君石室重辉光。
风流子 京华。明代。韩邦奇。京华佳丽地。风光好、难解故园思。况洛苑云山,渭滨花柳,安排春色,日待人归。金台下、数声青燕语,几点白杨飞。唤起庾愁,惊回楚梦,不须秋到,便想鲈鱼。虚名和虚利,中何用、苦苦为这栖迟。那黄粱易熟,白驹难羁。教旅魂无著,乡心如碎,昼长人远,且饮芳卮。最是不堪消遣,午醉醒时。
令人生日以画十六大阿罗汉为寿仍作三颂以祝长年 其二。宋代。韩驹。数枝西国芬陀利,一瓣南天波律香。持作诞辰罗汉供,愿如罗汉寿无央。
秋兴。宋代。邓允端。轻烟漠漠锁晴岚,野水溪边小驻骖。日暮征鸿落何处,似将风景过江南。
拟回文四首 其三。金朝。萧贡。风幌半萦香篆细,碧窗斜影月笼纱。红灯夜对愁魂梦,老尽春庭满树花。
叔问见和寄彦文绝句过蒙推借谨次韵奉酬二首 其二。宋代。程俱。新雏初引啭黄鹂,松径桃蹊到习池。坐阅四时如镜像,此中无利亦无衰。
五月五日雷雨时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赋。明代。梁有誉。卧病长安愁毒热,雨来爽气满乾坤。西山雷过蛟龙斗,北极云垂海岳昏。万里乡心还促膝,百年风物谩开樽。彩丝艾叶随时俗,弹剑酣歌怆客魂。
醉花阴 其四 虎丘看梅。清代。吴绮。千里莺花山压翠,容易留人醉。今古不多时,几度笙歌,浪把东风费。画船载酒文章会,替却繁华累。一树一倾杯,花落杯中,细嚼春冰味。
八声甘州 端午。清代。顾贞观。恁喧阗那得怨魂酬。罗绮照中流。问谁乘片舸,笔床砚匣,冷处夷犹。别是沅湘风味,都不混葵榴。独向烟波外,占取清秋。当日芙蓉湖上,正水嬉初散,杜牧空留。忽催归暮雨,小泊近朱楼。最难忘、风灯零乱,乍隔船、惊见几回头。伤离绪、彩丝千结,嘱咐亲收。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其十三。元代。张昱。勤政楼中夜正长,上皇西望转凄凉。侍儿惟有红桃在,一曲凉州泪万行。
吊五木。宋代。文天祥。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则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我作招魂想,谁为掩骼缘。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重泉。
如梦令。宋代。胡铨。谁念新州人老。几度斜阳芳草。眼雨欲晴时,梅雨故来相恼。休恼。休恼。今岁蕊枝能好。
送春二首 其二。宋代。李光。群花落尽柳绵飞,陌上游人去渐稀。今日江津送春去,明年还向柳梢归。
思越人。宋代。贺铸。怊怅离亭断彩襟。碧云明月两关心。几行书尾情何限,一尺裙腰瘦不禁。遥夜半,曲房深。有时昵语话如今。侵窗冷雨灯生晕,泪湿罗笺楚调吟。
元日饮用韫宅遇雪兼赴刘工部之约 其二。明代。余继登。故人交如兰,故人酒为薏。交深酒更佳,何妨为君醉。
闲上人览众亭。宋代。洪适。篮舆行尽白云层,来款禅居得小亭。乱石引泉归曲涧,寒风吹雨过中庭。四旁野色朝昏别,一览岩姿远近青。宴坐蒲团作何想,光阴不复问尧蓂。
拟古。明代。杨慎。上山采交藤,下山逢老翁。发白颜转少,疑是古韩终。此翁何所居,乃在深山中。左右猿狖穴,前后虎豹丛。风云径路绝,人迹那能通。问年不肯荅,长啸气何雄。翩然轻举去,策杖如飞鸿。
归崑山省亲别太学同舍。宋代。郭章。也知随俗调归策,却忆当年重出关。岂是长居户限上,可能无意马蹄间。中原百甓知谁运,今日分阴敢自閒。倘有寸功裨社稷,归来恰好试衣斑。
采松歌 其二。明代。霍与瑕。硕人在上,雍雍默默。凡我友生,秉硕人之德。执豆献觥,鞠躬磬折。步武趋跄,有仪有式。硕人燕喜,亦酬亦酢。
读书楼作。宋代。王琮。近来闲过日,幽事颇相关。远树开晴书,归云当晚山。宦情随处薄,诗稿逐时删。骨若无仙分,何因住此间。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射义习射于泽。宋代。袁甫。蓬矢桑弧男子初,泽宫试事翼如趋。采蘩盈耳皆音节,盛乐何消待大雩。
次韵丘以道。元代。许谦。汲汲时能几,蘧蘧梦未醒。自怜头染白,谁解眼垂青。心事沾泥絮,生涯逐浪萍。何人可私淑,诸老渐彫零。
二狱山。宋代。杨备。雷霆号令雪霜威,二狱东西锁翠微。彷佛酆都丛棘地,岩扉应是古圜扉。
满江红 寿侯兹泠六十。宋代。张夏。紫气东来,常管领、兰亭金谷。交到老、几人君子,岁寒松竹。指腹尽教容百辈,挥毫奚啻倾千斛。任纷纷、轻薄少年场,浮云目。也不跨,扬州鹤。也不问,中原鹿。但传经膝下,杜门雌伏。何氏已推山大小,阮家休问居南北。倚青藜、缓步映山河,红桥曲。
都梁八首。宋代。陈造。关塞凄凉处,青徐指顾边。如何汉正朔,不尽禹山川。将略轻三捷,天威重万全。诸公不愒日,老子判留年。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朋党论。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