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杂咏朗读

既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章江昨夜雨,送我过扬州。

张旭

张旭(约685年—约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朗读
()

猜你喜欢

独卧空房思有馀,茂陵憔悴旧相如。病来自觉逢迎倦,客至从嗔礼法疏。

风约黄尘凝砚沼,雨催青草上阶除。读君诗罢还成句,枣笔藤笺试手初。

()

九土昔沦垫,八方抱殷忧。哲王受《洪范》,群物承天休。

源委有所在,勤劳会东州。稽山何峻极,清庙居上头。

()

独坐日将夕,凄凄风雨秋。
寒灯照孤屋,欹榻拥疏裘。
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

()
巘谷窈幽深,映发杉松嘉。
击钵半乔木,烧香乱烟霞。
穹林擢峭壁,搀竦回环遮。
四合山复山,泉籁音响哗。
()
畴昔偕兹役,维予暨汪子。
我从中道还,子亦废然止。
汪子行茕茕,念之心欲死。
重来复同归,依然吾与尔。
()

展春风图画,恍人世、有神仙。爱手捻荼蘼,香间韵远,亸袖垂肩。

东邻几番亲见,意丹青、无地著婵娟。杏脸红生晓晕,柳眉翠点春妍。

()

红裙族雕筵,一醉当鲸吸。
使君若问余,为道贫彻骨。

()

盘石垂萝即是家,回头犹看五枝花。

松间寂寂无烟火,应服朝来一片霞。

()

三朝旧德剡方腾,四姓高门代并称。人向隐君夸晚节,我于循吏表中兴。

无书新沓交从在,有子蓝田价转增。赐觐宫花分露掌,传家谏草挹风棱。

()

所立共寒苦,平生同与游。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天淡沧浪晚,风悲兰杜秋。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

()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
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

韩郎香尽诸缘绝,坏衲篝灯供佛熏。乞与纸衾绵样暖,撩教醉里梦纷纭。

()

案上一琴书数卷,不须此地有笙歌。
厌居市井观天小,喜到君家见月多。
叶满地飞随步履,鹤於人熟听吟哦。

()
久病身犹困,闲游性已成。
未停汤熨事,即理水云程。
投宿忘街陌,论交失姓名。
醉怜花坞好,恐是牡丹坪。
()

长安三千里,喜行不言永。清路黄尘飞,大河沧流静。

更怀西川府,主公昔和鼎。伊郁瑶瑟情,威迟花骢影。

()

去岁衡寒赴辟时,感君骑马远追随。
一春不得梅花信,万里空题薤露诗。
小简佩壶邀士友,大铛煮粥活流移。

()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晚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

怡神时高吟,快意乍四顾。村深啼愁鹃,浪霁醒睡鹭。

书疲行终朝,罩困卧至暮。吁嗟当今交,暂贵便异路。

()

恨桃花,憎柳絮。何事春来,浪逐东风去。邂逅从君花下语。

无那情痴,梦里还凝伫。

()

水涨官河远,西风去棹轻。
四山犹暝色,万木尽秋声。
村近闻鸡犬,天寒忆弟兄。

()

流星大如斛,流星大如斗,隋家天子下殿走。君不见,郑家天子持羊干,夏家天子入牛口。

()

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
寒村宿雾临幽径,废苑斜晖傍短墙。
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
年来病肺疏杯酒,每忆龙山似故乡。
()
两间陋屋牖经锄,经是心明锄是蔬。
种果始初花可玩,绕墙藤蔓实堪储。
若能栖止身为凤,何必奔驰食要鱼。
人见此间无五亩,谁知艺圃本宽舒。
()

乱莺啼破红云热。误他浓睡花时节。不拆画秋千。春人谁耐閒。

缃桃攀未尽。暗里朱颜损。教合玉韡笙。双成听不听。

()

轻软舞时腰。初学吹笙苦未调。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暗举罗巾远见招。
痴騃一团娇。自折长条拨燕巢。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

()

玉津驰马柳风斜,雨急金鳞走御沙。
南亩农民望新霁,不劳云意苦相遮。

()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吏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备至。遥实买杖,而鬻杖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通随州,而大洪杀人之罪遂败。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
西风学得不风流,每怪衰逢末伏秋。
一陈清风吹醉帽,故教人见老人头。
()

三里五里沙路平,一番两番溪雨声。
无奈春风动人处,紫荆青李满林生。

()
平湖近西垣,杖屦可以游。
偶从大夫後,不往三经秋。
盎中插蒲莲,菱芡亦易求。
闭门具樽俎,父子相献酬。
()

君不见淮阴彻侯未得志,胯下从人真短气。
漂母以食拱而前,心许王孙当富贵。
又不见文叔宏时,大树将军身从之。

()
小雨病良已,新秋夜渐长。
隔城闻鹤唳,出户逐萤光。
荒径穿蒙密,遥空望莽苍。
泉声落环佩,肝肺为清凉。
()

七里桥边晓放船,三茅峰色翠连天。夜台坊下浇杯酒,一束生刍拜昔贤。

()

粉白脂红斗艳香,冶游还逐少年场。轻盈态度依杨柳,细腻风光上海棠。

好鸟有情当客语,狂蜂无赖为谁忙。江南才子多间思,收拾繁华锦一囊。

()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

人臣遇变时,亡或愈于死。夏祚方中微,靡奔一人尔。

二斟有遗迹,当日兵所起。世人不达权,但拜孤山祀。

()

生涯未了乌藤杖,裹足茅茨年复年。报答清朝浑是句,破除尘事总宜眠。

生来白石仙人分,老结碧山学士缘。剩有一裘行带索,等閒懒坐野狐禅。

()

观阙倾颓石兽残,凉风侧帽话长安。函香不觉天能雨,移檄空怜土未乾。

月过三原秋淡淡,云来九嵏夜漫漫。谁能唤起裴宫监,为说当初创业难。

()

我固不善酒,醉中常独颠。不词讥濩落,秪恐负妖妍。

迹类怀沙悴,心驰浊世翩。空樽聊口诳,继晷漫膏然。

()
水阁层台,短亭深院,依稀万木笼阴。
飞暑无涯,行去有势,晚来细雨回晴。
庭槐转影,纱厨两两蝉鸣。
幽梦断枕,金猊旋热,兰炷微薰。
()
石室千年不复开,庭花无语季苍苔。
席间旧客惟枚叟,白发重将屐齿来。
()

锦里南天外,中原北斗边。乘轺孤节远,恋阙寸心悬。

雁塞氛常净,龙沙驾已旋。忠臣扶社稷,快著祖生鞭。

()
追攀笔墨幸同时,苏季如今不愿师。
自托柳州曾指授,年来稍稍许言诗。
()

燕市浮沉日,将谁向酒垆。自难期贵客,君肯问潜夫。

白眼千人废,黄金一醉无。却看星斗上,剑气不曾孤。

()

断头船子傍人门,七佛威仪可断魂。争似国师无伎俩,天津桥看弄胡孙。

()

小楼题了又还题,一段风流在水西。
白鸟飞来知乡背,青山元自有高低。

()

客里逢连雨,龙公不贷人。
一蓬遮晦朔,万虑入悲辛。
忽忽淹吾道,堂堂送此春。

()

玉堂不闭东风骤。一夜琼枝瘦。香雪乱侵衣,梦醒江楼,羌笛谁家奏。

仙姿自别罗浮后。消损应非旧。莫去倚阑干,冷月清霜,正是愁时候。

()

眼边寒策良可亲,吾曹龊龊讵笑人。
青鞋布袜有能事,唤取子西来细论。
老夫个里得妙解,挈挈独提弥勒袋。

()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

玉山草堂谁比数,风流不减浣溪头。碧梧翠竹一个个,鹭鸶鸂鶒两悠悠。

吹笙子晋寻常过,爱酒山公烂熳游。但道幽栖嫌早计,须君更上凤麟洲。

()

照返江流急,霜多枫叶残。
年年月光好,只共一闺寒。

()

露树且乌啼,孤舟晨向西。萧滩千百转,昏暮到罗溪。

古驿屯云密,平沙没日低。扬帆更前去,月夜不须迷。

()

千有余年两鎈股,传玩微沾汉宫土。
当时贵姊应嘉辰,此物曾经踊跃陈。
同心七宝苔花结,连理交枝竹节新。

()

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

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烟雾杳茫茫。小立西风外,似听佩锵锵。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
旋移吟榻并池横,欲出柴门复嬾行。
树罅忽明知月上,竹梢微动觉风生。
贫无醉日惟坚忍,疾遇凉秋亦渐平。
二尺灯檠元好在,便思相伴听蛩声。
()
三军不动旗闪烁,龙蛇阵上看谋略。
令人长忆李将军。
万里晴空飞一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