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宋代。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
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不想知道官位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王安石之父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王安石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作者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
作者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当时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早凋”,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雪”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整首诗把思乡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叹、为官之苦有机地串联,并用“雪”与“朱”这两个字把王安石内心的感慨与苦楚更加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参考资料:
1、2014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久雨不晴,才晴又雨。天道变化,万物得所。云门老汉,不在里许。
登善庵访张贞居外史不遇。明代。陈镒。窈窕湖山外,延缘土径斜。青林多佛屋,白壁半人家。鹤出云无侣,梅寒雪未华。令人惜清兴,回首望烟霞。
力仙 其二。宋代。徐积。挟虎搏蛟良有力,扼断鲸咽批豹额。虎豹虽狞却易防,蝼蚁口中藏剑戟。
愁剧忽失笑。宋代。蒲寿宬。愁剧忽失笑,不觉心夷然。量珠成斗笑不卖,鎔金为海愁不煎。蜜蜂与蓼虫,生死甘苦缘。今也不为乐,人有几百年。士龙莫笑跌落水,水中不著此笑仙。
题赵松雪小像。明代。魏骥。天潢玉树溥华滋,水晶宫小春迟迟。沤波桂楫浮轻漪,桃笙豹枕罗香帏。蜀琴啼凤弹吴丝,翠华渺渺膻尘飞。铜仙泪泣风凄凄,瑶阶土蚀秋虫悲。蝉衫宝榼双蟠螭,玉堂归老江南时。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五 山斋。元代。陈樵。几夜山中作月荒,晨朝挟册傍初阳。悬崖种菊红千叶,开户见山青一方。石上韦编原是竹,林中白露半成霜。春皇未画非无易,石室遗书不用藏。
儿子天彝病起有诗报信用韵答之 其四。明代。顾清。怒作火炎忧水寒,昆冈成炭水成团。须知医学通儒学,两字功夫养性难。
赠嘉兴陈使君。明代。祝允明。有德由来必有言,天球刚栗且清温。汲公出守谋难寝,李勉归来国始尊。枭獍不同麟凤翥,松篁会与稻粱蕃。乾坤直气长留在,万转千回道自存。
江南弄七首 其三。明代。刘基。湖波澄明日色鲜,画鹢相随出采莲,娇红曼绿斗春妍。斗春妍,倚徘徊,今朝花尽且归去,明日更有新花开。
至节小雨。宋代。孔武仲。半醉听银漏,轻寒解罽裘。新阳万物动,小雨五更收。宿润青槐道,晨辉紫禁楼。皇恩与天泽,浑逐管弦流。
和刘府判寄诗。宋代。何梦桂。那有贤贰车,抗节今无侪。拄笏看千峰,冷风散虚斋。庄陵一丝绝,白云锁双崖。曷时从君游,聊以纾余怀。
送张宗海修撰致仕。明代。杨士奇。京国交情三十载,别离忧绪百千端。故人有道相违远,多病无能自效难。已看文章留玉署,也知江海忆金銮。扶摇九万公先奋,会待云霄接羽翰。
诅河豚戏作长句。明代。邓云霄。西施一入吴王宫,宫中粉黛颜无红。锦帆遥向采香径,十万雄兵集甬东。古来美色能倾国,更有轻生尝海错。争誇异味出金盘,不惜捐躯同鼎镬。君不见西施红粉沉东海,河豚犹号西施乳。苧萝山上月轮高,越王进色嗤徒劳。若将此物充吴膳,何异专诸鱼隐刀。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宋代。陈与义。卷中衮衮溪山去,笔下明明开闢初。不肯一褌为妇计,俞郎作意未全疏。
尉迟杯 离恨。宋代。周邦彦。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高楼晚眺。宋代。王松。登楼吟望久,栏朽叹无依!天地来秋色,河山吊夕晖。樵歌空谷答,牧笛小村归。不尽悲愁意,令人仰采薇。
食鸡头。宋代。苏辙。风开芡觜铁为须,斧斫沙磨旋付厨。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咽还成沧海珠。佳客满堂须一斗,闲居赖我近平湖。多年不到会灵沼,气味宛然初不殊。
题法帖。宋代。刘克庄。二王万古擅书名,闻说临池学始成。瘗鹤字犹看不见,黄庭小楷付来生。
和檗坞四丈杂感诗 其二。清代。王铁珊。撒手扶馀万马回,汉兵歌啸走飞灰。可应幕北诛苏建,终见川西赏妙才。九庙神灵园寝固,百州琛贡简书来。重乔介驷君休问,渝水孤军事亦哀。
一斛珠 七夕。清代。钱启缯。绮筵瓜果。今宵乞巧中庭坐。画屏秋冷云深锁。小扇轻罗,点点飞萤火。亚字栏低斜月过,露花浓滴花枝亸。鹊桥度处轻云破。离别经年,泪洒珍珠颗。
通叔以诗送古镜为长言生日之寿次韵谢之。金朝。刘长言。綵衣禄隐非臞仙,犹有向来文字缘。都城一别两岁晚,寄声劳苦常相先。人间始生俗礼重,而我永感方颓然。远凭诗句致奇物,欲挽暮景回虞渊。规摹九寸函大方,古制不作菱花妍。开奁拂拭愧陋质,但喜虹气浮晴天。夫君久要心不迁,期与铁杖论清坚。保身赖此孤月圆,明年上印归行田。
卯酒。金朝。宋九嘉。腊蚁初浮社瓮篘,宿酲正渴卯时投。醉乡兀兀陶陶里,底事形骸底事愁。
过十万囤 其二。明代。祁顺。叆叇云边玉峡开,两崖相对碧崔嵬。树从黄凯村前绕,水自白羊塘上来。酒至不辞先酩酊,诗成还欲细敲推。眼前胜景看难尽,落日滩声一棹回。
来日苦短黄子邕同赋 其一。明代。刘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人生如朝露,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堂。春风不到九泉下,盛年一去难再芳,老行及之徒悲伤。
钱史开府奉祠归四明。宋代。李洪。衮绣貂蝉侍太清,致身将相极儒生。三槐正位岩瞻峻,两镇交兵节制荣。昼锦蚤传留鉴水,召棠重喜蔽龙城。愿将闾里新谣咏,长和滔滔西峡声。
识喜。宋代。陆游。齿摇徐自定,发脱却重生。意适簪花舞,身轻拾杖行。僧招决棋战,客让主诗盟。尚欲潇湘去,烟帆不计程。
南乡子。金朝。元好问。少日负虚名。问舍求田意未平。南去北来今老矣,何成。一线微官误半生。孤影伴残灯。万里灯前骨肉情。短发抓来看欲尽,天明。能是青青
挽徐吏部二首。宋代。刘克庄。昔过高阳里,宫墙许一窥。有楼藏册子,无院处歌姬。罗雀闭穷巷,杀鸡留晚炊。欲携船鲫往,道远叹吾衰。
初夏偶作。宋代。项安世。一天浓绿点残霞,百摺湘裙血染纱。刚道春归无觅处,十分妖艳在榴花。
有怀诸公。元代。舒頔。鼋鼍出没黄田荡,龙虎盘蹲白下城。才俊满前劳顾问,愚蒙在下冀升平。波涛江汉暂时险,烟雾乾坤有日清。文士负才徒倚马,武夫挟勇秖谈兵。朝廷安用生疑虑,田野何由睹圣明。薇露每愁东日上,柳云犹带北风横。群公退食方云喜,数子驰心尚慕荣。泽国暮春观扑满,江湖深夜炯搀抢。乡村落落真堪叹,冠冕峨峨未足惊。黄犬东门怜往事,白头南土忆归耕。
希文堂为罗宗文题。元代。周巽。城南罗隐君,简默重高谊。仰希文正公,敦族轻市利。德著麦舟诗,恩垂义田记。严亲八十馀,綵服日娱戏。棣萼映春辉,友于自伦至。晚岁阅金经,颇悟仙丹秘。游神慕松乔,脱略弃尘事。昔见双珠明,今留一株桂。玉树照西园,芝兰杂芳蕙。悠悠白云飞,馥馥金粟坠。聿瞻希文堂,令人发深喟。
遐龄十景 其六 缑岭朝霞。明代。李昌祺。晨暾乍出上榑桑,散作奇文五色章。旸谷影高争焕烂,赤城标建远微茫。曾为烧佛禅师号,复作修仙道士粮。若使有缘逢子晋,便求咽嗽上升方。
柳梢青。宋代。虞集。从别幽花。玉堂金马,十载忘家。横幅疏枝,如逢旧识,同在天涯。荒村茅屋敧斜。待归去、重寻钓槎。解却丝钩,青鞋藜杖,翠竹江沙。
望湘人 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清代。陈维崧。讶铜街转处,银井湾头,闻盈盈雾髻烟鬓。又被斜风,捲来微霰,越与明妆相衬。絮袅裙拖,雪沾妆阁。行来将近。想怜他、轻软纤松,故把淩波偷印。谁念邻家楼上,有他乡狂客,阑干凭损。枉目断瑶阶,难递飞琼音信。料孤馆只晚寒成阵。况是归期无准。偏戏弄、墙外花梢,摇落一庭新粉。
冉右之明经叠韵惠赠,依韵和答四首 其三。清代。缪焕章。忆别江南第一程,二分月色玉箫声。水乡浩荡迷前梦,山径崎岖懒问名。我幸对床联骨肉,君将簪笔颂升平。惠思傥遂褰裳愿,剪烛西窗话五更。
夜宿浮峰次谦之韵。明代。王守仁。日日春山不厌寻,野情原自懒朝簪。几家茅屋山村静,夹岸桃花溪水深。石路草香随鹿去,洞门萝月听猿吟。禅堂坐久发清磬,却笑山僧亦有心。
芮令尹之兴宁。明代。边贡。万里惠州去,旅情应独伤。暮云牛岭暗,秋草雁池荒。古迹怀苏老,清吟和李纲。遥怜蛮聚落,从此识甘棠。
谢司理招游道场山。明代。徐熥。碧树香台一径纡,满林幽鸟避前驱。重重翠巘看苍弁,渺渺层波见太湖。钟送馀声过下界,云留残影挂浮屠。画船载月归来晚,十里烟光澹欲无。
檀江州。清代。洪亮吉。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万里长城君自毁,明年饮马长江水。长江饮马君有知,目光裂电神骓驰。
沅江渔者。唐代。李群玉。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长歌一曲烟霭深,归去沧江绿波远。
酬乐天叹损伤见寄。唐代。元稹。前途何在转茫茫,渐老那能不自伤。病为怕风多睡月,起因花药暂扶床。函关气索迷真侣,峡水波翻碍故乡。唯有秋来两行泪,对君新赠远诗章。
将到富沙寄世美同事。宋代。韦骧。判袂于今涉五旬,驰驱无复寓书频。险途顿失往还倦,高谊却忻朝夕亲。近事欲蕲祛蔽塞,新吟应许和清纯。富沙此去无多地,先走诗筒致所陈。
水调歌头。宋代。林淳。疏水绕城郭,农利遍三山。使君重本,雅志初不在游观。化出玉壶境界,挥洒锦囊词翰,笔下涌波澜。天巧无馀蕴,意匠自舒闲。拥鳌头,民间乐,颂声让。养花天气,云柔烟腻护朝寒。桃李满城阴合,杨柳绕堤绿暗,幽鸟语间关。似诉风光好,留与后人看。
蝶恋花。宋代。吴潜。客枕梦回闻二鼓。冷落青灯,点滴空阶雨。一寸愁肠千万缕。更听切切寒蛩语。世事翻来还覆去。造物儿嬉,自古无凭据。利锁名缰空自苦。星星鬓影今如许。
贰吴再期忧在鳏旷今践故秩兢惕中怀和荣木四章庸自策励云尔。明代。陈履。瞻彼日月,奄忽如兹。皇皇四方,行将安之。伊昔在吴,曾几何时。于斯来复,中心恧而。惟涧有松,不移其根。惟谷有兰,幽芳自存。藐予孤踪,依依吴门。依依何为,俗美且敦。伊昔百僚,无如余陋。古亦有言,用人惟旧。五斗非贫,闻善斯富。夜寐夙兴,怯此内疚。疾行多踬,高居或坠。静言念之,奈何不畏。但自策蹇,敢曰希骥。我闻跛鳖,千里可至。
夜声。宋代。文同。秋风动衰草,摵摵响夜月。其下有鸣蛩,到晓啼不歇。乃知摇落时,众籁自感发。安得苦吟人,不能为一{决冫换日}。
送徐择之秘校还雎阳二首 其一。宋代。刘弇。华裾照地雎阳客,入手当年有春色。家山归梦不须多,岁晚青翰天际识。
自长宁阡过灵泉兄墓势黄经从隈支以归。宋代。魏了翁。晨策犯层巅,危如峭壁缘。溪明人在地,路绝马行天。松倚露云立,稻依霜雨眠。不知岁年晚,抚事亦悠然。
赠曾相士二首。宋代。杨万里。富贵真成一聚尘,饥寒选得万年名。心知那有扬州鹤,更问侬当作麽生。
闻邻寺粥。宋代。陈起。寒釭旋擿动冥搜,泓玉摩研万象愁。铁版响廊催早粥,铜壶添水易新筹。一声鸡唱惊残梦,再听鸦群过小楼。可惜秋光帷帟隔,料应河治五更收。
寄金粟香书附二绝句 其一。清代。缪祐孙。蜃气鲛人侈南海,瓠叶杏花空北征。知君胜概吟不尽,笑我褦襶犹平生。
晚登东楼怀子京镇阳二首。宋代。宋庠。周界西穷陕,常山北尽边。关河相望日,容鬓各衰年。蓬乱将风野,禽稀欲雪天。治戎如有暇,莫惜赋归田。
竹枝词十二首。明代。王叔承。生年十五棹能开,那怕瞿唐滟滪堆。郎今晒网桃花渡,奴把鲜鱼换酒来。
黄山道中。。唐弢。三十六峰缥缈间,吴头楚尾列重关。高山石老声传谷,沧海云流波满湾。千树悬崖采药去,一林幽径觅诗还。我来欲作胡公客,求取新生双白鹇。
代悲哉行。南北朝。鲍照。羇人感淑节。缘感欲回辙。我行讵几时。华实骤舒结。覩实情有悲。瞻华意无悦。览物怀同志。如何复乖别。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翔鸣尚俦偶。所叹独乖绝。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宋代。司马光。主人倦邀客,寂寞委苍苔。此日开无益,明年不复开。
望湖亭。明代。黎民表。层崖出天半,应接颇纷纭。山合溟濛雨,湖通来去云。春风吹桂棹,野日散鸥群。一片江南色,吟思越鄂君。
和韵三首 其一。清代。林则徐。力挽颓波只手难,斋心海上礼仙坛。楼台蜃气还明灭,欲棹归楂恐未安。
正月四夜雪霁自海子骑还显恩寺用明月照积雪为韵五首 其三。明代。欧大任。冰天万里照,猎火仍残烧。惟看灞上归,不见军中啸。
赠朱严。宋代。王禹偁。未得科名鬓已衰,年年憔悴在京师。妻装秋卷停灯坐,儿趁朝餐乞米炊。尚对交朋赊酒饮,遍看卿相借驴骑。谁怜所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
夏日十二首。宋代。张耒。细径依原僻,蓬蒿四五家。山田来雉兔,溪雨熟桑麻。竹笼晨收果,茅庵夜守瓜。颇知农事乐,彼此问生涯。
洞灵观冬青。唐代。许浑。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 其二。宋代。周麟之。淼淼沅江路,犹迟皂盖临。但疑三甲起,那识二毛侵。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
吴献臣邀饮梧州冰井寺因游吕仙祠。明代。张吉。吴侯好事者,饮我漫泉亭。漫郎不复作,泉水空泠泠。汲引资漱涤,尘心嗟顿惺。心惺觉超诣,渐与上禅并。客飧金光草,千载游青冥。遗踪堪一访,披草入云汀。
次韵酬潘庭立仪曹见赠之作。宋代。饶节。安仁可独来,连璧岂易得。我老阅士久,此士秀江国。不窥董生园,颇割子鱼席。向来决胜地,辟水湛寒碧。几年富问学,一道贯儒释。捉麈初不哗,论正语明白。哦诗咄嗟办,妙韵出金石。吾家妙喜师,赏叹节屡击。夜堂明月冷,鼎足坐禅寂。他年山中人,盛事话畴昔。
挽何内翰二首。宋代。吴芾。老去交游半浅深,高山流水独知音。分携苦未经寒暑,转盼那知隔古今。联事尚怀时把酒,同朝犹记共论心。无因执绋西山路,空对东风泪满襟。
离席合赋赠南剑教授盛复之之官 其七。元代。范梈。跃马问入郭,解龟听报衙。江沙侵细竹,墙蔓覆疏花。政不离书阁,吟应上钓槎。有怀当皓月,玉署听啼鸦。
牡丹 其四。明代。冯琦。艳蕊连翩映彩霞,独将倾国殿春华。虚疑五色文通华,散作平章万树花。
柳汀赠诗述及台事,叠韵答之。清代。丘逢甲。东海饿蛟作人舞,万里炮云挟枪雨。相公款关奉盟语,玉斧一挥恨终古。天南流落忠义人,披发呼天天不春。臣军请缨云请剑,疏草劫烬馀吟身。伤心岂独士不遇,涕泪花前吟赠句。妇人醇酒足此生,老天不喜英雄气。
听雨。明代。李之世。灯火隔篱落,溪桥人夜渔。树随波影动,萤傍草烟疏。螟阁报更后,官衙歇鼓初。此时惟静嘿,听雨掩残书。
送卢师邵。明代。杨慎。空谷滞跫步,石山枉佳招。长风自远来,逸翮怀迥霄。期我于浮城,投我以英瑶。我仆巳整驾,我马亦在镳。愁霖泥修途,江广讵通舠。粤子暌昔约,伊人阻今朝。良会虚高言,三游绝孤标。神襟重悒悒,怅望倚逍遥。佳期旷何许,碧云生泬寥。愿附同声翼,因寄相思谣。
藤溪怀古。宋代。鲍若虚。小桥流水去茫茫,隔岸何人在一方。传道荆公曾晓渡,天风吹落五更霜。
次韵赠汪解元行。宋代。卫博。平湖画鷁春无际,古寺名花色斩新。走马未同追胜处,出门翻作送行频。诗成转觉伤离绪,别去应烦说旧因。野店无人山月白,明朝尊酒更愁人。
题灵山寺行坚师院。唐代。许浑。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万伯修东巡歌八首 其六。明代。胡应麟。无定河边息鼓笳,受降城下听琵琶。何劳更问燕然碣,万丈穹碑勒海涯。
寄秋怀。宋代。赵蕃。吾与徐斯远,敬之宁独亲。讵须劳咄咄,徒觉叹踆踆。共乐名教地,同耕寂寞滨。敝裘堪共御,宜尔耐艰辛。
秋怀次夏停云韵。明代。陶宗仪。妖氛澒洞逼京华,将略时无李左车。休唱贞元供奉曲,似闻商女后庭花。职方未复江南贡,使者空乘海上槎。自古和边真拙计,却令红粉泣琵琶。
和西湖竹枝词。元代。张渥。长簪高髻画双鸦,多在湖船少在家。黄衣少年不相识,白日敲门来索茶。
羸骏。唐代。白居易。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送终安人王氏葬恩波阡。明代。杨慎。石流何湔湔,湟潦增其波。天阴日勿晚,旷野悲风多。严霜下乔木,零雨泫柔柯。萧条我行野,伤心悲如何。中道失嘉耦,送此山之阿。凛凛岁方宴,谁与同啸歌。加看彼鸟雀,各自安其窠。
病中谢刘大有曹廷圭见过。明代。程本立。城南僦屋小如舟,贫病谁能慰旅愁。薄俗久知无管鲍,新交何幸得曹刘。
龟山寺。宋代。张舜民。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
送潘大宪副视关中学政 其二。明代。王世贞。三辅青衿拜下风,就中三礼更推公。似闻伯仲金华省,曾奏先朝白虎通。
送谢韶石廉宪北上。明代。郭之奇。吁嗟民散久,教戎始惟君。四骐飞紫雾,五岭动氤氲。呼吸移星斗,啸诧起风云。千山扫岚色,远海静波文。既振秋风肃,还煦春泽芸。我归自东土,身历信所闻。久怀勤仰止,乍喜挹清芬。识荆虽私好,借寇有同殷。其如帝心在,沙漠伫奇勋。行矣播英烈,壮志我平分。出处应可共,肝胆有馀欣。岂徒歌汉广,凄断楚关曛。
挽赵卿无垢二首。宋代。刘克庄。自是妖星死诸葛,非关潦雾病文渊。莼鲈不复归吴矣,琴鹤还如出蜀然。贤有丰碑存岘者,俭无高冢象祁连。东风一掬交游泪,吹向柯山宰树边。
晓过谷城寄张明府。明代。梁岳。远道驱车过谷城,江天旭日转新晴。芳郊隐映千花丽,碧树遥连百雉平。春尽浦云低雁字,风和柳谷缓莺声。行边剩有双龙在,不遇张华祇自鸣。
满庭芳 寄与平杜公。金朝。马钰。星移斗转,四时交换。无人暂时思算。恰做婴童,不觉渐为老汉。酒色气财历遍。好休心、也好舍弃。好回首,好把元初事,好生了干。奉劝疾些下手,恐阎罗不测,差鬼叫唤。早与丘刘谭马,物外为伴。静意清心径路,便名为、长生彼岸。神光灿,跨青鸾归去,天地难管。
竹。唐代。崔涯。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须招野客为邻住,看引山禽入郭来。幽院独惊秋气早,小门深向绿阴开。谁怜翠色兼寒影,静落茶瓯与酒杯。
次徐相公韵十首·少马。宋代。释行海。龙堪斗健铁为鞍,频载将军战得官。逐北蹄奔胡雪滑,嘶边鬣耸朔风寒。金镮辔上红缨乱,火印轮中白汗乾。草满沙场无暇吃,阵前缰勒不曾宽。
京城杂咏七首 其五。元代。欧阳玄。鳌山宴罢月溶溶,太液池边湛露浓。不用金莲送归院,水晶宫出玉芙蓉。
庚午九日歌和础兄。清代。陈恭尹。前年九日登高回,月入南斗光徘徊。今年九日西风急,昨夜斗中月仍入。上天垂象每若斯,安用樽前百忧集。斗杓如柄挹银河,酌河为酒未言多。今年九日且已过,明年九日当如何,请酌大斗还高歌。
送郑秀才贡举。唐代。权德舆。西笑意如何,知随贡举科。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送陈持中赴四明节推二首。宋代。陈傅良。更无人未识东州,晚得吾宗第一流。编磬在县金奏合,清冰出壑玉壶秋。喜才一见还分袂,怀欲多言但倚楼。亦有鄮山三四友,可令观政话然不。
春六十韵。唐代。元稹。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龙骧紫宸北,天压翠坛东。仙仗摇佳彩,荣光答圣衷。便从威仰座,随入大罗宫。先到璇渊底,偷穿玳瑁栊。馆娃朝镜晚,太液晓冰融。撩摘芳情遍,搜求好处终。九霄浑可可,万姓尚忡忡。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驱令三殿出,乞与百蛮同。直自方壶岛,斜临绝漠戎。南巡暧珠树,西转丽崆峒。度岭梅甘坼,潜泉脉暗洪。悠悠铺塞草,冉冉著江枫。蚕役投筐妾,耘催荷蓧翁。既蒸难发地,仍送懒归鸿。约略环区宇,殷勤绮镐沣。华山青黛扑,渭水碧沙蒙。宿露清馀霭,晴烟塞迥空。燕巢才点缀,莺舌最惺憁.腻粉梨园白,胭脂桃径红。郁金垂嫩柳,罯画委高笼。地甲门阑大,天开禁掖崇。层台张舞凤,阁道架飞虹。麹糵调神化,鹓鸾竭至忠。歌钟齐锡宴,车服奖庸功。俊造欣时用,闾阎贺岁丰。倡楼妆z8々,农野绿芃芃.贵主骄矜盛,豪家恃赖雄。偏沾打球彩,频得铸钱铜。专杀擒杨若,殊恩赦邓通。女孙新在内,婴稚近封公。游衍关心乐,诗书对面聋。盘筵饶异味,音乐斥庸工。酒爱油衣浅,杯夸玛瑙烘。挑鬟玉钗髻,刺绣宝装拢。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削葱。醉圆双媚靥,波溢两明瞳。但赏欢无极,那知恨亦充。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茏。谢砌萦残絮,班窗网曙虫。望夫身化石,为伯首如蓬。顾我沉忧士,骑他老病骢。静街乘旷荡,初日接曈曨。饮败肺常渴,魂惊耳更聪。虚逢好阳艳,其那苦昏懵。黾勉还移步,持疑又省躬。慵将疲悴质,漫走倦羸僮。季月行当暮,良辰坐叹穷。晋悲焚介子,鲁愿浴沂童。燧改鲜妍火,阴繁晻澹桐。瑞云低g7々,香雨润濛濛。药溉分窠数,篱栽备幼冲。种莎怜见叶,护笋冀成筒。有梦多为蝶,因蒐定作熊。漂沉随坏芥,荣茂委苍穹。震动风千变,晴和鹤一冲。丁宁搴芳侣,须识未开丛。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子鱼论战。先秦。左丘明。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自公堂诗。宋代。王之望。丛石当轩峙,横池傍砌深。还将修竹绕,半入古榕阴。昼堂风澜皱,宵怜月影侵。聊纾江海志,寄此小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