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朗读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宋代释惟一所著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意象和场景,呈现了一种富有禅意的诗意。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第一句“德山排倒,云门打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其中的“德山”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而“排倒”则意味着将这种品德排除在外。这句诗词以排斥德行的场景来呼应禅宗的观念,强调了超越表面德行的重要性。“云门打杀”则暗示了一种对传统观念和束缚的颠覆,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

接下来的句子“黄蘖烧香,殷人以柏”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一种深邃的情感。黄蘖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烧香则象征着虔诚的宗教仪式。这里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虔诚。而“殷人以柏”则以柏树作为象征,表达了一种对于坚韧和持久的追求。

整个《偈颂一百三十六首》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将禅宗的境界和人生哲理巧妙地融入其中。它以一种形象而富有诗意的方式,勾勒出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引导人们超越表面的追求,寻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意义。这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观念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禅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体味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惟一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释惟一朗读
()

猜你喜欢

蝴蝶自蘧蘧,群飞集仙洞。衣化是何年,揽却游仙梦。

()

东海旧声屋,南江新塞垣。
玺书行绝域,铜柱入中原。
草暖闻鸣鹿,江清对饮猿。

()
昔人持此咒,岩坐岁寒深。
梵言不复闻,雅名流至今。
()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

天子忆忠言,前此枉圣恩。
始知龙虎道,即上是东门。

()

醰醰诸老惬瞻衣,父齿随行亦未稀。
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

年岁晚墓时已斜。安得壮士翻日车。肥骨消灭随尘去。

()

数枝凌雪乘冰,嫩英半吐琼酥点。南州故苑,何郎遗咏,风台月观。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水寒云晚。笑浮花浪蕊,娇春万里,空零落、愁莺燕。

游子寂寥暮景,向天边、几回相见。玉人纤手,殷勤攀赠,欲行微盼。越使归来,汉宫妆罢,昭华流怨。念湘江梦杳,窗前疑是,此情何限。

()
()

鹦鹉海上杯,一酌起云雾。最得五柳欢,那免三闾妒。

()

魏公圣人徒,志比曾闵肩。讲道振西蜀,学子从如烟。

一朝动九重,黄纸飞传宣。郡吏俛负弩,小夫争执鞭。

()
踡跼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
不缘伯乐称奇骨,几与驽骀价一齐。
()

扶风有健令,战死略阳城。略阳岂无令,城破俨冠缨。

飞章报主帅,尽掩张巡名。天监日月昭,狐兔可逃刑。

()

畴昔辞桂林,自谓已出岭。
蜕蝉蛮烟中,恍若醉梦醒。
今来峡山路,步步蹑云顶。

()

一岩端坐挹千峰,三两亭台胜概中。
江水骤生连夜雨,松声吹下半天风。
因思世故吾头白,独步林皋夕照红。

()

身世浮云无定迹,客中二十四回秋。故乡此夕逢佳节,閒看星河彻夜流。

()

晨曦未升,天宇肃穆。祗若元祀,将以币玉。神之格思,三献茅缩。

明灵怿豫,下土是福。

()

昨宵明月共千里,今夕极天无一云。不知谁令太虚空,着此皎皎白玉盆。

长空与月慰愁眼,良夜得酒含微醺。天公有约不可负,急荡两桨凌江濆。

()

美人弄秋水,照映冰雪容。云巾紫霞佩,合在蓬莱宫。

兰舟桂为楫,泛泛清江中。今日西飞燕,明日南飞鸿。

()

萦纡缘岛树,迤逦傍林花。举目疑天近,回头觉路赊。

追趍穷物色,幽赏惜韶华。小立迎鸾驭,中官拟进茶。

()

玄岳去天尺五遥,阴崖长夏雪难消。聚仙亭上谁能住,万壑松风起夜涛。

()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
山以石得名,土惟山之贼。
如何云此山,土石相充斥。
土上而石下,无良跻有德。
土实最下底,位高忝厥职。
()

逶迤步屐度山坳,半日偷閒俗可抛。喜有陇云知我意,相随芒履到衡茅。

杯浮紫翠岚光漾,语带烟霞竹浪敲。未雨绸缪桑土计,长林归鸟稳栖巢。

()

清羸得静在云林,药碗绳床近树阴。恳向医王频接足,寂依禅子与栖心。

疏篱槿吐伤荣促,曲岸波回感逝深。几日浮生同怆恨,独吟君句夕阳沉。

()
春入帘帏线几添,更随桃茢快新瞻。
晓看密密轻丝堕,晚作纖纖细雨兼。
可喜田家余谷粟,也应泽国饱鱼盐。
年丰更乐弦歌化,知是曹装渐趣严。
()

周人祭瑶水,黍稷信非馨。西豹追河伯,蛟龙遂隐形。

红妆随洛浦,绿鬓逐浮萍。尚有销金冶,何曾玉女灵。

()
平日朝廷重老儒,何人奕叶在清途。
吟笺夜月惊皴兔,谈尘春风落宝珠。
金石谁新三代乐,丹于空目两京图。
可怜东观书垂就,不得君前万岁呼。
()

千秋盛典创台疆,宴会翁媪两鬓霜。天为海滨开寿域,人从蛮峤乐安康。

河山阅历须眉古,杖履遨游岁月长。好把冈陵殷献寿,介眉春酒味馨香。

()

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

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

()

卖赋长安偶遇知,后车归载远山眉。
可怜犬子真穷相,不见刘郎过沛时。

()

春色满侯家,金莲夜吐花。
香膏融绛液,细烬落金沙。
闪闪明珠箔,荧荧映碧纱。

()

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

长鲸须向海波翻,泽雉何由肯畜樊。步障连空鞋一屋,不如萧散半山园。

()

黠鬼机械恶毒,老人皮肉麻顽。
且摩麟肪止血,不须獭髓灭瘢。

()
月照空梁几梦中,扁然环佩下天风。
十年不到澄江上,一櫂能来濑水东。
湖海交游今渐少,英豪见识略相同。
旧时东野吟诗处,何日攜壶酹此翁。
()

猗猗澧有兰,馥馥沅有芷。猎猎石上蒲,泛泛水中芰。

鲜鲜三径菊,旎旎百亩蕙。采掇集众芳,粲烂成杂佩。

()

君家食指如堵墙,不著斗酒求西凉。门前䆉稏三百亩,胜我笔耕无寸秧。

()

好吟应是太痴生,笔墨因缘记不清。谁把四弦弹夜月,新词唱遍赤嵌城。

()

青松更雪霜,始见枝干老。挺然节操士,安用致身早。

吾衰习禅观,颇觉得无恼。每于文字间,未免尚穷讨。

()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

口诵严君口授书,手提慈姥手缝衣。寸草安能报春晖,远志不敢回当归。

嗟儿客宦游有方,舅姑晨兴妇在旁。手供鲑菜晡下堂,几席代汝亲扶将。

()

豫章西南百丈峰,下有大竹多长松。巢云贮雾翻飞淙,缘崖绕涧迷春冬。

马驹踏人有龙象,东阳老辉在百丈。西江泻入半瓯茶,卧竹眠松九天上。

()

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

行,忘其粗操得人憎。一举足,趯倒佛前灯。

()
倦枕寄渔乡。
篷低被怯霜。
月窥人、多少思量。
自是欲眠眠不稳,禁听得、雁声双。
()
君不见吾乡少年曹子桓,文章七步相后先。
有时掷笔事弋猎,邀轻截骏驰平原。
濊貊名弓燕代马,射雉归来燕清夜。
一闻惊倒荀令君,何物书生乃知射。
()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

当时同听鹿鸣歌,此日云霄与薜萝。鸡骨支来天上泣,马蹄惊向巷中过。

经年聚散踪无定,一见悲欢泪更多。天上星辰催执法,相思又隔五湖波。

()

凉风起昨夜,大火忽西移。蟋蟀啼近床,流萤飞入帷。

白发竟盈把,丹砂尚无期。朝散陆贾金,暮披张衡诗。

()

斋辰服次圣躬劳,浅淡垂衣宝座高。昨日御批传帖下,龙纹重整赭黄袍。

()

春冯西浒窗,夏卧西浒榻。待月最宜秋,探梅还度腊。

()

行路难,春风七里滩。阴崖暗白日,危石湱惊湍。挽夫力竭舵师瘠,尽日才能进咫尺。

狭塘水隘忽迸流,满船相顾无魂魄。君不见南来箫鼓轻帆舟,一日一夜到杭州。

()

南明栖息久,凡著几何书。夜峡月生石,朝窗云入疏。

特悬孤磬在,时扣万山虚。自笑耽清物,持来一借予。

()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

野老将余到石亭,先呼小豹出相迎。
依凭林谷住家稳,奔走儿童见客惊。
牛豕与人争径路,桑麻绕屋蔽柴荆。

()
来问维摩室,因参不二门。
一龛间日月,方丈别乾坤。
风落岩花暖,雨晴山鸟喧。
何当分半席,默坐听潺湲。
()
喜逢新岁带春回,四老过从贺泰来。
君若燕毛分次第,我当鹤发领徘徊。
忺怀爵跃空相望,弱脚蹒跚阻一陪。
传语诸贤任抛外,百年夫妇自衔杯。
()

崇兰喜见别嫌频,洒落仙姿独羡君。万里粤云供薄宦,几年雷泽著清芬。

鬓毛易比潘安色,心地还超许掾群。泷水政成当内召,便从今日卜高旻。

()

朔风吹雪排疏棂,敲冰汲水淘香粳。前村老樵馈法供,深壑病夫精勤诚。

聃聃黄耳拥秀色,不约春气钟柴荆。隆隆沙铛沤起灭,点点釜口风雨争。

()
故里躬耕後,颓龄耄及前。
开门无客至,得句有僧传。
忽忽身如梦,迢迢日似年。
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

布衣射策趋蓬莱,十年得志联三台。怀仁附义天下悦,忠言屡叩宸聪回。

不唯尽赦息钱息,曾均惠泽覃枯骸。先皇晏驾旧臣老,白云黄鹤空徘徊。

()

孔孟孳孳论要道,颜曾公万实同心。满门师友更酬酢,此乐当时知几深。

()

今日良宴会,朋簪故人家。摇情绿绮琴,度曲渔阳挝。

放歌掀醉髯,晤语粲春葩。列坐各知心,游扬相齿牙。

()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血刃,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

直栏横绝紫微阴,凭久秋光照客襟。
一道山川寒色远,万家烟火夕阳深。
泾滩水落君鸦集,秦岭云高断雁沉。

()

萧萧残叶揽吴钩,才子临风忆旧游。客路远过湘水宅,离心独上武昌楼。

黄陵日落千花暮,赤壁云生万苇秋。岸岸啼猿江色里,不堪重系木兰舟。

()

括苍一抔土,遂安万山腹。大泽生龙蛇,连城孕双玉。

俱操七寸管,并骛千里足。邂逅钱塘涘,翩褼紫阳麓。

()
春风日日闭长门,摇荡春心似梦魂。
谁遣花开只笑妾,不如桃李正无言。
()
江城南畔碧连峰,畴昔贞人寄此中。
琳宇邃深灵迹在,仙坛牢落杏花空。
池塘自老琴高鲤,岩谷仍回御寇风。
共羡碧虚官职好,谁知阴有济民功。
()
南山有高楼,青云可俯践。
楼上有佳人,当年惯识面。
忽觉在他乡,绰约思目见。
绿绮无知音,心长曲未遍。
()

晓来春睡未惺惚。报道郎归便整容。窗外那堪薜荔风。

恨添浓。此后何须入梦中。

()

畸人诚达生,聱叟亦旷士。
漫客乃其徒,放意在云水。
有山即漫游,有竹乃漫止。

()

弃故乡。
离室宅。
远从军旅万里客。

()
一著南冠二载余,安危不必问何如。
精金百链钢还锐,劲竹三冬节不枯。
对月欲同鹃带血,临风会有雁传书。
瓦杯冷落孤灯里,几度吞声只自吁。
()

冷雨挟风紧,昨暄春日迟。物情应似此,天意总难窥。

转忆冬晴好,差怜午雪垂。君看落梅处,不醉复何为。

()
三扇屏山匝象床。
背灯偷解素罗裳。
粉肌和汗自生香。
易失旧欢劳蝶梦,难禁新恨费鸾肠。
()
伯主或能尊九九,饿录恐复办多多。
盘姗勃窣不快意,铅刀一割君谓何。
()

马头残月,暂别黄金阙。一路秋山枫落叶,到向菊花时节。

江鲈二尺新烹,年来最系归情。桂棹棠舟渔浦,持螯持酒谁争。

()
鸿飞在天末,弓缴不可施。
官池稻粱梦,鸭近鸳鸯卑。
()

我有盘龙镜,烱烱凝清光。亦有高阳剑,秋水淬锋铓。

欲携赠知己,感慨意难忘。但恐岁月晚,抱此徒悲伤。

()
舟子更相语,泥深不可行。
拥裘听水响,无寐到天明。
篷背潇湘雨,溪南欸乃声。
在家那汝觉,数舍许离情。
()

不折莲茎不见丝。丝长难系一相思。飞过烟树少人知。

心似芭蕉抽未已,雨声偏滴半开时。郎边可有一枝枝。

()

风疑飓母常犹豫,天入南溟本自清。惯见黄湾红日上,忽催铜鼓远山明。

沈沈懒举烟霞笔,每每妨摇海岳精。向老临流还袖手,极留青眼在长缨。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老去徐娘尚可娱,温柔乡里锦模糊。
春来渐觉君心改,欲厂沙厨娉竹奴。

()
赋罢潚明归去来,紵衣桐帽一时裁。
岁华新笋初成竹,天气停云未断梅。
江路醉归常嵬峨,僧窗闲过即徘徊。
老人剩有凋年感,寄语城笳莫苦催。
()

子端提。龙蟠虎。莫使马猿偷眼睹。气神苏。气神苏。海底灵龟,依从鼻吸呼。女姹婴娇云里聚。欲赴蓬瀛路上去。炼江湖。炼江湖。结就金丹,方知玉性孤。

()

强秦奋关中,六国环恣睢。西上望函谷,壮士不能踰。

地开天府险,法仿申韩馀。治道既出下,民性皆异趍。

()

绿杨树头山近,碧草门前径斜。
闭户不干俗虑,杖藜时到邻家。

()

新粉坠琅玕。荷露初圆。满城风雨忽生寒。莫便重阳时候也,一例心酸。

小扇迭新纨。空画乘鸾。流萤飞渡曲栏杆。休傍牙签频掩映,不是儒冠。

()
淡云残雪簇江天,策蹇迟回客兴阑。
持钵老僧来咒水,倚船商女待搬滩。
沙翘白鹭非真静,竹映繁梅奈苦寒。
阮籍莫嗟歧路异,旧山溪畔有渔竿。
()
青帝施恩野老家,分张红白乞年华。
安知巽二无斟酌,吹尽先生一架花。
()

畏寒蒙絮帽,车上宿酲醒。诘屈穿山曲,琳琅掣晓铃。

霜侵牛背瘠,树暗虎风腥。东望朝晖满,蛾眉一带青。

()

平沙一望息兵争,不见当年战士行。画角谯楼虫吊月,无人知是受降城。

()

浮名浮利信悠悠,四海干戈痛主忧。三谏不从为逐客,

一身无累似虚舟。满朝权贵皆曾忤,绕郭林泉已遍游。

()
归来荒却旧田园,手自诛锄又一番。
江上清风终耐久,依然和月到柴门。
()
夜气侵寒薄寝衣,回头六十二年非。
直能欹枕思时透,始觉挑灯得处微。
百{共下加虫}渐侵床畔语,一萤忽入帐前飞。
研朱点墨皆陈迹,见道元来自有机。
()
泠泠幽谷泉,近在青峰下。
使君去穷源,林外留车马。
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
行尽逢泓澄,翠影如可泻。
()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
女爱不蔽席。
男欢不尽轮。
()
缕缕浮云一线穿,老松窈窕石娟娟。
五芝采就辞尘壒,九鲤飞时忆汉年。
岭尽斜阳犹迫翠,风清层磴可谈玄。
庐江去后寻消息,肯与淮南共拍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