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蜀

送僧归蜀朗读

巴江之中有尺鲤,扬波鼓浪三千里。早知辛苦上龙门,不如归戏巴江水。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韩驹朗读
()

猜你喜欢

块然两奇石,谲怪状难悉。
千仞裂嵯峨,一气与崷崒。
四隅藓肃肤,万古云渍骨,补馀天所委,陨罢星不没。
横苍对偃寒,怒翠竞腾突。
()

直城风日美,平陵云雾除。来往金张馆,弦歌许史闾。

凤台迎弄玉,河阳送婕妤。五马遥相问,双童来夹车。

()

春色先从天上来,花枝尽发凤凰台。
不知别后乡园树,寂寞书窗开未开。

()

吴甸初宾服,皇威畅海壖。钱塘称剧郡,太守选时贤。

保障东南重,丝纶惠化宣。疲民思白日,披雾得青天。

()

无限新娇。在蘅芜巷陌,柳色河桥。水窗窥倚扇,月榭教吹箫。

风前一捻可怜腰。病馀黯然,柔魂易销。屏山冷,有替泪、腊花红照。

()
田田东作衬柴关,湿碧吹青一望间。
已许倾心常向日,尚容高卧且怀山。
光风春动方崇蕙,沆瀣宵零可驻颜。
要是耕耘在毛墨,图书佳客乐余閒。
()
南国旧书生,今谁老更荣。
朱轓频补郡,白首到名卿。
牧守惟司命,官曹任老成。
道孚姑已矣,何患不声名。
()
问讯高真此住家,伊蒲未办且煎茶。
故应一笑来迎我,五百瓶中总是花。
()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及时当云浮。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
清溪一曲绕朱楼,荷密风稠咽断流。
夹岸垂杨烟细细,小桥流水即沧洲。
()

二室东西并拂天,中天楼阁拟云烟。抽毫绝顶嵩峰上,一线黄河坠槛前。

()

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
砀山之贼着柘黄,金祥殿前送国玺。
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

()

隐隐雷声大道车,飘飘蜀锦远山霞。荒村桥畔客沽酒,高柳路旁人卖花。

来往无端同过鸟,公私何处问池蛙。谁言白发能公道,只有愁人鬓早华。

()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

无事閒游步若仙,始知真境帝城边。探囊剩有灵丹粒,施与人间度小年。

()

开玉镜,捲湘波。夜光的的走团荷。碧阑干,金叵罗。

吟未惬,醉颜酡。人生碌碌几高歌。夜何其,莫辞多。

()

去年秋值罢文闱,今岁无憀自陕归。
雪月好吟还唱和,风云未至且依违。
江南梅早多红带,渭北山寒少翠微。

()

休沐名园里,飞觞细雨前。瓜期元不偶,萍迹况相怜。

避暑仍袁绍,登楼亦仲宣。何须仙掌露,心赏已泠然。

()

伏羲枕上皇,靖节不荒唐。浇酒巾犹湿,当篱菊巳香。

云飞从鸟倦,苗长记农祥。天地悠悠里,春风正未央。

()

水作青龙盘石堤。
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

()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嵌崎。
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
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
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
只消一勺清冷水,冷却秦锅百沸汤。
()
柳嫩不禁摇动,梅残尽任飘零。
雨余天气来深院,向阳纤草重青。
寂寞小桃初绽,两三枝上红英。
又见云中归雁,断续和鸣。
()

田禾吐白将就槁,野草垂黄几欲燃。
来日天孙嫁河鼓,洗车今喜有夤缘。

()
善端谁独无,所化有兰鲍。
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
山种顿修阻,心折东去棹。
徘徊堤柳春,帆腹风欲饱。
()

杨柳低垂处,茅檐四五家。烟迷村坞树,霞灿蓼汀花。

恍入桃源路,哪知都市华。此间堪避世,何用觅丹砂。

()
锦鞯朱弦瑟瑟徽。
玉纤新拟凤双飞。
缥缈烛烟花暮暗,就更衣。
约略整环钗影动,迟回顾步佩声微。
()
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
肥兔与奔鹑,日夕悬庖屋。
嬉嬉顾妻孥,滋味喉可欲。
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