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李宗谔先辈除校书郎。宋代。王禹偁。秘省官清住帝乡,春来春榜探花郎。未吟红药归西掖,且着青衫侍北堂。射策更期挥健笔,骑驴犹得醉闲坊。同年佐邑应相羡,衣上芸香杂桂香。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次韵诚斋醉卧海棠图之什。宋代。许及之。海棠宁莫种,种须千万株。濯锦江头锦漫谷,斧斤不赦如薪枯。乍逢樵人莫逢杨氏女,遗恨年年泣朝露。杨氏自媚昭阳宫,海棠自映扶桑树。山城幽独逢坡翁,一洗千载尘埃蒙。张园锦障人所惜,醉里看花尽英特。酒满衣襟花满裳,只许茶铛近笔床。顾影鬅鬙醒还卧,乌巾正堪漉白堕。只恐明朝雨霏霏,花雨征帆各自飞。休论长篇与短韵,且与春风写音问。此人此句皆可图,底须紫凤并天吴。
题潜菴。宋代。白玉蟾。已把功名等风絮,鹤氅星冠懒成趣。谷口人寻虎迹来,林间菴正猿啼处。好向青山白云中,参取翠竹黄花句。道人珍重老维摩,明日千峰万峰去。
读山翁大师新蒲绿依韵柬寄。唐代。王揆。江头父老话兴亡,蒲柳春光又十霜。徒有子规愁望帝,更无鹦鹉忆明皇。唐陵麦饭悲寒食,汉腊桑门祝上方。指示旁人尽流涕,讲堂钟鼓暮云黄。
题景祥院。唐代。翁承赞。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和鲍倅同汤欧二倅春日郊行。宋代。虞俦。别驾联镳喜在坰,不妨修禊继兰亭。雅知社结池莲白,况复诗成水荇青。问讯梅花才半树,渐看柳絮又浮萍。风光流转须时赏,烂醉从今莫放醒。
闱中与张亨父同号舍喜赠。清代。孔宪彝。尽日望不至,相逢此最奇。几人争问讯,怪尔竟来迟。海内诗名盛,贫中病骨支。城南天尺五,好醉晚春时。
灞岸别友。唐代。戴叔伦。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李清庵见过。元代。萨都剌。采石仙人携酒来,病怀今日为君开。何人更有八十岁,与子须倾三百杯。《金缕》歌残银烛短,锦袍醉倒玉山颓。明朝酒醒重相见,杖屦江村看腊梅。
四月二十九日迓伯氏久渴得雨田父交贺而行客。宋代。王洋。本是黄梅雨涨时,沙痕褪落不成泥。龙公不费丝毫力,收起鸣车水满畦。
偈颂十六首。宋代。释如净。净妙妙时解活计,露堂堂处有家风。须知脱体卓然道,廓落圆通是个宗。
金陵元夕五首 其三。明代。欧大任。綵楼酺饮紫云升,六代繁华未足称。鳷鹊卢龙春色里,满城歌吹万家灯。
感怀示儿辈。宋代。辛弃疾。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归田曾有志,责子且无诗。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
欸乃词(赠渔父刘四)。宋代。蒲寿。 白头翁。白头翁。江海为田鱼作粮。相逢只可唤刘四,不受人呼刘四郎。
柳梢青。唐代。无名氏。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阴功在人。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
咏止酒。明代。李之世。欢伯招我游,愁城域我止。悲欢各有缘,不落杯匕里。两渡琼海洋,孑身抛妻子。中馈乏酒储,曷为嘉宾喜。况乃逢俗宾,投觞辄欲起。强作解事言,浊醪有妙理。知音不在弦,得趣酒可已。今我欲还山,此瓢永弃矣。辟如鼠饮河,岂必窥其涘。怀哉阮步兵,瓣香聊以祀。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六。宋代。裘万顷。为怜风雨趣春回,故著秋花到处栽。兰菊从来盛风味,不妨环绕读书斋。
历劫吟 其十五。清代。张洵佳。觑破人情冷暖中,欲将隐恨诉苍穹。试看寂寂空庭里,谁念遗徽吊晚风。
游道场山登绝顶次东坡韵。明代。顾应祥。天风阻舟岘山麓,促我来游道场谷。平生览胜兴独豪,飞步宁愁病双足。松山郁郁云漫漫,石磴曲似羊肠蟠。忽然谷㡳天籁发,千岩万壑惊奔湍。层梯历尽浮屠出,俯瞰平湖如广席。湖中七十二峰青,疑有巨灵一挥植。相携何必双绿鬟,白云明月天地间。丈夫适意即仙境,浪说海外三神山。浮世悠悠旦复旦,弹指百年过已半。何如从此谢尘纷,独立丹崖发长叹。
碧云深 闻雁。清代。张玉珍。风飕飕。雁声冷唤芦花秋。芦花秋。梦沉别浦,灯灺南楼。去时系足书空修。而今只影牵新愁。牵新愁。几回忘了,又上心头。
贞女吟。明代。苏仲。妾生阅数龄,有志古人风。侧闻窦氏女,死事厓壑中。明心照寒潭,烈气横苍空。淑慎遵姆训,贞懿安贫穷。奈何恶少年,一朝肆狂凶。淩我至毒手,惧我飞霜锋。顾我冰雪姿,岂汝墦壤同。顾我金石操,岂汝犬彘从。誓将此心曲,淩寒比高松。誓将白玉躯,不与尘埃封。坚志如重城,三军莫能攻。寄语犷徒党,徒尔心忡忡。汝为泉壤蚓,我为天上龙。今生有时尽,再世难相逢。
感秋寄远。唐代。白居易。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彭泽归来图。明代。符锡。笑问陶彭泽,归来五老峰。柴门流水外,菊径白云重。尺泽无横鲵,深山有卧龙。脩然千古意,高柱过眉筇。
四月十五日重至南安夜步城头望月。清代。俞明震。悠悠人事重经眼,㶁㶁溪流旧绕墙。明月入怀添悱恻,野禽呼我共苍茫。客中作客知官味,山外看山惜夜光。闻道今年渐生聚,边风吹过总凄凉。
懹成都十韵。宋代。陆游。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壮士臂立绿绦鹰,佳人袍画金泥凤。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红破海棠回,数蕊香新早梅动。酒徒诗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宾送。浮世堪惊老已成,虚名自今笑何用。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北窗风雨耿青灯,旧游欲说无人共。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唐代。李德裕。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次韵和师稷清明怀乡之什 其一。南北朝。邹浩。扫尽人间冰雪寒,鱼龙鳞甲动斑斓。向来协气无踪迹,从此氤氲满世还。
上巳日吴野人烹蟹及吴化父兄弟宴集。明代。王叔承。前溪雨足溪水新,夜涨桃花三尺春。三月三日日初丽,浮玉流觞骄醉人。偶过杨柳桥西宅,鱼罾蟹簖当门立。船头活蟹紫堪击,重欲满斤阔逾尺。主人藏蟹真得宜,急流之下青笼垂。日饲稻子数百穗,枫落直过桃花时。蜀椒吴盐落砧细,宝刀香腻春葱丝。雄者白肪白于玉,圆脐剖出黄金脂。主人有蟹不卖钱,但逢嘉客留斟酌。持螯岂慕尚方珍,长对杜康呼郭索。
过渑池问路于叟叟指罢兵台。明代。程本立。青山四顾似环滁,千载荒城百战余。问路罢兵台下去,邑人能说蔺相如。
天坛。明代。徐渭。张公当时骑白雀,下与高皇共斟酌。一从九鼎向幽燕,碧坛空锁琉璃斮。古松旧柏黑成迷,绿瓦从中一雉飞。杨雄不得陪郊祀,空忆当年执戟时。龙驹远自施罗来,开平巳死无人骑。却付羽林谁健儿,压沙五石缓其蹄。真人雄心老更雄,月中自控赴斋宫。四十八卫万马中,一尘不动五里风。黄柏太苦蔗太甘,盛时文字忌新尖。当时作颂卑枚马,付与金华宋景濂。
顷与公择读东坡雪后北台二诗叹其韵险无窘步。宋代。赵蕃。相思不是冬无雪,留待春风鬭冷严。病骨未忧衣乏絮,早餐宁叹食无盐。梅添凿落元同色,竹拥参差半入檐。坐守地炉应不厌,破窗平见北山尖。
梅花百咏 其三十一 全体呈露。明代。李江。白玉堂前雨乍晴,分明雪外见云英。淡中有味却忘倦,画里虽灵无此情。草阁玲珑嫌俗眼,纱窗幽静了平生。天花落处轻无比,较却梅花落更轻。
冬怀八首 其五。明代。张煌言。清角悲笳思黯然,长因沧海问桑田。越王台榭风云暗,禹会冠裳日月鲜。黄屋建时曾割据,朱弓受罢亦依迁。只今冷落蛟螭窟,雪夜徒吟「兔苑篇。」
梅道士水亭。唐代。王昌龄。金刚波若傲吏非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一作孟浩然诗]
十三夜莲蓉湖与周锡臣张鸣教对月有怀安茂卿。明代。王稚登。仙侣相携醉玉缸,暮山浮黛水淙淙。何人不赏中秋闰,几度能逢八月双。云里闻歌声隔寺,花间吹笛手临窗。芙蓉泣露红芳早,欲寄佳人奈涉江。
河间道中早行。清代。汪学金。偏衫席帽惯长征,清露凉飔趁晓行。乡梦远随残月影,客愁并起乱鸡声。游梁词赋惭司马,入洛年华感士衡。最是旅程秋信早,哀蛩又傍马头生。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宋代。晁补之。叶公好画龙,龙固不可晤。安知下其室,惊骇暗楹雾。昭王亦贸骨,冀以得马故。相者竞举肥,终然驹远去。
归自谣 其一 归忆。清代。吴绮。深院静。风飐落花红不定。墙东月下秋千映。玉骢一去成孤零。愁谁证。说来但与鹦哥听。
舟行三叉河。元代。李裕。鸡笼回首白云间,西入三叉路几湾。天际两峰青似染,舟人遥指是含山。
牢城言怀。宋代。华岳。重城不隔世间尘,个裹无花别有春。冤鬼夜随风雨泣,病囚时作犬羊呻。雷霆不霹欺君贼,彗孛偏凌为国人。欲问老天天已老,料应无说为敷陈。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唐代。窦常。君为宫保及清时,冠盖初闲拜武迟。五色诏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山泉遂性休称疾,子弟能官各受词。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
教学退作二首。宋代。陈著。话言超出求名外,心力分从负米余。幼学得师终有获,立根本处赖深锄。
新正三首。宋代。白玉蟾。九天日月开黄道,十洞烟霞接紫清。为问蟠桃当熟未,人间春草几枯荣。
送友欧阳公宣之辽东。明代。王知谦。客中送客恨无涯,强展花笺赋别诗。辽海岁寒应历涉,巴山春暖少驱驰。仲升投笔心先壮,仁贵荣归会有期。后夜相思何处是,柳营风细月明时。
菩萨蛮。元代。仇远。瑶琴欲把相思谱。殷勤难写相思语。人在碧苕滨。相思烟水深。鳞波流碎月。荏苒年芳歇。何处寄相思。白苹秋一枝。
戍妇。宋代。陈允平。梧桐叶落雁来时,见说沙场未解围。夜夜灯前做针线,倩谁边上寄寒衣。
赋得蝉声。明代。王邦畿。玄鬓临风见自迟,空天云响迥秋思。古槐汉苑水流处,衰柳隋堤日落时。疋马关山犹感别,美人迟暮易生悲。长松谁会蒲团下,清露零零静者期。
赠上封诸老。宋代。林用中。上封台观静,夕霁景偏清。月下闻禅语,风中有磬声。龙池留古足,雁塔寄余情。借问房前树,东窗忽偃生。
答成仁卿。明代。欧大任。风林远冥鸿,冻泽沉修鲤。洛阳三日雪,袁生未能起。谁能除径来,忽觌楚成子。褐衣翩翩行,声名在人耳。江汉夙蕴灵,荆南富楩梓。骚辞启屈平,丘索闻左史。子也纂前绪,纫兰袭芳芷。秋风吹洞庭,北征戒行李。怜予濩落踪,顾笑长安市。意气契远游,扶摇大鹏徙。投赠英琼瑶,置之石上几。嘉藻溢华光,深衷析玄旨。得俊欢盍簪,并驱肃遐轨。愿谢嚣壒缘,鸾骖自兹始。
小云堂。宋代。李弥逊。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将簪绂换袈裟。同参尚有满兄在,异世犹将孙老夸。结习未忘能作舞,因缘那得见牛花。却修净业寻来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送林光甫分教上犹。明代。顾清。行尽西江是上犹,南来五岭入云浮。官曹不厌诗书冷,风物且为山水留。虚市早春梅子大,畬田初夏稻花稠。公馀我欲烦骑马,一访张公铁汉楼。
南乡子 其四。清代。顾贞立。雁去恰鳞来。何幸孤踪系素怀。半幅衍波织锦字,忘开。却是明珠漾镜台。也拟与追陪。闻道秋花满径栽。带眼频移憔悴尽,身材。病到秋深恐不该。
莲叶。唐代。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风摆 一作:风摇)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和李尹种葛。唐代。戎昱。弱质人皆弃,唯君手自栽。藟含霜后竹,香惹腊前梅。拟托凌云势,须凭接引材。清阴如可惜,黄鸟定飞来。
题赵荣禄水村图。元代。钱良右。每怜北苑风流远,笔底精神此日同。春水孤村无限意,题诗输与杜陵翁。
送严太守永浚知西安。明代。王鏊。五马初分竹使符,西安风物尚西都。三秦子弟为编户,四塞河山入版图。楚国梓材元自有,周家风化未全芜。旱灾已息流移复,为访当年郑白渠。
答蔡孝廉时春试后南还。明代。卢龙云。谁从鳞羽识虬鸾,喜尔翩翩汉魏坛。北望太行悲远道,南来禹穴得奇观。里中白雪歌弥寡,天上繁星色正寒。愧我并驱时已暮,新诗宁合更传看。
元谋县歌。明代。杨慎。遥望元谋县,冢墓何累累。借问何人墓,官尸与吏骸。山川多瘴疠,仕宦少生回。三月春草青,元谋不可行。九月草交头,元谋不可游。嗟尔营营子,何为欻来此。九州幸自宽,何为此游盘。
秋雨晚晴。清代。缪公恩。长虹倒挂雨初收,几榻清凉四壁秋。飞尽碧云天宇净,捲帘风入夕阳楼。
四愁诗。两汉。张衡。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赠同志。宋代。释文珦。忘情三十载,曾不厌顽疏。白石能同煮,青山亦共居。猨声依树乐,鸟影入云虚。闻道黄精熟,相呼又荷锄。
临江仙。五代。冯延巳。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高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独自倚阑干¤夕阳千里连芳草,风光愁杀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凤城何处,明月照黄昏。
生日答朱监师。明代。何巩道。归卧穷郊早闭门,故人书札远相存。无成犬马徒加齿,在恨君亲未报恩。屋角落梅催腊酒,城头吹笛绕吟魂。阳回若许寒灰待,从此端居奉至言。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二。宋代。张嵲。茫茫白水环虚市,股引清渠绕梵宫。一夜春风入高柳,恍如身在海涛中。
赠黄任道。宋代。强至。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滞不须嗟。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上元前再金题南庄壁二首。宋代。晁说之。古今之祸此云奇,倏忽犬戎城下师。犯阙过于侯景速,劫君更比禄山危。万方瑞物问何在,五世誓书知谩为。祸茌群凶谁首尾,京如狼虎黼狐狸。
书怀寄友人。唐代。黄滔。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砻近。常思扬子云,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韩仲和南窗。宋代。葛绍体。一榻卧云长至日,半炉宿火欲明时。年年来此南窗下,不怕风霜容易欺。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祭石曼卿文。宋代。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