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三首。宋代。裘万顷。病僧行脚归来后,万事无心每闭寮。日射竹窗风叶乱,烟凝香鼎篆纹消。
《再用韵三首》是宋代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僧行脚归来后,
万事无心每闭寮。
日射竹窗风叶乱,
烟凝香鼎篆纹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弱的僧人行脚归来后的心境。他因病而无心于外物,每天都闭门不出。阳光透过竹窗照射进来,风吹乱了窗外的叶子。烟气凝结在香炉上,篆纹慢慢消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僧人回到寺院后的孤独与寂静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绘细微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僧人内心的空虚和无所寄托的境地。
首先,"病僧行脚归来后"这一开篇句子,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状态,病弱的僧人疲惫地回到了寺院。"万事无心每闭寮"这句描述了他对外界事物的漠不关心,不再关注世俗纷扰,闭门不出。这种无心无欲的状态,也表现了僧人修行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室内的景象展示了僧人的环境。"日射竹窗风叶乱"这句以阳光透过竹窗、风吹乱叶子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与世隔绝的状态。阳光透过窗户,可见到外面的风景,但僧人却无动于衷,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烟凝香鼎篆纹消"运用烟气凝结在香炉上、篆纹逐渐消逝的描写手法,表现了僧人的寂寞和内心的虚无。烟气逐渐消散,篆纹也随之消失,暗示了一种渐渐失去痕迹的状态,增强了诗中的寂静和空虚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僧人回归寺院后的寂静与空虚感,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摹,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对于寂静、超脱和内心追求的重视,体现了当时文化氛围中的一种价值观念。
裘万顷。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天街晓望。宋代。胡宿。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香重椒兰横结雾,气寒龙虎远浮空。嗟余索米无人问,行避霜台御史骢。
咏树诗。南北朝。庾信。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沉。
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其寺贼所焚)。唐代。皎然。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浣溪沙(上元游静林寺)。宋代。毛滂。花市东风卷笑声。柳溪人影乱于云。梅花何处暗香闻。露湿翠云裘上月,烛摇红锦帐前春。瑶台有路渐无尘。
圩丁词十解。宋代。杨万里。两岸沿堤有水门,万波随吐复随吞。君看红蓼花边脚,补去修来无水痕。
前用吉字韵问严子文疾再和问疾之诗不工甚矣。宋代。崔敦礼。日来间何阔,坐见月初吉。欲往扣斋扉,政恐劳取瑟。闻公清净缘,巧笑却银栉。露骨秀寒松,烘晹嚥暖日。钟乳无千两,牙签堆万帙。爱诗屡忘餐,爱酒勤种秫。心安身自轻,却老非牛膝。
菩萨蛮。清代。纳兰性德。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寓栖凤楼言怀。明代。徐繗。岂是乘鸾客,楼居阅岁华。寄情聊翰墨,冲赏但云霞。羁迹牵春草,销颜耐晚花。浮生尽如寓,君莫叹无家。
寄长蘅二首 其二。明代。王志坚。吾观仕宦人,每每念丘壑。虽复非真实,兹意或间作。譬如酒食困,番思茗饮乐。病苟稍稍去,旋复恣馋嚼。嗟余困折久,甫得离蔬鳷。救口犹不遑,何遽厌杯杓。念吾坚顽姿,本自甘濩落。兹游非得已,黾勉就人爵。人生能几何,胡为久薰灼?宁为沙上鸥,无为笼中鹤。山灵闻吾言,生平谨然诺。
颂一百则。宋代。释重顯。犀牛扇子用多时,问著元来总不知。无限清风与头角,尽同云雨去难追。
青障山(一作慈湖山)。唐代。张又新。一派远光澄碧月,万株耸翠猎金飙。陶仙谩学长生术,暑往寒来更寂寥。
哭黎惟敬秘书四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此日朱明洞,谁同对浊醪。宦途穷执戟,人代绝抽毫。鸡犬闻天路,鱼龙泣海涛。传家大令在,忍睹凤凰毛。
雨中寄杨彦常先生。元代。丁鹤年。山中长夏苦淫雨,暂尔出门还不能。九天驭日力已竭,两地看云愁倍增。怜君畏途久作客,笑我净土常依僧。相思倚柱发清笑,旁人不解谷空应。
满江红 其十三 忆别阮亭仪部兼怀西樵考功湖上。清代。尤侗。我发芜城,趁竞渡、一江风涨。为寄语、池塘春草,阿连无恙。白舫已乘东冶下,青骢尚跃西泠上。问钱塘、可接广陵潮,双鱼饷。采莲棹,湖心漾。折柳曲,桥头唱。办十千兑酒,余杭新酿。王子正招缑岭鹤,孙登也策苏门杖。待归来、赠我两峰图,空漾状。
次韵元肃兄见喜知荆州二首。宋代。郑獬。西风原上鹡鴒鸣,喜见朱旗画兽狞。尘袖渐抛秦地远,云帆聊作楚江行。人家掩映寒塘水,秋物鲜明绿树橙。欲表新阡在郧国,不同张翰浪逃名。
玉宇无尘露气清。凭高极目万山横。霜前白雁初传信,《笔谈》云:北方白雁,似雁而小,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北人谓之霜信。老杜《九日》诗云:“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篱下黄花独有情。
乌帽侧,紫萸馨。尊前醉舞拥飞琼。明年此会知何处,不是鄱江是帝城一作“便合抟扶上玉京”。
鹧鸪天(呈鄱阳使君何郎中伯谨)。宋代。姚述尧。玉宇无尘露气清。凭高极目万山横。霜前白雁初传信,《笔谈》云:北方白雁,似雁而小,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北人谓之霜信。老杜《九日》诗云:“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篱下黄花独有情。乌帽侧,紫萸馨。尊前醉舞拥飞琼。明年此会知何处,不是鄱江是帝城一作“便合抟扶上玉京”。
扶胥口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海山无数尽龙腾,细浪和风不厌行。谁解天边持北斗,试来此处酌南溟。已知一勺同千顷,不把涔蹄笑洞庭。安得常如银汉水,扁舟万里寂无声。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十八。清代。朱仕玠。果号菩提荐玉盘,乍疑卢橘蔟团团。故乡隔海音书断,蜡里无因寄一丸。
次韵王信州。宋代。邓肃。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瀰漫江海接高穹,石牛未洗血泥红。天吴八首真奇怪,咄嗟平地作银宫。我贫家火不星灶,赤脚灭没泥涂中。目断晓风生少女,又复茅檐飞白龙。惭愧北来王夫子,籍籍声名满都鄙。朝吟千赋暮千诗,松腴亦须枯海水。莫倚文章似孟坚,未用风流追乐天。且以光芒破阴晦,挽回日色到桑田。乐岁天公有严约,斥落旄头沉贯索。从公日醉三百杯,不怕西风动旗脚。
送方叔二首。宋代。姜特立。梅山近日风光好,桃叶桃根总可人。自喜暮年多乐事,非君谁与共花茵。
丁器之将赴建平诵予乙丑赠归之作且问原复动静俯仰十年不胜故旧天涯之感因用原韵作两绝句送之 其一。明代。顾清。吴江岁晚促归船,临发题诗尚宛然。十载长安如一梦,又携风月过桐川。
簇水 见古寺放生马而叹之。清代。陈维崧。回忆当年,霜蹄刷尽幽并夜。草头一点,猛气削驽骀凡马。羸病谁欤牧养,羁靮从宽假。摩背痒、秋阴墙罅。血泪洒。叹日暮、群乌啄肉,伏栈枥、成悲咤。西风夜响,重叙起沙场话。俛首沈吟烙印,蓦听僧钟打。馀生也、托象王台下。
又用前韵和早梅二首。宋代。杨时。星驭经行处,梅花忽已开。只疑春信早,先拥使旌来。嫩萼红初破,寒柯绿未回。凌霜半含月,皎皎绝纤埃。
雪。唐代。李峤。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谕祭祖王陪朝使宿坟所 其一。明代。朱诚泳。天光终始贲丘园,感激鸿仁矢不谖。地下先公应有语,九泉无自荅皇恩。
颂古二十一首。宋代。释正觉。即日贵人,旧家贫汉。兄弟相承,尊卑互换。向晚途中眼不开,夜明帘外机旋转。骑牛载帽异中来,百炼真金色不变。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石川鸿齐英偕僧来谒张副使误谓为僧鸿齐作诗自辩余赋此以解嘲。清代。黄遵宪。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周妻何肉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溯从佛法初来东,稻目以后争信崇。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粟万钟。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送王道士游东海。唐代。李中。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遥空收晚雨,虚阁看秋涛。必若思三岛,应须钓六鳌。如通十洲去,谁信碧天高。
新寒。明代。妙严。露气逼衾枕,早窗寒已生。客心惊岁晚,物色过秋清。群木连朝脱,空山竟日睛。宵砧方未歇,处处寄衣情。
长安感怀。金朝。杨奂。此心只欲作东周,再到长安已白头。往事无凭空击楫,故人何处独登楼。月摇银海秦陵夜,露滴金茎汉殿秋。落日酒醒双泪眼,几时清渭向西流。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念奴娇·石头城。清代。郑燮。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史院席上夺和相公元韵。宋代。宋敏求。二圣垂鸿烈,天临四纪余。元台来率属,赐会宠刊书。世业叨荣甚,君恩可报欤。衮衣相照烂,归拥鹿鸣车。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多少横尸叠似楼,官人早晚解红头。淮南已是无聊甚,行到江东划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