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绣帏睡起。宋代。柳永。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参考资料:
1、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31-333
2、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5-57
此词为代闺怨体,因词中说“待伊游冶归来”,而柳永即是常年在外“游冶”,据此可以推断此词所代之人应为柳永之妻。
参考资料:
1、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5-57
词中的女主人公思念着离她而去的远行人,与一般闺怨诗词不同的是,这位远行人不是去求仕、戍边、经商,而是去“游冶”,这就使女主人公处在更为悲惨的境地:相思之苦加上被弃之痛。
词从“绣帏睡起”开端,写了一整天的情况,实际是女主人公在爱人远行后长长一段时间的缩影。看似平淡无奇,却为下文尽情展衍留足余地。“藻井凝尘”言室内凌乱,无心洒扫,“金梯铺鲜”言室外冷落,无人来往,这是写她生活的环境。“寂寞凤楼十二”一句中的“寂寞”二字,可说是对刚才的总结,也是上片的核心。“风絮”二句以反衬的手法写美丽的春景,与“藻井凝尘,金梯铺鲜”形成鲜明的对比。“永日画阑,沉吟独倚"是她一天寂寞生活的概括,突出女主人公无心欣赏美景的心态。“望远行”二句写女主人公登高望远,希望游子会回到自己的身边。春已归却不见远人归影,着一“悄”字,说明女主人公不知几度登高又几度失望,这是寂寞中的希冀与希冀后的失落,失落自然更加重了她的寂寞。
过片换头“凝睇”二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不是她凝神远望归骑的目光,而是盼望落空后那失神而凝滞的目光,这目光又开启下片抒发内心情愫的一连申行动。她想排遣离愁,但却苦于“无计”;只有拔下头上的金钗换酒,求助于酒醉后的解脱,无奈无聊的自斟自饮反更添愁情以至珠泪涟涟。愁中的醉,醉后的泪,欲昏反醒,欲笑反泪。“待伊游冶归来”五句为女主人公的心理想法,最后她还是寄望于远行人的重归,待那时,要故意换下宽大的衣饰,束紧薄薄的丝裙,让那薄情人看看瘦减的“纤腰”,让他相信我因思念他而变得如此憔悴。此五句虽化用了武则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意,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思妇恨游子不归,盼游子快归,幻想游子归来之后悲喜交加的心态写的淋漓尽致。
这下片自“凝睇”开端以后,先以“无计”,继之“但……”、“空……”、“争奈……”、“待……”,一连串行动,从纪实写到设想,从行动写到内心,写出了这个女子怨而不怒、徒劳挣扎的整个过程。但这个远行人会不会归来呢?设若他真的归来了,会不会因为女主人公的憔悴而动了怜爱之心从此不再去“游冶”呢?词结束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却并没有结束。
柳永作为一个男性词人,极真实地写出了被弃的善良弱女子可悲的无助的境遇,这是基于柳永对女性深切的了解和同情。
参考资料:
1、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31-333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补乐歌十首·大濩。唐代。元结。(《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汤救天下,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护育。圣人生兮,天下和。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寄不出院僧。唐代。姚合。不行门外地,斋戒得清真。长食施来饭,深居锁定身。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非独心常净,衣无一点尘。
杂拟诗六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东都多妖丽,住近春明门。单车来侠客,驷马回王孙。妆成耀皎日,结佩鸣瑶璠。举止有飞态,流目无定源。金尊浸圆月,绮被绣双鸳。色笑延新宠,肝胆怀旧恩。团扇总含悲,前鱼羞自言。容华易零落,抚枕忧心烦。
寄邓道士(并引)。宋代。苏轼。罗浮山有野人,相传葛稚川之隶也。邓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尝于庵前见其足迹长二尺许。绍圣二年正月十日,予偶读韦苏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云: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遥持一樽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乃以酒一壶,仍依苏州韵作诗寄之云。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仙苑蟠桃不老春,三千年实荐芳新。锡开王母瑶池宴,满簇金盘寿圣人。虽云绝品,未足为珍。幸有菩提真妙果,年年同献佛生辰。
西楼月。金朝。马钰。常清常净常闲。脱尘凡。自在逍遥云水,访龙山。琼浆酒。无中有。养金丹。炼就重阳归去,列仙班。
麦斜。宋代。刘克庄。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
蜡梅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越岭仙姿迥异常,洞庭春染六铢裳。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艳太浓妆。临风浥此蔷薇露,醉墨淋漓寄渺茫。
万年欢。宋代。厉寺正。卫武期颐,与文公福艾,俱号贤相。今我元台,齿德又居其上。玉立擎天一柱,似泰华、气凌秋庄。明良会,千载风云,长为龙衮凭仗。清知孔山叠嶂。有猿吟鹤舞,日俟鸠杖。无忝苍生依依,未容高尚。待整顿、乾坤了当,与蓬岛、神仙来往。摩铜狄,点检笙歌,菊浮香泛新酿。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明代。郭辅畿。小燕双双更呢谁,玉箫怨曲按腔吹。牵情万缕金丝柳,织尽东皇不放垂。
古风送钱定国显道 其一。宋代。程俱。登崖无坦蹊,下濑无平波。寻常即千里,奈此巇阻何。朝跻青阳硖,暮入万牛涡。见之令人老,况乃身所过。赖有万顷陂,洗我心烦痾。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清代。佚名。[姑洗为羽]霜露既降,孝思奉先。陟降上帝,礼隆九筵。有声黍稷,有肥牲牲。神来燕娭,想像肃然。
过彭泽县。明代。谢廷柱。挂帆过匡庐,舣舟向江县。彭泽旧知名,渊明今不见。岩松露沾盖,堤柳风拂面。虽非当时物,过客生爱恋。公如素玉姿,不以缁涅变。又如瑶台鹤,凡鸟亦知羡。我欲赋吊词,清诗公所擅。我欲酹一觞,薄酒不堪荐。涨泽晓乘舟,秋涛夜驰传。区区葵藿心,琐琐芹曝善。因公怀昨非,归里今得便。
过泾县水西寺。清代。钱黯。马蹄得得趁平沙,高下林峦入望赊。浅濑过帆回雉堞,淡烟笼竹隐人家。亭涵疏雨松涛细,寺俯惊雷夕照斜。客路风光在何许,纸窗月影到霜花。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宋代。曾协。气吐长虹一世豪,尚怜花草助风骚。正须重碧浇胸次,不遣轻霜上鬓毛。浪说清时敞东阁,谁捐好语到西曹。江神却解归欤兴,剩放潮头百尺高。
赠吴均诗。南北朝。萧子云。欲知健少年,本来最轻黠。绿沈弓项纵,紫艾刀横拔。谁持命要宠,宁知敌可杀。有功终不言,明君自应察。
唐人四马卷。元代。宋无。太仆新调试锦甘,九重日色照连钱。春来与庆池边路,偏称宫中软玉鞭。
满路花 与听公。清代。严绳孙。吴宫落日荒,燕市悲歌暮。天山三丈雪、迷行路。蓦然相遇,宝筏横津渡。支公都未许。会待安心,早教觅向何处。玄关频叩,默语俱成误。白头浑未定、风前絮。一灯深照,领略元无句。从今应记取。玉河霜月,满身多少花雨。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宋代。阳枋。入手青衫愧壮颜,悠悠底事白云间。有心文字几千卷,适意茅茨三两间。可奈红尘飞白羽,不容黄叟卧青山。欲从宁水成仙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别何复初教授。宋代。黎廷瑞。貂裘日以敝,沧海理归舟。恋友那忍别,思亲讵敢留。岂无还家乐,而怀索居忧。北风吹大江,江水日夜流。吾道莽何之,天运良悠悠。安得两黄鹄,与子仍丹丘。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明代。杨巍。万壑萦回一草亭,溪云漠漠山青青。主人何处寻芝术,留得松声与客听。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四樵斧。宋代。梅尧臣。适从伐枯桑,莫悟刃已缺。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
蕲州营作。元代。郭奎。树暗啼莺困,春余一日残。愁随花片减,梦逐雨声寒。毁誉惟耽酒,辛勤亦枕鞍。令人惭陆抗,四十未封官。
送伍长垣赴召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君赴兰台召,谁看此县花。久知骢是马,当许鹭随车。日月新明主,乾坤旧一家。异时缣帛赏,应首及孙伽。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宋代。黄庭坚。物产原希世,风流更折冲。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远业终三事,仁声达九宗。方祈酌周斗,何意辍秦舂。
次韵三司蔡襄芦雁獐猿二首 其二。宋代。赵抃。獐狎猿驯遂性情,恍然疑不是丹青。岂忧夜猎林中去,只欠秋吟月下听。举目便同临涧谷,此身全恐寄郊坰。山容野态穷微妙,造化争功六幅屏。
清平乐。五代。孙光宪。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终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长恨朱门薄暮,绣鞍骢马空归。
云山第一窝。明代。罗伦。风光天下已无双,万里云山尽树降。一笑出门天广大,不知尘外有沧桑。
贺江口阻雨。明代。欧大任。鹧鸪啼处下鵁鶄,骤雨江喧仄枕听。磴道深秋摇草木,柁楼终夜划雷霆。津连临贺长含碧,岳过南疑不断青。禽尚远游堪遣兴,候晴西上一扬舲。
西湖竹枝词 其一。元代。胡奎。荷叶盖头花拂衣。今夜采莲当早归。昨日小孤回棹晚,鸳鸯惊过里湖飞。
道州观野火。唐代。吕温。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虫蛇尽烁烂,虎兕出奔迫。积秽皆荡除,和气始融液。尧时既敬授,禹稼斯肇迹。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
题止蘧轩。宋代。谢逸。天籁号万窍,水石相吐吞。俛仰一瞬间,群动了无痕。乃知性分内,喧静本同根。君独诣此理,怀抱清而温。谈笑民事办,庭无凫鹜喧。隐几饯日夕,隙月窥黄昏。
次韵君节秘书三首。宋代。刘克庄。甫登鳌顶浩然归,岂是区区较粟薇。纵使吠声杂尧桀,可无直笔辨聃非。雷音首占第一义,黛色终当四十围。想见朝阳鸣未已,在岐山下莫高飞。
疾邪诗二首。两汉。赵壹。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宋代。杨万里。诗吸三江卷五湖,雕琼为句字为珠。前身谢守吟澄练,今代世南行秘书。獬豸峨冠久尘醭,星辰听履郎须臾。夜来飞入东园去,梦里分明觉後虚。
近兖。宋代。孔平仲。龟蒙山上泉如涌,白石河边雨已流。乔木烟深迷故国,黄芦风急战高秋。新科一变人方锐,旧学都忘我可羞。驱马远来徒自苦,敢将衡鉴定三州。
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宋代。杨亿。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珠还合浦。唐代。邓陟。至宝含冲粹,清虚映浦湾。素辉明荡漾,圆彩色玢ge.昔逐诸侯去,今随太守还。影摇波里月,光动水中山。鱼目徒相比,骊龙乍可攀。愿将车饰用,长得耀君颜。
杂诗 其四。宋代。沈辽。古人有精思,飘飘出天壤。遗形若屣履,宁复顾烦鞅。高凤会幽趣,乃贻漂麦让。御寇好游适,初闻内观赏。希夷本人境,奚惮不可往。有说即忘言,指象真为驵。
过召伯埭游斗野亭次司谏孙公韵。宋代。李纲。星斗照淮楚,绿野如砥平。兹亭结构小,景物有馀清。我来值袢暑,霁雾褰高甍。登临得佳友,坐使怀抱倾。方塘杨柳合,极望菰蒲生。仰德思谢傅,吊古伤芜城。浊酒聊共酌,小鳞鲜可烹。抱拙卧江海,胡为复此行。区区萤爝光,何补日月明。稽古得车马,平生笑桓荣。
跋黄文若诗卷。宋代。杨万里。五字长城壁不如,鼠肝虫臂得关渠。竹坡集里曾相识,惊见兰亭茧纸书。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宋代。王之道。素艳忽从江上见,清香还向雪中闻。谁能送酒来相劳,为尔开尝对马军。
幸侍轺车敬赘严韵 其一。宋代。赵与。男儿有志事竟成,好把功名竹帛垂。今日舆图当混一,谁能重拭□□碑。
绍兴祀高禖十首。清代。佚名。祗祗禖坛,洁蠲羊家。博硕肥腯,爰具牲朵。执事骏奔,肃将俎几。神其顾歆,永锡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