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张仓曹南史。唐代。窦常。万事竟蹉跎,重泉恨若何。官临环卫小,身逐转蓬多。丽藻尝专席,闲情欲烂柯。春风宛陵路,丹旐在沧波。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窦常。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自题春秋大事表三首 其二。清代。顾栋高。宣圣精神费手裁,千秋粉本漫成灰。谁知盲左关心切,亲见当年国史来。
重林新放陇枝稠,倚槛盈盈万玉浮。妆洗晚风寒转淡,香生残雪韵偏幽。
尊前宛转留春梦,醉里参差倚夕愁。相对素心清似水,况兼群谢擅风流。
冬日龙周勚李襄国显国陈伯良诸子过访留酌梅花下得流字。明代。伍瑞隆。重林新放陇枝稠,倚槛盈盈万玉浮。妆洗晚风寒转淡,香生残雪韵偏幽。尊前宛转留春梦,醉里参差倚夕愁。相对素心清似水,况兼群谢擅风流。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会不会兮还信采。廓廓落落兮大方无外,跛跛挈挈兮大功不宰,稳稳密密兮心安如海。
宁乡有感与仁仲彦达同行。宋代。胡寅。太和薰宇宙,王旅不亲征。雁北同兄弟,莺迁得友生。正便春入望,莫厌雨稽程。何限山花发,遥看为拟名。
无锡舅相送衔涕。南北朝。江淹。心远路已迥,意满辞未陈。曾风漂别盖,北云竦征人。杯酒怜岁暮,志气非上春。若无孤鸟还,沥泣何所因。
宿龙华山中寂然无一人方丈前梅花盛开月下独。宋代。陆游。梅花如高人,枯槁道愈尊。君看在空谷,岂比倚市门,我来整冠佩,洁斋三沐熏,亦思醉其下,燕惰恐渎君。敬抱绿绮琴,玄酒挹古樽。月明流水间,一洗世浊昏。摹写香与影,计君已厌闻。老我少杰思,尚喜非陈言。
寄题麾羽轩。元代。刘崧。诸葛南征且未回,城头华构立崔嵬。手麾白羽当轩坐,目送晴云度水来。士马合围鱼贯出,旌旗分队雁行开。极知裘带从容地,笳鼓时时送酒杯。
南华书事诗。宋代。朱翌。真觉止能留一宿,桐乡今已在连宵。却将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
石假山。宋代。刘学箕。潭溪散人方是閒,真山不爱爱假山。呼童积叠石磊碑,远近便拥峰与峦。晴岚滴翠明窗前,清影挂壁方池边。色侵书帙日华薄,丘壑坐上生云烟。云烟收霏苔藓绿,山石傍头更栽竹。三竿两竿韵不俗,摇荡清风凉意足。方是閒人当此时,以假像真人谓奇。或来静对酌美酒,或来宴坐哦新诗。吟诗搜索萦心脾,酒醉落魄精神痴。吟诗饮酒且不可,况复局上争枯棋。不如对山抚鸣琴,琴心三叠舞胎禽。高山流水存至音,古趣澹泊悦我心。老泉三峰烂木材,百年沉埋安在哉。东坡仇池九华石,只有佳篇傅入集。此山亦独今视昔,与我同生亦同没。
仪真获亡尹袁阳所借拙稿六册。明代。林光。哀哉袁健夫,丧舟在何处。残篇马上来,别驾劳仆御。
暮春即事。宋代。王镃。 卖花声断雨蒙蒙,怯酒情怀易得中。燕子自来还自去,胭脂吹老海棠风。
寄兴。宋代。卫宗武。希年逾五叹无闻,岁事从头又一新。徒得襄阳齿耆旧,却惭庄子号陈人。垂垂榆景已侵耄,冉冉花辰不减春。日涉丘园今已矣,北山亦足了閒身。
鲁攲器图。宋代。郑思肖。此心安分即逍遥,无欲何愁外境摇。才有秋毫失中正,一杯水亦不能消。
青玉案 忆旧。明代。王夫之。桃花春水湘江渡。纵一艇、迢迢去。落日赪光摇远浦。风中飞絮,云边归雁。尽指天涯路。故人知我年华暮。唱彻灞陵回首句。花落风狂春不住。如今更老,佳期逾杳。谁倩啼鹃诉。
题遂溪同由驿。元代。刘崧。山晚鸦啼木栅城,征人暂驻马前旌。荒原漠漠风沙晚,犹隔雷阳二月程。
次韵和李长学士正月二十八日出郊见寄之作。宋代。宋祁。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初阳澹江雾,小雨破街尘。客盖浮轻吹,斋刀儼后陈。林芳催兔目,原色换龙鳞。壤路歌声杂,褠倡舞疊新。持杯遍酬客,惟欠眼中人。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帝合六首。宋代。崔敦诗。今岁韶光好,时逢大有年。条风方被物,菖叶又催田。
同文度冀成秋夜有怀从善仲举 其一。明代。杨士奇。静夜聊为江上吟,江云漠漠水沉沉。惟应黄鹤楼前月,照见离人万里心。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宋代。方岳。事有俄顷间,遗臭及万代。吾观於期人,不过一字爱。
舟行即事二首 其一。元代。张翥。雾树浑连水,水沟不受潮。米盐江上舫,鱼菜市中桥。壮士宁辞辱,仙公会见招。边淮无酒禁,磊碨剩须浇。
求木硙于周尉。宋代。胡寅。舂簸精粗期适口,老夫脱粟艰难久。它山木臼才百金,四市营求辄无有。原惟仁者试咄嗟,要使赤脚治胜{左豆右斗}。岂惟软饭慰无牙,亦冀糠粞及鸡狗。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五代。冯延巳。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唐代。齐己。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用韵赠濮彦章。明代。林弼。曾题诗句碧琅玕,留与仙翁伴岁寒。君有蓬莱三礼赋,我无龙虎九还丹。可怜韶石山前景,浑似钱塘江上看。驿路梅花应笑客,酒肠暂为主人宽。
游东山示客。宋代。曾巩。虞寄庵余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真珠帘。宋代。陆游。山村水馆参差路。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
见诸君作莫愁湖棹歌戏拟四首 其四。清代。姚鼐。前古烟波后世楼,教人欢喜耐人愁。新词才子情深浅,付与双鬟试啭喉。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作。宋代。赵蕃。玉溪佳山水,不减阆州南。新居助幽深,所欠万竹参。徐郎亦好事,知公幽趣耽。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地形择便宜,土壤泉亦甘。春雷一番笋,要戒园翁馋。邻里约来往,要须开径三。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定有王子猷,造门不舆蓝。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政尔功名迫,此事未易谭。待公幅巾归,我亦脱青衫。
石莲七十七自寿词 其十 快活三。清代。吴重憙。又三年,督转漕。朝牵挽,夜叫嚣。受挑剔费尽中间饱。令正供入天庾,精合糙。
南墅十二诗 其十 总相宜船。元代。廖大圭。彩鹢不飞连碧波,此中公子醉眠多。傍人刚道相宜好,梦入西湖闻棹歌。
南柯子(玉簪)。宋代。韩元吉。五月炎州路,千重扑地开。只疑标韵是江梅。不道薰风庭院、雪成堆。宝髻琼瑶缀,仙衣翡翠裁。一枝长伴荔枝来。付与玉人和笑、插鸾钗。
渡水僧二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落日前溪渡,钟声隔岸闻。秋水深可涉,挽衣踏行云。行云忽破碎,波动生鱼鳞。化为百千我,何者为我身。此身尚非我,况复影中人。画师真具眼,了此起灭因。三生嗣幻梦,一笑语前尘。
黄龙山中。宋代。韩驹。未雨万木翳,既雨群山开。山神若眷予,一扫风中埃。摩云夹路松,禅伯手自栽。我来植拄杖,听度松风哀。幽赏未云足,暮色苍然来。何当白玉轮,碾上西南垓。
立春。宋代。白玉蟾。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长门怨。明代。薛蕙。新欢侍清宴,旧宠弃深宫。相妒本相似,君恩那不同。歌喉嘲饮泣,鬒发笑飞蓬。谁信黄金屋,繁华一旦空。
金陵杂诗二十首 其十。明代。胡应麟。大道开平乐,名姝傍狭斜。黄鹂交坐柳,白马竞穿花。翠箔通云气,珠帘上月华。画梁双燕子,遥认莫愁家。
送光后堂。宋代。释祖钦。春风恶,春风恶,一夜梅花尽吹落。人来话别欲游吴,踏断东南天一角。
题吴匏庵东庄诸景二十首 其八 曲池。明代。石宝。池水清且涟,萦转牵曲镜。照见柳叶斜,不似莲花正。
踏莎行。宋代。杜安世。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和鲁漕喜雨二首。宋代。吴芾。冬暖曾无欲雪天,正忧饥馑在新年。忽闻夜滴檐前雨,便觉春归郭外田。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江行。宋代。王君谟。暮云含雨意,江路转凄清。夜泊扁舟处,时闻孤雁声。莫愁秋欲老,只是客关情。不信他乡恨,吟边分外生。
玉轪华芝今省方,西风索索吹伞黄。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
袭粲用命嗟何尝,义军谁是竹园娘。黠羌何事追奔忙,大似浓薰返魂香。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 其十。宋代。葛立方。玉轪华芝今省方,西风索索吹伞黄。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袭粲用命嗟何尝,义军谁是竹园娘。黠羌何事追奔忙,大似浓薰返魂香。清跸何时还都乡,中兴慰我九回肠。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清代。佚名。苾苾芬芬,神具醉止。笙声铿锵,干旄旖旎。融假无言,神灵惟喜。申锡蕃釐,暨我孙子。
宫词八首 其五。宋代。周密。沈沈禁漏蜡花残,侍宴归时午夜阑。新燕乍来人独睡,夜深风雨作新寒。
梅子黄时雨 梅雨。清代。厉鹗。枯坐幽窗,赚轻梦破时,惊响荷扇。正浓绿墙头,金丸堪荐。想到一犁江上暝,愁将入吴云远。淙潺遍。吹笛夜船,灯影遥颤。深院。残寒犹恋。漫妨他燕乳,帘暗慵卷。奈扫壁看题,蜗偷银篆。依约红绡香润句,袜罗应伫沿阶藓。风微便。楼前镜波深浅。
依韵和酬顺安使君王大观见寄之什。宋代。强至。苍鬓萧疏并曲台,北门笑口屡同开。仲升投笔燕南去,王粲从军陕右来。月冷戍楼悲短笛,天寒戎幕赖深杯。更为后会知何地,终日思君首懒回。
过郭林宗墓。清代。顾炎武。路畔累累墓石多,中郎遗愧定如何。应怜此日知名士,到死犹穿吉莫靴。
宿中洞。宋代。李曾伯。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路迢人倦甚,只向近林栖。
食菜作二首。宋代。廖行之。吾儒不羡能方丈,彼相胡为食万钱。谁识春来有珍味,乐如疏食曲肱眠。园中菜把勤能致,曹掾莼羹美未专。便作远谋胜肉食,他年无愧作诗篇。
晚至黄河阻渡。明代。郭之奇。霞彩波光抱日沉,黄云隔岸覆城阴。我来欲渡无津吏,南浦滔滔出暮心。
铜陵五松山中。元代。宋无。樵声闻远林,流水隔云深。茅屋在何处,桃花无路寻。身黄松上鼠,头白竹间禽。应有仙家住,避秦来至今。
水调歌头(过鲁港堵X073渡江之地,有感·)。元代。王奕。长江衣带水,历代鼎彝功。服定衣冠礼乐,聊尔就江东。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玉垒,烽燧几秋风。更有当头著,全局倚元戎。攒万舸,开一棹,散无踪。到了书生死节,蜂蚁愧诸公。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胧。停棹抚遗迹,往恨逐冥鸿。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宋代。王珪。陪幄方图政,安车遂告年。帝求惇史善,人叹大夫贤。故馆西州路,佳城京兆阡。惟应旧游客,堕泪向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