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可上人。唐代。贾岛。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参考资料:
1、滕浩选编.青少年古诗词读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5.01:第186页
某一次的应试贾岛落第,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参考资料:
1、曹余章主编.历代文学名篇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06 第1版:第254页
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三、四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独行”二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写出堂弟孤寂地行走于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写堂弟沿途的疲惫,致使他不断地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悲苦。诗句对偶工巧,造语自然奇特,意境幽冷奇峭。这两句,是贾岛生平得意之语,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面上看,这两句承上离别而来,写自己的孤独。由于从弟离去,在潭边行走,只有水底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而从深层次来看,此联又体观了对佛禅的领悟。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不免使人想到洞山良价看到潭底之影而豁然开悟的事迹。而在树旁歇息,不过是色身而已。那么,离别之事不须看得太重。但禅家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到底未能泯灭心中的感情,所以最后说:“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首联写明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颔联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颈联突出写别后诗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是贾诗本色。尾联写别后相思意。诗层次清晰,写出送别全过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达意深挚浓郁,确可称为“平淡”。“独行”二句虽不一定“三年得”,但刻划人物心理状态却极为真切。
参考资料:
1、张宏生,章利国著.中国佛教百科全书·诗偈、书画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 第1版:第83页
2、张学文评著.离梦别魂 历代送别诗词大观:长征出版社,2007.1:第167页
3、马承五主编.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4:第198-199页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贾岛。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买陂塘旋栽杨柳,山中道士家务。丰年城市秋偏好,又近重阳风雨。兰泛渚。虽信美江山,不似吾双屿。孙儿学语。说桑梓光阴,松筠节操,岁岁有欢趣。沙堤路。身退功成天许。非熊梦断占吕。但教阶下人如谢,解道春池新句。尊有醑。更不说、传家事业光吾谱。衣冠尚古。有双桧亭台,万荷池沼,安我邵平圃。
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元代。许有孚。买陂塘旋栽杨柳,山中道士家务。丰年城市秋偏好,又近重阳风雨。兰泛渚。虽信美江山,不似吾双屿。孙儿学语。说桑梓光阴,松筠节操,岁岁有欢趣。沙堤路。身退功成天许。非熊梦断占吕。但教阶下人如谢,解道春池新句。尊有醑。更不说、传家事业光吾谱。衣冠尚古。有双桧亭台,万荷池沼,安我邵平圃。
望江南(四)。宋代。王琪。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与缪叔正联句。元代。顾瑛。短檠二尺照清酣,圆饼裁肪韭味甘。旧雨今为红叶雨,閒云不障白云庵。范君远馈吴犍肉,钱老能分林屋柑。今夕共谋真率醉,莫将时事说江南。
游仙诗 其二十九。唐代。张鸿。紫宸仙籍拣奇才,贱老秦风海上来。司直三天新授职,少年标格选颜回。
雷之奋。明代。李梦阳。雷之奋,翕兮张。山之阳,发坤藏。辟哉昌,群龙载浮列缺光。列缺光,烜中土。惠甘雨,介稷黍。圣人垂衣民歌舞。民歌舞,袪祸菑。饥而食,饱斯嬉。厉鬼潜灭维福基。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离骚题作山中人)。唐代。王维。山寂寂兮无人,又苍苍兮多木。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难知兮行独。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贤,嫌既老兮贪禄。誓解印兮相从,何詹尹兮何卜。山中人兮欲归,云冥冥兮雨霏霏。水惊波兮翠菅蘼,白鹭忽兮翻飞,君不可兮褰衣。山万重兮一云,混天地兮不分。树晻暧兮氛氲,猿不见兮空闻。忽山西兮夕阳,见东皋兮远村。平芜绿兮千里,眇惆怅兮思君。
溪游。清代。罗从绳。孟冬刈稻了,原野尚幽清。偶然成独往,遂惬山水情。行行不觉远,隐隐闻溪声。石发拖秀茜,潭影涵空明。爰憩石磴上,于以濯尘缨。逝水去不返,岁暮将何成。
至浦城界闻武林失火而还。宋代。陈藻。几年要入武林游,今日中涂却罢休。剩得纪行诗数首,前途有便是良谋。
过孙履正东林庄居(同方民表丈)。明代。程嘉燧。出郭春流十里赊,故人田舍即吾家。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忽见远交浑是梦,难期世事总如花。寻常欢笑休轻别,若计浮生信有涯。
感恩。宋代。张纲。伊昔趋青锁,尝叨奉紫宸。燕间承仄席,清问及垂纶。宠荷皇恩重,归惭白发新。粉身那足报,结草是吾邻。
观钓诗。南北朝。阴铿。澄江息晚浪。钓侣枻轻舟。丝垂遥溅水。饵下暗通流。歌声时断续。檝影乍横浮。寄言濯缨者。沧浪终滞游。
南阳广文博士还雷平后寄。唐代。陆龟蒙。微微春色染林塘,亲拨烟霞坐涧房。阴洞雪胶知未入,浊醪风破的偷尝。芝台晓用金铛煮,星度闲将玉铪量。几遍侍晨官欲降,曙坛先起独焚香。
赠钱君。明代。徐渭。将携彤管远行游,燕市羁栖岁月流。白壁不逢知己献,黄金曾却贵人投。归看破匣几缗在,出锁閒房一榻留。好与南州徐孺子,时时同醉酒家楼。
辩蛤和泾川公。明代。顾璘。渔海穷潏泬,猎山历㟏岈。生人胡多劳,养此六六牙。圣哲著礼经,细不遗蚁蛙。食鼋不染指,因以倾厥家。末俗贵珍异,载籍纷喧哗。美哉尔石蛤,奚免网与叉。黄鹄终见炙,安可矜高遐。修胫雪长荇,腴中剖团瓜。烹以实下豆,亦慰宾筵嘉。南荒盛虫族,大者蛇与蟆。琐细及百种,射影兼含沙。食者苦呕泄,伤者困疮瘕。例举混美恶,颇笑昌黎差。幸蒙匕箸赏,重以褒辞加。河豚自此贱,况复论鱼虾。
游罗浮 其十二。清代。丘逢甲。非石亦非木,非青亦非绿。山中铜龙鱼,云是稚川畜。东坡昔时见,鱼一而龙六。何时益八龙,灵怪惊俗目。嗟哉古铜仙,化身同一哭。南汉昔铸时,铜光九天烛。不知谁负去,得毋见可欲。惟有金佛身,至今守群秃。趺坐金莲花,冷阅人世速。明月飞上天,慎哉保尔独。
题东湖青山寺古鼎铭长老钟秀阁。元代。丁鹤年。手开楼阁贮群经,面对湖山卫百灵。玉镜夜寒通沆瀣,翠屏秋净倒空青。避烟鹤起檐间树,行雨龙归几上瓶。我亦逃禅云水客,便应萧散共松扃。
菩萨蛮(春陵迎阳亭)。宋代。赵师侠。西风又老潇湘树。翩翩黄叶辞枝去。斜日淡云笼。溪山烟霭中。危阑闲独倚。_浪连天际。残角起江城。昼空征雁横。
登楼晚眺。宋代。朱晞颜。独客乡心被酒收,和愁分付上层楼。西风永巷孤砧晚,落日空江一笛秋。紫翠回还山作县,青黄点染橘成洲。狂游自笑君兼我,悔不睢阳二顷谋。
残句:浴泉秦虢流丹粉。宋代。黄庭坚。浴泉秦虢流丹粉,临渚娥英冷佩衣。
烛影摇红。清代。奕绘。萧寺天寒,君行有日余心荡。麻衣如雪惜分襟,未语先惆怅。两载交情倜傥。七十日、流光一晃。东风解冻,车马萧萧,送君桥上。会短离长,幸君与我年皆壮。思君夜夜梦扬州,跨鹤寥天旷。城郭绿杨交障。皱长江、桃花春浪。明年别后,南北邮筒,寄声无恙。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宋代。邓忠臣。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贵溪董教论回里。宋代。戴表元。八月暄暄似小春,鄞江归客楚江宾。梦中鲈脍紫莼菜,画裹苎袍乌角巾。不枉夸张别风土,有时吟啸杂仙真。年高官满身轻健,聊复婆娑亦可人。
赠洪都高士萧野鹤。宋代。蒲寿宬。自从华表去蹁跹,縠顶丹深不计年。万里孤光中夜月,一声清唳九重天。偶然梦觉思辽海,不是饥驱向野田。赤壁秋高风露下,无心曾唤老坡仙。
夜宴惜别。唐代。白居易。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主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宋代。吴潜。鹊绊晴丝柳絮乾,金沙玉李斗开颜。此时此景此中意,付与仙翁一饷閒。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初秋。宋代。刘过。老子垂垂秋露下,九月空山天气寒。黄花剩开且勿剪,留得一秋烟雨看。
用言客谈奉谢。元代。艾性夫。倦游太史牛马走,作赋先生亦乌有。杞国天摧只自惊,梁国瓠落知谁要。青津碧荻寒不枯,园丘紫柰天下无。嵩南少华梦可到,仙人鸿宝今无书。霜煎雪逼梅花少,不向春风怨枯槁。万古乾坤苍狗云,一天风雨黄鸡晓。
九月二十五日有传秋闱两榜至书舍见思永杨植以诗中乙科喜乡闾之有人学业之丕振因赋三绝以自释 其二。元代。刘崧。至顺壬申再贡贤,一从更制遂茫然。惊看亚榜题杨植,憔悴西风十九年。
春旱郊园诸花犹盛醉归憩槐盖阴下。宋代。耶律铸。渴雨苗虽未发荣,可无芳意慰坤灵。草缘近水堤边绿,柳绕新池岸上青。花匠斗供春制度,曲生专与我调停。且倾翠盖谁如故,依旧槐阴满后庭。
赠宣义大师英公。宋代。师颃。禅得玄机笔得精,孤云光彩甚分明。毫端落纸堪为宝,海内无人不重名。山约终归双履在,髭因凉剃一刀轻。何妨换取群鹅了,却与迷徒指化城。
府公徽猷饷酒虾。宋代。方岳。长须翁卧瓮头春,醉不胜扶绝可人。琥珀色浓红透肉。珊瑚钩嫩冷生津。欲醉野句不当价,粘出侯家总是珍。此法纵传无此料,石桥雪水玉粼粼。
灵宝道院。宋代。刘克庄。两行松绕垣,数个竹当轩。山主出何处,道人知不言。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俗奉医仙谨,儒家亦舍旛。
醉蓬莱 坐韵海楼,为颜鲁公旧址。清代。吴绮。问南朝多少,朱户雕梁,乱蓬残甓。此阁巍然,记平原遗迹。惜赏高云,留欢晴月,好句莓苔碧。销夜图书,试春帘幕,坐人百尺。晨鼓初阑,葛巾无事,纵览湖山,盱衡今昔。鲁国当年,未骂淮西贼。韵海新翻,镜源初就,慷慨尚书笔。大节千秋,危楼几代,倚栏长息。
书近事二首。宋代。刘克庄。石卫尉家先没入,黔娄生处亦诛求。客嘲未悟漫天戏,鬼瞰皆知偃月谋。不许他人分越国,预拚异日去崖州。傍观莫枉为酸鼻,鹿死无魂岂有愁。
自述。宋代。释净端。潇洒岩居畔,结茅惟一庵。清风销暑气,寂寞少人贪。幽有鸟声碎,禅无衲子参。斋馀林下去,华雨落毵毵。
陈伯量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曹彦约。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薄宦身常隔,高怀骨易仙。伤心风作恶,不助过湖船。
晨炊翫鞭亭二首。宋代。杨万里。老贼平欺晋鼎轻,一轮五色梦中惊。宝鞭脱急非无策,何似休将日遶营。
相和歌辞 猛虎行。唐代。李贺。长戈莫舂,彊弩莫烹。乳孙哺子,教得生狞。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道逢驺虞,牛哀不平。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麻姑山。宋代。晏殊。昔年权暂领军城,静爱仙山咏过春。天下云车曾祖驾,城中鳌海几生尘。明知绿发升真籍,堪笑苍颜预宪臣。我若粗成忠国事,赤松曾羡汉迁人。
咏史上·彭宣。宋代。陈普。法度名儒奉束修,帝师礼数亦宜优。公卿股栗朱云剑,白首门生忍不羞。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明代。高启。谁识能歌旧散声,愁中听处尚分明。玲珑酒罢休催去,月落江潮尚未平。
太平寺水。宋代。杨万里。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傅妙天下。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横看侧看只麽是,分明是画不是水。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他。波痕尽处忽掀怒,揽动一河秋色暮。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佛庐化作金拖楼,银山雪堆风打头。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并州剪刀剪不得,鹅溪疋绢官莫惜,貌取秋涛悬坐侧。
封川上元。宋代。孔平仲。穿城不千步,十步燃一灯。闪闪摇斜风,荧荧若疏星。士女鱼鸟聚,鼓吹蛙黾声。蛮俗自为乐,我心愁不醒。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唐代。杜甫。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送人游茆山。唐代。贯休。鸟啼花笑暖纷纷,路入青云白石门。君到前头好看好,老僧或恐是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