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满庭芳朗读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蜗角虚名翻译及注释

翻译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⑵蜗角:蜗牛角。比喻极其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⑶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⑷些子:一点儿。
⑸“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浑:整个儿,全部。
⑹“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1] ⑺“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满庭芳·蜗角虚名赏析

  这首《满庭芳》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下片从自叹到自适。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失败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也生动地刻画了词人愤世宿和飘逸旷达的两个性格层次,在封建社会中很有典型意义。

  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功名利禄曾占据过多少世人的心灵,主宰了多少世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它构成了世俗观念的核心。而经历了人世浮沉的苏轼却以蔑视的眼光,称之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著甚干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虚幻。这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蝇营狗苟尘俗人生的否定。词人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页无须过分介意。这个思想来自老子。《老子》说:“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这就是“谁弱又谁强”一句的本意。一方面,“木强则折”(第七十六章);一方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忧”(第八章),苏轼领会此意,故“得罪以来,深自闭塞,···不敢作文字”(黄州所作《答李端叔书》)。“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是他这个时期自处的信条。所以,“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意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以无言抗争的词人形象呼之欲出。

  下片于自叙中夹以议论。“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而“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即李白“为欢几何”之意。“风雨”自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所“妨”者是人生乐事。陆游《假日书事》诗所云“但嫌尤畏(尤才畏讥)妨人乐”,即是此意。苏轼一踏上仕途便卷入朝廷政治斗争的漩涡,此后命途多难,先后排挤出朝,继又陷身大狱,幸免一死,带罪贬逐,昔时朋友相聚,文酒之欢,此时则唯有“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当此时,词人几于万念皆灰。“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他的《答李端叔书》中有一段话可作为这两句词的极好注解:“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地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进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已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哓哓至今,坐此得罪既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真可笑也。然世人逐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才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可见“抵死(老是)说短论长”之要不得。词人自嘲自解,其中实又包含满肚子不平之气。下面笔锋一转,以“幸”字领起,以解脱的心情即景抒怀。造物者无尽藏的清风皓月、无际的苔茵、高张的云幕,这个浩大无穷的现象世界使词人的心量变得无限之大。那令人鄙夷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狭小世界在眼前消失了,词人忘怀了世俗一切烦恼,再也无意向外驰求满足,而愿与造化同乐,最后在“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的高唱中,情绪变得豁达开朗,超脱功利世界的闲静之情终于成为其人生的至乐之情,在新的精神平衡中洋溢着超乎俗世的圣洁理想,词人那飘逸旷达的风采跃然纸上。

  苏轼在词中擅长抒写人生。他高于一般词人之处,在于他能从人生的矛盾、感情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正因如此,苏轼描写的人类心灵就比别人多一个层次。这也是他的词能使人“登高望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词人重在解脱,在感情生活中表达了一种理性追求,故不免要以议论入词。此首《满庭芳》便表现出这一特色。词人“满心而发,肆口而成”,意显词浅,带有口语化的痕迹,似毫不经意,然又颇具匠心。

满庭芳·蜗角虚名赏析二

  严羽讥弹宋人“以议论为诗”,有一定道理,苏轼就好在诗词里发议论。但是他多数作品能作到情景并行,而不是一味叫噪怒骂。这首词就是以议论为主的典型例子。其实,看词主要不是看是否议论,而是看议论得好不好。这首词议论得很好,胜过读一篇议论文。

  此词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他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也无须过分介意。以上几句,既是对营营苟苟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试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过片“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而“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宦海浮沉,辗转流迁,命运多舛,饱经忧患。这几句是作者的人生自叙,隐含着身受惨祸、壮志难酬的沉痛哀叹。“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此句愤激地表达了词人对于忧患人生的失望和怅惘,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下面笔锋一转,以“幸、无际的绿茵、高张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句,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作者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正如有人所说,诗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东坡这首《满庭芳》词的成功便说明了这一点。

  称这首词是一篇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应当是恰如其分的。东坡写此词时,大约也是经历了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众多坎坷,因而大有退避之心。此词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现身说法,真抒胸臆,既充满饱经沧桑、愤世嫉俗的沉重哀伤,又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在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满庭芳·蜗角虚名创作背景

  这首《满庭芳》词作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词中表现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看,须是苏轼受到重大挫折后,大致可断为写于贬于黄州之后,当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三年)之后几年内所作。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暮色落郊坰,行人望驿亭。落霞随日尽,飞鸟入烟冥。

村静人初息,途长马未停。龙泉栖止处,镫火已荧荧。

()
舍我白瓷碗,把君金屈卮。
判为元日醉,共赋早春诗。
冰泮鱼龙起,花开蜂蝶知。
为子扶病脚,赖有古藤枝。
()
陈郎笔势并州剪,十幅生绡秋绿远。
老蟾欲作骑鲸游,推堕玉盘波底转。
谪仙濡袍窥采石,东坡醉客歌赤壁。
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擫长笛。
()

忆弟看云劳读杜,识人今日喜逢韩。高歌白雪千金赠,增重青毡十载官。

祖道夕阳催别斝,滁南山色拥征鞍。遥知泮水从容地,几度赓酬兴未阑。

()
六月侍臣方赐冰,我赋得之从友朋。
开盘一见水玉璞,置坐百步无青蝇。
热肤收汗起疹粟,不有消渴同茂陵。
杜子每思赤脚踏,韩老尝苦如甑烝。
()
重锦褰妆幕,请罗换舞衣。
钗头双燕子,先向社前飞。
()

贾生太息唐衢哭,感事伤时可奈何。
争似君当尧舜日,台头大笑乐天和。

()
每勤蕨叶护筠笼,独自还丹表里戏。
留与越人共夏祭,莫教恶雨打成空。
()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

笔砚生涯独善身,一区花竹四时春。
无求莫问朝廷事,有耻难交市井人。
帘外乌衣飞上下,窗前蜂蕊结轮囷。

()

前辈凋零尽,如公尚典型。为僧眉独白,见客眼长青。

教子成三俊,传家有六经。我来问奇字,应许扣柴扃。

()

白酒聊三盏,青灯欲二更。倦来乘急睡,过了睡难成。

()

庭前木兰何太奇,千朵万朵白迷离。争似中堂双玉树,对翻华萼吐孙枝。

()

属玉双飞下绿蒲,小溪分水照林庐。疏泉漫作江湖意,不种封君万尾鱼。

()

陟巘心已清,复此风雨蔽。
高人疏凿余,理道颇超诣。
卜筑谐素志,缁侣欣共济。

()
文如翻水艳天葩,始信才猷属故家。
为爱新吟贪咀嚼,霜髭捻断日西斜。
()

窃禄成何补,经年柏府居。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救世人难跂,携锄愿复虚。白头滥朱绂,中夜独踌躇。

()
一枝开破一年春,斗蕊稠花总后尘。
却恨无媒怜独夜,月偷清影向何人。
()

荆溪黉舍相过日,三十年来一梦如。久抱青毡存旧物,忽看乌帽荷新除。

路通故里归应便,座列诸生乐有馀。想到闽州依海上,荔枝榕叶暗斋庐。

()

浣纱何处是,空翠隔崔嵬。
嫩绿连山暗,妖红照水开。
惜春嗟婉娩,载酒约徘徊。

()

偶作彰州令,风烟满画栏。只缘五斗米,却笑两年官。

山色静堪把,民情渐可观。莫言鸿未集,正好挂予冠。

()

一帆辞槜李,两日到云间。江路依松转,柴门映竹关。

颜随秋色老,梦逐暮潮还。忽听华亭鹤,怅然思旧山。

()

诗朋酒伴经过少,荒径无心待马蹄。槛外花枝如选妓,林间鸟韵即分题。

凉添美睡三竿日,晴减长堤几尺泥。何处新波堪开艇?茅溪潮接浣花溪。

()
吾事今七十,非杖事能行。
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鳖争。
皮里气不充,骨中髓不生。
安能勉筋力,笑傲云霞轻。
()

木铎晨初举,亲舆暮已过。禄嗟升斗薄,养比鼎裀多。

化雨连桥梓,文风振蓼莪。不须经史训,身教易渐摩。

()

踏雨来敲柳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
汉水连天阔,江云护晓寒。
青青山数点,最好倚栏看。
()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彷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

兵甲纵横地,音书久不来。豺狼当道吼,鸿雁向人哀。

奔走成何事,沉沦惜异才。团山南望迥,千里漫黄埃。

()

阴岑难辨晓,黑暗总宜眠。大梦观生事,长贫谢俗缘。

骨高仍似马,坐冷并无毡。只道为儒苦,儒官苦更然。

()

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何穷对酒望,几处捲帘愁。若问相思意,随君万里游。

()

镜里行人画里舟,篷窗深锁半江秋。气吞巫峡三千里,声到蓬壶十二楼。

山隔天光迷两脚,日蒸霞影破云头。布帆风利难停泊,未许金焦汗漫游。

()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
东篱满把菊,柯山一句诗。
四时皆有节,九日独如斯。
潘子夙所尚,陶翁何敢师。
是故逢此日,爱慕仍凄悲。
()

博识虫鱼晰,闲吟花草工。长康三绝擅,东野一身穷。

老我离思外,慈亲望眼中。荣名真不朽,云树隔还东。

()

换得戎装事远征,别亲原自不胜情。销魂最是黄河水,隔断爷娘唤女声。

()

吃紧为人毋自欺,吾犹失学况吾儿。

人谁无过过须改,道不远人人莫知。

()
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
亟作溪头看,犹沾树杪飘。
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
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
()
舟子起添缆,夜潮同雨来。
寒声相乱急,远梦自然回。
水鸟鸣还睡,风灯暗复开。
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
()
日在东陆,维时上辛。
笔开阳馆,恭礼尊神。
苍玉辉夜,紫烟煬晨。
祖宗业配,天地同烟。
()

反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来歌。有黄龙兮自出于河。负书图兮委蛇罗沙。

案图观谶兮闵天嗟嗟。击石拊韶兮沦幽洞微。鸟兽跄跄兮凤凰来仪。凯风自南兮喟其增悲。

()

方舟下秋濑,已远汉南城。
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
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

满路垂杨芳草,一溪流水落花。山边林木蓊郁,深处定有人家。

()

飞絮时光,熟梅天气,片帆又到扬州。绕荒城十里,尚似旧淮流。

过多少、寻常巷陌,衔泥飞燕,何处勾留。望红楼人语,沉沉深押帘钩。

()

云台路接短长亭,十里烟林不断青。说有禅宫如海藏,山僧来现老龙形。

()

少眈耕稼苦无田,马上朝鸡二十年。晚景天留作佳话,赏音人复往同川。

槔亭旧葺依深树,风槛新开俯碧涟。明日分秧有前令,酒杯还向绿阴传。

()

领得尧夫七尺纶,白头终荡五湖春。千罾宁也鱼难得,断不移舟下孟津。

()

春溪与岸平,初月出谿明。 ——张荐

璧彩寒仍洁,金波夜转清。 ——李崿

()

黄扉处士掩松关,小立松风去住难。
可叹山中真宰相,未容神武挂衣冠。

()

贝叶空闻驮白马,金根不复驾苍虬。当时迎日花如锦,一片人间逐水流。

()

楚云吴雨越江津,飘泊西湖十载春。谁说林逋巢阁外,梅花落尽更无人。

()

年来诗作祟,努力戒吟哦。忽与景相会,其如兴到何。

水中难按瓠,弦上肯留笴。挥笔且扫埽,伊谁问华佗。

()
度桥犹徙倚。
坐石未倾壸。
浅草开长埒。
行营绕细厨。
()
好笑山翁年纪。
不觉七十有四。
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
欢会。
()

河堤石表古来存,知为谁家守墓门。旧冢已墟人世换,年年乌鸟当儿孙。

()

苍岩出几曲,此与大道会。
回看灯火处,已在林萝外。
凉风生雨气,清月动山霭。

()

南国棠阴借保釐,功成雷雨慰茕黎。忧时未肯忘桑梓,治内尤须问栋榱。

泣罪汤仁宽一面,祥刑吕傅重三推。临岐别有萦愁绪,欲诵崧山补衮诗。

()

桑柘如钱柳如雪,南村北村欲蚕月。
老翁饭饱摩腹行,白瓯自随闲唤铁。
攀花正恨颜色乾,哦公七言毛骨寒。

()

禾黍连云待岁功,尔曹窃食素餐同。平生贪黠终何用,看取人间五技穷。

()

尔生才四岁,风骨最堪怜。已解摊诗卷,还能弄简编。

提携从我后,出入在人前。命也真如此,朝朝诉彼天。

()

垂钓本无心,得鱼亦不喜。随意换村醪,归来月满水。

独酌听秋声,小艇芦花里。

()

碧玉周遭已万竿,补篱编槿护檀栾。直须移却门前影,留得前山入坐看。

()

心心长待笋班齐,南北中分人望迷。残腊易消春易老,怕教抛尽惹莺啼。

()

淡烟微茫远树低,王孙一去草萋萋。谁知客愁无处著,又听前林莺乱啼。

()

宫罗新制紫袍轻,满袖天香出禁城。云路朋侪青眼别,炎方父老白头吟。

黄堂宣化仁风远,绿野行春瘴雨晴。千载龚黄称善治,好崇勋业继芳声。

()
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
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
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
便遣旧姻娅,解后作斯游。
()
春云绿处。
又见归鸿去。
侧帽风前花满路。
冶叶倡条情绪。
()
高楼闲上对晴空,豁目开襟半日中。
千里吴山清不断,一边辽海浸无穷。
人生歌笑开花雾,世界兴亡落叶风。
吟罢倚栏何限意,回头城郭暮烟笼。
()

草树天边碧,溪流雨外浑。
仆夫经燕岫,筋力尽龙门。
斜日当幽径,轻风度晚村。

()

当年飓捲地轮移,拄杖东还云与飞。太白岩前绿阴下,相逢无语听催归。

()

江南江北春光好。一枝岭上开偏早。占得众芳先。凌寒瘦影妍。

罗浮清梦足。翠倚琅玕玉。写向画中看。香飞上笔端。

()

隐吏朱墨暇,饱眠北窗风。
时呼方外客,逃暑尊酒中。
寂寞杜拾遗,四壁口不供。

()

西子湖头,送君日、杨花飞雪。一万里、蛮烟瘴雨,朱门空谒。

雁字不传滇海路,芦花正映清溪月。向莫愁、村畔话离愁,真奇绝。

()

雨来山出云,雨过云归海。

悠然天地间,得此大自在。

()
何处足清凉,山南古石堂。
溪沙留虎迹,水影上僧房。
万景因深僻,无人为发扬。
侵苦写涩句,笔冻不成行。
()

延平双剑朝丰城,锺山之钟挟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口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

()

维阳成礼乐,治定昔君临。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

既因钟石变,将随河海沈。湛露废还序,承风绝复寻。

()

坐上紫溪翁,囊悬古铜镜。醉后向人谈,松枝作麈柄。

()

秋风荡荡树阴阴,暑气浑无半点侵。漫击细鳞和薤煮,转开香酝对花斟。

天垂帘幕云笼树,风递笙歌鸟弄音。此日诸君忧后乐,不妨沉醉共长吟。

()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
蹁跹先春雀,风暖喧晴檐。
惊人鲜得食,阚阶无停瞻。
不趋太仓中,小腹恣属厌。
高秋寒露下,大水须深潜。
()

白乌衡烟云,山僧渡水来。
竹篱茅舍外,忽见野梅开。

()

白玉磋成,香罗捻就,为谁特地团团。羡司花神女,有此清闲。疑是弓靴蹴鞠,刚一踢、误挂花间。方信道,酴醿失色,玉蕊无颜。
凭阑。几回淡月,怪天上冰轮,移下尘寰。奈堪同玉手,难插云鬟。人道转官球也,春去也,欲转何官。聊寄与、诗人案头,冰雪相看。

()
今代冯野王,声满东海滨。
可敬亦可爱,温然气如春。
()

天生群动应,不独女郎丝。微细关人意,迁流赴尔时。

三秋催转急,六月振先知。暑憩花阴值,宵行草露疑。

()
圣人弃智妄中寻,质实先明朴在心。
坦荡玄门常不达,那非那是秘源深。
()
满目江山异洛阳,北入怀土泪千行。
不如亡国中书令,归老新亭是故乡。
()

间关杖策夕阳红,录录平原十九中。春茧吐丝偏自缚,冻蝇钻纸总难通。

筹边无术追王朴,从事多材尽马忠。旧雨开樽重聚首,未妨磨蝎命终穷。

()
人间暑气正如炊,上了湖船便不知。
湖上四时无不好,就中最说藕花时。
()

一人泉在此山颠,万人可饮闻旧言。
顾我无人试此水,盛夏独饮南风前。

()
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裴回。
()

修篁解箨出林梢,劲节扶疏长凤毛。伫看他年坚似玉,裁竿东海钓金鳌。

()

新水黄河没钓矶,一帆高挂暮云飞。红妆十万无颜色,笑杀当年杜紫薇。

()

皇帝升龙舟,待幄十二人。天吴奏安流,水伯卫帝津。

()
吴纱织雾围香玉,八尺银屏画生绿。
睡鸭掞氤惹梦长,重城漏板声相续。
西风淅淅吹兰唐,云波微茫连洞房。
芙蓉腻脸啼秋露,怨绿愁红俱断肠。
()

晚天凉意逗帘波,行饭前除绿绽莎。忽觉暗香侵袂下,西风吹散贝多罗。

()
不须归梦更成都,九日西湖病已苏。
试把黄花元自好,可怜白首不胜扶。
谁边醉帽风欹侧,去底征鸿月有无。
一夜抚心欣有得,后来人物不如吾。
()

风南枝北两沉沉,忽有书来似万金。三十年间听雨梦,八千里外望云心。

旧书尚喜黄盈架,先陇应添碧满林。若问客游新况味,紫薇花发玉堂深。

()

暑风吹雨仙源过,深院静,凉於水。莲花郎面,翠幢红粉,烘人香细。别院新番,曲成初按,词清声脆奈难堪羞涩,朦忪病眼,无心听、笙簧美。
还记当年此际。叹飘零、萍踪千里。楚云寂寞,吴歌凄切,成何情意。因念而今,水乡潇洒,风亭高致。对花前可是,十分蒙斗,肯辜欢醉。

()

寻春入玄洞,水帘珠错落。下蟠九仞松,上宿千年鹤。

()

叠石小峥嵘,修篁高下生。地偏人迹罕,古井辘轳鸣。

()

二圣多能似仲尼,储皇家学自庭闱。银钩已有淳熙脚,玉句仍传德寿衣。

()
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
相赏阿咸清到骨,风流元自竹林来。
()

万里晴空月满天,高楼何处见秋烟。琉璃光透黄金世,罗绮轻飘白玉仙。

凤曲昔时曾有约,雁书今夜若为传。天台有路垂垂近,共道红桃绿柳边。

()

二月江山丽,三巴书信稀。野台聊寓目,时见楚云归。

()
交游情分十年馀,从宦差池后会疏。
远塞新归饶意气,长年相遇倍勤渠。
登朝蚤卧郎官帐,入幕还陪丞相车。
咫尺淮阳曹事简,邮筒莫遣少音书。
()

记红芳退后,兰阶下、绿抽簪。渐叶展鸾翎,花含凤嘴,影乱槐阴。

宜男自来入咏,早薰风、长养北堂深。好是彩衣寿酒,一枝照映钗金。

()

万朵金莲彻夜开,满帘香雾隔蓬莱。遥看鳌背云中出,喜见仙人海上来。

拂曙星河低绛阙,凌空鸾鹤上瑶台。笙歌一

()

大老富诗书,不烦耕与渔。
岩同傅说筑,人学仲尼居。
静性观三极,穷神味六虚。

()

小院闲春愁几许。目断行云,醉忆曾游处。寂寞而今芳草路。年年绿遍清明雨。花影重帘斜日暮。酒冷香温,幽恨无人顾。一阵东风吹柳絮。

()

东家老妇垂白发,樵爨无力余病骨。岂复有意斗蛾眉,坐守深闺费岁月。

却忆当年初嫁时,含羞对镜理胭脂。但愿同心不重色,肯学桃李信风吹。

()

登軿发东华,扇飙舞太玄。飞辔腾九万,八落亦已均。

暂眄山水际,窈窕灵岳间。同风自齐气,道合理亦亲。

()

栈羊割肥红,社瓮拨浓绿。再拜为亲寿,起舞自作曲。

()
水殿东西夹翠楼,春乘步辇过瀛洲。
赭袍如日花如锦,一半宫人尽里头。
()
小书楷则本晋人,降而唐世体益真。
妙趋要识笔有神,行行清妍杂奇伟。
()

樗材惭愧职南曹,闇劣何由识俊髦。独念故人成久别,多情聊尔寄霜毫。

()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
林壑栖迟两见春,一筇一麈任天真。
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
蚁战蜗争那复问,鱼浮鸟戏自相亲。
长江不日桃花浪,筑石牢堤急倩人。
()
云冥冥,雷阗阗。
横玉转,流珠乾。
灵龟入我梦,谓君当旋。
既穷海壖之炎天,当饮山中之流泉。
()

客榜又天涯。翠被乡愁一倍赊。生怕东风拦梦住,瞒他。

侵晓偷随燕到家。

()
幕府重来老令威,山川良是昔人非。
痴儿已遣了官事,伏日元知当早归。
避热幽花房自敛,迎秋高树叶先飞。
论诗敢补先师处,僭拂江头旧钓矶。
()

龙化当年去不回,空余古洞出崔巍。
苍苍野色连天远,脉脉泉音穴地来。
壁上梭飞三尺雨,匣中剑跃一声雷。

()
路转岹嶢瞰古城,阑干曲处眼偏明。
岚光不与江流断,凉意还从竹外生。
好事樽罍初不减,旧题岁月已堪惊。
会须更待天边月,醉看浮图波面横。
()

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歌出谷声。

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

()

独搆茅堂养道真,满前俗事罢纷纭。磻溪夜钓波心月,汾曲春耕陇上云。

长笑熊罴劳应梦,直教猿鹤怨《移文》。近来传得安心法,万壑松风枕上闻。

()
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却被新诗太清绝,唤将雪虐更风饕。
()
离心一起泪双流,春浪无情也白头。
风若有知须放去,莫教重别又重愁。
()

初闻鸡犬异人间,渐入青霞细可怜。
蹊上红泉无径路,山中香雨有神仙。
每逢水尽奇峰出,若为天回曲道前。

()

云落山根蔽远江,渐迷高树到幽窗。须臾细雨风收处,画出苍洲白鸟双。

()
弄巧拙逾甚,合欢愁转多。
擘金盟似海,搔王泪成河。
天运真旋磨,人生特掷梭。
身闲凉月好,且与醉无何。
()

吾生万事,沈思遍、都似今宵之月。只到圆时期便左,揉得愁成乱发。

此夜西园,故人东阁,迟我情偏切。冲泥无计,车轮腹转难歇。

()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
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
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

孤松落落小庭阴,夜半涛声入素琴。我已经年忘此曲,月明窗外老龙吟。

()

不事胭脂粉腻。不寐锦衾绣被。强笑并追欢,偷得片时无备。

魂去。魂去。随着故乡夫婿。

()

不昧不落作麽会,会得依前堕野狐。
一夜凉风生画角,满船明月泛江湖。
()
小阁倚晴空,数声钟定。
斗柄寒垂暮天净。
向来残酒,尽被晓风吹醒。
眼前还认得,当时景。
()

痴牛呆女,谩恩深情远。一岁惟能一相见。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乌鹊无端便惊散。别後欲重来,杳杳银河,空怅望、不胜凄断。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

()

岁华方剥极,何意泰重来!国脉真如线,天心亦似灰。

山呼愁节脱,海宴待槎回!赖有黄钟动,梅花雪自开。

()
巽斋幸自少人知,饭饱官闲睡转宜。
刚被旁人去饶舌,刺桐花下客求诗。
()

秋思渐逐晓云空,秋梦还须夜月同。从此香泉留万壑,每依霜木散馀风。

()
深院尘消散午炎,篆烟如梦昼淹淹。
轻风似与荷花约,为送香来自卷帘。
()

雨后江村路,新泥屐齿加。夕阳明晚稻,秋水倒疏花。

碧岫披云出,红楼带树斜。渺然成独立,归咏后栖鸦。

()

白绩当年忆胜游,芳尊早暮共登楼。秋风故国张公子,明月双溪沈隐侯。

花气尚怜吟处醉,江声不断别时愁。吴淞水暖鳜鱼美,何日重来泊钓舟。

()

都门去马嘶,灞水春流浅。青槐驿路长,白日离尊晚。

望望烟景微,草色行人远。

()

红树伤心夕照前,漫山映水为谁妍。树当摇落人尤惜,人自忧愁树不怜。

九译未通青鸟使,四郊犹涨绿林烟。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栖橧拟晏眠。

()

南山有松柏,茑萝附其根。植体虽不同,相依朝与昏。

缠干复牵枝,保此真质存。美哉伯夷传,所喻乃名言。

()

谢却尘缘俗累纷,独伤白首负辛勤。此心难使幽明间,泉下还将望白云。

()

细轴浓云寄矮斋,蒲团和气忽惊回。
一床浪卷芙蓉皱,十幅香重锦绣开。
不怕夜寒侵斗帐,却愁春梦到阳台。

()
锦暖海棠欲睡,絮浓杨柳初眠。
蝶老鬭高屡舞,莺雏学语如弦。
()

风雨帘前初动。早又黄昏催送。明日总然来,一岁空怜如梦。

如梦。如梦。惟有一宵相共。

()
草草三间旧揭名,中藏一片爱君诚。
骚人赋尽群芳卉,得似梅边读易清。
()
潮分船出浦,雪破马行沙,去去三千里,疏疏八九家。
矮壶分乳酪,疏竹看梅花。
虎豹方充斥,风林噪乱鸦。
()
天巧与天宜,雕锼焉用诗。
冥鸿吾自爱,隐豹彼何知。
牧笛方堪听,胡笳不奈吹。
伤时烛之武,老矣不能为。
()
何年玉斧巧修成,半似明生半魄生。
易使飞乌来匝绕,难将老蚌较亏盈。
()

何处惊飞起,雝雝过草堂。
早是愁无寐,忽闻意转伤。
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

()

东风已送梅花去,羌笛何劳向天诉。山阳有客逐江云,诗瓢却傍金陵住。

金陵酒贱愁易消,春深不作怀春句。莫愁湖上听吴歌,月子湾湾挂杨树。

()

天。多事蟾钩要上弦。从何缺,只为有团栾。

()
恶圆难与俗浮沉,野处穷居岁月深。
青嶂於予偏有分,白云嫌道太无心。
人间富贵皆尘物,世外风泉是好音。
老去翛然竟何事,若非入静即閒吟。
()
皮张仙,修造主。
一身两役,兼为化主。
修庵舍、独办一间,祷长安施主。
论修行,分宾主。
()

渐渐乌竿五两轻,一帆秋色下江滨。
请缨北阙非无意,捧檄南州且为亲。
神骥解缰天上足,风鹏摇翮日边身。

()

故垒空如堵。杳无踪、朝台暮榭,燕歌赵舞。为问人间繁华梦,几度邯郸炊黍。只燕子、春来秋去。太液句陈何由辨,似咸阳、一炬成焦土。兴与废,竟谁主。满川芳草迷烟雨。怅平生、楚骚心事,更堪羁旅。野水芙蓉香寂寞,犹似当年怨女。长啸罢、中天凝伫。沧海桑田寻常事,附冥鸿、便欲飘飘举。回首后,又千古。

()

揽辔平生志,防身一剑依。行间回斗气,马上带霜威。

出塞诗应壮,从军事亦稀。王师定神速,好唱凯歌归。

()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
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

摊书卓午纸窗明,遣兴新诗又早成。卖却巾车赢岁事,深居不用叹徒行。

()
直城风日美。
平陵云雾除。
来往金张馆。
弦歌许史闾。
()
鼻中出入一毫端,不论春温与夏寒。
十二时间无别法,只将心事转天盘。
()
汉鼎犹分二,梁瓯未阙全。
宸居本无外,王业偶成偏。
艺祖肇各祀,嫡孙方四传。
会将新雨露,遍洒旧山川。
()

中兴寺内白凫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钟。

()

说良人滑将张婴。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
得非阿瞒党,忍作发丘郎。
谁实驱为贼,官今视若常。
故无金碗出,岂有竹书藏。
风俗衰如此,非徒痛此殇。
()

齐云楼上大飞沙,楚国祠前箭似麻。事业总随流水去,空馀人唱石榴花。

()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

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

()

石头冈下水潺潺,随母归宁忆往还。少日嬉游今白发,暮年怅望旧青山。

碧桃溪洞春云里,修竹园林夕照间。老我驱驰惭宅相,多君深隐静柴关。

()

天高月影浸长江,江阔风微水面凉。
天水相连为一色,更无纤霭隔清光。

()

去年今日雨潇潇,今日天晴雪尚消。
杖履谁来看花柳,江湖何处得渔樵?徒叨食饮居安土,未有功劳补圣朝。
入夜遥遥瞻北斗,紫云团盖上青霄。

()

忆汎苕华溪上船,故人为我重留连。半山塔寺藏云树,绕郭楼台住水天。

白榜载歌明月里,青帘沽酒画桥边。计筹山下先茔在,欲往浇松定几年。

()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
兴动器山杖屦飞,可人迟日嫩晴晖。
一堤烟柳连秋浦,万里江山入翠微。
泉石怪奇难尽究,古今题品待携归。
春来歌酒虽无禁,不与红尘染是非。
()

目极烟沙草带霜,天寒岁暮景苍茫。炕头炽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

上将亲平西突厥,前军近逐左贤王。边城无事烽尘静,坐听鸣笳送夕阳。

()
阳谷宾初日,清台告协风。
愿如风有信,长与日俱中。
()

扁舟访旧入横塘,新柳今如旧柳长。
室迩入遥春寂寂,风流云散事茫茫。
纵题红叶随流水,谁弄青梅出短墙。

()

合芥声名早岁驰,白头有蕴未全施。
向来茂草无留讼,是处甘棠有去思。
才术旧闻优少赣,交游賸欲赖当时。

()
一句相酬难取则,轮王不化阎浮国。
无边刹海浪痕平,独驾泥牛耕月色。
()

萧萧落木水增波,欹岸风泠起棹歌。怪得渔郎赢笑语,晚来罾上得鱼多。

()

独上高城望远郊,雁飞黄叶下萧萧。
天旋西极余残照,江涌狂波作莫潮。
尘世百年双鬓改,乡关万里一身遥。

()

泥滑滑。一声声唤征鞍发。征鞍发。客亭杨柳,不禁攀折。
荀郎衣上香初歇。萧郎心下书难说。书难说。霎时吹散,一生愁绝。

()
喔喔老鸡催落月,丁丁残漏伴斜河。
一杯淡粥寒灯下,还与山僧不校多。
()
凤管鸾丝彻太清,双门今日落功成。
一州壮观新楼好,千里欣欢太守名。
已见声华逾彩绚,更期中外倚端平。
祥央瑞雨年年事,海角天涯似此城。
()
雁荡天台路险艰,多应特地隔尘寰。
不辞登陟来千里,为是东南第一山。
争望台星从海上,方知蓬岛在人间。
武林二老图中见,重惜官师远莫攀。
()

春光反禁苑,暧日煖源桃。霄烟近漠漠,暗浪远滔滔。

石苔侵绿藓,岸草发青袍。回歌逐转楫,浮水随度刀。

()

秋浦明似镜,九华碧参天。秀色动南斗,乃生名世贤。

卓越夏夫子,其才文武全。一览无复遗,万卷能口传。

()

童子摘松枝,敲冰煮白石。万里天风来,吹作珊瑚赤。

()

上天下地极高深,纪化无踪何处寻。
山静白云归洞口,水清明月落波心。
()

襟怀卓荦步蹁跹,文酒相陪二十年。下笔千言词亹亹,撑肠万卷腹便便。

交情韩、孟能居左,才藻何、刘肯让先。为检遗珠寿梨枣,九泉如觉料怡然。

()

十里川原接帝畿,疏林曲径入秋晖。乍从花外寻源去,忽向桥边泛渚归。

雨过竹光摇翠羽,霜清莲粉褪红衣。开尊便道江湖兴,白马相随未肯飞。

()
古来系日欠长绳,节物相催老自惊。
岁里春为花早计,蛰前雷是雪先声。
移家燕子商量熟,开国蜂王去就轻。
最忆长安三月事,有谁重赋丽人行。
()

冬寒衣一称,朝饥酒再巡。老叨儿女惠,粗足渔樵身。

幼安恬遁野,子鱼惭要津。苟无青云望,何必登故人。

()

远上平坡寺,山行似七盘。到门卸鞍马,坐石解衣冠。

仙井龙曾化,僧房犬自看。乘舆瞻已远,万骑拥旌竿。

()
天涯又索居,岁晏近何如。
远水苍茫外,空山寂寞余。
老逢诸事懒,病觉故交疏。
想见多闲暇,应修辅教书。
()

推毂何堪付老儒,腰间仍佩玉麟符。千门万户照天阙,二水三山非故庐。

谈笑定谁能却敌,衰慵真自笑非夫。淮南金鼓连沧海,为趣嫖姚速破胡。

()

飘飘绿衣郎,怒臂欲当辙。君王求勇士,嘉尔能仗节。

()

薤上露,畏白日,日出露乾无遗迹。古今杳杳无消息,宝马空嘶垄树直。

()

南岸北岸花正开,欲尽不尽暗香来。相将头白被春恼,一日绕树百千回。

()

百川从东来,溟澥洪纤潴。鳌波势蜿蜒,潮汐昼夜趋。

两峰拔地起,屹然辟门枢。群山匝相向,苍翠清双矑。

()

帐前银甲映朱旄,帐外牙旗捲日高。白书红尘飞一骑,尚方新赐玉麟袍。

()

篱角杏花初吐,一径箨龙出土。茅舍画图中,况是轻烟细雨。

缓步,缓步,默受春之赐予。

()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
零落残碑草棘中,北邙萧瑟又秋风。
旧时忆在鵷行里,几见宣麻拜相公。
()
凤嘴鸾胶难续弦,双龙镜破再难圆。
阿婆二十已守节,新妇哭夫方少年。
大儿娇啼母心苦,小儿十月安知父。
破窗风雨来早秋,夜绩灯前共相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