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宋代。袁正真。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采芙容。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公元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迁北上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量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贱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这首词出于《宋旧宫人诗词》,从这首词的题材、风调,乃至语言,都很像一首描写男女相思的情诗。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租用的一种形式而已,其深意在于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国之苦。
“南高峰,北高峰”,聪明的作者就巧妙地利用现存的两座山峰的名字领起,起笔通俗、简洁,而又自然地将词引入特定的环境之中。一开篇也就将读者引入词中。南高峰、北高峰,是西湖十景之一。“南北高峰旧往还,芒鞋踏遍两山间”。古住今来多少游人墨客登高怀远留下诗词画卷。烟笼雾绕,云掩双峰,更增添了它的美和浓浓的诗情画意,清代文人直称之为“双峰插云”。“南北高峰云淡浓”,抓住其美的特征,而且词简意丰,具有极强表现力,试想那云的飘浮聚散,色的轻重厚薄,景的幻化多姿,不都蕴含在“淡浓”二字之中吗!尤为可贵的是双峰皆然,那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湖山图画中”总括山水如画,极言其美,收束上片;一面又以“山”连及“湖”,再以“湖”字暗逗下片,上承下转,出乎自然。“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钟禧《和友人招游西湖》)。湖水中有芙蓉,芙蓉映衬湖水,恰如“绿叶红花”,相得益彰。
《长相思》一词写至“采芙蓉,赏芙蓉”,那场景、气氛、意境便顿时大变了,在读者眼前展现的就不只是山水花草之美,更从中体味到,歌的美、情的美、和生活之美。好的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显现其独特的主题和美的个性。“小小红船西复东”便起了这种独特作用。尽管读来平平,但细细体味,却不一样。采也好,赏也好,但总也“相思无路通”。寻其所思,觅其所爱,东寻西觅而不可得。令人陷入无限的伤怀和幽恨之中。“相思地路通”,显然是受了“波淡淡,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陈金风《乐游曲》),以及《小长干曲》中的“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等诗句的影响。
“塞北江南千万里,别君容易见君难,何处是长安?”(陶明淑《望江南》)对于羁旅之中的宋旧宫人来说,汪元量的南归,撩拨起多少离愁别恨,勾起内心深处些许怀旧之情,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何日是归年”?谁来回答?只有“无路通”。
“相思”二字就道出了作者对湖山如画南国风光的无限眷恋之情。然而十多年来左思右想、“东寻西觅”,哪有归路!“无路通”三个字,使其陷深深地绝望之中。对于“无望”和相思两情感。对于也曾是“日夜思家归不得”的汪元量来说,不仅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定会唤起深深的同情和强烈的共鸣。此词一出,彼此黯然神伤,掩面而泣,正所谓:“……断肠人听断肠声,肠断泪如倾”(周容淑《望江南》)。
《长相思》本是唐教坊曲名,后来演化为词牌,是词牌双叠中最短的。全词共三十六字,前后片开头二句多用蕴韵。这首词起笔自然,结笔高明,写景写事,娓娓道来。笔锋辗转,双关妙语,亮出心曲。作者用韵精确,多用比喻,有乐府民歌之神貌。在表达家国之恨,故土之思这个主旨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情至文生,可以看出词作者超凡的才情笔力。
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迁北上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贱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宋旧宫人诗词》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袁正真。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迁北上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贱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宋旧宫人诗词》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春草曲。元代。胡助。春风如水流,春草生芳洲。游子有远志,居人无别愁。居人伊谁华氏子,不出庭闱奉甘旨。可怜游子萍相似,春愁草绿千万里。儿衣母线春风吹,春晖满堂草菲菲。游子归来慈母喜,阶前斗草争儿戏。
柘枝词三首(乐府诗集题作柘枝调)。唐代。薛能。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书而苦热如焚一坐。元代。贝琼。地僻从吾放,山深少客过。昏昏蒸酷暑,郁郁抱沉疴。断酒愁为敌,抛书睡作魔。云生空望雨,水涸不通河。唱和闻蛙吹,遨游记鹤坡。辋川移绝境,瀑布激悬波。数子论新好,诸翁乐太和。百篇齐屈贾,五字逼阴何。共哂佯狂彻,焉知好辩轲。冰壶清莫比,铁砚老犹磨。公子时同载,将军夜不诃。结交真有道,与物总无他。每喜方舟坐,何烦信马驮。秋风千户竹,宿露半池荷。席赌藏钩令,亭邀窃药娥。颇黎行冻蚁,玛瑙进寒鼍。潦倒衣从湿,欹倾弁或俄。胡雏能觱栗,汉女善颦婆。对舞翻朱袖,群讴敛翠蛾。纷纷方大噱,浩浩渐微酡。壶中恒三马,诗成愧一螺。如何弃俎豆,却复老干戈。落雁长淮远,蜚鸿大野多。死生俱异域,出处不同科。泪泣荆人玉,肠回织女梭。祇怜成肮脏,及此叹蹉跎。室已如悬磬,门今信设罗。凌霄萦小草,平地引危柯。水鸟浮沉戏,林蝉断续歌。分甘留白屋,身免束青緺。晚牧幽湖上,春耕曲涧阿。丹砂寻旧井,金刹过祇陀。岂复同般乐,应知废切磋。茫然感平昔,兴发强吟哦。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唐代。韦应物。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留别刘伯成王景伯。元代。杨弘道。公干文无敌,羲之字有声。三年今日别,千里只轮行。学海君能至,为山我未成。受田如古制,应伴野夫耕。
题庐山瀑布图。明代。来复。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长风吼石吹不断,一洗浩劫消尘氛。我昔浔阳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龙澳。六月飞涛喷雨来,洒作冰花满晴昊。是时谪仙邀我锦叠屏,山瓢共酌夸中水霝。冷光直疑山骨裂,清味不作蛟涎腥。尔来漫游身已倦,归老芝岩寄淮甸。枕流三峡杳莫期,高寒每向图中见。可怜问津之子徒纷纭,高深谁得穷真源。大千溟渤敛一滴,污潢绝港焉足论。我知山中有泉无若此,便欲临渊弄清泚。是非不到烟萝关,两耳尘空何必洗。
次韵和秘书省林舍人校书寓兴五首 其五。宋代。刘攽。缩手旁观哂汗颜,未知才与不才间。劳生精卫填东海,多事愚公移北山。语道此身甘发白,息机他日赖心閒。良金百炼才成器,跃冶无如铁石顽。
开樽预赏菊花丛,正色全归藻思中。旅次孤怀逢胜事,人间百感对秋风。
水冲伊阙云根响,山抱周京地势雄。明日登高谁共醉,更将吴调命歌童。
重九前一日谢黄门仲川同酌温中丞纯甫宅赋得风字。明代。谢榛。开樽预赏菊花丛,正色全归藻思中。旅次孤怀逢胜事,人间百感对秋风。水冲伊阙云根响,山抱周京地势雄。明日登高谁共醉,更将吴调命歌童。
游武夷。宋代。叶枢。孤台起天半,群峰罗崔巍。大王挺其间,玉女相因依。上攀牛半墟,下窥鸥鹭矶。神仙遥可接,灵草正秋肥。念此结绸缪,岂谓赏心违。浮云乱幽壑,明月流清辉。白云凄以寒,游子各言归。玄鹤向我鸣,秋风吹我衣。愿借凌风翮,送君西北飞。
宣德丙午谒二陵 其二。明代。杨士奇。君恩追忆不胜哀,老泪乾枯病骨摧。陵下一来肠一断,馀生知复几回来。
赵云溪白扇。明代。朱谏。我作沧海游,曾到鲛人室。鲛人织素绡,惠我盈一尺。制为合欢扇,清风生两腋。不见马上尘,意与林泉适。北窗伴高眠,微凉动衾席。何物最相宜,独有谢公屐。兼之上翠微,可以周八极。
从子涤濯寒纳凉。宋代。楼钥。杨柳阴阴映粉墙,密云藏雨晚来凉。高荷欲出栏干上,笑挹红英吸净香。
病中和东里寺中作。宋代。杜范。陋质百不能,补败倚师友。东里丈人行,幸忝巾屦后。君诗如秋霁,峭绝森碧岫。又如万古壑,潺湲泻寒溜。一手转机轴,四雇无匹偶。明窗一披读,张胆不论斗。原分有余光,屡夺自醉酒。驽骀费剪拂,鞭策谁可久。徂暑变新凉,一气分六九。逼仄尘区间,蒸郁未改旧。心逐林泉佳,病滋面目丑。起来强力贫,宁敢继富有。
招客游寺。唐代。张登。江城吏散捲春阴,山寺鸣钟隔雨深。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
台城路 题箫声鬓影图。清代。冯煦。嫩阴帘幕微云敛,添来一声幽咽。旧曲吹寒,空奁照影,又是黄昏时节。花消酒祓。算如此清狂,候蛩能说。莫弄参差,夕阳满地坠残叶。西风片帆又别。汉南秋色晚,相望愁绝。梦醒荒桥,尘栖废馆,瘦尽当年新月。清歌未歇。怕听到更阑,渐惊华发。俊约无凭,杜郎心暗折。
相和歌辞·来日大难。唐代。李白。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食尽,苦口焦唇。今日醉饱,乐过千春。仙人相存,诱我远学。海陵三山,陆憩五岳。乘龙上三天,飞目瞻两角。授以神药,金丹满握。蟪蛄蒙恩,深愧短促。思填东海,强衔一木。道重天地,轩师广成。蝉翼九五,以求长生。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六十四方草堂堂前梅重阳日一花开。明代。王邦畿。高枝独立迥无邻,先报琼华第一春。气骨定知名士品,须眉应类上仙人。似窥玉盏酬佳节,疑笑金英狎隐沦。冰雪文章谁并美,草堂新咏见丰神。
题朱氏梅芳书院。宋代。姚勉。玉梅苍竹拥冰壶,中有扬雄宅一区。地占清虚开境界,人从确实作工夫。穷经得趣床横易,体道存心壁画图。格物致知功用在,的传愿继考亭朱。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 其二。宋代。黄庭坚。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发挥百代史,管以六经辖。投身转岭海,就木乃京洛。仲子见长沙,且用慰饥渴。
次韵惟西堂巧山二首。宋代。陈著。一片灵心著古风,清吟披拂到衰翁。从教湖海相传去,知我曾来茅屋中。
玉梁道中杂咏。宋代。罗与之。晓霜媒薄寒,岩壑失故绿。轻飚振槁叶,唱彻阳关曲。秋郊何足怜,嗟此岁事促。愁吟思无聊,日没西山麓。
劭农日漫成。宋代。牟巘。白发红颜乌帽翁,年年从尔觅年丰。争看汉诏来身畔,便觉豳诗在眼中。且喜畦秧三日雨,莫愁花信几番风。我今亦是惰游者,不稼而禾愧食功。
送李锦衣士敬 其一。明代。程敏政。骨肉情深近所无,野人争看执金吾。如君亦是簪缨胄,白发苍颜愧老夫。
咏史上·夔垂。宋代。陈普。狠云华月丽衣裳。搏拊初登下凤凰。竹矢区区天亦爱,河图相伴到成康。
续五子篇 其一 阳曲王道行。明代。王世贞。明辅瑚琏姿,清芬溢其齿。二十典方州,三十赐金紫。虽负循吏声,雅非中所喜。魔来付禅观,战胜归名理。馀事乃及诗,亦方开元轨。贻君山林日,朗旷自此始。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宋代。范成大。种成桃李恰新阴,忽忆家山丛桂林。客路莫嫌归计拙,春江争似骇机深。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江行魏阙心。後日还朝饱风露,黑头应有雪丝侵。
辞周益公。宋代。刘过。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杏园联句。唐代。李绛。杏园千树欲随风,一醉同人此暂同。 ——群上司空老态忽忘丝管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李绛曲江日暮残红在,翰苑年深旧事空。 ——白居易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丛。 ——刘禹锡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披风兮崇丘,玩月兮方舟。一身不羁兮太平时节,八纮无碍兮清白谁俦。
贞溪初夏(六首)。元代。邵亨贞。楝花风起漾微波,野渡舟轻客自过。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藻饲黄鹅。
至清湘驿和己酉壁间韵。宋代。李曾伯。冰霜染得鬓毛深,又复钩辀听岭禽。老马已非筋力旧,好山重见面颜今。地饶风物皆春意,天念尘烦为午阴。转首十年成一梦,龙蛇满壁富新音。
岁暮书斋即事次夕公韵四首。明代。钱谦贞。小葺楼居抵燕巢,不愁风怒卷重茅。梅含椒萼红将绽,蕉护霜萎绿预包。坐久渐看炉焰伏,研多微觉墨池坳。幸无奇字连投阁,寂寞吾知免客嘲。¤
宣和五年二月初九日偶书呈如公妙空禅师。宋代。朱济道。东州山水亦堪游,及至灵岩分外幽。会有定师能指示,直须行到宝峰头。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六四望亭。宋代。苏辙。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高亭毁尽唯存记,犹有区区父老知。
谢存中送四花并酒。宋代。徐积。有人自折四般花,手中四色成云霞。瑶瓶贮酒白如沙,呼童急送野人家。一般花是水林檎,白处偷红红不匀。笑脸易残留恨色,浅妆难就带啼痕。无夫少妇善居寡,以礼自防容不冶。君看盈盈闪色桃,酒红睡起未全消。意待倾城又倾国,花中偷得两般色。深色桃花将奈何,猩猩血染春衫罗。欲成鸾凤吹箫急,借涂铅粉施朱多。却是梨花白为胜,四色花中容最正。若与梅花相并时,花叶花柯较粗硬。为花倾出瑶瓶酒,香泉急溜蚍蜉走。两手各擎花一枝,深闪桃花将与谁。主人醉起欲骑马,自插乌纱带取归。
春晚闲步门外。宋代。陆游。病退扶行力尚微,悠然随意出荆扉。蜂贪酿蜜争花去,燕喜分泥傍水飞。午渴坼瓶尝煮酒,晴暄开笥换单衣。踌躇已久归犹嬾,更向溪头坐钓矶。
唐二十帝。明代。郭之奇。我闻二十君在唐,济世安民独二郎。化家为国真繇汝,功成破阵本秦王。太原创迹非玄武,谁将国事委元良。永徽能绍贞观辙,女主宫中曷自昌。雉奴安识聚麀耻,妩媚偏饶似虺肠。五王浴日房州出,双陆宫中和事忙。天星散落诸韦灭,豫旦初登少帝床。传储早得开元盛,美化淳风溢万方。蜜口中书成天宝,赤心阿荦起渔阳。国家再造繇郭李,中兴肃代岂能当。德宗三弊终难改,天命宁关术士桑。堪嗟八党欺瘖予,所恃元和作嗣皇。殄凶除叛挥霜斧,剑浙淮淄敛镝铓。金丹遂酿中和逆,穆敬重教河朔亡。可怜二日移三主,甘露从兹作祸殃。武宣承绪同英果,国柄依然网在纲。大中堪咏还堪哭,彼惛谁搆复谁堂。为懿为僖尔何人,使人朝散而邑荒。十军阿父群相拥,国老门生独自伤。黄巢始乱天下裂,朱三盗夥果非尝。纥干山雀无飞处,虽有昭哀亦槛羊。晋岐吴蜀空分土,夺天子贼已称梁。
琴曲歌辞。别鹤。唐代。杨巨源。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遐心属清都,凄响激朱弦。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东南信多水,会合当有年。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其七。元代。陈孚。昔藉梨花作寒食,孟光举案与眉齐。越裳翡翠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
春晚客怀七首 其一。元代。王冕。春事已过半,客怀何怅然?鸟啼云外树,花落雨余田。沽酒不成醉,解衣徒自怜。五湖烟水远,未得问归船。
合江夜宴归马上作。宋代。陆游。零露中宵湿绿苔,江郊纵饮亦荒哉!引杯快似黄河泻,落笔声如白雨来。纤指醉听筝柱促,长檠时看烛花摧。头颅自揣应虚死,马上长歌寄此哀。
观德堂。宋代。李垂。园池气象明,池沼春波平。东汇有朝势,北源无滞声。临流好鼓瑟,待月堪浮觥。濯足思馀绿,洗心思云清。篆沟合远派,布窦垂高城。我愿化飞雨,使君将劝耕。
无题。宋代。陈棣。斥鷃蒿蓬足,鲲鹏谩北溟。余生薰白业,内景练黄庭。大白蚁浮绿,短檠灯闪青。欲知陶令趣,应向醉中醒。
小园。宋代。陆游。小园草木手栽培,袤丈清池数尺台。拄杖倦时闲倚壁,芳醪熟後喜传杯。春芜满地鹿忘去,夏木成阴莺自来。堪笑山童惭饱食,时时走报一花开。
寄谢李廉访题仁文书院。明代。邹元标。西山凝望耸岧峣,宪府中开爽气摇。历乱鹅群随綵笔,蹁跹凤翥下青霄。河滨岂合当题品,院宇真看动斗杓。千载伫瞻从此始,况堪棠荫见文饶。
圭峰登高二首 其一。明代。李以龙。扳缘石径上云层,数十年来又一登。涧水松风浑落莫,玉台空忆旧时僧。
小雨。宋代。张耒。小雨廉纤晚,幽花寂历秋。嘉时空冉冉,白日付悠悠。乱思工萦恨,危肠只贮愁。唯应时扣寂,一念万缘休。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宋代。黄鉴。城阙厌纷华,山泉乐清适。瞥然浮杯归,远思浩无极。珍篇蔼画凭,净义留泰译。平生雾霞衣,倏变兰蒲色。美号宠弥天,端居饱香积。孤踪共鸟还,情愔避高弋。烟波一叶舟,风雨两镮锡。佛垅有幽栖,鹰房多善识。把尘话空无,百虑從此息。回瞻辇寺居,不及莓苔石。
寿楼春。清代。易顺鼎。听松阴萧萧。把山塘软水,弹作风涛。何处斜阳一角,瘦吟镂高。弦带润,曾轻挑。旧雨痕,疏帘樱桃。诉秋士年华,春人福命,指上有离骚。天女去,空花飘。□音声海里,万感如潮。莫问啼鹃锦瑟,彩鸾文箫。谁念我,魂都销。忆虎山,他生红桥。正落爪铿然,僧房寂寥。闻剪刀。
陆士衡墓。明代。皇甫汸。平原秉秀质,吴趋蔚清芬。迈德自轩裔,夙龄非世群。圭璋既特达,华萼复辉纷。运谢金陵气,铭晞石室勋。砥节在绳祖,奉义乃从军。宁知怀慷慨,从兹婴垢氛。旗掩朝歌月,剑起夜台云。李广忌为将,扬雄耻缀文。鹿苑成单露,狐丘迷旷芸。吁嗟千载鹤,何处一来闻。
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终上。清代。佚名。不宰元功,无为上圣。洪源长发,诞受天命。金奏迎真,璇宫展盛。备礼周乐,垂光储庆。
病后访梅九绝。宋代。刘克庄。老子无粮可御冬,强鸣饥吻和寒蛩。舍南舍北花如雪,止嚥清香饱杀侬。
赠陈宗伯致政归莆阳 其二。明代。王弘诲。杨柳春风别思牵,天涯去住两茫然。故交屈指凋零尽,往事惊心感慨偏。客路风尘烦爱护,片时尊酒暂流连。木兰陂上扁舟稳,莫忘他年济巨川。
岁暮同阿字得寒字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总是冰霜地,非关我独寒。一身蹲雪底,双眼向云端。索句从朝起,烧泉到夜阑。此时兼此地,犹得共团圞。
题也足轩。宋代。黄庭坚。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
闻王景彝雪中禖祀还。宋代。梅尧臣。二月漫漫雪,斋宫夜寂寥。坛场祠乙鸟,桑柘响阴枭。履带春泥重,驹回广野骄。还批五色诏,池上踏琼瑶。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金朝。元好问。幽涧云凝雨未乾,曲池疏竹共荒寒。扇头唤起西园梦,好似熙春阁下看。
辛幼安稼轩。宋代。洪适。济时方略满心胸,卜筑依城乐事重。岂是求田谋万顷,聊因学圃问三农。高牙暂借藩维重,燕寝未须归兴浓。且为君王开再造,它年植杖得从容。
灞上偶成 其一。清代。王志瀜。秋风灞上老杨枝,策骑重来又几时。我祇无心成厉揭,河流深浅自参差。
越中五咏。宋代。林概。越绝烟光隐翠微,兰亭春色送行衣。风清汉相鸣樵径,台古任公落钓矶。绣被歌残人竟远,桃花源静客忘归。凭君莫上秦山望,千古骊宫对夕晖。
雪中狂言五首。宋代。张耒。江乡密雪常在春,异哉今腊已再白。风严无声掠树过,茅檐飞霰鸣策策。老农饱食莫畏寒,天意在汝田中麦。我虽无田助尔喜,来岁不忧汤饼窄。
夏日读书树下。明代。郑文康。高树凉风落翠阴,古诗三百治平音。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
避暑纳凉。唐代。钱起。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清源杂咏 其三。明代。王世贞。清源十日东风颠,陈家从事绝可怜。不须伏尔誇投辖,我自能停步口船。
久雨见月。宋代。强至。千门却灯烛,久雨爱冰轮。愁眼开今夕,清光对故人。更长频侧帽,望极反沾巾。几为浮云掩,行藏类此身。
谢梦锡见临。宋代。孔平仲。雪月交光夜正寒,何人相伴语更阑。惟君枉驾时能慰,令我幽居意解欢。小仆旋来荧火烛,病妻无力治杯盘。清谈已倦还观史,冷淡相看不厌难。
念奴娇。元代。张之翰。二年重九,算都向、江北江南虚度。鸿雁来时秋最好,底用千愁万绪。九朵青山,几尖白塔,何限登临处。今朝乘兴,也和诗客凝伫。正是雨洗芙蓉,风翻野菊,霜染江枫树。一片天开图画里,留著天然佳句。收拾方来,安排未定,试问云间路。三杯才尽,笔头疑有神助。
下邳永丰桥舟过其下有感。宋代。汪梦斗。博浪沙中击副车,却来跪履受编书。欲从圯上寻黄石,今有何人孺子如。
题道济上人房。唐代。刘商。何处营求出世间,心中无事即身闲。门外水流风叶落,唯将定性对前山。
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还催客句。宫漏传鸡,禁门嘶骑,宦情熟处。正黄编夜展,天香字暖,春葱翦、红蜜炬。
宫帽鸾枝醉舞。思飘扬、仙风举。星罗万卷,云驱千阵,飞毫海雨。长寿杯深,探春腔稳,江湖同赋。又看看、便系金狨莺晓,傍西湖路。
水龙吟·寿梅津。宋代。吴文英。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还催客句。宫漏传鸡,禁门嘶骑,宦情熟处。正黄编夜展,天香字暖,春葱翦、红蜜炬。 宫帽鸾枝醉舞。思飘扬、仙风举。星罗万卷,云驱千阵,飞毫海雨。长寿杯深,探春腔稳,江湖同赋。又看看、便系金狨莺晓,傍西湖路。
辛亥上冢。宋代。姜特立。寒闺守节少年时,志凛冰霜不可移。追远积成千古恨,报恩宽作十年期。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应传寡妇碑。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
满庭芳。宋代。江南雨。瑞雪遥期,时风未起,嫩寒犹似春华。岁乖芳乱,生意住千家。韶乐弦歌莫奏,恐迟误、驿寄梅花。凭谁问,阳和几许,还带一城沙。休嗟。尘外事,登临倦眼,总被愁遮。忆烟里平湖,月下仙槎。昔日俊游若梦,人何处、春在天涯。江城好,重赓宿约,杨柳破初芽。
家园即事十三首。宋代。郑清之。池荷岸行閟寒清,肱枕欹眠梦欲成。珍重四邻知好事,隔河送过读书声。
秋日同诸贤游矩洲。明代。黎民表。谢公幽兴在云霄,别墅追寻岂惮遥。芳柳曲盘深浅水,画船轻送往来潮。机心息尽鸥还下,藻思飞时鹤共飘。记取临霞欢赏地,后来烟月转空寥。
妾薄命。宋代。毛直方。妾肌如玉颜如花,长眉窈窈青山斜。深闺学成新妇礼,镜鸾不与留年丰。昨朝东邻裁嫁认,今朝西邻催结褵。自邻孤灯照春梦,年年风雨梨花时,不怨父母贫,不恨蹇修拙。妾生赋命自坎壈,底用间情写红叶。千丝万丝霜练光,与谁织作云锦裳。千针万两黻黼,与谁佩服朝明堂。吁嗟妾薄命,薄命可奈何。失时还自羞,失身羞更多。妾宁失时无失身,平生分定月下绳。但把贞心守贞色,肯信婵娟解误人。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木人来问青霄路,石女年尊似不闻。携手相将归故国,暮山芨芨锁重云。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唐代。李益。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送毛监丞知漳州。宋代。许及之。参裨不解力吹嘘,掺别何劳叹索居。子去定为慈父母,邦人应得乐田庐。临漳从此无苛吏,严濑曾闻治猾胥。暇日若亲横槊赋,为言珍重百砗磲。
春日小园杂赋。宋代。陆游。久矣云霄铩羽翰,小园聊得赋春寒。风生鸭绿纹如织,露染猩红色未乾。不向山丘叹零落,且从儿女话团栾。人言麦信春来好,汤饼今年虑已宽。
夏日京口道中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亭皋一雨过,清飙吹面凉。云绽微月吐,引杯吸空光。独诣敞神界,冥搜破天荒。扣舷歌小海,幽意满沧浪。
和韬庵留别韵。清代。郑孝胥。忽忽残年过七旬,岂能忘患欲忘身。榻旁未可容鼾睡,海内谁云等比邻。聊以神州喻唇齿,忍看诸夏废君臣。韬翁老去名尤重,应仗新诗悟国人。
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唐代。孟郊。生死方知交态存,忍将齰齖报幽魂。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寝门。
回王园中花卉。清代。萧雄。花从内地强移栽,半畏寒多不肯开。独有玫瑰成土著,异香清远袭人来。
糖多令(吴江中秋)。宋代。汪元量。莎草被长洲。吴江拍岸流。忆故家、西北高楼。十载客窗憔悴损,搔短鬓、独悲秋。人在塞边头。断鸿书寄不。记当年、一片闲愁。舞罢羽衣尘面,谁伴我、广寒游。
贺新郎。宋代。辛弃疾。瑞气笼清晓。卷珠帘、次第笙歌,一时齐奏。无限神仙离蓬岛。凤驾鸾车初到。见拥个、仙娥窈窕。玉佩玎裆风缥缈。望娇姿、一似垂杨袅。天上有,世间少。刘郎正是当年少。更那堪、天教付与,最多才貌。玉树琼枝相映耀。谁与安排忒好。有多少、风流欢笑。直待来春成名了。马如龙、绿绶欺芳草。同富贵,又偕老。
送孙吉士省亲还浙。明代。李昌祺。劳劳亭畔送将归,莫惜离尊醉落晖。霜叶暝随淮水下,风帆晴向练湖飞。还家只喜庭闱健,到处仍怜故旧稀。綵服宁亲兼昼绣,人生得意似君希。
贺新郎 其一 催花呈赵云舍。宋代。刘埙。办著春游费。奈狂风吹寒,禁定满城花事。天暝云深时度雨。院落秦筝未试。倩谁趱、杏娇桃媚。韶色三停今过一,只淡黄杨柳装愁思。芳径滑,绣窗闭。玉炉闷炷香温被。忆去年、匆匆胜赏,梦沈烟水。遥望秋千新彩索,难把旧痕重系。待暖入、香红十里。别拥双鸾迎素月,教明年、不恨今憔悴。莺共燕,汝知未。
刘曲龙潭。金朝。元好问。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风景初不殊,川途忽修阻。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
赠双寿卷。魏晋。欧阳建。北天遥祝八千里,南极腾光七十年。椿树撑云常郁郁,萱花迎日自妍妍。閒来白日相依在,老去朱颜尚未迁。乡里不悭行苇赋,贤郎将买渡江船。
秋思。宋代。陆游。乌帽翩翩九陌麈,枝藜谁记岸纶巾?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廊庙似闻怜老病,云山渐欲属闲身。墙隅苜蓿秋风晚,独倚门扉感慨频。
登鸡笼寺。明代。庄昶。一蹬盘空一蹬回,白云苍树打成堆。题诗朗月清风到,招手千峰万壑来。今古此峰天栋柱,烟云何处佛楼台。我来不肯题名姓,莫笑尧夫是打乖。
赠思隐传医士。明代。皇甫汸。投隐藉医方,逃名惠岭阳。书探五色秘,药售万金良。多病时从问,高情久不忘。柴车东市里,谁识有韩康。
短箫诗。南北朝。张嵊。促柱弦始繁,短萧吹初亮。舞袖拂长席,钟音由虡飏。已落檐瓦间,复绕梁尘上。时属清夏阴,恩晖亦非望。
木兰花慢。金朝。王哲。论修行锻练,只元是这些儿。也勿取、翁婆姹女,婴子相随。休言木龙金虎,更何须、黑赤坎和离。奉报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堪宜。正好搜寻时。坦荡准希夷。放落魄清闲,任云任水,真静真慈。灵然养成内宝,聚玄机、密妙不难知。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
江村杂兴(十三首)。明代。杨基。东瀼复西圻,村村可钓矶。草于烟处密,花较雨前稀。小管催莺出,疏帘待燕归。伤心新柳色,犹妒旧罗衣。¤
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元代。王冕。近来山水画郭熙,江南独数休宁令。笔法精奇意态古,咫尺万里开天镜。岩头老树如老龙,隔湖喜见山重重。小桥依约野色远,茅庐隐映林影空。门前垒块石头路,荒苔野草青无数。往来不见车马尘,正似山翁旧居处。程伯休父司马孙,风流文彩垂青门。平生爱书入骨髓,尺素寸楮无不存。我生所好亦殊绝,一见此图狂欲跌。安得为招唐令来?添我梅花千树雪。
与俞按察登大佛阁分韵得深字。明代。王世贞。霜旌逗玄刹,秋色满祗林。万井夕阳尽,诸天云树深。醉来扶感慨,别至畏登临。君欲弹流水,谁传空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