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宋代。宋先生。金丹只在自身中。真水火、炼成功。因遇吕仙公。识返本、还元祖宗。阳全阴尽,神光现处,认得自真容。名姓列仙宫。已跳出、乾坤世笼。
太常引
金丹只在自身中。
真水火,炼成功。
因遇吕仙公。
识返本,还元祖宗。
阳全阴尽,神光现处,认得自真容。
名姓列仙宫。
已跳出,乾坤世笼。
中文译文:
太常引
金丹只存在自己之中。
真正的水和火,进行了成功的炼制。
因为遇到吕仙公。
认识了自身的本源,回归了祖宗。
阳气完全,阴气消失,神光出现,认识到真实的自我。
名字继承到了列仙宫。
已经跳出了乾坤世界的局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的作品,作者是宋先生。诗中表达了修炼金丹、追寻真实自我以及脱离世俗束缚的主题。
诗中金丹象征着个体的内在力量和潜能,而自身的修炼则是探索这种力量的途径。真水火的炼制成功,象征着修炼者在内外对抗中获得平衡和和谐。遇到吕仙公,可以理解为遇到了一个导师或者指引者,指引修炼者回归自身的本源,与祖宗连结。
诗中的阳全阴尽,神光现处,指的是修炼者在达到一定境界后,辨识出了自己真实的面貌和身份,认识到自己的神性。名姓列仙宫,意味着修炼者的成就和身份已经被承认,得以登上仙界的殿堂。
最后的已跳出乾坤世笼,表达了修炼者已经脱离了世俗的束缚和局限,超越了人间的范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描绘了修炼者在自身修行中逐渐觉醒、认识到真实自我的过程,表达了对自我的探索和对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向往。
吕丞相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刘子翚。慎□重调鼎,宣威屡干方。夷吾欣在晋,尚父果兴唐。剑佩凌烟阁,笙歌逸老堂。犹闻病乘驲,遗恨隔清光。
早春残雪。唐代。裴虔馀。霁日雕琼彩,幽庭减夜寒。梅飘馀片积,日堕晚光残。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与弟侄观小圃梅花二首。宋代。陈著。看花须看未开时,到七分开看已迟。前辈咏梅多此意,水边竹外两三枝。
题画(三首)。明代。文徵明。天削芙容万玉攒,十分寒思属吟鞍。不知拥褐茅檐下,别有幽人冷眼看。
三月晦日即席和章师侍郎。明代。沈继祖。玉帐清无一点尘,浃旬休暇乐延宾。二天共醉千钟酒,三月惟余一日春。风急鸟雏犹唤友,雨晴燕子也留人。骊珠八七盈怀袖,归去行囊喜不贫。
题金陵。元代。王冕。赏心亭前春草花,赏心亭下柳生芽。收功漫说韩擒虎,亡国岂由张丽华。江山万古足登览,豪杰几人过叹嗟。野老相逢闲指点,六朝宫阙尽桑麻。
送王百谷还吴下。明代。欧大任。隋堤千柳噪鸣蝉,细雨轻帆溽暑天。问驿尔寻文学馆,渡江人识孝廉船。隐囊但可馀双笔,拄杖宁知有百钱。归去吴门犹是客,赁舂谁似伯鸾贤。
点绛唇(再次王景源使君韵,赋第三首)。宋代。向子諲。明月山头,古香吹堕青林底。世情无味。伴我千岩里。诗老风流,也向花留意。歌新拟。调高难比。半坐分君醉。
题潘氏潭江先址。明代。吴与弼。时从官舍梦家乡,先址依稀事渺茫。欲托孝思知有在,潭江烟雨树苍苍。
晓过震泽。元代。徐贲。遥天散晓华,疏星敛微采。鸟声出林繁,木叶过霜改。荒村几家成,平湖众星汇。鸱夷邈无踪,空烦舣舟待。
登镇淮楼。明代。黄梦鸿。缥缈飞楼景色佳,凭高一望遍天涯。蜀山西去连三楚,淝水东来带两淮。近市碧烟斜日起,远村芳树暮云霾。仲宣徙倚应词赋,暂息尘机散旅怀。
暮秋夜集刘兵宪子礼宅赋得秋多二字 其一。明代。谢榛。离合半生梦,招呼三径游。邺中惟病客,洛下几名流。石润苔含雨,庭閒菊占秋。还怜竹西月,移席整觥筹。
诮梦。明代。杨思圣。莫问升沈事,空劳旅梦讹。天心存倚伏,吾道本蹉跎。知己青山在,秋风故郡多。归来真不易,消息定如何。
仙霞岭。清代。梁运昌。未及翠微际,已惊登顿频。天高瓯越小,地僻烟霞新。修竹不知日,老松无意春。庵门俯䆗窱,亭槛入嶙峋。山店茶为市,僧厨笋作薪。杖声青玉戛,笠影白云皴。势峻关依险,时清戍少人。上方听转梵,暂可息劳尘。
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唐代。李频。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维舟绿溪岸,绕郡白云峰。将幕连山起,人家向水重。短才无独见,长策未相逢。所幸分尧理,烝民悉可封。
观明州图。宋代。王安石。明州城郭画中传,尚记西亭一舣船。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
青县道中。明代。谢肇浙。夜渡滹沱北,风高落木寒。河声挟海壮,野气压城昏。匹马霜中落,三家水畔村。伤心离乱后,尽日闭柴门。
题花鸟图。宋代。虞集。吴中女儿颜色好,洗面看花花为悄。调朱弄粉不自施,写作窗间雪衣鸟。绿窗沈沈春昼迟,半生心事花鸟知。花残鸟去人不归,细雨梅酸愁画眉。
偶书 其一。元代。王冕。浮云生远树,落日动江波。坐对青山好,其如白发何?寄诗凭问讯,沽酒借颜酡。忽忆平时节,吴淞听棹歌。
蝶恋花。宋代。晏几道。碾玉钗头双凤小。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嫩麹罗裙胜碧草。鸳鸯绣字春衫好。三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水调声长歌未了。掌中杯尽东池晓。
姜御史年九十六。明代。归有光。柱后千寮竦,林间百岁将。同官皆不在,异世已如忘。犹辨蝇书细,能令鸠杖光。洪崖今可见,未必有丹方。
题虎丘东寺。唐代。张祜。云树拥崔嵬,深行异俗埃。寺门山外入,石壁地中开。仰砌池光动,登楼海气来。伤心万古意,金玉葬寒灰。
秋夜长简玉山。元代。祖柏。秋夜长,秋夜长。青灯半灺,玉漏未央。云叶飏影,露华凝光。为问湖阴柳,应有长条刺钓篷。
赋得曲涧诗。南北朝。刘孝威。涧流急易转,溪竹暗难开。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
签书胡公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孙觌。名字标仙籍,真游返帝闉。一尊无复日,百卉自争春。井废无沈辖,车悬有吐茵。空馀岘山刻,千载尚光新。
安期尔何人,得非鲁连徒。却秦入东海,传为列仙儒。
朝与青童游,暮归紫府居。锵锵白凤皇,侍从随仙舆。
题所居曰海日楼终日盘桓不出一室每诵陶公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之句千载同情有如接席意之所会即事为诗 其三。清代。沈曾植。安期尔何人,得非鲁连徒。却秦入东海,传为列仙儒。朝与青童游,暮归紫府居。锵锵白凤皇,侍从随仙舆。辟谷亦何为,食薇不愿余。披发下大荒,冥搜宛委书。云气閟徐市,岳图付仲舒。谁言齐士怪,正笑田横愚。南史简不存,长怀一嗟吁。
鹧鸪天·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唐代。张继。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
繁城观魏受禅尊号二碑。明代。欧大任。寓目千年上,冲泥不怯难。山阳将受册,许下遽升坛。金掌宫盘泪,铜台穗帐寒。西陵无片石,此地最堪看。
瑞鹧鸪。金朝。王哲。堪当姹女嫁丁郎。认得婴儿住癸房。幸有甲田知出入,不无兑地做炎凉。铅刀起处通神妙,汞剑开时仗慧钢。杀却三尸阴鬼尽,一团红焰覆琼
次韵萧之沈弟。宋代。赵蕃。外家人物盛东南,古已云然岂独今。兄弟长怀未多识,江湖乃得话同心。岂知行日还先我,更枉长吟写意深。别后相思回首处,山哀浦思有余音。
二瑞诗。元代。刘崧。东山二瑞总稀奇,最爱萧家五色芝。翠羽凌风偏叠叶,紫苞团雪欲分枝。题诗频忆登临地,对酒还伤丧乱时。更拟濯缨潭上水,从君采药事游嬉。
暴书会和陈正字磷观御制书二首 其一。宋代。程俱。龙检金壶记子年,寥阳宫殿玉虚前。三元初识皇文袐,八法争看御墨鲜。丛简旧藏丹蕊箧,群仙疑近白蛙泉。隆楼缥缈侵云汉,神物撝呵卫九天。
步虚词十首 其四。唐代。吴筠。禀化凝正气,鍊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
瓜步阻雨。明代。史鉴。客里远经游,那堪有滞留。云山几千里,风雨一孤舟。树影连江动,潮声撼地浮。故园归未得,南望使人愁。
以七字律羽扇赠行。宋代。陈郁。匹马东淮两月寄,归衔俄尔带新资。吟高已中唐人律,名重宜魁浙漕闱。彩舫香冲荷叶去,捷旗荣与菊花期。赠君羽扇还知否,文阵千军可一挥。
苦吟。宋代。杨万里。蚁无秋衣雁有裘,霜天谋食各自愁。雁声寒死叫不歇,蚁膝冻僵行复休。先生苦吟日色晚,老铃来催吃朝饭。小儿诵书呼不来,案头冷却黄齑面。
枕易。元代。黄庚。古鼎烟销倦点朱,翛然高卧夜寒初。四檐寂寂半床梦,两鬓萧萧一卷书。日月冥心知代谢,阴阳回首验盈虚。起来万象皆吾有,收拾乾坤有草庐。
湘阴馆中写怀。明代。郭棐。萧萧寒雨洒寒窗,银烛微茫黯不光。客裹家乡劳梦寐,楚中风物助凄凉。诸城夜到多鸣柝,五岭年来有战场。从此镜中添白发,可堪愁思度潇湘。
吴山人诗。元代。贝琼。吴山人,读书不作章句儒,西上玉笥观匡庐。寻龙经在神莫閟,金盌玉杯何处无。负士哀哀者鄮氏,兄死无儿惟有弟。山人为卜范萧峰,水抱山回上田美。紫荆一荣复一枯,冈头日落啼老乌。百金报吴笑不顾,一诗价重双明珠。君不见孙生瓜熟能供客,客指黄花洞前域。山空白鹤今有村,白鹤南飞杳无硛。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宋代。郑清之。龙宫海藏自分明,搕挢滩头一任倾。因果若还终不昧,政须防作野狐鸣。
忆京雒木芍药三绝。宋代。苏籀。熟美酣馨迸佳瑞,晕棱红碧化神工。根株肇自韩郎染,葩蘤人间一洗空。
蕙兰芳引。清代。厉鹗。尘沁短衣,话前事、倦途亭午。向畏景新秋,官柳自垂万缕。繫人旧感,问翠黛、那时何处。等再来瞥见,付与骡纲铃语。粉絮吹帘,柔枝萦扇,拥髻曾诉。念好个江南,争似路旁低舞。少年容易,鬓霜早聚。憔悴多、长梦画桥烟浦。
阮郎归 寄远。清代。吴芳。东风吹就雨廉纤。慵将针线拈。暗愁多半上眉尖。残灯和泪添。罗帐冷,髻鬟偏。无言且独眠。欲凭清梦到君边,谁知梦也悭。
道中闻三极殿火灾。明代。陈堂。频年宫殿火为灾,万里孤臣首重回。罪己有言劳圣主,格天何日悟轮台。谁开榷府宏羊网,正忆和羹傅说梅。忧国杞人空有泪,东南民力可胜哀。
含清阁杂诗八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翛然阁上无物,忽尔空中有身。座拥焚檀暖气,窗飞捣药香尘。
秋思二首。明代。蔡宗尧。断云残柳接狼烟,极目氛埃自黯然。紫塞苍茫能立帜,黄河容易可投鞭。须知据险人持戟,莫使冲风马避膻。胜算终摧高阙耸,遥藩荒破犬羊天。
问秋香都在何许。棠阴暮凉风露。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如欲语。似含诉。一襟清苦愁千缕。长门夜雨。更月暗灯昏,水沉烟烬,寂寞琐窗户。凭谁问,见弃宣和花谱。应为孤高自娱。升平枕上温柔梦,不到琳宫仙府。仍为汝。待安排,软金罗幕重遮护。秋霜良苦。怕清夜无人,天寒翠袖,孤影更衰素。
摸鱼儿 玉簪 以上周泳先校大典紫山大全集本。元代。胡祗*。 问秋香都在何许。棠阴暮凉风露。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如欲语。似含诉。一襟清苦愁千缕。长门夜雨。更月暗灯昏,水沉烟烬,寂寞琐窗户。凭谁问,见弃宣和花谱。应为孤高自娱。升平枕上温柔梦,不到琳宫仙府。仍为汝。待安排,软金罗幕重遮护。秋霜良苦。怕清夜无人,天寒翠袖,孤影更衰素。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宋代。苏辙。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昔归暂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西都风物汉唐余,天作溪山养退居。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天修竹倚庭除。白头伴侣谁犹健,率意壶?食久已疏。〈公昔与司马公同居洛下,常与诸老为真率之会,酒肴果蔬,随有而具。〉我欲试求三亩宅,従公它日赋归欢。〈先人昔游洛中,有卜筑之意,不肖常欲成就先志,顾未暇耳。〉
八月十五夜对月。元代。任士林。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圆。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其三。明代。王守仁。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七夕。清代。雍正。万里碧空净,仙桥鹊架成。天孙犹有约,人间那无情?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