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

醉桃源(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朗读

《醉桃源(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残春风雨绕檐声。
山空分外鸣。
闲来落佩倒冠缨。
尚余亲旧情。
人不见,句还成。
又听求友莺。
濯缨一曲可流行。
何须观我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残春时节的景象,风雨绕过屋檐,山间空谷中鸟儿的鸣叫声很特别。闲暇时,把佩剑取下,倒转冠上的缨带,仍怀念着曾经的亲友之情。虽然人不在身边,但诗句依然流传下来,又听到了求友的黄莺的歌声。将这首名为《濯缨》的曲子流传出去,受到大家的喜爱,何必再去关注我的生命经历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春天景色,展现了韩淲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风雨、鸣叫声和佩剑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叹和对过去亲友之情的怀念之情。诗中的“人不见,句还成”一句,表达了诗人创作的诗句可以超越时空,流传下来。最后的两句“濯缨一曲可流行,何须观我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命经历的淡漠态度,认为创作的诗曲才是真正可以流传和留存的。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创作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和自身存在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意境和哲理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韩淲朗读
()

猜你喜欢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乍去乍来时近远,

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

百城烟水总波波,一个閒人此地过。莫道閒忙分各半,上山人少下山多。

()

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

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

肝胆输将竭,因钟两目盲。小冠希子夏,令色耻丘明。

青白何曾变,纷华旧不争。幸回观物志,都作反身诚。

()
上春日暮暮春头,翠浅芳浓草色柔。
五十日天和暖候,一帆风地往来舟。
棋神得隽惊逢敌,酒病寻医尚入流。
只有风流动文采,较量沈谢亦推刘。
()

簇簇红葩间绿荄,阳和闲暇不须催。
天教尔艳呈奇绝,不与夭桃次第开。

()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

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
秋风萧飒兮白露晞,五十年闺闼兮甯识马嘶。
衔辔迫人兮魂为之飞,归来一空兮不死何为。
谁为此祸兮使汝当之。
()

阳生缇室初惊序,斗灿奎光已映身。三十年前铅椠友,于今重作论文人。

()
见说琼楼忒煞寒,云衣特地护霄端。
也应齿发十分老,自是嫦娥一笑难。
此夜不妨留客醉,明年未卜共谁看。
归与丘壑无穷趣,何惜相从乐且盘。
()

携姬閒到老夫家,三日茆斋小驻车。竹里诗声清似水,池边人影艳于花。

雨馀野簌肥堪摘,潦退溪鱼浅可叉。稍恨病躯新断酒,当筵相对只清茶。

()

九阜晴初见,双江雨合流。泉声偏近枕,猎火自明楼。

亦有杯中物,应无客外愁。生涯随泛梗,未拟棹归舟。

()
莫笑花前白发新,宣和人醉庆元春。
何时道路平如砥?却就清伊整幅巾。
()

东南夏旱天所恻,岂为凶年惜甘泽。南云老守叩天公,欲使疲民解饥色。

紫麟拔秀神所都,中有海阳老人之仙宅。海阳一生诗酒肠,藉以曲蘖和天浆。

()

埋没榛芜不记年,穿云络石自溅溅。柳州莫作愚溪对,乞与佳名到处传。

()

繁星俱拱北,何事却群飞。仁爱天常寓,明谟在炳几。

()

白苧歌残欲断肠,相逢谁是有心郎。罗帏巫峡声声雨,玉杵蓝桥夜夜霜。

烛泪半灰金剪冷,花魂初散宝钗香。红颜自昔多憔悴,岂学愁眉别样妆。

()

羞将短鬓入华年,留滞天涯更可怜。海上玉楼空窈窕,山中瑶草渐婵娟。

阴云此日仍愁客,雨雪经冬祗醉眠。自揣终非汉庭吏,黄梁今悟吕公玄。

()

北斗错落南斗横,出门骑马鸡初鸣。残月倒衔太行尾,朔风忽作胡笳声。

我行西出井陉口,气酣拔剑凌幽并。东方半明犹未明,仰见废垒高峥嵘。

()

故园别后有馀念,旧记重看无限情。山倚日中支暑气,水从云外落秋声。

向前世务心犹壮,忆昔溪居眼自明。携手逸民今在否,杯茶谁与话平生。

()

郁郁园中花,粼粼水底石。秋风吹夕阳,照此邂逅客。

草阁步徘徊,佳期良不易。矫首望青冥,眷言怀曩昔。

()

西风过后,更无落叶作秋声。锦机偏动幽情。万里天涯路窄,何处月长盈。

叹沧波一片,轻换阴晴。

()

泉齐岭鸟飞,雨熟荔枝肥。南斗看应近,北人来恐稀。

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幕下逢迁拜,何官着茜衣。

()

千林腊雪缀瑶瑰。晴日南枝暖独回。知有和羹寻鼎实,未春先发看红梅。

()

旅食天涯不计年,离离禾黍满秋田。江湖野味多如许,露饮风餐只自便。

()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

半幅新霞渔舍外,一梳残月鹊巢边。近城几树官桥柳,系尽姑苏过客船。

()

莺声渐远百花繁,韦曲寻春更一尊。共向小桥过竹径,偶随流水入桃源。

栖迟有客方栽杏,寂寞何人独灌园。闻道汉阴机已息,莫言真隐在江村。

()

蜿蜒西北来,土阜馀百里。
怪石从巉岩,势距三峰止。
大峰东南倾,中峰伏龙起。

()

薪桂苏兰者,能来立坐隅。徒闻玉楮刻,遂信石枰图。

妙迹传仙李,高名重大苏。向来林下意,不敢易樵夫。

()

三月江南绿正肥,阴阴深院燕初归。乱衔飞絮营新垒,閒逐花香避绣帏。

却笑秋风红缕在,独怜旧事玉京非。兰闺终日流清泪,愧尔双飞拂落晖。

()

开阁广延贤,负扆勤求旧。应念南宫老舍人,闲袖丝纶手。两制必当仁,五福无过寿。且喜新年不要□,天要开元祐。

()

清夜独幽寻,岩扉落叶深。
许携陶令酒,来听颖师琴。
人醉月沉阁,乌啼风满林。

()

久矣维摩误色空,愧无长翮溯晨风。空岩长笑一回首,又在扶桑东复东。

()
雨余气清润,迨我送客时。
翻翻车盖风,五里城东陂。
初旭敛花房,晨露流桐枝。
南山卷湿翠,更觉光景奇。
()
蝶绕蜂团碧玉丛,紫罗囊水透香风。
自从鼻观销烦恼,疑在维摩丈室中。
()

忆昔下马扣我门,惠连种豆归南村。脱巾漉酒共一醉,秉烛题诗期再论。

人生安得长相见,世事谁知回首变。惆怅鸰原负急难,凄凉鹤发甘贫贱。

()

寄语问花人,岁月那能借。
尔意怨迟开,侬意怜迟谢。

()
政尔相从问阿兄,忽闻门外竹车鸣。
对床纵复无今雨,展卷不妨同短檠。
颇念兴乘聊一诣,却怜侍立苦频更。
风微佛屋琅璫绝,古柏阴中看月明。
()

春融剡雪道人家,素幅凝香四面遮。明月满床清梦觉,白云堆里见疏花。

()
霸业衣冠事莫论,秦淮潮汐自潺湲。
新诗必有江山助,故国应无乔木存。
宅施鸡园钟阜远,塔藏鸟爪道林尊。
登临怀古情何限,想对三茅忆弟昆。
()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碧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
断虹不隔江郊雨,一醆昏灯夜半时。
多感生悲那为酒,积衰成瘦错冤诗。
空阶点滴何由止,倦枕凄凉只自知。
平日故人零落尽,寄书谁与叙睽离?
()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
明眼衲僧,多是蹉过。
楝花信风,不肯放过。
万户千门,一时俱过。
()

交游何处见情真,歧路相逢即故人。斗酒屡邀花底醉,束薪多济客中贫。

陌头疏柳才凋叶,江上红梅又放春。祇恐天书易催发,论心不及往来频。

()

倚阑观四远。近有客登临,故相磨难。山形欠舒展。小峰峦云树,晦明更变。江淮楚甸。又何曾、分明在眼。但临深、自觉身高,未可便名博见。
休辨。吾心乐处,不要他人,共同称善。痴儿浅浅。因他谩说一遍。问还知宴坐,回光收视,大地河山尽现。待於中、会得些时,举觞奉劝。

()

云游难,云游难,
万里水烟四海宽。说着这般滋味苦,
教人怎不鼻头酸。初别家山辞骨肉,

()

突兀飞楼雾里看,当年词客此盘桓。窗中二水浮天入,槛外千峰插地寒。

海峤心情饶伏枕,台垣消息几弹冠。朱弦万古重相对,转觉他时属和难。

()
千骑远征夔子国,百篇还赋杜陵诗。
虎牙突兀撑空出,恰似云开衡岳时。
()

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
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
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

()
谁能饮酒如倾水,醉倒坐中扶不起。
形骸外物已如遗,升斗任君无复避。
霜梨冰脆寒侵齿,未尽一杯先已醉。
强将文字笑红裙,冷淡为欢何足贵。
()

老桧倚虚房,能生九夏凉。
读书参句读,临字识偏傍。
婢织蒲为履,童烧术当香。

()

拥衾展转夜不眠,细数更筹知苦寒。
角声未动纸窗白,儿曹报我雪满檐。
玉妃剪水出天巧,飞花万点争清妍。

()
竹树深藏远市哗,吾庐真似野人家。
幽禽就浴阶前水,游蝶来寻几上花。
心地幸无闲事扰,眼尘还有好书遮。
浮生此亦堪人老,世路驱人底有涯。
()
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图家国。
二百年来,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
虎旅横江,胡尘眯眼,恨有中原隔。
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