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宋代。李吕。堂成开宴日无空。景占四时中。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前调》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吕。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堂成开宴日无空。
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
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
清谈四坐,
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
往来还记溪翁。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宴会场景为主题,表达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氛围。诗中通过景物描绘和比喻手法,表现了宴会的盛况和人们的欢快心情。
赏析:
《前调》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宴会的场景和氛围。首句"堂成开宴日无空"表达了宴会的规模之大,宴会堂里人满为患,没有空位置。接下来的两句"景占四时中,画栋翚飞星汉"运用景物描写,形容宴会堂内的装饰华丽,犹如星空中的繁星闪烁,给人一种瑰丽的感觉。"雕阑锁断花风"则通过雕花栏杆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宴会的繁华和热闹景象,也暗示了宴会的喧嚣和繁忙。
接下来的两句"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描述了宴会上的气氛。"薰人和气"表示宴会散发着芬芳和温馨的气氛,"清谈四坐"指的是宾客们在宴会上进行着高雅的谈论,"雅量千钟"则表达了宾客们的宽容和豪爽心胸。
最后两句"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具有一种离别之情。"早晚催归天仗"指的是宴会结束后,人们离开的时刻已经临近,"往来还记溪翁"则暗示了离别时的怀念和留恋之情。整首诗以描绘宴会的盛况为主线,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氛围,同时也透露了离别之情,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吕。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送杨法曹按括州。唐代。孙逖。东海天台山,南方缙云驿。溪澄问人隐,岩险烦登陟。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傥寻琪树人,为报长相忆。
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元代。方回。娱老曾微燕子楼,谋生又欠木奴洲。不无造物司行止,岂与齐民系戚休。幸际乾龙亨庶物,故希晋马锡康侯。妙龄今日如公等,声气方当叶应求。
丙子重九二首。宋代。苏轼。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唯有黄茅根,堆垅生坳窊。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亦复强取醉,欢谣杂悲嗟。今年吁恶岁,僵仆如乱麻。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西湖不欲往,墓树号寒鸦。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澐々。老去各休息,造物嗟长勤。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何以娱我客,游鱼在清濆。水师三百指,铁网欲掩群。获多虽一快,买放尤可欣。此乐真不朽,明年我归耘。
世祖武皇帝。南北朝。谢朓。浚哲维祖,长发其武。帝出自震,重光御宇。七德攸宣,九畴咸叙。静难荆衡,凝威蠡浦。昧旦丕承,夕惕刑政。化一车书,德馨粢盛。昭星夜景,非云晓庆。衢室成阴,璧水如镜。礼充玉帛,乐被匏弦。于铄在咏,陟配于天。自宫徂兆,靡爱牲牷。我将我享,永祚丰年。
投赠沈相国八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屈指蒲轮魏阙徵,苍生翘首属骞腾。文章八代占重起,礼乐千年待中兴。西极云沙驰象马,南溟涛浪浴鲲鹏。亦知赐杖堪扶老,未许东山日暮登。
闻司空侍郎讣音。唐代。徐夤。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夫君殁去何人葬,合取夷齐隐处埋。
题畿孙孔雀牡丹。明代。杨士奇。洛阳高品移来满,南海雕笼入贡频。惟有武英边□诏,从游常看上林春。
夏初临 初夏雨中同蒋丈静山泛湖。清代。厉鹗。蘸就鱼天,搓成鸥雨,空濛拨擢迟迟。无数蘋花,轻香点破涟漪。远风沿岸斜吹。湿青篷、谁弄参差。湖心亭柳,千条映波,才是愁时。可怜春去,追送今朝,破除酒病,更斗枪旗。帘钉窗眼,曲游俊侣都非。那不凄迷。放残阳、绿过桥西。记苏堤。衣香后船,柔栌枝枝。
严从礼折送牡丹且副以诗次韵。宋代。赵蕃。几日云昏病亦昏,问春咫尺负名园。两枝何自落书几,一笑为之开酒尊。怪底江南新种得,未饶洛下旧名喧。不然故有栽培力,能使芳根学返魂。
暮春抵沪同大武伯夔子言游半淞园泛舟小溪作。。陈三立。海雨歇游氛,天清楼阁晓。胜侣挟俱出,飞车疾于鸟。郊原青茫茫,晴烟笼未扫。新园初挂眼,篱下江流绕。魔舞夺闲地,犹留玩芳草。层坡耸孤亭,石窟穿窈窕。把茗眺云物,人影栖木杪。登降随仕女,写我溪光好。艇子趋凫鹥,残阳满怀抱。回复迷所历,四照俨蓬岛。漠漠濠梁趣,恢恢劫尘表。余兴杂棹讴,忘归不知老。
读书 其一。清代。伊朝栋。劳谦神所劳,德以俭为柄。露台惜百金,雕墙乃有禁。忍饥忆炙羊,爱物真仁圣。惜福福来崇,君慎臣宜敬。奈何百尔汰,昏不知德行。蜡薪乳蒸豚,淫侈风竞胜。来瑱与李鼎,实为前车镜。见素俗还淳,检欲神安定。大造恶骄奢,凡百其敬听。
颂古十一首。宋代。释智鉴。青山是父白云儿,云散青山总不知。玉兔昼眠云母地,金乌夜宿不萌枝。
六禽言 其五。清代。孙桐生。不如归去,家在越王楼下住。为五斗米来,走五千里路。怪底折腰人,偏逢长官怒,迟迟吾行伊何故。王门皆是好竽人,我今抱瑟弹何处。鬓须斑,白日暮,不如归去。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
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宋代。秦观。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题李公略示高郎中吴山观月图。元代。仇远。凭高宜晚更宜秋,下马归来即倚楼。纳纳乾坤双老眼,滔滔江汉一扁舟。满城明月空吴苑,隔岸青山认越州。李白酒豪高适笔,当时人物总风流。
送无为知州邹以信。两汉。王褒。一麾新出守,五马独专城。啼鸟留吟佩,垂杨引别旌。青山云外见,绿野雨中耕。千里皇畿内,行人播政声。
穷阴忽霁独往山下看梅。宋代。张嵲。千峰雪犹积,万木春已回。穷阴倦羁束,忽欣阳景开。徐步出衡门,中野展幽怀。杖策遂侵寻,独下前山隈。惊湍激远飙,疏篁耿寒梅。婆娑时动容,似与客徘徊。岁晏益多感,况斯韶景催。暂赏岂所欢,离念方催颓。还观增怆恻,三叹为谁来。
次韵高季迪期游云岩雨阻之作。元代。徐贲。身势两无妨,閒情独未忘。相期移酒艇,同宿过僧房。节物宁长好,园花已罢芳。乱山烟雨外,欲望失苍苍。
挽徐居士二首 其一。宋代。金履祥。昔年涝旱苦频仍,南北郊关自越秦。东浙于时犹道殣,严邦此地况山民。能回涸辙西江水,顿起翳桑寒谷春。神理因推居上坐,压他持秉剖符人。
合江亭槛前多高竹不见远岸花客命翦之感而成咏。唐代。吕温。吉凶岂前卜,人事何翻覆。缘看数日花,却翦凌霜竹。常言契君操,今乃妨众目。自古病当门,谁言出幽独。
结客少年场行。明代。高启。结客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千金买得利匕首,摩挲誓许酬相知。白马缦胡缨,行行人尽止。朝游洛北门,暮醉秦东市。感君在一言,不惜为君死。朱家曾脱季将军,田光终酬燕太子。君不见魏其盛时客满门,自言一一俱衔恩。魏其既罢谁复见,养士堂中尘网遍。始知结客难,徒言意气倾南山。食君之禄有弗报,何况区区杯酒间。结客不必皆荐绅,缓急叩门谁可亲。屠沽往往有奇士,慎勿相轻闾里人。
资圣庵欲过圆通。宋代。释正觉。我初浮舟济九江,幽寻兰若山苍龙。王摩诘画倚栏槛,谢灵运诗开绮窗。艾禅高谈肖琢玉,法身雅论非枯樁。梦回便是圆通路,月冷上方钟一撞。
和张簿韵。宋代。张嵲。平昔志升车,年来但芒屦。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数。及兹复入山,始觉离乱苦。行行望远峰,山村犹几许。风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羸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茂树曩堪攀,澄潭今可俯。秋意满山川,微烟澹村坞。经过竹篱侧,倦极欣一语。三钟应昔志,一室固堪处。去留非本心,偶地因为主。野尽尽茅茨,山田多瘠卤。菽粟工疗饥,薯蓣行堪煮。一水可乘流,从公公莫御。
即事。清代。洪亮吉。去冬淮安荒,民死十七八。天意未可知,水荒兼旱魃。感兹财赋地,频复降兹罚。抑闻物力侈,商贾更轻滑。土木既已繁,多金建崇刹。奢淫理召祸,谁复肯深察。盛夏百草枯,炎炎肆诛杀。
中秋待月。南北朝。王寂。耸肩危坐觉寒侵,云罅玲珑看涌金。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据床老子非无兴,造物小儿真有心。凭仗何人讼风伯,为侬西北倦层阴。
千秋岁(生日)。宋代。周紫芝。小春时候。晴日吴山秀。霜尚浅,梅先透。波翻醽醁醆,雾暖芙蓉绣。持寿酒。仙娥特地回双袖。试问春多少。恩入芝兰厚。松不老,山长久。星占南极远,家是椒房旧。君一笑。金鸾看取人归后。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宋代。文同。柳色绕堤金粉明,湖光浮岸玉烟轻。风柔日薄恰新霁,正好访春来此行。
三字诗六首。唐代。寒山。寒山道,无人到。若能行,称十号。有蝉鸣,无鸦噪。黄叶落,白云扫。石磊磊,山隩隩.我独居,名善导。子细看,何相好。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寒山子,长如是。独自居,不生死。
垂欲归主客皆至。元代。方回。荒林野冢古原头,倚树何人识故侯。幽僻閴寥变欢笑,针锋芥子忽相投。
题张叔厚描寿阳公主梅妆图。元代。张天英。正月七日含章殿,落梅吹花香扑面。玉人睡起犹未知,重理新妆镜中见。花如玉貌多婵娟,三十六宫多学遍。城中丑妇不解羞,采花自点双眉头。
瑞鹧鸪。唐代。无名氏。汉宫铅粉净无痕。蜡点寒梢水畔村。忍犯冰霜欺竹柏,肯同雪月吊兰荪。骚人咏去清诗健,驿使传来旧典存。病眼浑疑春思早,一枝聊洗画图昏。
小重山(和吴子似)。宋代。韩淲。云影收晴雨外明。碧溪春滟滟,落花平。莺声催我过桥行。人何在,诗酒淡心情。闲里兴还生。锦鳞题尺素,有谁能。草边芳径柳边城。归来也,清梦绕山屏。
芳春。唐代。刘兼。微雨微风隔画帘,金炉檀炷冷慵添。桃花满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弃嫌。宝瑟不能邀卓氏,彩毫何必梦江淹。宦情归兴休相挠,隼旆渔舟总未厌。
古信陵行。宋代。刘攽。薛公藏卖浆,毛公藏博徒。侯嬴抱关叟,朱亥市井徒。我思信陵君,下此四丈夫。富贵胡为弃贫士,能令君存为君死。
别陈常簿埙五首。宋代。杜范。心理同一辙,世学何多门。倡徒各有植,成性非两存。羽之到圣处,心小道自尊。工夫未易熟,毁誉何足论。
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领旧地新加旌旄。唐代。刘禹锡。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凤从池上游沧海,鹤到辽东识旧巢。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
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 其三。清代。周馨桂。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
颂古二首。宋代。释择崇。浪静风恬正好看,秋江澄澈碧天宽。渔人竞把丝轮掷,不见冰轮蘸水寒。
翁母些。唐代。牟融。满头华发向人垂,长逝音容迥莫追。先垄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彩衣时。停车遥望孤云影,翘首惊看吊鹤悲。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
寄上兄长。唐代。韩偓。两地支离路八千,襟怀凄怆鬓苍然。乱来未必长团会,其奈而今更长年。
江亭晚眺。明代。刘鸿渐。地迥天全入,亭高景易斜。山城秋纳月,江树晚流霞。罢钓偶移石,开樽时傍花。醉来忘去住,归路莫言赊。
管仲三归台。明代。邓云霄。君不见晏子狐裘三十年,管家台榭势连天。时来各展经纶手,世往空馀草木烟。一奢一俭何须数,共作荒山一抔土。霸气雄心浪自矜,景桓芜没无丘墓。始信吾儒自有真,更将小见笑齐人。南辕重拜三迁地,碧瓦朱甍岁岁新。
高台一上散苍茫,歌吹何期其夕郎。冰净竞传希逸赋,风流新挹令公香。
夜疑海上开龙藏,凉入江头涌雁堂。坐久天花还欲落,万山秋色照持觞。
中元夜钟给事道复招同陆文学伯生李孝廉季宣雨花台玩月得香字。明代。欧大任。高台一上散苍茫,歌吹何期其夕郎。冰净竞传希逸赋,风流新挹令公香。夜疑海上开龙藏,凉入江头涌雁堂。坐久天花还欲落,万山秋色照持觞。
和方丞咏梅。宋代。陈宓。从来天道尚栽培,妙手仍能顷刻开。万壑千崖收腊去,三花两蕊唤春回。松筠早结同心友,桃李真堪后乘陪。调鼎工夫在朝夕,如何方向此中栽。
浣溪沙。清代。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宋代。苏辙。长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马列旌旄。才多莫厌官无事,郡小不妨名自高。庶子定应牵赋咏,醉翁聊复继游遨。试寻苦战清流下,要识经纶帝业劳。
磨崖颂。宋代。吴杭。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溪蛙弄气态,污我萧湘清。二公好奇古,大笔时纵横。磨崖勒唐颂,字字飞琼英。云烟借体势,水石生光精。浯溪在僻地,自是闻正声。名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弦歌入商鲁,永与神仙听。江流不可韵,此文如日星。
登封庞国博年三十八自云欲弃官隐嵩山作吏隐。宋代。司马光。懋德负长才,全牛不足剸。缠为百里宰,骥足殊未展。齿发方盛强,趣尚已高远。结庵睋二室,志欲巢绝巘。贤人心如云,无迹有舒卷。不须惊俗目,旧荦乃求显。既知吏可隐,何必遗轩冕。
上京纪行见玉泉山下荷花。元代。胡助。西山咫尺玉泉清,无数藕花香气生。立马岸边看不足,却疑五月过临平。
蜡梅咏。宋代。舒岳祥。蜜蜂数日不出衙,将谓冻蛰无生涯。今朝起看后园树,总将蜜蜡衔为花。香作蜜香色蜡色,花瓣分明是蜂翼。不是案头乾死萤,不是营营蝇止棘。朝阳熠熠泛崇光,黄露溶溶蜜满房。柔梢不入婵娟鬓,道韵偏宜冷淡装。与梅同时唤作梅,风味甚似枝葩非。若将形色定品格,何得江珧比荔枝。
铁券歌。明代。汤胤勣。罗平逆鸟窥唐鹿,太宗泉下英灵哭。锦树将军握槊来,妖氛一扫乾纲肃。半边古瓦黄金缕,翰苑文章铺锦绣。宰臣擎出凤凰城,儿孙永世承天祐。堂堂坐控十三州,长驱铁弩射潮头。扰攘中原糜在釜,东南民庶不曾忧。邯郸未待三方寤,大集朝臣封府库。举家齐上汴河船,回首钱塘宛如故。虏骑纷纷压旧畿,海门倏见双龙飞。冯夷借玩水仙府,幸从鱼网获全归。归来五庙咸登荐,锈蚀刮磨光彩见。珍袭谁同简子书,宝全自别桑公砚。昭代真人爵群武,首法宏模锡吾祖。多感宽洪美弟兄,拉向奚川看家谱。
苦雨叹。宋代。陆游。九渊龙公出忘还,瓦沟垂溜声淙潺;茫茫大泽北际海,潋潋平湖南浸山。吾庐四望路俱断,蛙黾争雄乱昏旦。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老夫一饱复缪悠,听儿读书宽百忧。
送槃斋叶敬叔丈。宋代。葛绍体。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
寄大理徐郎中。唐代。罗隐。佐棘竟谁同,因思證圣中。事虽忘显报,理合有阴功。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几时潘好礼,重与话清风。
七夕。清代。秦廷璧。碧宇无尘夜漏终,闲排瓜果小庭中。今宵牛女情难尽,银汉横斜自远空。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九渔舟火。宋代。梅尧臣。芦洲一点明,知有渔人泊。江溟杳不分,谁方在高阁。是时孤雁去,应认光中落。
登采石蛾眉亭。宋代。王称。牛渚矶头烟水生,蛾眉亭下大江横。春归楚树浮空尽,山隐淮云入望平。琼馆有才堪倚马,锦袍无梦借飞鲸。停桡欲和《渝州曲》,都付吴歌《子夜》声。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崇岳。世尊三昧,文殊三昧,总在拂子头上。卧龙才奋迅,丹凤便翱翔。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宋代。黄公度。早晚芝函下九天,不容瓜戍更期年。苍生属望为霖久,肯使炎方雨露偏。
挽刑邦用。宋代。孙应时。平生事业始分毫,楩梓终须百丈高。正拟他时好梁栋,忍看摧折山蓬蒿。
金山寺。明代。董穀。孤绝江心寺,烟波接渺茫。浪花浮石磴,帆影落僧床。金碧辉天界,歌钟起下方。月明潮落后,倚槛听鸣榔。
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明代。王巽。鼓枻溪头动晓行,衣裳润浥露华清。东风移帆浪花起,幽鸟避人霜羽轻。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山人领鹤之何处,惆怅归来雨满城。
访洞神宫邵道者不遇。唐代。李中。闲来仙观问希夷,云满星坛水满池。羽客不知何处去,洞前花落立多时。
德兴山中 其五。元代。郭奎。江水春深好弋凫,明星垂近屋东隅。国风原自鸡鸣始,杂佩郎今爱惜无。
题归去来辞画(四首)。元代。陈颢。帝乡不可期,归老全此身。清风谢流俗,高节抗浮云。舒啸登东皋,赋诗临涧滨。有酒辄取醉,不负头上巾。乐天以乘化,超然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