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朗读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足力穷时山已晦。
却上轻舟,急棹穿沙背。
云影渐随风力退。
一川月白寒光碎。
唤客主人陶谢辈。
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
罗绮丛中无此会。
只疑身在烟霞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轻舟,在河流中急速划桨穿越沙滩,远离尘嚣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身处逆境之中,但他的心境却因为这次舟行而得到了宣泄和净化。在舟行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云影随着风力渐渐消散,整个河川的月光洒下,冷冽的光芒破碎了寂静的夜空。他唤醒了主人陶谢辈,移动酒杯,却并不理会周围游人的醉意。他认为这种美景与罗绮丛中的繁华无法相比,只能怀疑自己仿佛身在遥远的烟霞之外。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船穿越南山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逆境的抒发和对烟霞之外的遥远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足力穷时山已晦,揭示了作者身处逆境之中,感到困顿无助。却上轻舟,急棹穿沙背,表现了诗人寻求解脱和净化的愿望。云影渐随风力退,通过云影的随风消散,强调了逆境的渐渐消散,带来内心的宁静。一川月白寒光碎,通过描绘月光洒在河川上,破碎的寒光,表现了一种冷冽而寂静的美感。

诗的后半部分,唤客主人陶谢辈,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表现了诗人对主人的唤醒和对独自饮酒的态度。诗人认为这种美景是无法与罗绮丛中的繁华相比的,只能怀疑自己仿佛身在遥远的烟霞之外,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示了作者面对逆境时的追求净化和远离尘嚣的心境。同时,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冷漠和对远离尘嚣的向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朗读
()

猜你喜欢

文学崔斯立,才名郑广文。
传闻定省暇,不废簿书勤。
流落谁如我,交亲更念君。
水西佳绝处,诗就想超群。
()

郁葱佳气拥兹辰,两见姚江得主人。报最已闻歌满道,告新还善政如神。

词传绮席莺声滑,酒吸红波玉脸春。休向阳关惜分袂,他年接武侍严宸。

()

宗人忽惠西山药,四味清新香助茶。

爽得心神便骑鹤,何须烧得白朱砂。

()
庆体裁衣,量打水碓。
毫发不差,且居门外。
()

分野乃究《括地志》,测象乃读《步天歌》。按歌制器宗内府,缩以六寸精若何。

度想穿月挂秦镜,芒近落日挥鲁戈。阴阳为炉鼓造化,氏煎锡工揩磨。

()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配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

紫毛双节引青童,一片空歌韵晓风。
太昊兹辰授春令,莺旗应在矞云中。

()

掣三牵两得沈腥,顾我庖厨远未能。几度敲针无处钓,一朝醒酒不须冰。

居官止合如羊续,命驾何须学季鹰。当念家风本寒素,莫从今后爇馋灯。

()

掩径频年侣博徒,阳春堂上白云孤。才闻北里歌红拂,又见东园演窃符。

()

望入梅林水月昏,故人何处倒芳尊。不将远道忘嵇吕,每有新诗托孟崙。

朴学半生非世用,閒官廿载是天恩。春风又负花前醉,空玩羲爻六四坤。

()

酒阑还执手,之子擬归秦。
风雪过残岁,山川近早春。
久游诗思苦,远别柳条新。

()

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

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

旭日散朱扉,名花宫锦姿。宝钗沾夕露,剉檗染秋衣。

野雀下不见,狂蜂隐未飞。片心应待照,辛苦为君欹。

()
兹日颇所惬,扪虱反得蚤。
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
物败谁可必,钝老而狡夭,穴蚁不囓人,其命常自保。
()

东风一夜去瑶台,杜宇声声唤不回。心惜落花收拾懒,卷穷空待燕衔来。

()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

金璧自蕙质。
兰杜信嘉名。
丹彩既胜迹。

()

高会吹台中,新年月桂空。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

()

九陌初晴处处春,日高深院断无人。

尊前花下长相见,宋玉东家是旧邻。

()
一灯分灯灯无尽,一处明处处齐透。
闹浩浩中一法不舍,静悄悄处一尘不受。
灯明如来,一场漏逗。
()

举世皆如醉,何人独爱才。余虽识君者,相对亦徒哉。

落日收书卷,凉风送酒杯。纷纷俗中恶,空谷迟重来。

()

浮云西北驰,逝水东南去。有客正伤离,佳人在何处。

烟消江练阔,湛湛青枫树。日暮眇愁予,疏钟度微雨。

()

二龙承玉轴,万骑翊林塘。纵观此何事,巡驾幸淮扬。

伊雒山川转,江河道路长。照日秋原净,分花曲水香。

()
蜜满房中金作皮,人家短日挂疎篱。
判霜剪露装船去,不唱杨枝唱橘枝。
()

藐兹澎湖一孤岛,幅员百里弹丸小。九州不入禹贡图,开辟以来置不道。

荷兰驱逐伪郑平,设官命吏名斯肇。台阳喉咽壮藩维,金厦户庭资障堡。

()

杏花盈盈大逞姿,桃花灼灼亦不迟。纵饶种露栽云地,可柰风狂雨骤时。

()
昨夜遥欢出建章,今朝缀赏度昭阳。
传声莫闭黄金屋,为报先开白玉堂。
()
跫然诗句慰空虚,拭目科名看到渠。
了却科名诗未晚,殷勤圯上一编书。
()

危峰削玉出云端,仙馆霜清古木寒。记得匡庐秋雨后,彭郎湖口倚篷看。

()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
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
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
半生孤此志,弦续自而今。
()

责人之心惟责己,恕己之心惟恕人。忠恕两全方达道,克终克始不违仁。

()
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
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枝有时涤。
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

朱弦疏越纸窗明,时有松风绕户生。林谷萧条孤月满,海天空阔片云轻。

心閒自悟无弦趣,坐久疑闻太古声。几度夜深诗梦醒,猿啼鹤唳共凄清。

()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

古淡林萦沼,清辉日漏云。
百梅先世植,一鹤旧侯分。
天引吟怀远,春供饮意醺。

()
山花如锦水如蓝,亲见文殊接话谈。
十字街头轻一拶,前三三对后三三。
()

疋马来东吴,策勋在一战。
文场老燕代,馀子自北面。
西风敲镫归,山应过处恋。

()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
寿相背三甲,暮龄腰十围。
自陪初伏饮,竟作百年违。
楚泽秋初动,洪都梦已非。
向来千骑拥,凄恻片帆归。
()

无数潜龙不肯藏,炎精展转遂无光。
间关鲸海缘何事,更问辽东作范滂。

()

凄凉怀故旧,寂寞卧丘园。
溪冷风蒲折,林高雨竹喧。
渔人留野渡,田犬吠衡门。

()

病骨经秋强自持,寒条飞叶费相思。
可怜陌上垂杨树,不似君来系马时。

()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

如此佳人,是王家养炬,谢家遏末。三世貂蝉连北阙,年少东华释褐。

傅粉宫前,薰香殿侧,顾盼真英发。临春结绮,旧游似有瓜葛。

()

铜砂锣里落盛油,生菜还他萝卜头。
但看来年正月半,家家门首挂灯毬。

()

故旧今成二老,欢游长记当时。

山中吟屐梦中诗。

()

凉腋拊岧峣,可扪丛玉霄。一层高步武,千仞拔尘嚣。

明月秦箫断,雕盘古篆消。天浆几时熟,款曲试芳瓢。

()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
山云谈次改,溪水坐来生。
白鸟饥逾静,苍蝇饱不声。
令君真子产,墨客陋弥明。
回首人间世,尘埃望赤城。
()

檐前老竹生无数,座上清风处处来。俗客不知看好鸟,红尘无复污苍苔。

儿童戏扫黄金影,茗饮时倾碧玉杯。会待秋霜坚草木,简书羌管倩人裁。

()

小立西风翠袖垂,淡黄蛱蝶□高低。
重门不锁秋香冷,何处人家有木犀。

()
灼灼桃吐华,濯濯柳垂缕。
芳菲挽人出,春力乃如许。
嗟予闭门客,佳节过不数。
不因可不呼,那得幽步举。
()

堂堂春将去,好花如款留。荼蘼蔓层雪,芍药攲重楼。

金沙插架富,蕙香转林幽。我欲助送之,飞絮漫天愁。

()

天随地老妾随兵,天地无情妾有情。指血齧开云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

愿从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

()
雪片初飞岁已除,竹篱梅自可吾庐。
归来只有穷相守,未议移文送却渠。
()

谁家岩畔结蜗庐,门对江流画不如。茅屋数椽丛树绕,芋田人背夕阳锄。

()

秋色无边际,酬之以醉颜。
亭高俯城郭,木阙见江山。
胜践园林古,好诗天地悭。

()

满山绿叶与红英,琼圃皆由种植荣。翻笑无人继真迹,灵芝惟望自天成。

()
古人罔极。
今我不爽。
愿言所钦。
唯子靡两。
()

可怜夹竹桃,深红间浅绿。水边篱落间,飘飘绝拘束。

此君入仙源,风韵自然足。

()

柴门乔木下,送汝一含杯。大泽秋声早,长河曙色开。

阴风韩信庙,紫雾汉王台。后夜芒山气,谁寻吊古才。

()

日晚天寒揽敝裘,西南目尽濲江流。养生有论空成懒,招隐无骚却好游。

雁鹄吟风灯照机,蛟龙跃雪剑鸣韝。平生自笑飞腾莫,幸矣心犹与道谋。

()

一水远能白,群山阴更青。
静怜风细细,闲任雨冥冥。
春色供多病,时情畏独醒。

()

西域降王朝正朔,名驼载玉晓连山。两峰残雪随羌鼓,万里流沙攲汉关。

仗内垂铃珠错落,驾头蒙背锦斓斑。汝南粉本□□□,宁识如今满世间。

()

提携乘雁脱庖丁,等待他年羽翼成。唳月摩云须有便,莫教更作不能鸣。

()

关西不雨凡几城,孜孜谁独劳其情。镇潼太守真贤明,驱车远有金沙行。

春空破碧幢高旌,东风环佩锵瑶琼。溪翁不钓童不耕,隆隆千里讴歌声。

()

拥被宿云馆,神清梦亦安。水声喧夜雨,山气挟春寒。

檐箔明星度,溪芗白露团。神仙隐名姓,厓上不须镵。

()

花半湿。睡起一窗晴色。千里江南真咫尺。醉中归梦直。

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沈沈消息。楼外垂杨如此碧。问春来几日。

()

隋家萧后解伤春,内苑亲栽几树新。出塞归唐春渐老,美人思树树思人。

()

随处喧铜马,何人炫木牛。轻捐小山句,急捍大江流。

行迈心疑醉,周爰事喜谋。招呼隐君子,高浪兀虚舟。

()

秋鸣无数醉秦娥,却把轻风惹扇罗。明月碧澄天似水,此山云气动纤波。

()

欲笑宁能笑,想看懒更看。背人哀怨有般般,不道大家、一样枕儿寒。

花底情无限,灯前影乍单。休言别后泪长弹,何似当初未别、尽侬欢。

()

纸上幽花,闺中妙手,点染多姿。是目空桃李,留心晚节,情耽泉石,寄兴陶诗。

不屑争春,应同倚竹,秋遍荒山人未知。机窗畔、启琉璃砚匣,香露淋漓。

()

荣荣堂北萱,零落秋霜蚤。依依爱日心,但愿椿不老。

养志夙所欣,儒官讵云小。东平来讣音,别驾殒中道。

()
暂得清言到夜分,逢迟别促思纷纷。
庭前一片高梧影,明月来时即似君。
()

黑云飞起。夜月啼湘鬼。魂返灵根无二纸。千古不随流水。
香心淡染清华。似花还似非花。要与闲梅相处,孤山山下人家。

()
泽国春多雨,阅月殊未止,皇天俄悔祸,畀以晴甲子。
山川相炳焕,桑柘郁千里。
垄麦行可获,吴蚕亦三起。
床头醅瓮香,大杓泻浮蚁。
()

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疲疴澹无豫,独坐泛瑶瑟。

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

()
饮罢唯图睡快,老来不作书痴。
一味古人糟粕,谁能更辨醇醨。
()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

率祖攸言,维言之行。祖言维何,参古乃订。如何孙子,不是敬听。

敬听祖言,是式哲命。曰古哲贤,侯植侯封。遗厥孙子,侯忠侯公。

()
嬉游乘晚霁,登鉴犯秋寒。
不出埃尘外,安知天壤宽。
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
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
()

夫戍关西妾在东,东西何处望相从。

只应两处秋宵梦,万一关头得暂逢。

()
有子何蕃似,悬知母训贤。
市赊留客酒,邻贷买书钱。
苦过莲心后,甜回蔗境边。
一朝风木憾,谁与问苍天。
()

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

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

宜春小苑春风香,宣和秘殿春昼长。帝所神霄换新诰,江南花石催头纲。

至尊盘礴自游艺,宛是前身画师制。岁时婚嫁杏花村,桑麻鸡犬桃源世。

()
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
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
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
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

小桃落尽残红。夜来风。又是一番春事、不从容。翠屏掩。芳信断。转愁浓。可惜日长闲暇、小帘栊。

()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
除却共姜是女师,柏舟便到白头辞。
劝渠莫怨终难劝,不道前夫怨阿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