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池泛舟

大云池泛舟朗读

诗词《大云池泛舟》的中文译文如下: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In September, the lotus flowers wither, the duckweed dies, and the frosty water becomes clear.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The boat floats under the distant sky, and the oars gently touch the green ripples.
古木□□□,了无烟霭生。
The old trees stand still, free from the smoke and haze.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The fish swim with brilliance, revealing a carefree spirit.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A fisherman sings a song, becoming famous in the vast waves.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Yet to be known is whether I can wash my collar in these waters.

这首诗以描绘大云池泛舟的景象为主题,展现了秋季大自然的变化以及诗人在船上的心境。诗人写道九月时莲花凋谢,萍蓬枯死,水变得清澈见底。船在天空下漂浮,船桨轻轻拂过翠绿的水波。古老的树木静静矗立,没有一丝烟雾和雾气。游动的鱼儿闪烁夺目,显露出无忧无虑的心情。一个渔父唱了一曲歌,使得他在浩渺的波浪中变得有名起来。诗人不知道未来是否可以在这样的水上清洗他的装束。

这首诗以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季大自然的景色,通过表现大云池的美景以及诗人的感受,传达了一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情感。展现出秋天的原始与宁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读者在游览大云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心灵之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朗读
()

猜你喜欢

我爱长沙国,全如洛与伊。
诸公早闻道,老我谩耽诗。
忆昨相追逐,何知有别离。
湘西一回首,莽莽便天涯。
()
云暗天低。
枫林凋翠,寒雁声悲。
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
盈盈粉面香肌。
()

散礼风雨起。

()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
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
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

胜地宽闲旧卜邻,耆年得意辟高门。
中吴书锦如公少,好作坊名贲故园。

()

()

白发多情忆剑南,秋风溪上看春酣。剪来一尺吴江水,儗比千花濯锦潭。

()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
杲杲东出日,万方被照临。
鸜鹆不逾济,草木有常心。
()

腊馀时候,天意收寒早。梅信动,春先到。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

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

()

山巅树石表,雷雨终不欹。扪读了无字,传是秦皇碑。

东封铭功伐,曷诏丞相斯。或云藏金策,石函外覆之。

()

幽港沈荒烟,江月上城半。人影穿林来,一一若秋雁。

扣门悄不应,一地凉阴横。主人邀客坐,隔竹风炉声。

()
篱落鱼池北,房栊道院东。
水纹藤坐榻,山字素屏风。
采药松冈近,投竿荻浦通。
悠然搔短发,心事寄冥鸿。
()

古木苍苍带女萝,峰阴斜蘸石潭波。十年不到屏风叠,夜雨茅檐幽梦多。

()

我行且奚适,兴尽忽自返。
倒影射清漪,回光在桥板。

()
一只船儿没赛,七十六年装载。
把柁更须牢,风饱蒲帆轻快。
无碍,无碍。
匹似子猷访戴。
()

西南入瓯脱,群峭忽奔辏。纵横支干分,十九图经漏。

崇谹叠钩锁,刻画豁氛雺。百状斲浑沦,一气孕坚瘦。

()
孤凭水阁坐斜曛,七极浮屠压暝氛。
慧永祠空依晋树,率更碑古宿唐云。
自听远鹤情偏逸,谁策羸骖趣不群。
同向西林卸行橐,溪风摵摵叶纷纷。
()
柳丝挽得秋光住。
肠断驿亭离别处。
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
来鸿去雁知何数。
()

水月澄空静不流,那分南北照神州。皇图巩固天为堑,汤沐潆洄海似沤。

朝贡越裳航万里,车书吴会奠千秋。观涛谁著三都赋,江上应标此柱留。

()

忆昨行边别,相期到鹤州。
秋风惊过眼,落日懒回头。
华屋空遗憾,佳城足远谋。

()
金谷花开得岁春,东风吹农路傍庙。
蛙鸣私地为官地,燕认新人是故人。
珠屐卖钱豪客散,玉钗乘傅舞娥颦。
灶环一锁歌钟断,时有鸮声恐四娄。
()
凉露湿秋芜。
空庭啼蟪蛄。
紫苔衣、犹护金铺。
疏箔翠眉人不见,流水急,泣鳏鱼。
()

槎枒老树根盘错,翠筠静倚荆山璞。奇材异宝世岂无,却抱贞姿隐岩壑。

卞和不可作,伶伦难再逢。吁嗟世俗久聋瞆,高枝瑞凤徒邕邕。

()

杖策寻幽路欲迷,华鬘椎髻杂生黎。空阶秋晚无霜叶,自把清诗竹上题。

()
去年有酒苦无月,今年有月却无酒。
睦斋杭邸两中秋,依□怀人夜搔首。
有酒无月犹自可,有月无酒愁杀我。
余生归老紫阳山,无酒无月俱等閒。
()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
门外平湖百顷宽,庭前翠竹绕栏干。
鸟啼花笑四时好,几争窗明六月寒。
賸可琴书供昼永,不妨弦管到更阑。
留行莫为歌杨柳,作计应须趁牡丹。
()

广寒宫殿集群真,抹月批霜恣笑嗔。归去偷閒吹玉笛,平章梅雪几分春。

()
何意重关道,千年过圣皇。
幽林承睿泽,闲客见清光。
日御仙途远,山灵寿域长。
寒云入晋薄,春树隔汾香。
()
妻妾儿孙一假。
金玉珍珠二假。
三假是荣华,幻化色身四假。
知假。
()
乾坤大逆旅,日月两行客。
江头垂杨树,折尽供马策。
学舍如冰壑,远与簿书隔。
天风吹我去,自哂殊役役。
()

偶展除书读,弹冠有姓名。谁其尚符玺,君未厌承明。

儤直依温树,裁诗忆露茎。亦知东海上,蚤晚碧云生。

()
廿年前此借僧单,留得松声入梦寒。
岁月可惊吾辈老,风烟仍作故人看。
山尔与佛结茶供,石屋无人蚀藓瘢。
亭角雨晴秋更碧,断云片片泊栏干。
()

晴江衮衮东流,为谁流得新愁去。新愁都在,长亭望际,扁舟行处。歌罢翻香,梦回呵酒,别来无据。恨荼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
须信情钟易感,数良辰、佳期应误。才高自叹,彩云空咏,凌波谩赋。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慵举。但丁宁双燕,明年还解,寄平安否。

()

滥竽赤紧耸劳肩,礰落风尘海外天。看遍桐花开一纪,笑将楮叶刻三年。

犹存直道民风古,欲挽颓波吏治先。无补苍生真忝窃,宝山空返正茫然。

()
六宫禾黍千年恨,一片江山万古情。
明月不关兴废事,夜深还照石头城。
()

自鹫峰曾见,金粟如来,犹有英烈。碧玉琅玕,点缀碎琼屑。不御纷华,独餐沆瀣,比众芳殊别。好向凉宵,无风无雨,宜露宜月。
身在山中,名香天下,全似幽人,一种修洁。解使多愁,对此亦纾悦。绿绮窗前,乌云鬓侧,休为玉人折。剩赋新词,满倾佳醑,为成三绝。

()

残僧项黄槁,兀兀度朝昏。摩指因睡眼,苦寒常闭门。

炉熏柏子香,客来忘所言。试与之饮酒,亦尽一瓦盆。

()

五丁凿剑古今传,屹立崇墉蔽两川。满目风寒无处避,祇今由径竞摩肩。

()
月高楼外柳花明。
单衣怯露零。
小桥灯影落残星。
寒烟蘸水萍。
()
再拜灵娥庙,魂清若可招。
幡风吹古流,帆月落残潮。
碑有行人读,香多野客烧。
迎神汉朝曲,时听起云霄。
()
吴国山迎越国山,江流吴越两山间。
两山相对各无语,江自奔波山自间。
风帆烟棹知多少,东去西来何日了。
江潮淘尽古今人,只有青山长不老。
()

烟柳绿阴底,祖席国门东。旧时沙上鸥鹭,此地别鹓鸿。

几载备员苟禄,一日分符剖竹,谁道不遭逢。回望九重阙,高出五云中。

()

君莫厌行役,易尔此非难。人情无已,久阴忧潦霁忧乾。

借得庭轩一榻,忘却征涂炎暑,小驻瀹龙团。世路任渠险,襟抱五湖宽。

()

微雨牵行色,离觞且对君。预愁见何日,不惜手轻分。

远海高于岸,空烟聚作云。来朝倚仙阁,吟望背斜曛。

()

门傍高槐向晚开,忠魂长绕故乡来。
诸生入学供蘋藻,使者停车治草莱。
展卷不平新史赞,赠官空系后人哀。

()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