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喜雨

奉和圣制喜雨朗读

中文译文:
奉祝圣皇降下了喜雨

诗意:
这首诗是张九龄奉皇上之命,为喜迎天降的雨水而作的诗。诗中,他表达了他对雨水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认为这是皇帝的恩赐,是上天对人民的关怀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张九龄对雨水的赞美和喜悦之情。他用"我稼穑,载育载亭"来形容雨水滋润田野,使庄稼茁壮成长。他认为雨水是天地之间的连接,是上天对人们诚心祈祷的回应,是默默奉献的收获和馨香。在他看来,这场雨是如此的珍贵和神奇,就像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一样的清澈,让他能够纵览无遗,可见神圣之威。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他以对比的方式来形容没有湿润的土地,黍稷失去了光泽,万物丧失了生机。他希望没有黄龙的干扰,没有鸣鸟的干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丰收年景使皇帝心情愉悦。最后,他提到了周宣和云汉,以显出这场雨是如此非同寻常,超越了凡人之间的诗歌赞美。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拜与感激之情,以及对上天祝福和皇帝贤明治国的祝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朗读
()

猜你喜欢

柴门一月南京雨,斗帐半床西晋书。
藜杖日晴初出户,园林落木已萧疏。
()
无谋寻旧友,强喜亦如愁。
丹桂阻丹恳,白衣成白头。
穷吴迷钓业,大汉事贫游。
霄汉期提引,龙钟未拟休。
()

划成天堑抱天关,铁马戈船日日閒。九叶神孙当北极,千年紫气满钟山。

()
缀迹中朝十四春,精{缪去纟加金}两锡两围新。
赐袍又见光蹄褭,沃辔不妨翔苑麟。
有马可乘存史阙,无衣谩赋感君仁,轻肥岂是平生志,髀肉何堪豢此身。
()

送尔咸阳道,风霜冷不胜。
鸡啼将落月,马怯欲消冰。
火后无秦殿,回中有汉陵。

()

新杨柳,新杨柳,丝丝尽挂文园口。芳鸟空啼碧玉枝,青楼不见红颜妇。

柳新人故愁奈何,忍对杨花历乱多。去年此日垂杨下,忆汝春宵共踏歌。

()
振衣书斋客,逍遥池上步。
林隈薄雾起,石隙幽泉度。
鸥迷夕树返,鱼触秋荷去。
清声水上来,欲去更延伫。
()
花艳嫣然照坐红。
池光高下见,木芙蓉。
相从款款莫匆匆。
新酿熟,浮瓮碧香浓。
()

竹篱茅舍养吾清,正恐人间识姓名。

毛颍传神偶相似,争先快睹辄倾城。

()

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

樱桃成实笋抽芽,春老西泠女士家。拆到绵衣刚欲曝,画楼恰恰落杨花。

()

庭燎夜未央,旌旗焕龙蛇。九门一放锁,万马谁能遮。

乱离忆旧事,安眠梦无何。目眩灯烛光,坐厌儿女哗。

()
去年胡来清水岩,黄河狭隘冬凌顽。
戾如飘风速如鬼,犬豕淫虐豺狼贪。
探马星奔汗流地,猛士眦裂发指冠。
潼雍见兵不及万,半阙甲胃屯河边。
()

子建赋才雄八斗,先生蕴奇倾二酉。寓言蒙叟亦危机,问字子云为吃口。

孝廉抱膝傲眉山,屡蹶公车时不偶。顿悟因缘若草霜,乘箕回首白云乡。

()

()

主人呼酒入楼来,恰好晴空宝镜开。一片冰心看皓月,十分秋色上层台。

篱边旧雨初逢菊,柳外新音奏落梅。但得良宵杯在手,何须蓬岛觅仙才。

()
冷泉近日饭箩空,无奈栽田岁不逢。
有个休粮方子妙,衲僧竞去问天童。
()
丙午遭逢瑟改调,先皇记忆忝弓招。
明扬虽曰由师锡,密启端因侍燕朝。
早识武侯比龙凤,晚为公旦序鸱鸮。
吾贫岂是无难酒,恨不携将柏下浇。
()

昔岁裁诗送为郡,今年把袂喜还台。
遒妍赋笔悲秋罢,寂寞衣囊被谤回。
劲节肯凋霜外叶,惊湍须畏岸前堆。

()

枝枝倚槛照池冰,粉薄香残恨不胜。

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

()

寒犬吠声如豹,夜春相应疏钟。华子冈头清月,照人独坐山中。

()
移舟烟水上,吹笛藕花前。
衣薄露如雨,杯空月在天。
()

露凝仙掌月华清,灯暗长门梦不成。咫尺昭阳承宠处,夜深犹自按歌声。

()

底事英人便养高,角鹰放了弃弓刀。
六壬六遁成韬晦,四塞三边娄绎骚。
九十日秋凉气少,一千年事乱时多。

()

省郎潦倒今何处,败壁风生霜竹枝。
满世□□专翰墨,谁为真赏拂蛛丝。

()

当时饿鸱箭,惊皇无复魂。困卧阶下草,深愧主人恩。

()

寂寞妖姬旧酒楼,南归金尽鹔鹴裘。阴符匣底犹堪读,可怕机前少妇愁。

()
五十年来命压头,即今残发不禁愁。
乱鸦阵起霜天晚,落叶声乾古渡秋。
小市啜醨聊兀傲,长亭秣蹇得迟留。
一身自处穷如许,幸是无因为国谋。
()
一屋堆鞋笑领军,人间沧海几扬尘。
卷舒不与心为累,琪树瑶林别有春。
()
住山何敢望他僧,只是游山也不曾。
可惜一条杉桧路,都将湿丁不教行。
()

云护灵苗胜雪,日蒸香气成霞。自拟老来扶疾,傍人错道医家。

()
炎州草木诚可怜,荔枝六月生蛮烟。
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黄昏天。
憧憧翠盖下平地,井井绛帻罗群仙。
囊封白玉倍晶莹,手挹甘露加清圆。
()

一径荒凉长碧苔,竹门斜对远山开。自操清白传家谱,不受青黄致木灾。

穴鼠苦衔诗稿去,溪螯喜荐酒尊来。东篱满地金钱菊,多谢西风为剪裁。

()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
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

苔花带雨上秋床,攲枕无人午梦长。愁极俱凭诗可遣,忧深唯有酒能忘。

窥人谷鸟匆匆语,扑马岩花细细香。袖手莫夸穷事业,试将斗酒换西凉。

()
昔人抱璞经三献,今子排云叫九关。
千佛经应冠鳌顶,大人赋可动龙颜。
探梅腊雪园林后,对策薰风殿阁间。
若见故人询病叟,但言深入万重山。
()

结湘筠兮玲珑,交桂枝兮隐隐丛丛。玉叶兮金英,来清芬兮远风。

将书香兮此类,嗣云仍兮无穷。

()

土牛鞭后见春回,群木勾萌早放梅。吹彻匏笙鸣瑞凤,挝将革鼓隐轻雷。

竹抽新笋穿阶出,花惹游丝隔苑来。采得茶归烹石鼎,不妨中夜醉金杯。

()

发舒生意烟花外,酝酿丰年雨意中。关决郡条知有助,故应千里化文翁。

()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
天官玉琯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
旌阳仙去坠栖笼,窃药曾归草木中。
餐了琼霜因换雪,至今顶内不粘红。
()

木落萧萧,虫鸣唧唧。不觉朱蔫脸红,霜劫鬓漆。

世途多事,泣向秋日。方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曲涧盘幽石,长松窅碧萝。

峰高看鸟度,径僻少人过。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

()

坎坎乐蛙鼓,谁为歌折杨。朅来散幽忧,因之弁之阳。

山云正可怡,涧碧尤可湘。他年乞一壑,我欲筑草堂。

()

尘土三年梦,云林胜日游。小招聊拟赋,多难独凭楼。

月色千山午,江光满意秋。心期应共汝,投老白蘋洲。

()

半亩琅玕出短墉,煖烟轻雾碧阴重。开门净扫苍苔坐,细叶萧萧引好风。

()
谁知深固久,根怪蛰龙形。
自著三冬市,空怀八命庭。
馀清蝉始噪,茂绿雨初经。
未便惭群木,犹怜桂有馨。
()

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

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

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

()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风巧解吹松上曲,

蝶娇频采脸边脂。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

白日照湖曲,嘉树蔼芊芊。开筵眺丽景,卷幔俯晴川。

远岫列苍翠,芳洲纷眇绵。挥觞观鱼鸟,写兴吟兰荃。

()

我惜琳琅若故人,一回行见一回亲。谁家拓得方壶影,醉眼看时只悟真。

()

阳春二三月,缘草被修路。青林无鲜华,啼鴂亘晨暮。

凄彼泉下人,不知春风度。驱驱无返辙,谁者为新故。

()

君心若流水,妾心如落花。风波千万里,相逐遍天涯。

()

一日哭,留狂名。百日醉,留酒名。酒名狂名俱不免,先生能作青白眼。

驱车何茫茫,广武何荒荒。当时楚与汉,莽莽百战场。

()
清夜不成寐,出门还浩歌。
断云微翳月,薄露不倾荷。
络纬知时早,梧桐奈汝何!非关老怀恶,秋物感人多。
()
夏姬得道。
鸡皮三少。
()
东湖水深蟠老龙,晨昏出没无定踪。
开口合口喷香雾,举足下足生阴风。
而今改宅云居去,威风万窍声号怒。
谓言不是抉珠人,未应轻踏瓯峰路。
()
神农医王七十毒,金粟如来四百病。
未如一卷混沌书,淡饭粗羹学清净。
()

宛转松蹊入五峰,更临危阁半晴空。山花鸟语皆真趣,谁是韬光傲世翁。

()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