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太和第三

杂曲歌辞·太和第三朗读

《杂曲歌辞·太和第三》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庭院中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寓意。

庭前鹊绕相思树,井上莺歌争刺桐。
这两句表达了庭院中鹊鸟围绕在相思树上,井上的黄莺与刺桐争相歌唱的景象。相思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相思之情,而黄莺和刺桐则是春天的象征。这里通过描绘鹊鸟和黄莺的活动,凸显了春天的来临以及爱情的萌发。

含情少妇悲春草,多是良人学转蓬。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一个富有情感的年轻妇人,在春草中悲伤。这里的春草可能指的是刚长出的嫩绿的草,它们与少妇内心的情感相呼应。诗中提到的“转蓬”,意味着良人(指丈夫)常常出征,像飘荡的蒲草一样四处漂泊。这种转蓬的学习可能是为了追求事业或者是为了家庭的生计,但也带来了家庭的分离和亲情的思念。

整首诗以极简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庭院中的春天景象,并通过其中的细节描写,融入了对爱情和家庭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性,将其中的情感和人生的境遇相结合,展示了唐代时期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这种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

天悬幽涧落晴霞,几度奔流傍石斜。列坐不烦将绿斝,萦回长为送流霞。

松阴满席团倾盖,风磴擎樽点落花。千古醉乡原此地,未须楚水问胡麻。

()

卷海海翻杯。倾动蓬莱。似嫌到处马头埃。雨洗御街流到我,吹向潮回。
寒似雪天梅。安石榴开。绣衾重暖笑炉灰。料想东风还忆我,昨夜归来。

()

从来难剪是离愁。这些愁。几时休。才趁风樯,千里到扬州。

见说苍茫云海外,天杳杳,水悠悠。

()

余本丘壑人,失计蹈尘网。
轩冕忽缰锁,风波若流荡。
高羽颠宏罗。奔骖偾归鞅。

()

今古兴亡凡几回,垂芳遗臭等浮埃。

蝶飞荒径趋时乐,燕宿颓梁为主哀。

()
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遍天下。
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
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
月暗云迷度杳冥,飞鸣未肯落寒汀。
得无田里声相似,独此长官能细听。
()

一树芳菲也当春,漫随车马拥行尘。

桃花解笑莺能语,自醉自眠那藉人。

()
宝册既奉,祗诵迺言。
仁深庆衍,益承益尊。
和声协气,弃溢乾坤。
闰受伊嘏,圣子神孙。
()

远天惟鸟道,近况逐云愁。燕甸风尘剧,龙沙日月流。

亲朋行处少,山水故园秋。却恨当年别,临歧不我留。

()
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斓。
开年惨淡阴兼雨,终日抓搔寝不安。
未可给扶亲几杖,岂能见客摄衣冠。
人言剥复相更代,频把韦编反对观。
()
年来意绪奈愁何,逢着清樽不厌多。
闻道公余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
()

眉秀瞳青却少容,精神强健几如公。
相逢细雨开篱菊,自愧繁霜满鬓蓬。
谈道远追西域祖,题诗今得少陵翁。

()
行携驯鹿寄消摇,共饱山蔬与药苗。
本自入山缘服玉,不应忘味待闻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