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朗读
屏欲除奢政返淳
(霍王以下和句亡)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是李治在唐朝创作的一首诗词,它表达了想要清除奢靡政务,回归淳朴的愿望。诗中提到霍王以下、和句亡,意指斩除奢靡之政,不再追求华丽的言辞。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月下咸亨殿宴近臣,
烟销酒尽谁为真?
帷庐无事出山意,
屏欲除奢政返淳。

进士未中诗已退,
惧人无用与谁亲?
霍王以下和句亡,
后句怅然默不陈。

这首诗词传达了诗人追求政治清廉和淳朴生活的愿望。诗中的咸亨殿是皇帝举行宴会的地方,近臣们聚集在月光下。诗人质问着热闹宴会后的真实,疑问其中是否存在真诚和真实的情感。

接着诗人表达自己的心境,帷庐无事,没有政务纷扰,他想要远离这些权力纷争,回归山林,享受清净的生活。他渴望清除朝廷的奢侈政务,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诗人在下一段写道自己虽然未能中进士,却已对文学不再抱有期待。他害怕无谓地与权贵结交,因为权贵的追求已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诗的结尾提到霍王以下和句亡,指的是斩除奢靡之政,不再追求华丽的言辞。诗人以沉默来表达对于这种情况的忧愁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廉和淳朴生活的渴望,尤其强调了去除奢靡政务的追求。通过反思奢靡的政治和权贵之交,诗人呼吁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淳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朗读
()

猜你喜欢

玉殿莲筹夜未央,内人传旨出昭阳。朝来刚赴西宫约,莫遣经筵进讲章。

()
渺渺春江绿水波,客中送客倍愁多。
一麾出守输公去,三径就荒如我何。
暂为淮人符剖竹,即扫汉殿橐持荷。
异时治状称优最,十万疲羸蒙拊摩。
()

老大重登聘士台,客怀牢落可曾开。
临流往往看鸢堕,入蜀时时见马来。
有约青山何日去,无根白发是谁栽。

()

无识自有情,咫尺银河渡。不问许多时,渠还在何处。

()
赤栏干外桃花雨。
飞花已觉春归去。
柳色碧依依。
浓阴春书迟。
()

天下英雄入彀中,得无威震折遐冲。会须六幕氛霾了,化日常明照九重。

()
素汾千载傍吾家,常忆衡门对浣纱。
好事喜逢投宿客,刈田因得自生瓜。
山头鼓笛阴沉庙,陌上薪蒸突兀车。
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
()

漫说千杯不醉人,清光压倒洞庭春。携行可用紫丝络,渴饮不烦乌角巾。

摇动革囊成酝酿,封藏花盎作逡巡。坐中一混华夷俗,或有豪吞似伯伦。

()

君见淮头尚可为,勿言蚌鹬正相持。
再三国计当加备,第一人材最切时。
而目山林还尔我,精神帷幄舍渠谁。

()
万里东归白发翁,闭门不复与人通。
绿樽浮蚁狂犹在,黄纸栖鸦梦已空。
薄技徒劳真刻楮,浮生随处是飞蓬。
湖边吹笛非凡士,傥肯相从寂寞中?
()

画省颁膰到荜门,极知雅意笃斯文。独惭浅薄将焉称,细与乡邻族党论。

()
藻翻数尾已如生,妙绝鱼儿作队行。
不是深知濠上趣,未应笔底得纵横。
()
渐老爱秋光,升沉意两忘。
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
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
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
()

肩舆伊轧度嵚岑,义重宗乘故远寻。涧雨收时花作阵,岩扉掩处笋成林。

蒲龛香歇閒清昼,石鼎烟销锁绿阴。那得相逢话畴昔,嗟哉时序百年心。

()

梁公骑马到我门,手持一幅范宽画。
入门大笑挽我臂,请向中堂壁间挂。
绢阔四尺高丈余,一片雪意寒模糊。

()
宦情文思竞阑珊,利户名枢莫我关。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
须知百岁都为梦,未信千金买得间。
珍重樽中贤圣酒,非因风月亦开颜。
()
如簧巧啭最高枝,苑树青归万缕丝。
玉辇不来春又老,声声诉与落花知。
()

()
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
春红更把秋霜洗,且道精神佳不佳。
()

水味中泠第一。唤双鬟、点来新叶。正蟹眼鱼针初歇。搀入兰花清色。

小鬟怯、擎杯涩。银瓶作汲。阿郎到底相如渴。应罚做、王朗水厄。

()
水霁芹香燕觜,林深风暖莺吭。
一春心事锦机傍。
忘却寻芳模样。
柳絮池塘书午,梨花院落昏黄。
()
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
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
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
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
()
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
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
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
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

澄江与江川,两地海相近。一水横跨之,长绳系明镜。

行人道路通,奔走由山径。云何两地鱼,势若相寻竞。

()

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

西风昨夜送鸳鹅,南国美人归兴多。一顷新田收晚稻,数椽旧屋补秋萝。

生憎燕市繁华梦,自和吴侬欸乃歌。社友邻翁应迓我,黄鸡紫蟹醉红螺。

()

苍翠堂前两树花,两禽巢结两枝槎。雌雄覆育时来往,相对相忘乐岁华。

()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

杪岁属摇落,青蒲忽青青。萌达未几日,大火已南明。

天运一如是,废兴安得停。商郊迁夏鼎,殷士祼周京。

()
章台官柳映宫槐,宝马蹄轻不动埃。
只怪好诗无与敌,谁知古学有从来。
江山常逐客帆远,岁月不禁衙鼓催。
剩约东林投净灶,高情千载友宗雷。
()

性拙寡所谐,蚤岁归田园。篮舆游近郊,指顾农家村。

暧暧茅茨接,依依桑柘繁。今年雨泽时,耕获及高原。

()

愁阴沴阳景,孟春犹苦寒。
腾云涌岩岫,落雪蔽江干。
街衢溢潢潦,井谷生狂澜。

()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激流起平地,吹涝上侵空。翕辟乾坤异,盈虚日月同。

()
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
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
皇王旁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
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
()

远使担簦到草堂,泉州太守未相忘。素书岂但寒暄问,篚实仍分果蓏香。

荔子尚滋闽岭露,蕉乾犹带粤林霜。自怜辽鹤归飞倦,咀嚼偏知气味长。

()

鲁男子事无人记,此地琵琶更结亭。独倚阑干成一笑,晚风低雁著寒汀。

()

老懒不出门,泯默抱穷独。赖此千载人,洗我双病目。

公思如悬河,倾泻归四渎。我如眢井泉,凿地日不足。

()

华清楼阁骊山下,几窍温泉出地中。波涌石莲光淡淡,香浮粉腻暖溶溶。

洞门深锁无人到,复道来游有路通。一自翠华西幸蜀,空馀遗址在离宫。

()
肌雪浮香,见梅花清姿,漫劳凝伫。
淡粉最娇,羞把春□,长记寿阳眉妩。
绿苔深迳寻幽地,谁相伴、凌波微步。
翠鸳冷,芳尘路杳,旧游何处。
()

醉乡天地谁开辟,光景冲融古到今。明月清风一长啸,杯中时见昔人心。

()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

三蜀膏腴地,偏於药物宜。
小畦千种聚,春雨一番滋。
山相惭多识,桐君未偏知。

()

南楼冰雪尽,江郭岁年穷。暮岭延西日,枯条振北风。

孤云天一握,万事鬓双蓬。徙倚青烟灭,萧条在眼中。

()
忆子少年时,肺喘疲坐卧。
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
虚阳作浮涨,客冷仍下堕。
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
()
仓黄禁陌放飞戈,南去我稀北去多。
自古胡沙埋皓齿,不堪重唱蓬蓬歌。
()

粼粼原隰远,迟迟丽景晴。始欣出尘想,遂畅同物情。

夭桃出颓垣,曲涧萦旧京。民俗远渐朴,山照去犹明。

()
过眼春光久已空,晒丝捣麦又匆匆。
新泥满路梅黄雨,古木号山月晕风。
角黍茭新间樽俎,灵符墨湿照房栊。
岁华不为衰翁驻,且付余生一笑中。
()

黄生挺南国,耿耿慕前修。孝恭夙所禀,朝夕何绸缪。

有母困床褥,吁天怀百忧。刲股亟进之,而母疾以瘳。

()

曾忆相逢月台下,清谈犹自带烟霞。避喧却爱山中寺,访旧还寻海上槎。

石鼎烹茶分野水,纸窗剪烛看檐花。定知归去松萝路,犹向云间采药芽。

()

东城送客罢,觚棱动暝色。尊乡奉严戒,后至有明谪。

挥鞭不返顾,望望淩紫陌。同行韩与张,先后互驱策。

()

羊头车子推明月,没底船儿载晓风。
一句顿超情量外,道无南北与西东。
()
却扫衡门岁月深,残骸况复病交侵。
平生所学为何事?後世有人知此心。
水落枯萍黏破块,霜高丹叶照横林。
一樽浊酒西窗下,安得无功与共斟?
()

邺中词客古今才,千里秋深发兴哀。陶令行藏只尽醉,孟嘉容止独清栽。

山萸细细团风袅,园菊亭亭带雨开。白首思君何处望,烟云苦忆魏三台。

()
霍射盘西北,高楼胜览并。
景閒思谢守,名重拟宣城。
天阙云来缓,风微鸟去轻。
客忧销更有,须到此中倾。
()

万里横霜气,长风快顺毛。将军只弩发,叠中两鸿号。

取石敲新火,开鲜弄宝刀。回头问僧者,何处得醇醪。

()

高阁旷一览,茫然思所依。自怜无逸翰,得意且孤飞。

天地此时迥,风波旧迹非。弗争鸡鹜食,讵蹈弋人机。

()

忆汝立向晚,惊心月又明。忍从今独见,曾照昔同行。

孤枕苦难即,空闺寒自生。含情应不寐,到晓只盈盈。

()

野兴

()

庭户晓光中,帘幕秋光里。曲沼绮疏横,几处新妆洗。
红脸露轻匀,翠袖风频倚。鸾鉴不须开,自有窗前水。

()
听说光州好,淮山是四邻。
凝香无一事,奠枕有馀民。
世以文章著,朝须宠数频。
西湖便归去,应不待班春。
()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
阿阁何巍巍,高梁入穹苍。
飞梯十二重,宛在天中央。
上当北辰星,下见列宿光。
清风流绮疏,祥云自飘扬。
()

湖南十月新雁飞,白苇渐高黄橘稀。兰舟去远复回首,唯见星沙连杳微。

前年作官临海峤,海畔家家说司徼。一日衔哀返故丘,三春忽尽不迟留。

()

艰难逐伴向南天,铜柱霜威度岭传。鬓发可怜庾信老,勋名已让祖生先!

嗟予虎穴潜踪日,正尔骢车揽辔年。霄汉有君吾且逸,好依柏府纵高眠。

()
眼看白浪覆青山,谁信黄昏去复还。
纵使百年终有尽,何须豪横诧吴蛮。
()

肘后刀圭倘见分,不须杯酒叹离群。他时天眼如相觅,林屈峰头生紫云。

()
灯前一影客中身,鸡未鸣时起已频。
每日盆梅千百担,倚楼閒作看花人。
()

鹑衣裹冻身,荒馆夜难晨。冷榻谁相伴,寒炉独可亲。

途穷千虑失,天远四愁新。梦里儿童戏,醒来倍怆神。

()
玉瓒黄流,有飶其香。
来假来享,降福穰穰。
我应受之,汤孙之将。
有百斯男,福禄无疆。
()

夕景上东岭,暝色起诸壑。独立敛视听,无言合冥漠。

妙哉此寸灵,与月同一跃。玉宇开虚空,游氛扫尘廓。

()
炎炎赤日当空烧,簿书围坐如居窑。
黑云压檐忽迢嶢,急雨鼎来风驾潮。
弹压旱气苏枯焦,祝融退听不敢骄。
父老歌舞看稻苗,杀鸡买酒更相邀。
()

首夏清和节,江乡樱笋余。时时呼白堕,顿顿食黄鱼。

谬忝道人服,虚回刺史车。未论他日事,扪腹定何如。

()
政应违众好,可忍负幽探。
以兹落南雅,蜂蝶独遗憾。
岂无好颜色,一雨竟陈暗。
谁知岁寒姿,可久非可暂。
()

帝车揭柄夜司寅,凤历颁年气象新。元日舒长开正始,东风扇煖逗阳春。

剡桃作版神如在,列炬为城迹已陈。笑把屠苏随后饮,南村我是老天民。

()

当日筹边事最更,曾看疏草识高名。旋收书札浑如面,未及交欢已有情。

塞上底须论马失,周南空复著书成。遥知西涧春潮急,野渡孤舟尽日横。

()
宿雾浓云拨不开,更倾骤雨下天来。
天公也喜人欢聚,故遣斜阳送一杯。
()

出休连日似山郎,坐有蛩毡沐有汤。
缸面酒华随日转,琴中松韵共风长。
宫卑宁为今无巧,愚极曾闻古是狂。

()

四海同熙皞,宸游乐太平。綵云随御辇,瑞日照霓旌。

赐赉何稠叠,沾承感圣明。永言歌帝德,千载播鸿名。

()

孤戍迢迢蜀路长,鸟鸣山馆客思乡。

更看绝顶烟霞外,数树岩花照夕阳。

()
延陵乃有能诗鉴,子路犹为少读书。
习气未忘番简册,白头稽古不应愚。
()

丛兰被幽谷,紫蕤含露滋。山深寡行迹,甘同秋草萎。

春风偶披拂,遂为高人知。高人不敢佩,持以慰所思。

()

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

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望,钟声咽戍楼。

()

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

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
新赐文舟泛碧澜,扣舷容与得奇观。
菱暐簇簇团花锦,荷盖亭亭翠玉盘。
()
秾华照水澄秋静,冷艳欺风醉露凉。
一枝翠叶凝秋色,万粟金英喷古香。
月筛秾影虚窗静,秋染繁英净几香。
千叶喜容迎晓日,万铃黄色映朝霞。
()

酒醒前事成尘。忒无痕。残月晓风何处是,禁销魂。

迷离又近黄昏。分明记、昨夜星辰。弹指十年休便过,好重论。

()

二月山城暖正融,桃花开尽杏花红。朋游零落春风后,客况凄凉暮雨中。

闽海几年谁寄雁,淮山千里独乘骢。玉堂蓬阁如天上,此日怀人思不穷。

()

幽亭初落禁城新,御墨旋飞宠近臣。金马从来宜大隐,银珰何遽乏高人。

即冯阑槛晞春发,未许溪山乞此身。不信试看鸥鹭侣,翻飞长在凤池滨。

()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
屏居无一事,闭户常经旬。
勿云草舍陋,爱此油窗新。
三日不作诗,幽禽语撩人。
尺素杂行草,往檄江梅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