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之外俯瞰峡江酷似钓台。宋代。孙应时。木落天清岚翠开,缓将脚力试崔嵬。千年洞府烟霞外,一壑水声风雨来。客路山川生日发,古人名字剥苍苔。平生感慨忘言地,俯见沧江忆钓台。
《三游洞之外俯瞰峡江酷似钓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孙应时。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从三游洞之外俯瞰峡江,
群山蓝天间的景色美丽绝伦。
我慢慢试着放慢脚步,
来欣赏这壮丽的景致。
千年洞府藏在烟霞之外,
而我站在其上,
感受着水声和风雨的来临。
这些山川是历史的见证,
古人的名字如同剥落的苔藓一样。
我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忘却了言语的限制,
只是俯瞰着沧江,
回忆起了那座钓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游洞观景台上俯瞰峡江的景色和他在这样壮丽景致下的感慨。诗中以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表现了他对古人智慧和历史的敬仰之情,并通过回忆钓台来传达他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的壮丽和沧江的广阔,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洞府、烟霞、水声和风雨等意象增加了诗歌的浪漫和唯美氛围。同时,通过提到古人的名字和钓台,诗人融入了历史与人文的元素,表达了他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整首诗给人以宁静、深沉的感觉,通过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作者通过观赏山川和回忆钓台,引发了对时间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使诗词具有了更深层的内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了作者的思考和感受之中,给人以共鸣和启发。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夜雨徐明府子研枉驾旅寓。明代。谢榛。冒雨一乘兴,仆夫应畏难。交从今夕定,情自故乡看。城迥钟相隔,槐疏鸟共寒。携樽慰旅况,冯铗不须弹。
题顾处士竹逸亭。元代。于立。徵君结屋玉山里,个个修篁一尺围。秋声六月起萧瑟,翠雨尽日生霏微。仙人或送青精饭,道士时来白羽衣。清觞雅瑟在盘石,坐看白云天际飞。
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行路难。宋代。梅尧臣。途路无不通,行贫足如缚。轻裘谁家子,百金负六博。蜀道不为难,太行不为恶。平地乏一钱,寸步邻沟壑。
奉和九月九日圣制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代。刘宪。飞塔云霄半,清晨羽旆游。登临凭季月,寥廓见中州。御酒新寒退,天文瑞景留。辟邪将献寿,兹日奉千秋。
雨后怀陈尧勋。明代。佘翔。空斋听雨夜,芳树转秋声。拥褐饶寒色,谈诗忆友生。扁舟湖海兴,斗酒薜萝情。那得狂相傍,长歌对月明。
捣练子 赠文登马彦高。金朝。马钰。长寿酒,安乐杯。能医百病正当时。助清吟,乐道归。将进酒,凤衔杯。香山会上惜芳时。醉仙吟,月下归。
次韵徐元敏榷货同年。宋代。周必大。当年驾鹤共骖鸾,对蹑丹梯上广寒。绿鬓旋同依帅府,华颠今并列王官。文才似我无多子,契分于君有四般。念旧不妨频枉驾,瓮头随意酌甘酸。
小笺馈雪湖辱佳咏依韵奉答。明代。谢迁。三径真从竹下开,清风惟许故人来。楼成五凤凌霄起,波跃双鱼带雨回。同事中书嗟我老,后生狂斐付君裁。两都有赋知方就,旧价新增莫漫猜。
少年游。宋代。欧阳修。去年秋晚此园中。携手玩芳丛。拈花嗅蕊,恼烟撩雾,拚醉倚西风。今年重对芳丛处,追往事、又成空。敲遍阑干,向人无语,惆怅满枝红。
竹林寺避雨。明代。陆深。十里肩舆石磴深,禅房潇洒乱峰阴。岩花笑里饶佳色,山鸟倦馀怀好音。下界风雷喧众壑,上方钟鼓出长林。苍生正有为霖望,惭愧西来冒雨心。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二。明代。祁顺。天寿山高地位宽,先皇陵寝万年安。回龙殿外频翘首,王气成纹五色寒。
浪淘沙令。元代。程文海。城上望宸楼。梦里神游。山无重数水悠悠。唯有西江杨处士,来往扁舟。金凤落何洲。君试回头。呢喃墙燕替谁留。谁道明年如斗大,借问沙鸥。
秋悲四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路断长淮泣杜鹃,鹤归华表也空传。玉桥十道长流水,御柳千条一炬烟。丹凤城南虚警跸,黄花戍外冷游畋。无繇再见重阳日,菊露糕筵下九天。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唐代。沈彬。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片心惆怅清平世,酒市无人问布衣。
赠周生。明代。韩上桂。周生湖海士,结交轻黄金。匣里双龙剑,天边明月心。浪迹东南隅,眷言桂树岑。冷水漱吾齿,清风吹我襟。有时幽兴发,往往动孤吟。浮云万里来,当窗散其阴。梧桐固佳树,翡翠信珍禽。万古此真意,嗟哉怀所钦。
挽翁仲山常卿二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昔驾輶轩忝外台,爱文学掾有高才。曾留太白论文去,亦辱奇章贽卷来。玉树枝成终古诀,紫薇花对别人开。时危国蹙英贤夭,空撚霜髭赋八哀。
感怀 其二。清代。陈至言。美人城南隅,婉娈发清扬。翳彼金玉姿,翠裾垂明珰。容与耀殊质,芗泽助晨妆。蛾眉众谣诼,罹忧处空房。弃捐无是非,庭户鲜辉光。众口如浮云,君心如曦阳。凋枝抽荣条,春来自芬芳。守素以俟时,毋为自摧伤。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唐代。李颀。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出青溪关有迟留之意。唐代。雍陶。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张伯起求志园分赋得采芳径。明代。欧大任。开径游从少,芳菲今正繁。山多董林树,岸似武陵源。世岂堪成傲,人谁共避諠。何时伧父过,花发醉西园。
阅兵给赉。宋代。袁说友。小臣衔命入云屯,圣主如天诏语温。万甲冲风隆士气,一言挟纩荷君恩。颇惊霹雳烧残垒,更想蒙冲上海门。欲挽长江问豪杰,岂无击楫叹中原。
寓怀十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端居意不适,策杖起行游。仙人八公侣,携我升蓬丘。泠泠随风举,衣袂若云浮。放歌昆崙顶,下视弱水流。天都信寥廓,绛节聊淹留。黄金被高馆,白玉开层楼。乐哉瑶池上,一饮为千秋。
有瞩。唐代。韩偓。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诸水寂无声。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谢龙水车。宋代。王令。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尔虽用於人,我亦用於天。在物固不同,於用岂殊然。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
小重山(赋云屋)。宋代。张炎。清气飞来望似空。数椽何用草,膝堪容。卷将一片当帘栊。难持赠,只在此山中。鱼影倦随风。无心成雨意,又西东。都缘窗户自玲珑。江枫外,不隔夜深钟。
黄蜀葵画卷。元代。黄庚。蜀质何人为写生,金杯翠袖捧朝阳。花前露重宫题湿,犹带南薰殿里香。
王逸人隐居。唐代。崔涂。一径入千岑,幽人许重寻。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
江南春。明代。张楷。满川啼鸟怨残红,水郭春园柳絮风。春雨一番江水阔,草痕将绿到吴中。
正性吟。宋代。邵雍。未生之前,不知其然。既生之后,乃知有天。有天而来,止物之性。君子践形,小人轻命。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约胡重器王子章陈大用三僚长游城北寺。明代。田登。镳联晓色入空林,殿阁森沈草树阴。云壑老禅归昼寂,石林高鸟自春吟。幡幢渺渺尘寰隔,风雨萧萧法相深。片日浮生真幻梦,浑忘身世有华簪。
厌事。宋代。陆游。厌事便微疾,贪眠幸早寒。人虽笑疏嬾,天实闵衰残。韦布何曾贱,茆茨本自宽。黄花插乌帽,一醉有余欢。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丰之曲。宋代。杨亿。有牲斯纯,有俎斯陈。柔嘉登薦,昭事惟寅。
御街行 柳花。明代。杨慎。城西杨柳千千树。风起飞花絮。青楼珠箔斗轻盈,还绕名园幽处。满地香毬,满天晴雪,卷却春归去。游人歌吹堤边路。芳景须珍护。眠开青眼舞慵腰,无计使风流住。百啭残莺,一双新燕,九十春光暮。
夜发长山豅。元代。方回。水面浮暗山,沙头耿微火。好奇引吭窥,畏寒缩颈坐。首取帛为袱,体用衾自裹。篙师喜风定,半夜起劲柁。平生江海耳,最与橹声可。诗从是中来,孰谓此计左。起视何茫茫,未觉万有夥。浩然天地间,身世寄一舸。恭惟百链心,用世亦云颇。早乖晚弥误,迟暮困旅琐。饕婪忌洁清,软媚恶刚□。残生信已矣,古来岂独我。
追和元马伯常学士无题韵四首 其二。明代。边贡。微微碧草亦生光,金屋何知夜自香。一遣浓春閒蝶粉,几看新月上鸦黄。箫疑云外过王子,佩似风前著女郎。欲理残机多少恨,先愁寒到寄衣裳。
点绛唇(德茂生朝作)。宋代。李流谦。 一翦秋光,阿谁洗得无纤滓。冰盘彻底。人也清如此。万里归来,著个斑衣戏。慈颜喜。问君不醉。更遣何人醉。
鸳鸯湖棹歌 其三十五。清代。朱彝尊。画眉墨是沈圭丸,水滴蟾蜍砚未干。休恨图经山色少,与郎终日远峰看。
杂曲歌辞·凉州词。唐代。耿湋。国使翩翩随旆旌,陇西岐路足荒城。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
初夏。宋代。陆游。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琴书。唐代。李涛。琴书随分足生涯,只灌园畦亦自佳。行状是刘斯立记,门风似杜少陵家。添诗人瘦因中酒,解睡魔围只上茶。无事出门觅诗料,巡檐指点数梅花。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魏晋。帛道猷。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间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寿榆村宗人宗本。明代。程敏政。青山如画酒如泉,高会分明十载前。锦轴为君题寿句,便惊春色满榆川。
春日黄梅花二首 其二。宋代。谢薖。傍人如笑不胜妍,曾是寻芳向腊前。纵使游蜂能拂掠,含酸结子为谁圆。
西城宫词十二首 其八。明代。王世贞。梨园弟子鬓如霜,十部龟兹九部荒。妒杀女冠诸侍长,大罗天上奏霓裳。
黔阳。明代。薛瑄。龙标山下古黔阳,二水交流万里长。风土往时为异俗,车书此日混遐荒。棕林带露毵毵碧,橙实经秋颗颗黄。清昼柏台无讼牒,旋吟佳句旋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