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槁木之形,谷神之灵。水冷看秋色,天空垂晓星。一点心明兮非台之镜,大千卷出兮破尘之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正觉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禅宗思想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境界的描绘,表达了禅修的追求和境界的超越。
译文:
禅修者与化主共同创作真实的画作,以求得赞赏。
形态如枯木,却有神灵的存在。
冷静的水面映照秋色,天空中闪烁着破晓之星。
内心的明悟不是来自台上的镜子,而是来自宇宙间破尘的经书。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修者的视角,将自然景色与禅修境界融为一体,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目标。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槁木之形和谷神之灵,将禅修者的内心境界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示了禅修者对于物象的独特感知能力。禅宗注重超越表象,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平凡事物,如枯木和自然灵动,来感悟内心的真实和宇宙的奥秘。
其次,诗人以水冷看秋色和天空垂晓星来表达禅修者对自然景色的凝视与感悟。水面的冷静和秋色的映照,象征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清澈,而天空中的晓星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启迪。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禅修者对于自然界的敏感与感悟,以及对于宇宙真理的追寻和启发。
最后,诗中提到“一点心明兮非台之镜,大千卷出兮破尘之经”,表达了禅修者对于境界的理解和修行的体验。诗人认为内心的明悟并非通过外在的镜子(台上之镜)获得,而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和对宇宙真理的体验(破尘之经)获得。这里的“一点心明”意味着禅修者通过内心的觉察和领悟,可以洞悉大千世界的奥秘,超越尘俗的束缚。
总的来说,《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修者内心境界,传达了禅宗强调超越表象、觉悟真实、寻找宇宙真理的核心思想。诗中所表达的追求境界的修行态度和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禅宗的内在魅力和追求意义的力量。
河渎神 本调。明代。俞彦。风色静寒塘。寒花庙里初芳。水光无限拍山光。女伴相携信香。人生何处担情怨。箧里到秋纨扇。回施臂间金钏。归来无语庭院。
南康道中。唐代。罗隐。弱冠负文翰,此中听鹿鸣。使君延上榻,时辈仰前程。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唯馀路旁泪,沾洒向尘缨。
闻杜鹃三首。宋代。刘宰。天津桥上小徘徊,入耳新声兆有开。家住江南异京洛,不因君至浪惊猜。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宋代。范成大。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病恼今有无?加饭日能几?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宋代。郑刚中。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冷冷水泉底。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似云嫦娥醉步跌,误堕污渠出清泚。又疑骊山妃子泉,老藕拔根浮到此。斯言谩诞何足稽,况乃穷乡宁有是。我闻贤者在泥涂,其涅不缁岂无以。外观不逐纷华迁,虚室常随吉祥止。心斋自厌劳酒肥,坐忘尽黜青黄美。薰然蓄积为德馨,表晨绝尘无与比。黄昏陋巷风雨寒,细看岂非颜氏子。
倾盖亭八韵。明代。欧大任。嘉会自不偶,宾来盖可倾。亭因开径筑,楼以看山成。珠树门交翠,瑶花井并清。吕园能共灌,郑谷欲深耕。隐已携莱妇,游宁学尚平。畦蔬当列鼎,家酿足飞觥。颇有栖林约,犹多置驿情。怜予曾宿客,再访辟疆行。
尹先舍弟以诗见勉次韵答之 其二。明代。霍韬。山中稚子璧玉片,未彻尘瑕可少容。师表不知千载下,泰山乔岳许谁同。
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挽词二首。宋代。王珪。震邸陪经席,辰阶拥化钧。高谟帷幄旧,嘉织鼎彝新。露湿铭旌晓,尘凝燕榭春。许郊民爱厚,犹忆相车茵。
瑞鹤仙(寿东轩立冬前一日)。宋代。蒋捷。玉霜生穗也。渺洲云翠痕,雁绳低也。层帘四垂也。锦堂寒早近,开炉时也。香风递也。是东篱、花深处也。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归也。嬉也。缯波稳舫,镜月危楼,釂琼酡也。笼莺睡也。红妆旋、舞衣也。待纱灯客散,纱窗日上,便是严凝序也。换青毡、小帐围春,又还醉也。
夜雨。明代。顾璘。夜雨卧山斋,山空百泉响。飞岚度虚棂,孤灯煨幽幌。馀花愁尽落,细草忻初长。春梦莽缠绵,独绕丘原上。
赠郑璧润钱唐训导。唐代。陈政。圣主崇文教,儒官简俊才。日边鸣铎去,秋尽讲帷开。化雨舒桃李,光风被草莱。题诗思令弟,凭雁寄金台。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唐代。皎然。日月不相待,思君魂屡惊。草玄寄扬子,作赋得芜城。温温独游迹,遥遥相望情。淮上春草歇,楚子秋风生。辟士天下尽,君何独屏营。运开应佐世,业就可成名。谁借楚山住,年年事耦耕。
胡无人行。唐代。徐彦伯。十月繁霜下,征人远凿空。云摇锦车节,海照角端弓。暗碛埋沙树,冲飙卷塞蓬。方随膜拜入,歌舞玉门中。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唐代。韦庄。几时闻唱凯旋歌,处处屯兵未倒戈。天子只凭红旆壮,将军空恃紫髯多。尸填汉水连荆阜,血染湘云接楚波。莫问流离南越事,战馀空有旧山河。
七夕有雨。元代。徐贲。锦机织初罢,鹊桥驾始成。每是经年别,宁辞冒雨行。云帔从教湿,月殿不须明。但尽相逢意,无语别来情。
折桂令。元代。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东华门晚眺。明代。邱云霄。玉殿云初合,金门日正酣。风高疏冻雨,山远散寒岚。病骨宁堪北,乡心日向南。岁华为客尽,赢得鬓鬖鬖。
题旧写真图。唐代。白居易。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岂比十年老,曾与众苦并。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将至济源府先寄姜明府。宋代。刘季孙。识君风概有三堂,别后频惊鬓有霜。经耳万端人事近,动心千里客途长。读书学剑全相误,临水登山独未忘。路入济源牵赋咏,此行真发鄙夫狂。
题昼寝宫人图应制。宋代。黄泳。御手指婵娟,春风昼日眠。粉匀香汗湿,髻压鬓云偏。柳妬眉间绿,桃惊脸上鲜。梦魂何处是,应绕帝王边。
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明代。吴宽。舍人好画谁与俦,子美诗中之刘侯。凤池退食多清暇,每抱缣楮从人求。昨者开筵宴宾客,四壁彷佛横沧洲。酒酣指点到修竹,数竿倒拂湘江秋。清风翛翛刷翠羽,孤凤欲下中堂游。乃知夏卿妙笔墨,奇态纵横才顷刻。歘然令我走避之,仰面分明堕崖石。纷纷真赝不可知,我意是竹皆堪诗。试看北地苦难得,此种数尺青垂垂。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扁舟夜静月初出,想对楚人歌竹枝。
答林有本先生。明代。卢龙云。当年携伴醉玄都,何似辞荣傲海隅。酒熟持觞狎花鸟,月明摇棹出菰蒲。烽烟东北犹传檄,刍粟西南更援桴。羡尔彩毫舒物外,看山长日混樵苏。
和严道培书院韵 其一。宋代。米芾。城头山脚旧图开,华构凌云亦壮哉。谈席昔人文献地,升堂此日豫章材。弦歌化里清风动,麟凤天南紫气来。独奈岩阿丛桂冷,幽栖不是伟长才。
香闺十咏 其九 青鸾镜。宋代。张玉娘。云奁初展晓光寒,幽思重重独舞鸾。自是伤秋怜瘦影,不惭綵笔写春山。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唐代。欧阳詹。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无人相共识,独自故乡情。
步韵寄答何山人敬熙。清代。李英。燕市归来构酒楼,溪桥流水武陵秋。尊前适兴群黄鹤,海上忘机伴白鸥。投赠华椷题古调,何劳远使问貂裘。木桃酬报非心事,长至梅花寄陇头。
与张松友同年。清代。冯廷櫆。斗笠蒙头竹杖轻,东风吹我上齐城。醉投石雁洲边宿,老向青牛观里行。野草渐从官路合,春云恰到县门晴。悬知海内张公子,尚识人间鲁两生。
感愤诗四首 其二。清代。郑孝胥。瘈狗无不噬,弊木无不摽。重黎卒死难,劲节殊皎皎。许子盗所憎,要领安得保。异哉立联徐,骈首岂同道。袁许吾伤之,决去胡不蚤?何人与湔雪,未可恃苍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