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断觜瓶

颂断觜瓶朗读

《颂断觜瓶》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法无断灭,
踢倒一净瓶。
华林不奈何,
不脱声色名。
真如俱是戏,
心境一等平。
不落有无用,
三昧本空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心灵境界的颂扬和赞美。诗人通过象征性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心境无法被破坏、纯净如净瓶的境界。华林指代繁华世界,声色名指人们的欲望和追求。诗人认为真实的境界是超越这些表面的虚幻和浮华,真如即指真实的本性,表示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诗人在其中表达了对心境平和、超脱纷扰的追求,以及对无欲无求、清净无物的境界的颂扬。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思想对诗人心灵的影响。诗人通过对心法的讴歌,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向往。"心法无断灭"一句中,心法指的是修行的方法和心灵的境界,无断灭表示其不受外界干扰、不会消失。"踢倒一净瓶"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纯净和无瑕,表达了对纷扰世界的超越。"华林不奈何,不脱声色名"将繁华世界与尘世的欲望联系起来,强调真实的境界不能被世俗的名利所束缚。"真如俱是戏,心境一等平"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视为戏剧的看法,强调心境的平和和超越。"不落有无用,三昧本空清"则表达了一种超越对有无的执着,追求真实本性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真实本性的颂扬。它表达了佛教思想对人们心灵的引导和启迪,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和佛教文化的影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万里来鸿未有书,社前归燕与人俱。
涨痕落后杭巫峡,风力高时略太湖。
深愧平生嗟靖节,一匡天下望夷吾。
延英入定中兴业,早震天声到鬼区。
()

高下水痕元自定,后先花信不须催。

()

小径初抽碧玉枝,澹烟零雨揔相宜。知君欲写江湖色,懒向梁王赋夹池。

()

铜墨非君志,仙凫为我来。三年话倾盖,十日算衔杯。

许与羞垂白,飞腾指上台。倚门方有待,未觉厌京埃。

()
手捻黄花,对西风无语,双鬓萧萧。
韶华暗中过眼,零落心交。
登临把酒,更谁伴、破橘持螯。
惟只有,湖边鸥鹭,飞来如受人招。
()

西沼筒笙杂浩歌,画船轻飏急于梭。天教鳞介呈详瑞,从此闽南雨露多。

()
千秋观前雨湿衣,石帆山下叩渔扉。
鹧鸪苦道行不得,杜鹃更劝不如归。
()

美人其犹龙,渴饮金泉水。水狭又飞去,一息蓬池耳。

是时天气清,众绿事盥洗。遐征溘埃风,长袂蹑螭尾。

()
辈行虽如祖,年龄仅可兄。
经过得屡见,文字有同盟。
门户当深责,饥寒厌此生。
良农务穮蔉,初不计秋成。
()

经术终闽臬,伤哉时命难。岑牟差胜吏,簪袅未论官。

匡岳青箱在,丰城紫气寒。客舟频掩袂,泪向武阳弹。

()
侵晓同穿紫翠寒,轻云随步去仍还。
谁言滨海无多地,着得擎天有底山。
空阔望中愁目短,险巇历尽觉心顽。
石田樵汲真堪絬,岂惜疏茅结一间。
()

天淡云摧险,风清水始波。
暗蟲催纺纬,惊鹊报填河。
宫扇纨规掩,仙盤露彩多。

()
山深雪寒路坎坷,两死何如一生可。
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
楚王好士得燕才,燕家未筑黄金台。
当时周室何为哉?吁嗟乎树中饿死安足惜,何似西山采薇
()

寻君腊八会,不遇竟空还。落叶一灯下,寒云双树间。

深栖知净理,强出愧清班。纳禄吾犹晚,惟应学闭关。

()

海云山上寺,每到每开襟。万木长不住,细泉听更深。

蜩沾高雨断,鸟遇夕岚沈。此地良宵月,秋怀隔楚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