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祖意。宋代。释印肃。回途石马出纱笼,嘶起寰中雨后风。吹散暮运孤月朗,危峦烟寺一声钟。
《颂十玄谈·祖意》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回途石马出纱笼,
回程之路,石马脱离了纱笼,
嘶起寰中雨后风。
发出嘶叫声,响彻全球的雨后风。
吹散暮运孤月朗,
吹散了黄昏时分不幸的运气,孤独的月亮依然明亮。
危峦烟寺一声钟。
险峻的山峦上的寺庙散发出一声钟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回程的景象。回程的路途中,石马脱离了纱笼,嘶叫声响彻寰宇,象征着石马的自由和力量。雨后的风吹散了黄昏时分的不幸,但孤独的月亮依然明亮照耀着。在险峻的山峦上,一座寺庙的钟声回荡,给人们带来宁静和安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回程的思考和感悟。石马脱离纱笼,嘶叫声响彻风雨,表达了一种解放和力量的意象。暮运孤月朗,意味着黄昏时分的不幸被吹散,而孤独的月亮仍然照亮着世界,传递出一丝希望和坚韧。而最后一句描述了山峦上钟声的回响,给人们带来宁静和心灵的慰藉。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回程的意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自由、坚韧和希望的思考和追求。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别虚道人。明代。徐熥。与师分别亦关情,不记形容记姓名。闻说还童有真诀,白头人又是前生。
送云门妙喜游雪峰 其三。宋代。韩驹。老子幽栖地,劳君久见存。夜毡从栗爆,午盌看茶翻。旧事时追忆,深禅得细论。还应雪峰老,领众待云门。
蝶恋花。宋代。晏殊。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班龙,暂降人间世。海变沧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露滴彩旌云绕秋,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入晋阳。明代。韩邦奇。又策征车入晋阳,青山无数晚苍苍。秋深畦黍经霜熟,雨后林花见日香。几逐孤蓬淹岁月,漫看流水叹年光。遥思故国东篱下,三径无人蔓草长。
季清送予登舟赋寄。清代。顾印愚。百感临觞那得醺,渡江帆影惜中分。黄州鼓角多情月,鄂渚人家不定云。牧马关山方岌岌,宾鸿霜霰已纷纷。往来二老平生意,世路干戈更别君。
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也持汉节,聊过旧家宫室。
西风又还带暑,把征衫著上,有时披拂。休将看花泪眼,闻弦□骨。对遗民、有如皎日。行万里、依然故物。入奏几策,天下里、终定于一。
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宋代。陈亮。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也持汉节,聊过旧家宫室。西风又还带暑,把征衫著上,有时披拂。休将看花泪眼,闻弦□骨。对遗民、有如皎日。行万里、依然故物。入奏几策,天下里、终定于一。
汴京纪事二十首。宋代。刘子翚。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宋代。李新。天子清閒问侍臣,当年张姓复其名。金瓯已洒银钩字,庭下宣麻不用惊。
续寒词 其一。明代。王彦泓。连旬风雨蜡梅迟,去岁今辰插髻时。特为托人分觅去,城南折得未开枝。
山行二十里至鹤弄岭又见息勒村。宋代。项安世。初疑峡外更无天,自见文丰意释然。复向牛头行乱石,便知鹤弄有平川。两山开处成塘水,十里宽乡漫稻田。一险一夷元物理,闲悲闲喜漫情牵。
雁山纪游七首·大龙湫。宋代。薛嵎。深冬雷未蛰,雨雹半空飞。久立怪生眼,回看日变晖。万松声不出,尺蜃鬣犹威。僧说分汉阔,长年无早饥。
早发北山由麦岭饭大。宋代。周紫芝。濒湖两峰高,屹立晓相望。苍凉升海日,肮脏露千嶂。羸骖绝坡陁,岩谷饱追访。缅怀洪荒初,蕴蓄含万象。浑沌久已死,倏忽真巧匠。谁令凿空手,出此奇险状。中虚纳游云,谷静答幽唱。暗穴下无底,涛声想悲壮。十八老声闻,附石出遗像。谁其架脩椽,置屋云雨上。青山不知数,绕屋森百丈。忽于两峰间,万顷见烟浪。澎湃海潮声,往往入藜杖。天公知爱山,令我拜嘉贶。眇焉隔仙凡,欲往漫惆怅。便当学枯禅,绮语蠲宿妄。自足伴周旋,长年此遐放。
奔避。唐代。郑谷。奔避投人远,漂离易感恩。愁髯霜飒飒,病眼泪昏昏。孤馆秋声树,寒江落照村。更闻归路绝,新寨截荆门。
答吕二山人雨中问病韵二首 其一。明代。杨巍。漫说宪非病,空惭回庶几。家贫人卧稳,桥断客来稀。秋草恣侵径,寒云伴掩扉。明朝野水落,依旧钓渔矶。
酬元秘书晚出蓝溪见寄。唐代。钱起。野兴引才子,独行幽径迟。云留下山处,鸟静出溪时。拙宦不忘隐,归休常在兹。知音倘相访,炊黍扫茅茨。
次韵江道可赠别古诗二首 其一。宋代。徐瑞。我家白云中,幽兴何蹁跹。惟有十八公,共结三生缘。苓珀谁能待,风霜逼彫年。忽闻笙鹤音,忘我食与眠。
题怀素千文真迹后。明代。王世贞。秃师少来负书颠,芭蕉万叶凝松烟。自矜二王无我法,懒与融师称小钱。邬参军语钗股折,张长史笔惊沙翩。夏云漏雨各自态,寒猿渴骥俱奔泉。垂一千年龙剑出,过八百字骊珠圆。毋论貂尾贵难续,即赏虎贲神不全。戈法宛然自堪辩,司空纵似亦可怜。紫微初入六一舫,彩霞再堕剡溪船。河南哀册右军札,白虹三缕腾奎躔。墨池馀债倘未了,伴汝游戏终残年。
游老君洞。唐代。张说。枕漱镵针泉石肓,登临又刮山川目。太清飞出离宫景,平地分为散仙福。知津有赖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层峦破晓霞散绮,断岸涵空雾披縠。界远都归粟粒藏,脉近宁劳杖头缩。不愁风引轻舟却,更喜村通小径曲。妙含道德五千馀,迥出洞天三十六。青牛税驾从懒卧,宝猊回拱长蹲伏。犹馀砥室灿金星,安用柔宗扶玉局。岩前日月自朝夕,物外乾坤岂寒燠。蛇灵必化第须时,豹隐唯邻聊协卜。共知容与乐无限,谁想绪馀善非独。两柱擎天寿八荒,一水为霖登百谷。深嗟晚到偿畴昔,争忍疏游逾信宿。痴儿浪作谢鲲图,坐进因明天下谷。
醉花阴。宋代。王庭。月娥昨夜江头过。把素衫揉破。冷逐晓云归,留与东风,吹作千千朵。云残香瘦春犹可。玉笛愁无那。倚著画楼人,且莫教他,吹动些儿个。
姚若侯至感赠。明代。王崇简。侧身天地岁时迁,岂意重逢北斗边。万里风波双眼内,三年悲喜一灯前。独宜纵酒聊谐俗,何处狂歌可问天。莫向帝城怀往事,五陵松柏半荒烟。
七贤过关图。元代。程钜夫。长庚自是谪仙人,子美逢时稷契臣。风雪茫茫五君子,醉吟犹得继清尘。
晚思。元代。王畛。薰风向晚急,吹动一身愁。意合情终美,心离事只休。鸟衔残日度,云逐暮天流。今古无穷恨,令人早白头。
寄张超然 其二。宋代。何绛。溪涧冰来懒灌园,残编读罢闭柴门。文章盖世曾推仰,却喜南人得殿元。
别何古林八首 其二。明代。王渐逵。大隐屏中万木森,多君相访复相临。记将卜筑栖迟竟,共结他时未了心。
赠地理钱季实。宋代。何梦桂。神仙地理无多诀,未用寻龙先看峡。次看峡内有明堂,外峡内堂垣气结。交结深时垣气牢,交结浅时垣气洩。回看远障起星峰,认得星峰是祖宗。祖宗派下分嫡庶,庶是旁枝嫡正龙。足趾未曾登绝顶,如何辨认嫡庶踪。庶是旁枝为外从,嫡子必居堂奥中。此是大法论嫡庶,未是穷源寻极致。眼前大法既能明,更看嫡枝辨臧否。譬如人家有嫡儿,或贤或否不易知。贤者起家不肖败,嫡枝还更有妍媸。到此须是牢著眼,切莫泥取嫡谓奇。龙到成形方结穴,若不成形总虚设。倾欹破碎缩腫粗,杂乱摆竄瘦死绝。凡属此类不劳看,认得正龙成愧拙。认形既真穴亦真,真形真穴自天成。左右必有真缠护,真案真朝无异情。地真气象自然别,山必绸缪水回折。葱葱郁郁日回环,入眼精神俱焕发。设从流派问源头,定是祖宗真骨血。虽然龙真穴自真,或隐或显多误人。正结人人能识得,不识偏颇闪侧情。地有怪穴无怪局,认局方知穴法精。毫釐之缪隔千里,万水千山差一指。横斜直曲跬步间,撼动山川泣神鬼。一山入脉百山随,尺寸高低认玄秘。穴真节节自相符,若不相符穴是虚。龙真穴假祸福异,误杀世人徒信书。眼力不在书纸上,泥书空画葫芦样。扫除万卷总虚谈,收入灵犀一点间。
颂古二十一首 其十八。宋代。释居简。才伸劫火光中问,便解随他去复回。回到悔来坡下路,乱山依旧碧崔嵬。
李越山莫愁湖图二首 其一。清代。缪祐孙。故老都随浩劫尽,新图端为旧游裁。岂独侯汤两诗叟,不知今日尚楼台。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四十二。宋代。赵蕃。牂牁何处莫穷源,万折千矶剧迅奔。寸寸上来良亦苦,不知断却几番魂。
齐天乐 乙亥燕山中秋,忆故里林家同竹韵看月。清代。何振岱。林家台上招同过,冷冷茗鸥闲坐。露瓦飞萤,星河渡雁,月好层云初破。凭高天大。望双塔疏灯,小红禅火。废寺残钟,夜香未灺旧莲座。风光带愁无那。客窗还照影,屏背闲卧。梦里家山,离边语笑,想到冰轮西堕。君吟孰和。也听彻凉蛩,瓶蕤低亸。漫念燕京,恁萧寥似我。
偶题二首。宋代。张耒。春水长流鸟自飞,偶然相值不相知。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明代。陈淳。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姚明府复任番禺寄赠 其三。清代。成鹫。半载身閒快寝兴,九重专命属贤能。翟门昨日堪罗雀,叶爨今朝又饮冰。俸外无钱还买鹤,袖中有石许遗僧。习池处处应留醉,记得桥头笑语曾。
江南曲。唐代。陆龟蒙。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遥遥洛阳道,夹道生春草。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诉衷情 舟中寄玉耕女侄。清代。周翼椿。轻寒酿就暮春天。风雨别怀牵。那更双鱼信杳,目断楚江边。情默默,意绵绵。掷金钱。试问归期,是梅花后,柳花前。
送五台长老。元代。王冕。我有慈亲年老已,便欲送君难远行。道边持草或解意,天外见云无限情。九堰潮平船过稳,五台海近月多明。故人若见烦相问,头发于今白几茎。
菩萨蛮。五代。魏承班。罗裾薄薄秋波染,眉间画得山两点。相见绮筵时,深情暗共知¤翠翘云鬓动,敛态弹金凤。宴罢入兰房,邀人解佩珰。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声颤觑人娇,云鬟袅翠翘¤酒醺红玉软,眉翠秋山远。绣幌麝烟沈,谁人知两心。玉容光照菱花影,沉沉脸上秋波冷。白雪一声新,雕梁起暗尘¤宝钗摇翡翠,香惹芙蓉醉。携手入鸳衾,谁人知此心。
初闻雷声。宋代。高翥。二月寒犹在,春云湿未开。洒窗终夜雨,发轫数声雷。荠麦绿生腊,棠梨红拆腮。西湖花事动,从此日裴回。
此解,时至大庚戌七月也。
满头风雪昔同游。同载月明舟。回来又续西湖梦,绕江南、那处无愁。赢得如今老大,依然只是漂流。
故人翦烛对花讴。不记此身浮。征衣冷落荷衣暖,径虽荒、也合归休。明□□□烟水,相思却在并州。
风入松。宋代。张炎。此解,时至大庚戌七月也。满头风雪昔同游。同载月明舟。回来又续西湖梦,绕江南、那处无愁。赢得如今老大,依然只是漂流。故人翦烛对花讴。不记此身浮。征衣冷落荷衣暖,径虽荒、也合归休。明□□□烟水,相思却在并州。
夜宿永古寺与孤峰上人谈诗。元代。刘崧。莲花池上月如霜,金地无尘夕景凉。海藏暗浮龙影动,露盘微注鹤声长。云栖梵钵留僧共,风隐铢衣护佛香。一夜不眠听说法,雨花撩乱满禅床。
旅怀。宋代。释文珦。客路何当极,家林久未还。只今明镜里,又觉鬓毛斑。夜雨添春水,寒云没晓山。强吟无好思,佳句也应悭。
霜天晓角(金山吞海亭)。宋代。黄机。长江千里。中有英雄泪。却笑英雄自苦,兴亡事、类如此。浪高风又起。歌悲声未止。但愿诸公强健,吞海上、醉而已。
感旧。清代。杨文照。琵琶未解《郁轮袍》,三月春深一径蒿。记得年时新过雨,落花零乱紫樱桃。
水龙吟。宋代。刘过。庆流阅古无穷,相门又见生名世。致君事业,全如忠献,经天纬地。十二年间,挺身为国,勋庸知几。便书之竹帛,铭之彝鼎,勤劳意、竟谁记。一自平章庶政,觉人心、顿然兴起。朝庭既正,乾坤交泰,华夷欢喜。行定中原,锦衣归相,分茅□□。看貂蝉绿鬓,中书上考,过三千岁。
周元举待制挽歌词。宋代。葛立方。平生器业负经纶,谁谓公才不秉钧。谠论十年持紫橐,仁声三郡驾朱轮。龟文岂是背无甲,驹隙俄惊岁在辰。宅夹清漳亲义重,佳城引脰涕沾巾。
六言二首赠月蓬道人。宋代。刘克庄。希夷所见良是,麻衣之说未然。几人能急流退,這汉即平地仙。
己未早春有感。宋代。张耒。南国柳黄莺未知,人情何事憾春迟。雪抽宿麦晴来叶,雨长枯榆烧后枝。载酒有谁寻寂寞,受薪只合学支离。近知壁观安心法,亦拟平治不作诗。
翁常之挽词 其二。宋代。叶适。秀峰插天下回溪,曾送郴州路久迷。更欲扶衰为公往,葛陂龙化的卢嘶。
数遍时贤,谁似云溪,未老得闲。自抽身州县,归体旧隐,灰心名利,跳出尘寰。卸却朝衣,笑拈拄杖,日在花阴竹径间。身轻健,任高眼晏起,渴饮饥餐。
垂弧猛省当年。且约住春风开寿筵。况园亭池馆,新奇佳丽,弟兄子侄,歌笑团栾。绿鬓朱颜,纶巾羽扇,做个人间长寿仙。霞觞举,愿年年今日,长对南山。
沁园春(为叔父云溪主人寿)。宋代。张绍文。数遍时贤,谁似云溪,未老得闲。自抽身州县,归体旧隐,灰心名利,跳出尘寰。卸却朝衣,笑拈拄杖,日在花阴竹径间。身轻健,任高眼晏起,渴饮饥餐。垂弧猛省当年。且约住春风开寿筵。况园亭池馆,新奇佳丽,弟兄子侄,歌笑团栾。绿鬓朱颜,纶巾羽扇,做个人间长寿仙。霞觞举,愿年年今日,长对南山。
和萧山临川亭壁间留题韵。宋代。王之道。水外峰峦碧四环,雨多门径藓苔斑。滞留又及炊新粟,欢喜何当见旧山。招隐有诗来霅上,倦游无梦到云间。西兴十里秋潮晚,坐数扁舟带月还。
元明观邹希衍丹室。宋代。都颉。嘉树团团蔽紫烟,黄冠师作地行仙。留形住室真馀事,鍊气精思本自然。鹤警乔松常见月,龟藏浮叶不知年。坐中应到诸天上,曾侍玉皇香案前。
中秋玩月初阳台有约不往夜分有作明日寄同约诸公。元代。吾丘衍。今夜仙台月,清寒发夜深。迟回阻云物,怅望忆登临。玉管闲清吹,银河耿太阴。无才愧玄度,聊为续长吟。
高氏姊惠素罗。元代。郑允端。雪色香罗照眼明,阿兄相赠见深情。明朝急为裁春服,相约麻姑礼上清。
夜宿潮州城下。清代。黄遵宪。九曲潮江水,遥通海外天。客程馀百一,江路故回旋。犬亦乡音吠,鸥依岸影眠。舻声催欸乃,既有晓行船。
广昌道中二首。清代。顾炎武。匹马去燕南,易京大如砺。五㢠春雪深,涞上孤城闭。行行入飞狐,夕驾靡遑税。融冰见晛流,老树陵寒霁。啄鹊驯不惊,卧犬安无吠。问客何方来,幽都近如沸。出车日辚辚,戈矛接江裔。此地幸无兵,山田随树艺。且偷须臾閒,未敢谋卒岁。
贵池秋晚。宋代。华岳。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
过嘉义。清代。林朝崧。斗大诸罗城,雄扼南北道。八掌与牛栏,双溪左右抱。其东有玉山,高压群峰倒。我来登城望,九衢风埃浩。不见北沼荷,唯见南浦草。红毛古井存,浑浅等行潦。漳镇竹数茎,群鸟晓尚噪。开台三百年,萑苇几伐讨。此城虽弹丸,守城贼难捣。高宗锡佳名,「嘉义」二字好。厥后寖隆盛,人物多国宝。文学则林、徐,武功推太保。故家既零落,邑里日枯槁。自从改隶来,官舍亦改造。黉门今书邮,狴狱昔营堡。现闻今年春,地震惊父老。屋坏二万间,瓦砾堆未扫。死者千馀人,压扁髓出脑。灾地夜啾啾,鬼哭怨苍昊。废兴一纪间,此理谁能考!近者阿里山,林业冠全岛。东石港欲开,可以系船造。铁轨通凤、基,海陆富鱼稻。地运否必泰,疮痍复应早。我无抚循责,空为同胞祷。驱车向南行,回头意懊恼。
种山亭藏李阳冰篆为李刑部作。清代。严遂成。秦相斯为玉筋篆,史籀省文苍颉变。历东西汉迄于隋,绝笔空无一人半。师承乃有唐阳冰,隔一千年与相见。俯仰流时穷元思,上出幡脚甘生之。直下不倒一缕墨,璎珞垂露金薤披。种山山人得古本,书易谦卦爻篆辞。不师其辞师其意,谦谦君子良我师。力猛格峻入篆室,号书中虎无愧色。悬之可作座右铭,义取贞吉中心得。惜哉琅琊邹峄之罘碑,斯乎斯乎侈颂秦功德。
次韵答衡山。明代。吴子孝。积雨新添晓涨深,忘机终日狎沙禽。临流欲濯缨无垢,系缆频移树有阴。罢钓舟闲横极浦,乞斋僧去下空林。山花尽发山翁笑,山外黄鹂递好音。
次韵叶翰林见寄 其二。宋代。程俱。相望千古一涪翁,还向江湖四壁空。病目自甘桃李后,野麋难着凤麟中。未成下泽还乡里,且寄穷阎蔽雨风。举世知音常契阔,空悲沉抑为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