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回机。宋代。释印肃。木人夜半穿靴去,得意生身无住处。妙用难传妄想立,知君未解通方句。
《颂十玄谈·回机》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人夜半穿靴去,
得意生身无住处。
妙用难传妄想立,
知君未解通方句。
中文译文:
木制人形夜半穿着靴子出门去,
满怀得意,生命无定所在。
巧妙的应用难以传承,妄想得以实现,
我知道你还未领悟通透其中的方言句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观察。"木人夜半穿靴去"是诗中的开篇句,它描绘了一个木制人形夜间穿着靴子离开,这里的木人可以视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木人"的行动暗示了追求和探索的决心,而"夜半穿靴去"则体现了一种不拘常规、勇于冒险的精神。
"得意生身无住处"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态。诗人认为,只有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突破传统束缚的过程中,生命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这种境界不是局限于物质的满足,而是对于精神追求的满意和自我实现的体现。
"妙用难传妄想立"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和创新是难以传承的。作者认为,巧妙的应用和独特的想法很难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这或许是对于作者自身经历和体验的反思,也是对于创造力和独特思维的一种赞美。
"知君未解通方句"表达了作者对读者的期望。作者认为,读者还未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和深意,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领悟。这种语句的构造和用词方式被称为"通方句",暗示了诗人意图传达的深度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颂十玄谈·回机》这首诗词通过象征性的描写和寓言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探索、个人实现和创造力的思考和追求。它鼓励人们勇于突破常规,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在追求中寻找生命的归属和价值。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念奴娇。清代。陈之贤。炎精昌运,庆天为笃生,中兴人杰。横臆甲兵三百万,要扫群胡妖孽。抚弱怜贫,排奸击暴,所至人推服。飘飘志气,伟哉一代英特。预信衮衮公侯,名闻英胄,素有阴功迹。腾踏从天上去,笑作龙头奇客。相印重封,将符再绾,尽履青毡物。寿杯满泛,年年长醉正月。
升仙篇。南北朝。萧纲。少室堪求道,明光可学仙。丹绘碧林宇,绿玉黄金篇。云车了无辙,风马讵须鞭。灵桃恒可饵,几回三千年。
巴里坤。清代。萧雄。伊州北度岭崔巍,浑看穹庐四面围。蒲类自为耕牧地,满城风景雪花飞。
白发吟。唐代。杜荀鹤。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
板桥曲。明代。范汭。板桥断后无复春,蒲荒柳秃波粼粼。依稀一片昔时月,来照鸳鸯不照人。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唐代。罗隐。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只有远山含暖律,不知高阁动归心。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台上费黄金。
溪翁惠秋兰。宋代。赵汝绩。不梦灵均久,西风为返魂。顿忘千载远,但喜一香存。劲叶牵湘色,疏花洗露痕。勿嫌盆盎小,能贮雪霜根。
七夕。宋代。文天祥。大地风尘恶,长天岁月奔。忧来浑是感,梦破与谁言。缑鹤空回首,河牛暗断魂。吾今拙又拙,无复问天孙。
秋日早起。宋代。杨万里。我眠亦甚安,梦中初无惊。如何作梦语,反侧意不平。起来不复寐,郡楼挝五更。窗纸尚昏昏,看到渐次明。卷帘启后户,披衣步中庭。汲井漱新泉,满面吹寒冰。仰看天宇旷,微白复淡青。犹挂烂银梳,未升紫金钲。砌蛩余夜唧,数鹊作晓鸣。群动俱扰扰,竞若有所营。而人居其间,独欲免夙兴。出山三见秋,一年一征行。今兹秋又至,归心捺还生。会当挂其冠,高卧听松声。
湖上杂言二十首 其十八。明代。宗臣。寒飙暗夕林,中夜忽以朗。晨起开石门,雪花如大掌。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暮雨初收。宋代。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礼乐亭赴成君迪太仆宴集。明代。温纯。久别成萍梗,相逢尽日停。论心怜玉署,把酒续庐陵。雨霁青疑染,花开烂若蒸。礼年仍可乐,千载共兹亭。
白云楼。宋代。张俞。城上新开百尺楼,白云人伴白云留。山川半倚三吴胜,江汉常吞七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