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宋代。释印肃。世人住处我不住,布施生天终陷坠。灵光独耀更无余,未达凡夫开眼睡。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石头和尚草庵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人住处我不住,
布施生天终陷坠。
灵光独耀更无余,
未达凡夫开眼睡。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印肃对石头和尚草庵的敬佩之情。作者说自己不居世人的住处,而是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石头和尚的草庵。石头和尚以无私的布施功德,超越尘世的束缚,最终陷入坠落之境。然而,他的灵光却独自闪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他的修行和觉悟远远超越了凡夫俗子,让人们从沉睡中醒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石头和尚草庵的敬仰之情。通过对石头和尚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修行境界和觉悟。石头和尚舍弃了世俗的住处,不受物质的束缚,从而能够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他的灵光独自闪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这种修行的境界和觉悟,使他超越了凡夫俗子,让人们从沉睡中醒来,开启了新的视野。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修行境界和觉悟的主题。诗人用对石头和尚的赞美来传达自己对佛教修行理念的认同和推崇。通过与石头和尚的对比,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超越尘世束缚的渴望。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让读者思索人生的意义和超越世俗的可能性。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郡迎新别驾,台忆旧青骢。海国钟灵异,韶山谪降同。
壮心星拱北,远道日方东。若在蓬莱顶,还容扣下风。
风雨观桥于河西遂观莲于吕将军园亭嘉宾胜会与是用乘奉次骝山道长原韵八首 其八。明代。符锡。郡迎新别驾,台忆旧青骢。海国钟灵异,韶山谪降同。壮心星拱北,远道日方东。若在蓬莱顶,还容扣下风。
壬申元日大雪二日立春晴景豁然春宴有作。元代。张翥。白雪青天映日红,楼台高下玉山中。盘蔬晓送冰丝脆,钗杏春生蜡带融。北斗龙杓回后夜,东皇鸾辂驾灵风。何如得接云霄上,一看烟花绕禁宫。
浣溪沙。宋代。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夏日偶成六首。宋代。曹勋。田田秧稻半青黄,比屋人家煮繭香。新绿侵人襟袖爽,满川烟水助清凉。
村居闲甚戏作。宋代。陆游。人厌尘嚣欲学仙,上天官府更纷然。不如啸傲东篱下,且作人间过数年。
应州庙学释奠。元代。曹之谦。夜色斋厨肃,秋风殿宇清。右文遭圣代,备礼引诸生。牢醴严三献,豆笾陈两楹。祭馀同饮福,旭日树头明。
雨中登披风榭望东山。宋代。晁公溯。冈岭逶迤草木低,东山好处我能知。色浓意远真堪画,须在冥蒙奄霭时。
一箧磨穴砚。清代。佚名。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寄钱翼之。元代。宋无。作赋拟相如,何人诵子虚。琴弹中散操,扇玩中军书。北痒青云近,南冠白发流。烦君傅遗逸,著我人樵渔。
去通义按刑汉嘉至中岩师伯浑临别于此因成二。宋代。晁公溯。惭愧居士屩,远来尊者岩。深知烦露宿,径为落风帆。潭净鱼堪唤,花残鹿罢衔。堂中有耆老,禅病说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