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朗读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便道福相随,生末果未迟。
意指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我们行善行德,福报与我们将会同行,即使到了晚年,善果也不会迟到。

力尽简还坠,来生不如意。
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有限,即使我们努力奋斗,也可能会在力尽之时失去一切,来世的命运也未必如意。

假施满七宝,不如发真归。
暗示了虚伪的布施和表面的财富,并不如真心的回归和真正的发心。

布施有为者,观来真自迷。
强调了行善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具备慈悲心和发心行善的人,才能看清人世间的真相,而那些追逐虚幻和功利的人则会迷失自己。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价值观。作者通过对福报、力尽、布施和观念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觉悟。他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发心行善,追求真实和善良的内心,而不是迷失于虚幻和功利的追求中。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词句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它以深远的思想内涵和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智慧,使人们在品读中得到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谁。尺八钿箫花外吹。无人见,明月满罗帷。

()

此寺城中僻,边城野四围。青天直塔上,落日称僧归。

殿古松风入,台春草雪微。觅碑吾不懒,所虑鸟惊飞。

()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
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
楼上康庐紫翠环,槛前湓浦转清湾。
()

盥手案头谱药方,为怜多病礼医王。生来未悟身同幻,供佛曾烧永寿香。

()

莫愁年十五,来聘子都家。婿颜如美玉,妇色胜桃花。

带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暂却轻纨扉,倾城判不赊。

()
绣周张。
绣周张。
楼台帘幕絮高扬。
谁赋珠宫并贝阙,怀王去后去沈湘。
()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
()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乾云破洞箫清。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

摇落徒增楚客悲,西风吹折邓林枝。如何上国观光日,正是先生易箦时。

入社久虚三岁约,探怀留得九秋诗。池花开后篱花发,惆怅溪头更待谁。

()
相公旧筑与云平,千载毡裘尚震惊。
多少金钱满天下,不知更有邓通城。
()

天南春色探支来,远送魁春折早梅。江上形容吾老矣,望中台阁子行哉。

科名莫以文章小,甲第须抡将相才。记得当年涂抹处,黄金城阙杏花开。

()

绛云烬后。有隐湖小阁,突兀晴昼。锦褙团窠,笺剔泥金,珊瑚石尉休斗。

墨花蚀处香偏冽,论官焙、何须豆蔻。记开雕、北宋南唐,汉碣秦碑同寿。

()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