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去圣远兮邪见深,祖师肚裹觅知音。两个禅僧相借问,旧时佛法不如今。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去圣远兮邪见深,
祖师肚裹觅知音。
两个禅僧相借问,
旧时佛法不如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思考和对当代佛法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佛法的优劣,表达了对现代佛法的崇敬和认可。
赏析:
诗词开头写道“去圣远兮邪见深”,意味着追求圣人之道的路途遥远而邪见却很深。这种远离佛教的圣贤之道的情形下,祖师将智慧藏于肚中,耐心寻找志同道合的知音。接下来的两句“两个禅僧相借问,旧时佛法不如今”,表明两位禅僧相互借问,认为现代的佛法已经超越了古代的佛法。这种对现代佛法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同时也体现出对佛法的研究和发展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佛法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代佛法的崇敬和认可,并呼吁人们对佛法的修行和研究有更高的期望。这首诗词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热爱和对人类进步的信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张同府菊会再和 其五。明代。吴琏。读罢周南读召南,恍将情性浣江潭。柏舟冰操宜深玩,中冓污言勿浪谈。投以木瓜宜厚报,赠之芍药未容簪。善心逸志因惩发,一唱忻然叹至三。
喜仙裳先生过访。清代。行定。柴门常自掩,有客叩方开。因得支公语,遥知叔度来。风高披竟日,情洽竟忘杯。独愧东林远,相携去复回。
古意十四首。宋代。章云心。谷风扇春和,卉木皆敷芬。贞松但如故,高标在烟云。君子守常性,时荣非所欣。亦有孤凤皇,不与众鸟群。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元代。王冕。春风吹起石底云,丰隆唤出苍龙孙。古苔初破土膏滑,露华净洗龟筒痕。先生爱笋如爱玉,冷笑人间饫膏肉。我生无家怀此君,十年未解求一束。先生卜筑江之干,轩窗萧洒鸣风湍。玉麈不挥秋飒飒,翠佩欲动声珊珊。高歌不觉凛毛发,坐令异境生清寒。便欲契青奴,谢彼苜蓿盘。先生若肯慰我之大嚼,我亦为之披腹呈琅轩。
齐天乐 咏月。清代。周贻繁。一轮推起沧溟底,高明朗开天际。冷浸银河。光凝玉宇,人在层楼无寐。浮生倦矣。叹春去秋来,几团愁思。念故伤离,此宵流尽不平泪。飞觞谁又作赋,更羁人戍妇,杯酒应醉。铁马宵征,金钲夜起,亦有英雄豪气。姮娥恁似。问炼就银蟾,屏除纤翳。冷遍尘寰,几人心似水。
酌酒示汤于盘。明代。韩上桂。一啸乾坤只自痴,春风回首叹支离。人情已厌惟杯酒,世事其如浑局棋。寂寞杨雄谁问汝,浮沉阮籍是吾师。欲知冥徙逍遥意,与尔相看酩酊时。
送杰上人归成都。宋代。陆游。春夜挑灯话别愁,此心已在锦江头。旧时处处尘昏壁,想复长吟为小留。
次缪仲右韵二首。宋代。洪咨夔。心绪千丝结,年华一鸟过。可人元自少,知已不须多。咄咄君休怪,鸣鸣我亦歌。将军浑健在,醉尉莫谁体。
送江参军还金陵 其三。明代。佘翔。金阙连云压翠微,先皇敕赐有光辉。欲随绛节朝元去,目断天心一鹤飞。
古意。明代。李梦阳。有鸟何方来,哀鸣向西北。我欲缚此鸟,天路险且棘。悠悠浮云行,照我暮颜色。丈夫重几微,男儿死邦国。长鲸一奔逃,万网不可得。平生反掌志,对此空叹息。亭亭特生杜,道傍皖其实。孤桐虽良材,弃掷处遐域。而余竟焉往,呜呼泪沾臆。
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子益。二千年前,通身是垢。二千年后,满面埃尘。直饶九曲黄河水,洗到驴年也不清。
秋容江上,岸花老,苹洲白。露湿蒹葭,浦屿渐增寒色。闲渔唱晚,鹜雁惊飞处,映远碛。数点轻帆,送天际归客。
凤台人散,漫回首。沈消息。素鲤无凭,楼上暮云凝碧。时向西风下,认远笛。宋玉悲怀,未信金樽消得。
望云涯引。宋代。李甲。秋容江上,岸花老,苹洲白。露湿蒹葭,浦屿渐增寒色。闲渔唱晚,鹜雁惊飞处,映远碛。数点轻帆,送天际归客。凤台人散,漫回首。沈消息。素鲤无凭,楼上暮云凝碧。时向西风下,认远笛。宋玉悲怀,未信金樽消得。
去草。宋代。王令。毵毵出土初如直,嫋嫋随风竞自斜。漫借人锄劳剆拔,只消夜雨又萌芽。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满目青青尽芜蔓,更於何处问蓬麻。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其一。宋代。俞德邻。来日悲苦短,颓龄恨将侵。西山产灵药,暇日聊与寻。䔿荟蔚
论交记取十年迟,坐看堂堂白日驰。月下举杯谁是主,风前得句子为师。
漫言丁令归来鹤,且待苏环继起儿。不作挽诗非为懒,从君去后竟无诗。
敬之大兄归道山一年矣,久欲作挽而未果,今往吴门篷窗暇为补三首 其三。清代。方仁渊。论交记取十年迟,坐看堂堂白日驰。月下举杯谁是主,风前得句子为师。漫言丁令归来鹤,且待苏环继起儿。不作挽诗非为懒,从君去后竟无诗。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 其五。明代。释宗泐。昔事龙河师,法筵全盛日。童年与君居,众讶早入室。回首白日飞,浩劫弹指疾。平生竟何为,志愿良未毕。
送沈广文之侯官。明代。胡应麟。日暮河梁畔,归帆趁北风。一毡初就日,双剑旧如虹。驿路蒹葭外,斋头苜蓿中。飘飘幔亭宴,霞色近人红。
魔军行。宋代。周紫芝。五岭南来山最多,驱军日涉千坡陁。山中食菜不食肉,十室九家俱事魔。县官给钱捕魔鬼,八万魔军同日起。将军新破强虏回,马前班剑如流水。生斩妖精拔羽幢,传首天庭藁街死。当时平田作战场,至今遗骼无人藏。旧居虽在人不见,破屋萧萧围短墙。
严陵待锁。宋代。方岳。一舸秋风梦亦寒,当人只作贾胡看。断桥袖手暮烟合,等得芦花雪满滩。
途中一绝。唐代。杜牧。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渐难。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寄姚文初。明代。何巩道。廿年相见博罗城,夜夜僧庵绕佛行。白发宫人频语旧,青衫司马共伤情。别离梦断经三载,踪迹人传在两京。若使寒灰能再热,与君同望一阳生。
长至前夕书寄陆严州。宋代。张镃。铜炉熟火暖无烟,一盏清灯纸帐边。迟睡颇如除夜景,新阳方幸好晴天。诗成水阁梅堪折,信断山城雁不传。莫待扁舟叙暌隔,归来身作紫微仙。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唐代。陆畅。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对雪谩成。明代。朱诚泳。寒湛虚明耿夜光,朝来片片过宫墙。轻如柳絮还应湿,白似梨花秪欠香。风韵每怜飘处好,词情偏觉赋诗狂。玉堂此际清如许,不数豪家乐醉乡。
何山。元代。仇远。溪转峰回一径平,田头白水照人清。寺因何氏封山姓,客把坡诗证地名。萝月长随行道影,杉风犹带读书声。云津桥下潺湲急,僧濯袈裟客濯缨。
州宅堂前荷花。宋代。范成大。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喜雨 其二。明代。唐之淳。水生华发草毵毵,春半人家未浴蚕。一夜雨声淮泗白,却疑蓬底睡江南。
鹧鸪天(宣和己亥代人赠别)。宋代。向子諲。斗帐欢盟不计年。谁知蓦地远如天。何曾一霎离心上,怎得而今在眼前。鱼不断,雁相连。可无小字寄芳笺。薄情已是抛人去,更与新愁到酒边。
次韵自述寄连隐君。元代。朱希晦。林下栖迟好,一窝天地春。流年催白发,随分守清贫。伯乐能知马,商锄不识麟。素琴当挂壁,黄卷久堆尘。交友慕徐稚,从人嘲子云。世情多反覆,道味独醇真。田野深禾黍,溪流半藻蘋。白云閒伴鹤,明月静窥人。酾酒能无醉,论文会有因。相期游汗漫,垂钓汉江滨。
送陈副使罢官还蜀。明代。王世贞。陈侯不愿二千石,西望三巴鬓为白。台中解绶欲生还,御史下堂相苦迫。荐书空自满承明,紫马翩然辞帝京。河东股肱任尔毁,山人腰骨今殊轻。却过九折回车地,大笑当时叱驭生。为问君恩竟多少,无烦令伯陈情表。郫筒酒底东风宽,邛竹杖头明月小。更羡春鸡问寝归,支颐坐对峨眉晓。
思帝乡·闺怨。清代。商景兰。鸳帐冷,烛光浮。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 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宋代。韩淲。朝市无遗音,丘园有绝迹,蓬茅晏不开,才开待迎客。
宿山隐斋。宋代。赵汝旗。平生悦山隐,一室容我借。弄泉掬明月,坐石延清话。既调松下琴,复得松风和。仙人捣药禽,独叫青山夜。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雪峰楼。宋代。吴师孟。 西北有高楼,梁栋云常起。檐牙挂连蜷,栏影摇清泚。爽气雪山来,一瞬极千里。但欲摅远怀,无忧可销弭。
东湖。明代。霍与瑕。隐隐青青水外山,有人卜筑水山间。一天风月招邀遍,百岁光阴舒啸閒。日出波光摇钓艇,春深花影落渔湾。归来赋就寻丘壑,我亦樵西今闭关。
柳梢青 梁溪道中。元代。韩奕。柳暗花明。江村□路,微雨才晴。一个扁舟,尽容渔叟,到处闲情。往来凫渚鸥汀。新朋间、旧人争送迎。麦饭榆羹,故园寒食,误却归程。
八绝诗望日台。宋代。王禹偁。荒台隐层碧,云磴踰百尺。攀萝试一上,依然有遗迹。掌舒旧砌平,屏卓诸峰直。凭高聊写望,孤怀念乡国。长安不可见,但对金乌赤。倾尽葵藿心,庶免浮云隔。
食蟹九首 其五。宋代。萧立之。纷纷炙热总成擒,束缚归来若不禁。出涸阴乡奚所恨,煌煌堂上祸机深。
河上寄韩固庵。清代。许珌。十年复向帝京游,寥落金门索米秋。西掖名花供判事,北陵荒草对含愁。客心远泊乌龙水,官火闲吟丹凤楼。诗赋似君真绝少,才人自古重秦州。
厓门吊古三首。明代。梁有誉。谁悟当年谶已真,汴杭回首总成尘。愤无勾践三千士,死恨田横五百人。海上乾坤春梦短,厓前风雨客愁新。贞魂若作啼鹃去,葛岭山头哭万巡。¤
悖拏儿舞。唐代。张祜。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拏儿。
谒龙门无畏师塔祈雨作。宋代。宋庠。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使节开真槨,天香奉供炉。拳拳依帝力,馀润冀昭苏。
拟补兰亭诗缺 其二。清代。成鹫。应龙行天衢,游鱼乐濠梁。钜细各有适,高深非所量。达人垂大观,万殊归一觞。一觞复能几,激水流汤汤。
饯唐永昌。唐代。徐彦伯。金溪碧水玉潭沙,凫舄翩翩弄日华。斗鸡香陌行春倦,为摘东园桃李花。
赤甲祈雨是日获之。宋代。刘攽。君不见赤甲之渊色如墨,中有神物不可测。潜虽伏矣心念国,翕忽变化谁能识。五月亢阳裂金石,妇女悲号望膏泽。箫鼓甘香乐灵德,须臾晦冥天正黑。风雷硼轰震穹碧,雾雨霶沱扫炎赫。生物欣欣动颜色,樵童牧竖亦叹息,千秋万岁无终极。
陪独庵禅师清真第茶宴分韵得香字。明代。南洲法师。冬暄无雨雪,始雪乃凝祥。感时重文会,延赏开华堂。玉盘出笋簌,金碗流蔗桨。精羞骇罗列,白战怜清狂。眷言岁已暮,不乐徒自伤。出门复投辖,垂帘更焚香。
废居行。唐代。张籍。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满江红(次卢漕高秋长短句,并呈都大)。宋代。京镗。才近重阳,喜风露、酝成爽气。应料有、悲秋情绪,淡妆慵试。黄菊篱边开遍否,紫鸿塞外归来未。但倚阑、高处望长空,无穷意。名利鼎,从渠沸。穷达路,非人致。又何须咄咄,向空书字。西风正好狂吹帽,庾尘那解关吾事。纵嬉游、也不学山翁,如泥醉。
雪后游华藏寺。元代。郭翼。快雪时晴西日微,阴阴碧殿锁林扉。山中白云好留客,枝上野梅寒拂衣。经床无风花自落,琼田如海鹤争飞。诸郎授简皆能赋,况复东林此会稀。
行路难 其二。明代。庞一德。入山亦已深,居人一何稀。百里三四家,茅茨枕山陂。爨斫山木叶,饷食道边藜。斜日群行汲,漏下不得归。一歃亦已艰,何况酒与糜。柴门有底疏,所忧虎与罴。尔民则已苦,何用知客悲。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其三。宋代。戴复古。饿喙偏生事,空言不疗饥。谁知岁丰歉,实系国安危。世变到极处,人心无藉时。客来谈盗贼,相对各愁眉。
渔家傲(留别孙表材)。宋代。史浩。春恨不禁听杜宇。买舟忽觅东鄞路。一笑轻帆同野渡。频回顾。吴山越岫俱眉妩。何事匆匆分袂去。夫君小隐临烟渚。明夜月华来行坞。相思处。还应梦属清江舻。
题天章携琴访友图。明代。傅圭。围屏晴翠送遥岑,寂寂柴门野色深。谁过断桥携绿绮,殷勤特地觅知音。